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传承的阴与阳:从宗馥莉辞职又复职事件说起
2024-07-24 09:28

家族企业传承的阴与阳:从宗馥莉辞职又复职事件说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知止斋主,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探讨了家族企业传承的阴阳冲突,以宗馥莉辞职又复职事件为例,揭示了家族企业经营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 💡 家族企业传承中的阴阳冲突探讨

• 📉 传承困难和家族企业发展挑战

• 🌟 重点在于文化和意义的传承,而非财富传递


中国历史之父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只需要这一句话,便可不朽,因为他说出了天地人间亘古不变的真理。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了两千年前,人世间依然如故。


2024年7月18日,媒体上都充满了宗馥莉从娃哈哈辞职的消息。随后7月22日,四天过后,消息变成“娃哈哈:宗馥莉继续履职”。不久的未来,可能还有变数。


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这么大、这么多的议论,可能我们之前对娃哈哈的认知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懵懵懂懂。在我们眼里,娃哈哈就是民营民族企业,前段时间掌门人宗庆后去世的时候,互联网上一片赞誉,更加深了这个印象。因为几乎看不到任何一个国有企业的董事长能有如此赞誉的。


宗馥莉作为宗庆后的长公主,是典型的企业家二代,但是从公司股权来看,她又不是公司的二代。当年宗庆后作为第一代创业人,和我们现在的很多创业公司还不一样。所以网络上才有那么多的不理解,宗馥莉不是二代接班人吗?看起来不是很简单吗?不就是像父辈一样好好管理公司吗?


这其实里面有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和磨合过程,其中涉及到太多的细节,太多的关系需要处理。


正所谓:时也,命也,运也!


作为宗馥莉本人,到底对企业所生长起来的土壤真正理解多少?父亲宗庆后在世的时候,有没有给她讲过一些遇到复杂问题时的处理策略?我相信宗庆后在世的时候,应该不会给女儿传递那么多压力的。想当年宗庆后创业时所遇到的艰难,那一定是多少次的欲说还休。创业维艰那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第一代创业者。


再加上,如何迅速提取企业里的各种知识?如何顺势而为?如何借势而为?如何先跟后带?如何提升领导力?如何提升打赢胜仗的能力?如何尽快提升纵观全局的能力?如何提升掌控全局的能力?


这一切的一切,不是她一个在父亲光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所能驾驭的,也不是她一个人可以做成的,需要的是一群人的力量来作用在她一个人身上;唯有如此,她才能成长起来。


家族企业传承的第一要务就是接班人问题,因为接班人也一直是所有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作为二代接班人如何能顺利从“我”找到“我们”,在得到“我们”的辅助下,二代接班人才会迎来不一样的人生。



老子《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我们顺着老子的话来理解,宗庆后的“道”生出了一个“娃哈哈”,这个离开了道的“娃哈哈”,能否生出两个具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娃哈哈”?


那对企业掌门人来说,一定是一个艰难的考验。因为宗庆后的那个“娃哈哈”需要的是中国人常说的“自强不息”,对于二代掌门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常说的“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那是天的昭示,厚德载物那是地的告诫;自强不息属阳,厚德载物属阴,天地乾坤,阴阳定乾坤。


宗庆后是一个中国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家,靠的是爱拼才会赢的吃苦耐劳,更懂得中国的人情世故。所谓的人情世故说的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人情为阳,世故为阴,人情世故,一阴一阳,这就是中国人的阴阳世界观。


正是宗庆后身上的那种儒仁之气——他才会在权力、资本、体制、人情中,迂回包抄,上安下抚,左逢右源,你好我好大家好,天下皆好。


只有这种人,才能玩得转娃哈哈深入到中国毛细血管的渠道体系;宗馥莉从西方商学院学习的管理方法,是很难在这种阴阳变化之间随心所欲的。


娃哈哈的这个变数,说到底,那是两种世界观、价值观的冲突,那是两种管理模式的冲突,那是人情人性的冲突,更是家族企业传承的阴阳冲突。


宗庆后管理下的娃哈哈集团太复杂了,上下游伸延开来关联的利益主体太多了,不要说有国资、民资、外资,甚至连宗氏家族里面都有不少利益纠葛。


难怪宗庆后的胞弟宗泽后,宗馥莉的亲叔叔,在宗馥莉辞职的第二天在朋友圈给了这样的评价:“是件好事!”


宗泽后认为,宗馥莉最大的问题是接班娃哈哈不应该考虑如何做大规模,如何赚钱,如何大刀阔斧改变现状,而是要去做好事,做慈善,让所有人都认可你。火力四开,锋芒毕露,应了古语:刚易折。可见叔叔对侄女的忠告那是一个情意满满,真真切切。


娃哈哈的今天,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一个企业做大了,就很难继续维持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毕竟,一个人是否具有企业家精神,受性格、兴趣、教育和偶然经历影响,只能被挖掘发现,难以被刻意培养。


无数事实证明,并不是说,你身为富二代,有钱有资源,再加上人脉,就能轻而易举地赚钱,没那么简单。不是说某个人越有钱,学历越高,他就越聪明越理性越文明,因为人的智力以及理性、文明程度,有时真的是天命所归。


有人总结了这样的看上去不是逻辑的逻辑,在很多家族企业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一代巨富,二代金融,三代艺术,四代败家子”的传承之兆。这也是中国人最坚固的观念——“富不过三代”。


有人说,这本质上是企业家精神的消逝。这真是应了中国古代的一个真实不虚的定律:万物皆空,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唯有精神长存。对“一代”和“二代”来说,传承的过程其实是父子、父女之间,或者说“一代”和“二代”之间的修炼场,是个道场,是个修炼双方的过程。


其实,让家族企业得到生生不息传承的一定是精神财富,然后才是物质财富;因为物质财富的传递有的人有时接不住,唯有精神财富的传承才会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静水流深,波澜不惊。


记得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先生有过这样的表达:“企业二代传承是一个过渡的过程,不是一个人的接班,而是一个体系和一个团队的过渡过程。”



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其中只有约30%能延续到第二代,传至第三代的比例少于13%,能在三代以后还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仅剩下5%。


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人间魔咒呢?家族企业传承的“命”在哪里?家族企业传承的“病”在哪里?家族企业传承的“风险源”在哪里?家族企业传承的“成功秘诀”又在哪里?这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的。


我跟新加坡曹宝记集团主席曹慰德讨论过这些问题,曹宝记已经经过了120多年传承,从第一代上海出发,第二代去香港,第三代去新加坡,如今是第四代。


家族企业传承的“命”在哪里?他借用《中庸》开篇的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说家族企业传承的“命”在于净化自己。


家族企业传承的“病”在哪里?他认为,我们得的病是“无明病”,自大、狂妄的心态就是“病”。


家族企业传承的“风险源”在哪里?他认为,所谓的风险管理,意味着管理亏本的风险,那是很难的,但我们一定要管理。如果爱是创造力,恐惧就是它的风险。管理不进化,爱就没有推动力,恐惧就是风险。


家族企业传承的“成功秘诀”又在哪里?他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培养二代出去自己创业,创业不成功再给他创业,两次都不成功,你可以回来做家族代表,你自己决定走哪一条路。


家族企业这么好的资源,你不能创业两次,你的能力不会发挥出来。如果你要准备做企业的当家人,不是家庭的当家人,五年到十年的学习培训是必定要做的。不成功就走另外一条路,来保护家族财产。


企业家的能力是组合的能力,就是管理能力。只有真正去做,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不要总是纠结于如何平衡“知”与“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踏上从“我”到“我们”的旅程。


生命的进化就是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进化的机会。而那些面临继承困难,发展难以为继的家族企业,可以发现他们与“从‘我’到‘我们’的旅程”背道而驰,他们的“我们”正在缩小——争夺权力、财富和资源,却并不明白如何管理争夺来的财富。


要告诉接班的孩子,你不是股东,你是保护者,我们有社会契约。当你剥离掉股东身份和追求最大利益化后,工作就变得简单了。利用你的资源才是真正的工作,这才是家族的财富。


家族企业传承,最重要的不是财富,因为“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仅仅是父辈的智慧和精神,因为时代在变化,业务也在不断发展,最重要的是文化和意义的传承。传承是一种力量,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是我们与过去和未来连接的纽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知止斋主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