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作者:里昂,封面来自:东方IC
最近,“梅姨”登上微博热搜。这个犹如“都市传说”一样存在的人贩子,已经多次挑动网友的神经。不过官方很快辟谣:网传的“梅姨”素描画像并非官方信息。
警方已根据供述,画出嫌疑人“梅姨”画像如上。
这种根据口述创作的犯罪嫌疑人的画像,通常被称作“罪犯素描”,就像文艺作品中被通缉的素描画像一样,不过大多时候,影视剧中粗糙的罪犯画像只是为剧情平添一些波澜罢了。
各种奇葩“通缉令”
说到罪犯素描,总会有人和颅相学搞混。颅相学是一种认为人的心理与特质能够根据头颅形状确定的假说,比方说,负责掌管“记忆”的区域如果较为突出,这个人的记性就会比较好。但颅相学说缺乏实质性证据,所以被认为是一种伪科学。
而罪犯素描则是实实在在的一门科学技术,素描师需要根据证人描述大致画出犯人的长相,这在刑侦领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罪犯素描诞生的契机源于一位年轻人的好奇。
阿方斯·贝蒂永
19世纪80年代,犯罪人体测量学之父阿方斯·贝蒂永开发了一套系统来确定罪犯的身体特征。当他还是巴黎警察局的记录员时,就特别着迷于那些被带到巴黎警察局的囚犯。贝蒂永精心测量了囚犯的手臂长度、头围、耳朵形状和其他解剖标记;记录纹身和疤痕;拍摄他们的面部额叶和轮廓。
他凭借收集来的数据,开发出一种用于识别囚犯的新颖系统,该系统被称为犯罪人体测量学。仅1884年这一年,法国警察就用贝蒂永方法逮捕了241名犯人。
这种早期法医学传播到欧美各地,帮助警察解决很多难题。柯南·道尔还在他的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提到阿方斯·贝蒂永的名字,故事中,福尔摩斯的客户评价福尔摩斯是仅次于贝蒂永的“欧洲第二侦探”。可见贝蒂永给当时刑侦领域带来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贝蒂永开发的人体测量方法图解
此后一个多世纪,这种人体测量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各式各样的案件侦破。曾震惊世界的巴吞鲁日连环杀手德里克·托德·李(以下简称“德里克”),就是警察凭借罪犯素描将其绳之以法的。
德里克·托德·李的第一起案子发生在1992年11月。那年,德里克24岁。他骑着自行车穿过扎卡里的芬伍德山街区,发现一栋看上去没人的房子。他在没有得到户主允许的情况下直接闯入房屋。当然,这次毛糙的犯罪很快被外出回来的男主人本杰斯发现。
路易斯安那州首府巴吞鲁日
最开始,德里克还非常镇静地解释,他只是想找一个派对,但是这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怎么可能说服对方呢?
他慌慌张张地跑出户主家,躲到公共墓地的一个墓碑后面。不过很快就被随之赶来的警察逮捕。
一年后,德里克又动起了歪心思。一个叫瑞奇的青年开着丰田卡罗拉和他的女朋友米歇尔约会,他们开车绕着小镇兜了一圈后,瑞奇指着马路对面的杜鹃公墓说:要不我们把车停那歇会。
停车没多久,德里克突然冲出来,从后座打开了汽车侧门。
一切发生得太突然,米歇尔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德里克控制住,好在瑞奇还有反抗能力,他尽可能搜寻手边工具来赶走这位不速之客。
德里克这次犯罪依然没有成功。但遗憾的是,因为天色昏暗与场面混乱的缘故,情侣二人没能清楚描述嫌疑人的外貌,德里克继续逍遥法外。
此后数年,德里克因为小偷小摸进了几次监狱,当地狱警没有不认识他的。
但1998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4月18日,单身母亲兰迪·梅里埃在家中遭人奸杀。根据警察描述,梅里埃家中走廊上有明显的血迹,应该是和歹徒打斗时留下的。他们在楼下车棚和垃圾桶处发现了更多的血液痕迹,以及罪犯精液,但受害人遗体始终没有找到,从地球上消失了。
部分现场照片
此后,路易斯安那州发生多起女性谋杀案,而且都与德里克有关。
2001年9月24日, 41岁的护士吉娜·威尔逊·格林在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家中遭到袭击,被残忍杀死。警察勘察现场后,开始怀疑德里克,但还缺少证据。
2002年1月14日,德里克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附近杀死了一名学生。那天中午,德里克闯入她的房子,其犯罪方式和之前一样,先是殴打,然后实施强奸,最后用尖锐物体刺死受害者。而这个名为杰拉琳、还有2个月就将成为职业医师的学生,已经没有机会实现她的梦想了。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
在这之后,德里克的欲望让他在罪恶的泥潭里越陷越深。21岁的夏洛特·默里·佩斯,在即将成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史上最年轻的MBA硕士之时,被德里克谋杀。夏洛特室友在巴吞鲁日的公寓中发现了她的尸体。就在凶案发生一周前,夏洛特刚从斯坦福大街的一家出租屋搬到这里。
被害前,夏洛特与德里克进行了激烈打斗,房间布满血迹。验尸报告说,夏洛特不但被强奸,还被尖锐物刺击了80次以上。其丧心病狂程度令人发指。
2002-2003年,德里克在路易斯安那州不断犯下骇人罪行,有直接证据证明的就有5起。而警方调查却一直没有进展。
“巴吞鲁日连环杀人案”之所以令警察束手无策,主要有2个原因:
1. 十年来,德里克不断变更住址和工作,他在路易斯安那州各个城市之间流动,有时会因为小偷小摸进监狱。直到他专注于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周围作案时,调查人员才确定是连环杀手作案。
2. 美国不同城市的警局之间交流很少。1991年到2001年,巴吞鲁日发生了53起未解决的谋杀妇女案,受害者的背景和种族没有共同点。同时,调查组一直无法得到有效信息画出可靠的罪犯画像,使得侦破工作非常困难。
这期间,又有18名女性被发现死亡,繁杂的证据将警察引向错误的方向:调查人员并不知道有多少连环杀手,两个?还是三个?
另一方面,以往有关连环杀手的设定并不能确定德里克就是凶手。
首先,大多数连环杀手是白人。
泰德·邦迪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连环杀手
其次,大多数连环杀手倾向选择从与自身生活经历相对应的对象下手(比如“绿河杀手”就以妓女为目标),但德里克是无差别选择。
“绿河杀手”加里· 里奇韦
最后,大多数连环杀手的作案方法比较固定,还会设计一个自己的专属“印记”。但德里克用的却是很原始的杀人手法。
好在,德里克的猖狂日子也快到头了。
2002年7月9日,圣马丁教区的黛安遭德里克强奸和殴打。但他万没想到受害者的儿子亚历山大会突然出现,一下子打乱了犯罪计划。德里克被迫从现场逃走。受害者得以幸存,成为案件突破口:受害者根据回忆帮助警察初步确定了嫌疑人画像。
警方向公众发布的草图是这样的:一位白人男性,有大鼻子,长脸和茂盛的头发。
最初发布的素描像
图片发布后,警局一下子被来电淹没,调查再次陷入僵局。警察们根本无法依靠这些海量信息来挖掘嫌疑人的进一步信息。
看来,准确的犯罪嫌疑人画像才是破案关键。
2003年5月23日,警方专案组收到一个男子来信,该男子是黛安案件的目击者,他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我认为你们发布的罪犯画像是有问题的”,他描述嫌疑人为一个轮廓鲜明,肤色浅薄的黑人男性,有着棕色的短发和棕色的眼睛,大概20多岁或30岁出头。这一描述至关重要,警方终于画出了嫌疑人画像,成为警方确认德里克就是嫌疑人的重要依据。
根据目击者信息重新合成的画像
接下来,警察根据画像找到德里克就行。
最后,在罪犯素描和DNA数据的双重确认下,警方很快锁定德里克并将其逮捕。
德里克
2004年,德里克因强奸与谋杀罪被判处死刑,这位恶贯满盈的连环杀人犯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近几年,DNA科技迅速发展,但这项技术在刑侦领域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案发现场并不一定能够找到犯罪者的DNA数据,而且数据库还未完善,大范围在刑侦领域运用依旧不现实。
而犯罪素描警察需要罪犯素描来确认嫌疑人的大致长相和关键特征,从而确定搜查范围。
另一方面,素描的作用并不是一定要对犯罪者做出完美描绘,画像只是提供主要线索来促使公众寻找可疑人员。因此,罪犯素描往往会突出明显特征:纹身,肤色,疤痕,胡须。所以即使在今天,罪犯素描在案件初期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资料:
thoughtco, 《Victims of Serial Killer Derrick Todd Lee》
study.com, 《Criminal Sketch Artist: Job Description, Duties and Requirements》
FBI, 《Serial Killer Derrick Todd Lee》
Crime Library,《Derrick Todd Lee, Baton Rouge Serial Killer》
ABC News, 《Despite a White Profile, a Black Suspect》
Cristen Conger, 《How Police Sketches Work》
Eman D Khan, 《Crime Scene Documentation – Sketching》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作者:里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