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吃人的千年凶墓:用细沙淹没盗墓者陪葬
2019-11-14 18:11

会吃人的千年凶墓:用细沙淹没盗墓者陪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SME科技故事(ID:SMELab),作者:SME,原标题:《用最阴毒的设计硬刚千年后的科技,古墓主人也太难了吧》,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历经10年,一座占地近两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大的、深度达二十余米的大型古墓终于被挖掘出来了。


可令人心寒的是,这座古墓里已经发现有247个盗洞。最早的盗洞可追溯到汉代,一直到唐宋及明清时期。可见,自古以来我国的盗墓现象就十分猖獗。


秦公一号大墓


庆幸的是,虽说大件青铜器都被盗走了,但出土珍贵文物达到3500多件。然而这只是极少数个例,历史上很多的古墓都被盗得所剩无几了。


尽管我们听过各种高超的防盗墓技术,但这也很难阻止盗墓的发生。毕竟古人们要对抗不断更新迭代的盗墓技术,实在是太难了。


当然凡事也有例外,就有这么一座古墓直接拉了80位盗墓者来进行陪葬。


01


2010年,湖北襄阳郊区一次工地施工爆破中,意外炸出一座千年古墓。考古学家们火速前往现场进行抢救式挖掘,并初步判断其是五代时期的帝王陵墓。经过仔细勘察后发现,考古学家居然在陵墓入口发现了超过两百个盗洞,它们来自各朝各代。


这令大家感到痛惜又辛酸,心想应该挖不出什么宝贝了。可接下来,他们竟然从各个盗洞中,陆续挖出了80多具尸骸。令人吃惊的是,根据衣物及所佩戴的东西来看,这些尸骸的身份都是盗墓贼。那么,是怎样的机关,能让80位盗墓者都命丧在这座古墓里呢?


原来这个墓室唯一入口的前面,有一个方圆五丈的大坑,这些坑道的沙土都是特殊处理,流动性大的沙子。没错,这些盗墓者遇到的是正是会吃人的积沙墓。自古以来,它是最令人害怕和头疼的墓冢类型。而且它的出现时间很早,不会晚于春秋战国时期。



建造时,设计者会开挖十余米深以上、面积达数十乃至数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间。确定好棺椁的方位、朝向后,他们往回填的是干燥的细沙,而非泥土。


当古代的盗墓者开始挖的时候,沙子就会不断流淌下来,难以形成盗洞。就算是挖出了盗洞,盗墓者也容易被流淌下来的沙子直接活埋。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贪婪的盗墓者会在这里里面,使这座古墓变成了千古凶墓。


后来考古学家花了近三年才挖掘出这座古墓。而这个没有被破坏的墓穴,出土了大量文物文献,有利于我们研究五代时期的历史。


02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积沙墓都能逃过盗墓者的洗劫。


1950 年,考古学家就在河南辉县发现了一座战国时期的高规格墓葬。经辨认,这极有可能也是一座积沙墓。因为墓内在椁室两侧和邻近墓道的地方都以大石砌墙,墙内则填满了细沙。


不同的是,积沙并没有能保住这座古墓。盗墓者在没有触发积沙的情况下,将墓内的大部分随葬品都盗走了,并严重破坏了该墓室。


积沙墓


除了积沙墓外,古人们常用的防盗墓技术还有在坟墓中的箭头、利剑、铁刺等涂上剧毒物质,甚至还有人直接让毒药涂抹在尸体或者殉葬品上,造成可怕的“尸毒”。


又或者是设置了机弩、伏火、毒烟等暗器,以此来抵抗盗墓者。可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机械制造大多容易生锈失灵,并不能奏效。



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盗墓者无法进入墓中,于是他们有的会大动干戈地设置疑冢、虚冢,以此来隐藏墓地的位置;还有会建立石椁铁壁用来进行加固等等。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方法似乎并不能挡住盗墓者的脚步,反倒使他们不断发展和改进盗墓技术,令人唏嘘不已。


03


从某种意义上说,盗墓也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古人视死如视生的信仰导致了厚葬,厚葬又衍生出了不计其数的盗墓者。据史料记载,早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人从古墓中挖出玉石印章,也许正是这个不起眼的事件开启了盗墓的先河。


湖南长沙一带的盗墓者,又称为“土夫子”。它的本意是指挖取黄泥来卖的体力劳动者,后因为不断挖到宝物而逐渐转变成了盗墓贼。



一直以来,最传统的盗墓方法是盗墓时挖的盗洞长宽大小以容纳两个畚箕为限,然后笔直向下。


当挖到一人高的深度,就在盗洞的两壁挖两个马蹄形的足穴来踏足,双手将洞内装土的畚箕举上来。而再向下挖时,就采用搭人梯的方式。


那么,盗洞究竟要挖多深呢?这得看视墓地的深浅来决定。通常来说,盗墓者还会另外打一个比墓要深的盗洞,目的是方便处理打盗洞打出来的土。



是不是盗洞挖好了,就能直接进入墓室盗取财物了呢?当然不是,有经验的盗墓者往往会让狗带路,避免被墓中的暗器所伤。这也是为什么说前面墓主人生前千方百计设置的暗器可能并没有用。偶尔那些新手才会让自己受伤,甚至落得死亡的悲惨结局。


类似地,有经验的盗墓者盗取宝物的成功率也比较高。如果棺椁保存尚好,他们用斧子砍,铲子凿,甚至爬进棺室去摸文物。



摸文物时,盗墓者一般从死者头上摸起,最后到脚。由于古代用玉器堵塞七窍的习惯,因此盗墓者对死者的七窍也不会放过。


如果棺椁已经腐坏,盗墓还用竹签子在泥土里探查,不放过任何细小的财物。这样看来,墓主人对盗墓者实在是无可奈何,只能任由他们偷盗了。


04 


可从长期的考古发掘来看,我们还是会发现不少死在盗洞里的盗墓人。他们其实并不是被古人设置的防盗机关击毙,而是可能死于工作失误等。比如通风不善造成的缺氧,或者是盗洞挖得不好,导致塌方等。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遇人不淑,惨遭同伴毒手。盗墓一般都是团伙作案的,至少三人一起。这样一个人挖洞,一个人清土,有时还有一个人望风,顶多是干累了就互相换换工。


在技术相对不发达的时代,洞下的人把活干完将财物都传上去了,然后就会拍拍巴掌或拉拉绳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去。试想一下,洞口的人要是动了贪念,当洞下人快上来时猛一松绳子,洞下的人就会重新跌下去。


此时,洞口的人又赶紧把提上来的坑土向洞下灌埋,下面的人就会必死无疑。因此,过去盗墓团队讲究世代传承,不轻易与外人一同盗墓。



不过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盗墓者所使用的方法、技术、工具就更趋集团化、智能化和现代化。


他们探测墓穴的地点会用到军罗盘、红外线探测仪;开挖用雷管、炸药、电锯;运输盗取的宝物时会用汽车、摩托车、装有全球定位系统的移动电话,因而盗掘的速度更快,但对文物的破坏性自然也更大了。此外,现代盗墓者用到的工具还超乎了人类的想象。


比如南京一处古墓被盗,赶到现场的考古人员差点惊掉了下巴。这座古墓被盗面积约有100多平方米,深约10米。经过堪测:这群盗墓者的工具居然是挖掘机。这处古墓的墓主人估计想撬开棺材板来教训他们。



如今那些古墓的主人最害怕的是,那些昔日曾参与过考古作业者的新“盗墓者”。很多时候考古队发掘时,都会使用当地的民工,并教他们使用钻探、发掘技术。颇为讽刺的是,他们中有些人在掌握了技术后,会忍不住利益的诱惑而铤而走险,干上盗墓的不法勾当。


很多人会误以为考古和盗墓就是有没有持有官方牌照的差别,但他们的过程、目的都是各有不同的。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的考古工作很少会主动发掘墓葬,主要是进行抢救性勘探和发掘,尤其是在工程施工前。这是能给墓葬最大程度的保护。


比如当初西安修地铁时,就网友们还特地编了段子:“全市皆坟土,西安修地铁,最忙的却是文物局。”此外,他们还时常跟在盗墓者的背后,帮他们收拾烂摊子。



虽说那些千年古墓要对付先进的盗墓技术实在很难,但现代法律会给予盗墓者严厉的惩戒。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现实中的盗墓者总是有落网的那一天。


那些不幸被盗的墓主人,也会不断有人为他们讨回公道了。


参考资料:

活人、活马、真车陪葬,“秦公一号大墓”真是好绝的一个墓 观察者网 阮佳琪 2019-04-18

千年古墓的防盗与被盗.瞭望.2007年第25期6月18日

王学理.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银及其来源[J].文博,2013(03):12-16.

岳连建 ,李明.西安北郊汉代积沙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3(05):25-33+99-98. 

董凡.古墓的“无奈”与哀愁 中国当代盗墓现象调查[J].收藏界,2004(12):44-45. 

盗墓技术的传承 庞雅妮  考古界 2019年3月15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SME科技故事(ID:SMELab),作者:SME,原标题:《用最阴毒的设计硬刚千年后的科技,古墓主人也太难了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