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Roman Kraft on Unsplash,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本文初成于2016年4月28日
在一个我们经常撕来撕去的微信群里,魏武挥忽然冒了一句:“我一直没想明白:现在的一些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究竟有什么区别?”当时我正在开车,于是我专门打了双跳灯,把车停靠在路边,一本正经地说了我的看法。
一
在厦门,和一位当地很有名的自媒体创始人聊天,他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有接近600万粉丝。没错,是一个标准的大V。
于是我就问他现在团队多少人了,他说,20个人了。我又问了他每天的工作流程,他回答,开选题会,确定方向,审稿,发布。
毫无疑问,这个号(其实他已经以这个号为基础,创造了一个公号矩阵)运营得很成功,他本人也非常有头脑,有干劲。这个号(矩阵)正在快速上升的路上,并且已经拿到了投资。
但我总觉得有一点点隐隐的担心:
这和传统媒体的区别究竟在哪?
二
区别当然是有的。
传统媒体——这里我再缩小点范围,特指纸媒。纸媒有两个始终挥之不去的成本困扰:纸张和发行。这两个昔日是纸媒建立行业门槛甚至壁垒的东西,如今却成了沉重的包袱。
为什么?因为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了嘛。
你看,自媒体写一篇稿子,不需要任何纸张成本,也不需要任何渠道费用,点一下“发送”,就推送到了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粉丝的手机里。
这是区别吗?是的。但是是本质区别吗?很遗憾,不是。
以新浪、搜狐和网易为代表的新闻门户网站,当初是以第一代“传统媒体挑战者”的面貌出现的。但他们就与传统媒体有本质区别了吗?我并不这样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就是不需要承担纸张成本的传统媒体而已。
难道不是吗?设首页(头版),设各个频道(各个版面),分条线,一切都是传统媒体的那一套——并不是说这样设置是不对的,这也是媒体行业百多年来沉淀出的一套体系。只是想表示没区别。
可能会有人说,他们没有采写队伍啊,都是靠抓取各个传统媒体的稿件集纳啊(这里的版权纠纷今天先不说)。
没错,但他们不是不愿意自己采访,而是相关法规政策不允许他们自己采访而已。如果政策允许,他们分分钟就能迅速组建起庞大的采访记者队伍,和传统媒体一样,分好各自条线、板块,每天开选题会,然后衍生出编前会、采前会……
事实上,各大门户网站早就这么做了。伦敦奥运会,门户网站们多的派出100多人的前方采访队伍,少的也能派出20多个,你说他们都是编辑,到前方去编辑稿件的吗?
当然,这些门户,和传统媒体也不是完全没有区别,因为他们背后有资本的力量,有相对更弹性和灵活(残酷)的用人机制和考核机制,更能充满激情地轻装上阵。正是因此,他们能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树立起自己的江湖地位,因为他们相对于传统纸媒而言,第一次完成了“蜕壳”。
三
蜕壳。
顾名思义,就是蜕去并没有什么用处的负担。
可惜的是,门户网站在第一次完成“蜕壳”之后,并没有(或许也注定不能)继续走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但没有越来越轻量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把原来蜕下的壳,又一点点穿了上去。现在去有些门户新闻网站里看看,很多地方,和传统纸媒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于是,第二次”蜕壳”革命出现了,这次的代表,就是自媒体人。
借助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自媒体人的这次“蜕壳”革命更翻天覆地——团队都不用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现在有一种观点,说自媒体的这些收入,养活一个人或几个人,可以过得很滋润,但养活一家报社或是一本杂志,是远远不够的。
道理肯定没错,但有时候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既然一个人或是几个人发布的内容,都可以获得甚至高于你的阅读曝光,那么报纸或杂志现在那么高昂的成本,合理吗?
说一句可能不太客气的话:全国那么多报纸,随便挑一张,砍掉1/3的人,明天报纸是否还能出版?我相信不少同行,会得出肯定的答案。大概还会有些激愤的,说砍掉2/3也行。
这不就成了吗?
想象一下当初的那个年代,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办份报吧!”于是搬来台油印机,就开干了。报纸只有几万人看?很好了好吗!编辑部才几个人?成本才多少?我曾去德国乌尔姆拜访过一家杂志社,他们的读者也就3万人,但他们的团队,算上主编一共4人,一年的营收是100万欧元,日子过得很滋润。
壳,都是我们自己一层一层加上去的。
四
所以又要回到自媒体,回到我隐隐的担忧。
那天,我在群里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自媒体公众号,做得很成功,读者认可,广告主也认可,每天的内容发布任务越来越繁重,于是,决定请一个助理。
这无可厚非。一个助理来了,发现还是有点吃力,于是要再请一个助理。一个3人团队就此成立了。
然而广告越来越多,再招一个专门负责对接广告,走合同流程的助理迫在眉睫,OK,4人了。
广告走账越来越多,涉及各种发票和纳税问题,没办法,再请个财务,5人了。
然后这位博主经常要出去参加各种活动,需要一个人订机票酒店啊,参加活动时拎包拍照啊,一个生活助理就出现了。6个人。
6个人的工资奖金发放,薪酬考核,已经成为一个小体系了,再加上团队扩大了,需要增添些凝聚力,第七个人,HR自然而然也要招进来了。(当时说这话的时候,群里一个大佬插了一句:“我们真的在招HR了……”)
内容编辑还是缺人,来个休假生小孩都没人顶替,所以还要找几个B角,于是10个人的额度轻松突破。编辑多了,每天开选题会,需要一个人牵头,主编肯定要设一个了。然后老是出去打不到车,自己开车又不方便看微信或审稿,再用个司机吧。还有,原来这套月租8000的民居太LOW了,换一幢月租3万的独栋别墅吧……
一个团队,从1人扩张到20人,其实是一眨眼的事。
当然,到目前为止,这20个人做的事,放到传统纸媒,可能需要40人甚至更多人才能做,自媒体(其实已经是团队)依旧具有轻量化的优势。
但是谁能保证,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他们不会同样把“壳”一层层再贴上去?
五
并不是说团队扩张是不对的。
有些事,注定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是完不成的,需要扩张。但同时一个需要注意到的问题是,你的扩张,是不是都是有效或有针对性的。如果成本一直再增加,而你的业务始终没有开拓,那就值得警惕了。
一件人家用100人做的事情,你只要花10个人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那是了不起的。你如果同样也要用100个人,有什么稀奇?
从这一点上说,自媒体确实很难平台化、规模化,但这也是自媒体的魅力所在:小巧、灵活、高度自由化。不是不能做平台,也不是不能尝试其他方向,但前提是,你行进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正如那些拿到投资的自媒体,都早已不再是“自媒体”的概念。但如果用机构媒体的模式——那种你原本要挑战甚至打破的体制机制——继续干自媒体干的活,那就不仅是可怕,更是可悲了。
时代总是向前发展,但往往又会出现一种周而复始的规律。从任何角度来看,“媒体”永远都是一个好行业,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一批“破壁者”,颠覆传统,创造新的模式。但又往往,在经历了最初的突破和成长之后,又慢慢向出发点倒退。
忽然想到了一首歌。
希望自媒体不要像一首歌的歌名那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