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者“歪曲事实”的5种手段
2024-07-22 08:43

自恋者“歪曲事实”的5种手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作者:彭呈方(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编辑:曹欣欣,责编:Aurora,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自恋者的5种歪曲事实的手段,以及自恋型人格特征及其对他人的影响。

• 💡 揭示了自恋者常用的5种歪曲事实的手段

• 🧠 分析了自恋型人格的特征及其对他人的影响

• 😲 提供了识别自恋者和避免受伤的方法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神叫“那喀索斯(Narcissus)”,是位俊美而自负的美少年。但他的结局并不美:他看不上任何一位神女,却爱上了河中自己的倒影,于是他日日守在河边,最终身心憔悴而死。


于是,他的名字“Narcissus”就被赋予了“自恋”的意思,“自恋者”则是“Narcissists”。


后来,“自恋”又被心理学家归结为一种人格特征。


似乎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会存在几个这种“自恋者”,感觉天上地下自己最棒。如果出了问题,TA们也是永远不会犯错的,都是别人的错。


在亲密关系中,自恋型人格的伴侣具有特别大的杀伤力。 


今天的文章就想和大家聊聊,自恋型人格特征有什么特征,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是如何给TA人带来伤害的,我们又该如何识别这种“自恋者”。


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哪些特征?


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给出的定义是:


一种需要TA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为)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起自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症状:


  • 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

  • 幻想无限成功、权利、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 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

  • 要求过度的赞美

  • 有一种权利感(即不合理的期望、特殊的优待、或TA人自动顺从TA的期望)

  • 在人际关系上剥削TA人(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 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TA人的感受和需求

  • 常常妒忌TA人,或认为TA人妒忌自己

  • 行为或态度高傲、傲慢


“有限的同情心”:自恋型人格的人会给TA人带来什么影响?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对自恋型人格特征的人来说,TA才是世界的中心,自己的外在形象和面子是最为重要的。


经常和自恋者打交道的人会有这样一条经验: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双方意见不统一、出现言语争论,自恋者都会做出一系列扭曲事实的言行,以维护自己的面子。这个过程里,就难免有受害者遭殃。


刚开始接触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时,我们很难察觉其异样,因为TA可能具有很多优点,如:聪明、迷人、风趣,甚至闪耀着“无所不能”的光彩。TA乐于向那些对TA有用的人施展魅力,但其本来面目最终还是会显现出来。


有时候,你能明显地看到TA身上狂妄、自大、傲慢的迹象,这时你能意识到或感觉到有些不对劲;有时候,TA会表现得疏远、冷漠、架子大,你会因此感到不舒服;有时候,TA会麻木不仁,或者拒绝帮忙,或者不愿践行诺言。


不论TA怎么做,结果都是一样的:你会感到别扭、痛苦,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


自恋者还会暗中冷落你。TA会故意对你的重要成就不屑一顾,或对你的痛苦和挫折视而不见。


通过这种蓄意的冷漠,TA将你的欢欣或痛苦置之不顾,任其自生自灭——因为 TA对你的事一点点兴趣都没有。如果TA在乎了,那会让你感觉良好,而这跟TA的目的就背道而驰了。


因为TA的同情心有限,所以TA就像是个“半成品”,不断在寻找能使自己完美起来的人。


但当TA找到这个人之后,情况再度急转直下,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能让TA感觉遂心如意。反过来说,TA也不能使别人变得更好。


以上就是具备自恋型人格的人会给他人造成的主要影响。


TA可能会让你感到烦躁、恼火、紧张、心累,因为TA把你的需求和欲望看作累赘和干扰,你个人的沮丧失意、压力、麻烦跟TA没有关系。但另一方面,一旦TA不遂心了,便会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翻白眼、嗤之以鼻、噘嘴、不耐烦、暴躁、气鼓鼓、咆哮,或者干脆转身就走。


自恋者“歪曲事实”的5种手段:TA是如何扮演受害者的?


 1. 用错觉代替事实 


自恋者总是很难面对事实,因为凡是TA们所期待的,往往是与事实不相符甚至完全矛盾的,而事实又很可能会让TA们看起来不那么优秀——对自恋者来说,这就会很痛苦。


作为一种应对机制,自恋者便会优先选择“自我欺骗”:让自己把真实发生的事情当作假的。


在大脑内反复模拟后,TA们便可以更坦然地否认事件真实的发展方向,再幻想出一个“事情沿自己期待方向发展”的“错觉”。


有些时候,这些“错觉”只是TA们讲给周围人和自己听的故事。但一个错觉被重复的次数越多,讲述者就越容易确信其真实性。所以很多时候,自恋者会觉得这种“错觉”才是真相。


无论哪种情况,自恋者尝试影响、操纵他人的第一步,都是编造“另一个版本的事实”。


 2. 用谎言处理矛盾 


如果说“错觉”更偏向于“骗自己”,那么“说谎”就意味着“骗别人”。


对大多数人来说,面对问题、压力时,TA们总是倾向于先“自省(Introspection)”,先反思自己的问题——即使不能自行消化,也会尝试在更私密的人际关系中一起探讨如何解决问题,比如和亲人、交心的朋友,或者和咨询师聊一聊,看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压力。


对于自恋者来说,面对问题时并不会从自省中寻找答案,也不会求助于私密的人际关系,甚至问题的解决与否都不重要——TA们更关注如何维系自尊感(Self Esteem)


所以,TA们会更期待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正向反馈,听自己想听的话,只想确认自己做的、想的是正确的。然后再拿这些支持自己的例子,去攻击反对者。


为得到更多正向反馈,自恋者就会不停讲述对自己更有利的故事,哪怕这些故事与事实不符。


在这些经过加工的故事中,你会发现一些细节的修改。TA们会专门强调自己的善良、高尚、爱心,同时强调TA人的残酷、自私、不道德。


 3. 总是把TA人描述成自己的样子 


谈到加工故事,就涉及到自恋者在认知自己与他人关系时最常见的一个特征:投射(Projection)


一般来说,投射指的是“认为自己的某些情绪、行为特征也同样表现在其他人身上”。


经常与自恋者打交道的人,也许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自恋者描述其他人很嫉妒自己,其实可能是TA在嫉妒对方;当自恋者抱怨其他人很残酷,或者抱怨谁谁谁满嘴跑火车,其实恰好TA们自己才是残酷或者爱说谎的那一方。


通过转移听众的注意力,自恋者希望能同时隐藏自己的某些责任,或者转移自己感受到的压力。


 4. 只讲述事实的一个侧面 


当自恋者描述一段事实,TA可能会选择删掉自己施加伤害的那部分内容。


比如,只保留受害者对伤害的反应或反抗,但绝口不提是什么造成的。


如果自恋者对某人施加伤害,并确实引起对方的反抗,还导致自己也受了伤,当TA们再次描述这段事实时,可能会以“我才是受害者”作为出发点,并删去对自己不利的故事细节。


通过淡化自己的攻击行为,自恋者会把问题重点集中到对方的反抗,最终得出一些完全偏离事实的结论:


“你为什么对我不尊重?”


“你为什么又敏感又娇气?”


“你受到的伤害难道不是自己招来的吗?”


 5. 孤立真正的受害者 


无论“说谎”、“双标”、还是人身攻击,自恋者总是习惯用不同方式达到同一个目的:在人群中树立一个“敌人”,并且孤立受害者,以免人群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对于自恋者来说,也许无法认识到制造流言、污名、诽谤的危害,甚至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在表达一些不符事实的言论,但对于受害者,潜在的人格伤害可能是无法弥补的。


事实上,在真实生活中,许多受害者偏偏无法发现身边那些正在对自己造成伤害的“自恋者”。尤其在亲密关系中,“自恋者”造成的伤害似乎会更容易得到容忍。


如何识别身边的“自恋者”,避免被“自恋者”伤害?


 1. 识别描述与事实相矛盾的地方 


利用自恋者在表达中的某些特征,一个感情受伤的孩子可以分辨出TA的父母是否是自恋者。


比如,当具备自恋特征的父母经常用“不孝”、“不尊重”来批评自己的孩子,可以冷静回忆父母是否经常对孩子采取不尊重、贬低、试图操纵的态度,特别是对于已成年的子女。


在极端的案例中,自恋型父母甚至会向更多人重复描述他们眼中子女的一些“不孝”表现,为了获得更多认同,也会对子女造成二次伤害。


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在职场或者恋爱关系中,但本质上,自恋者的描述中总会出现与事实相反、特别是与TA本人言行相反的细节。


 2. 识别习惯性的谎言 


自恋者往往无法接受自己并不完美的事实,如果直面自己的过失、失误,TA们甚至会比其他人更脆弱,如果这样的瞬间受到人群关注,自恋者将更加无法接受。


因此自恋者总是需要维持某种“完美”的形象,同时还不自觉地加深某些刻板印象,让自己确信其他人的“不完美”。


不仅如此,由于自恋者需要他人持续赞同自己一些“编造出来的事实”,因此自恋者倾向于习惯性编造故事,严重时,会让自己也陷入某种不实而且荒谬的主观现实中。


虽然自恋者会给周围人造成情感伤害、社会伤害甚至是身体上的伤害,但由于自恋特征还包括低共情能力,TA们很可能会对受伤害的人熟视无睹。


所以,如果在职场或者其他社交环境中识别到自恋者,可以采取回避的方式,避免自己陷入不得不面对自恋者的情景,减小受伤可能。


如果在家庭或者其他亲密关系中有具备自恋特征的成员,并且你确定希望维持目前的关系,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帮助,这不仅可以降低伤害,还可以帮助自恋者认识到问题所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作者:彭呈方(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编辑:曹欣欣,责编:Aurora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