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 (ID:yuangg173),作者:元淦恭,头图来自:作者供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 (ID:yuangg173),作者:元淦恭,头图来自:作者供图
上个月,我去了一趟大庆。
大庆不是旅游城市,即使在端午假期,也没有什么游客。不过,这样的城市有一点好,外来者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它原生态的面貌。
从外表看起来,大庆颠覆了我之前的一些想象。
大庆城区的抽油机,作者供图
第一个颠覆,就是抽油机(俗称“磕头机”)就在市区里。我原来以为,油田肯定在城外,城市里是居住生活和商业区。油田是面积广阔的地质构造,在许多地方都可以打出油来,但生产区和生活区融合得如此紧密,其实是有中国特色的。
据说,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对于石油开采和运输和生活区之间是有非常严苛的距离要求的,但中国的石油城市里更“油城一体”。这样紧密的空间设计,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减少职工通勤时间,在工业化基础薄弱的年代,所有的事情都要“只争朝夕”。
第二个颠覆,是大庆的空气和环境。工业城市,往往和重污染联系在一起,但大庆蓝天白云,空气质量很好,到处都是绿地、湿地,统计数据显示,大庆城区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走在大庆,完全感受不到老工业基地的那种锈蚀感,反而能感到一种大草原般的辽阔和空旷。其实,这里在古时候,就是蒙古人活动的地方,让胡路、安达这些地名,其实都是蒙古语的音译,杜尔伯特更是黑龙江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
大庆龙凤湿地一隅,作者供图
大庆,在中国工业史上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1949年以后,中国内地从无到有兴起了一大批资源型产业主导的工业城市,大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1959年9月,黑龙江安达县域内发现油田,因为临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油田被以“大庆”命名,后来,这也成为了这座石油城的名字。很快中苏交恶,大庆的油田支撑了整个中国的工业化,“工业学大寨”也成为那个年代的记忆。
1976年,大庆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此后连续27年保持了超过5000万吨的高产。从2003年到2014年,保持了4000万吨以上的原油产量。在东北其他地区深陷资源枯竭和国企改革的经济困难之时,大庆却以其丰沛的石油资源,保持了经济上的增长态势。
2000年,大庆的GDP一度排在全国第十七名,甚至高于当时的南京和福州。到了2011年,它还曾最后一次出现在中国城市GDP三十强的榜单上。当时,排在它前面和后面的城市分别是西安和福州。
然而最近十多年,大庆还是和其他东北城市一样,逐渐走向了落寞。石油是上游垄断产业,因而大庆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东北少有的受“下岗潮”影响较小的城市。但2010年以后,大庆可采石油资源的减少,和东北经济的整体下行,出现了叠加。
归根结底,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越采越少是逃不过的宿命。现在,大庆油田的年产量已经在3000万吨左右,比高峰期大幅回落。油田的阔气也不复当年,以往油田职工代代接班是个常态,现在也开始严控编制了。
2023年,大庆的GDP是2863亿,排名已经跌到了全国第120位。十多年前大庆的GDP和西安、福州还是同一个量级,而到了2023年,大庆GDP已经不到福州(12928亿)的零头了。
然而,如果把大庆和东北其他地区做横向对比,大庆的经济已经算好了。2023年,大庆的人均GDP高达10.49万元,折合1.48万美元,在东北仅次于大连,也是东北唯二的人均GDP过十万元的城市。
2011年,大庆引进了沃尔沃项目,累计生产汽车整车已经超过30万辆。大庆也由此成为东北地区在长春、沈阳之外第三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大庆虽然有巨大的石油依赖,但在产业转型中也有所建树。
大庆其实还有相当的农业规模。大庆市有1174万亩耕地,598万亩草原,是非常优质的奶牛牧场。齐齐哈尔飞鹤的特产奶砖,就有一些是在大庆市域内生产的。
从数据上看,大庆其实是个工、矿、农业发展都不错的城市。但漫步在大庆街头,我仍然能感受到这个城市面临的经济压力。
大庆城市主干道东风路,作者供图
本世纪前十几年,是大基建井喷的时期,大庆作为石油城市不缺钱,道路极其宽阔,公共建筑都颇为气派。但动辄双向十车道的设计,更加衬托出整个城市的大而无当,缺少人气。实际上大庆和很多老工业区一样,经济结构颇为失衡,重生产而轻消费。虽然大庆的人均GDP明显高于全国平均,但2023年大庆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有2.7万元,低于全国平均的3.3万元。
工矿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相较服务业而言,生产效率高,但就业吸纳能力有限。大庆经济虽然不算太差,但仍然留不住人。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黑龙江是全国唯一一个全省所有地市人口都较2010年减少的省份,大庆虽然是黑龙江人口减少最少的市,十年里人口也从290万减少到278万,最近三年又进一步跌到272万。
这些年,东北“文艺复兴”是一个热词,辽宁的老工业基地,代表着关内对东北的一种典型想象。大庆和那些城市,很不一样,它并没有经历过典型意义上的“漫长的季节”。
但今天的大庆,仍然无可避免地告别了昔日的辉煌。这里仍然有相对发达的产业,但这些产业都很难维持庞大的人口,大庆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预示整个东北。搞好矿业,搞好农业,搞好精干的工业,不需要太多的人口,凭借地广人稀的土地和资源优势,也能过得可以。
这未尝不是一条还不错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