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创始人Tony:用户为本,就是把用户当朋友
2019-11-29 12:00

腾讯创始人Tony:用户为本,就是把用户当朋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学院(TencentAcademy),作者: 杨超,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Tony在访谈中,回忆了鹅厂的创业故事,小伙伴们的初心很简单:第一,希望能活下去,第二,希望用户不要掉线。为此,团队付出了大量努力,时刻关注用户反馈,在Tony看来,这是一种“接地气”的用户为本,就是把用户当朋友。


把用户当朋友,听起来是很简单的理念,但为什么很多产品难以做到?为何越是大型企业做起来越困难?同样的,鹅厂提出“科技向善”,是公益还是责任?我们在商业之外,还能有更多思考吗?Tony期待鹅厂,在“科技向善”上能有更深入的思考。


谈到年轻同事们存在的一些焦虑和困扰,特别是变革时代,如何缓解焦虑?Tony期望年轻人能更有耐心,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同时,也寄望管理者能够延续“接地气”的文化,多倾听年轻人的声音。


把用户当朋友 做正确的事


读家:公司的愿景更新为“用户为本,科技向善”,Tony可以谈下看法吗?


Tony:用户为本,我个人理解,就是把用户当朋友。


二十一年前鹅厂初创时,只是几个人做QQ软件的“小作坊”,我们当时有两个愿望:第一,公司能生存下去;第二,不要让用户掉线。我们早期的几位同事,都是“网虫”,对用户掉线时那种孤独感和失落感,都能感同身受。


我还记得,每周六晚上8点到9点,是用户在线的最高峰时段,每周六晚上的这个时间,“小作坊”的Q哥们都会自发守在电脑前,预防各种突发故障,直到峰值过去才离开休息。每个新版本发布,所有同事都会趴在BBS上看用户反馈,看到新特性受到用户欢迎,我们就会很开心;如果啥功能做得不好用,用户骂得很凶,我们就恨不得马上开工修订。一个小小的团队,每个人每天都“接地气”的忙碌着,但我们都很开心,因为每天都能看到产品的提升,”把用户当作朋友“,这也让我们的工作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随着鹅厂团队扩大,部门增多,产品上叠加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多之后,“用户为本”的难度就会急剧增大,会面临各式各样的短期诱惑。一个产品团队,可以通过后台,看到业务数据或业务收入的各种统计走势图,但团队其实并不能画出增长曲线背后,有多少比例的用户开心愉悦的笑脸,有多少比例的用户是“厌恶”或“不悦”的表情,那该怎么判断这个业务曲线的好坏?


有人曾问张小龙先生,为何不在微信开机画面放一个广告,每天数亿人会看到,轻松就可以赚到不错的收入。小龙用了一个比喻来回答:因为用户每天打开微信的次数和时间都很多,微信就相当于用户的一位很亲密的朋友,你会希望亲密朋友的脸上有一张广告,看完后才能和他对话吗?这个比喻很形象,也是一种很朴素但很高效的取舍方法。


读家:“把用户当朋友”这个理念看起来挺简单,但为什么不容易做到?


Tony:“用户为本”,说起来是蛮简单纯粹的理念,但实际操作的确挺难的,越是大型团队,越是大型企业,困难会越大。业界许多产品做不好这种取舍,鹅厂也有大量产品做得不好。企业总是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上市公司每季度有发财报的压力,企业内部的评价体系有各种各样的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产品团队存在各种不安全感,这些确实是每个团队都要面临的现实情况。


在大型企业里,能够长期坚持“用户为本”思想做产品团队也是稀缺的,他们通常有几个特点:①产品本身是好产品,诞生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有很独特的价值主张,有产品的灵魂;②产品领军人有洞见和担当,拿得起放得下,其产品追求被所在团队信任;③团队成员内心热爱这款产品,认同产品的价值主张,能激发出团队的智慧。具备这三个特点的团队,才可以在长期打磨产品的过程中,通过打造优秀产品,磨合出适合团队的相处之道,以及培养出年轻将才。


读家:好产品有“产品的灵魂”?


Tony:好产品背后,一定有很鲜明独特的价值主张,不会人云亦云,这就是产品的灵魂。这种价值主张,需要“接地气”,符合用户很实际的强需求,而不是团队寻找自我存在感或自我保护的需求,不能自嗨,不能闭门造车。


一个产品团队,能否凝聚所有成员的智慧,全身心投入,依靠的并不是企业考勤或考核制度,或者管理机制,而是其价值主张能否“接地气”,能否获得用户认同,能否凝聚团队成员们的认同。这样的团队才能凝聚信任,虽然也很忙碌,但是一种快乐的忙碌。


而缺乏“产品灵魂”的团队,即使融到很多资金,做了很多战略市场研究,有很多人力资源,团队也勤奋加班加点,也还是会“事倍功半”,很难成就自己和他人。


读家:现在市场竞争压力很大,当团队面临市场份额争夺的苦战时,“用户为本”是否容易变形?


Tony:是的,做正确的事会面临很多挑战,特别是市场竞争压力很大时,当团队眼里只盯着竞争对手,只盯着市场分额,这样动作就容易变形。


这个问题主要在团队领军人身上,当产品领军人缺乏“接地气”,没有深刻理解用户的痛,却强要“狼性”的增长指标时,团队就很容易动作变形,会发明出许多骚扰用户的“小聪明”,各种“勤快的打扰”,各种“狼性”。而领军者自己很少用自家产品,不去看用户的骂声,就变得不“接地气”,失去了Debug能力,还容易自我感觉良好。这样的团队就违背了 “把用户当朋友“的初心,团队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就变了形。这样的团队就算有不错的业绩,也很难获得他人的尊重,也不能让团队成员感受到工作的快乐。


希望鹅厂能培养出一批发光的产品人和技术人,拿得起放得下,能用智慧和正能量,带领团队兼顾好业务发展和社会责任,能让团队的智慧和汗水挥洒在正确的地方。也希望鹅厂的HR组织机制,能有大的创新,能给这样的领军人有发挥的舞台。


科技向善并不是一种额外的公益


读家:Tony可否再谈下“科技向善”,并举一些例子? 


Tony:这里举两个很小的小案例:


我是鹅厂天天象棋的重度用户,经常因为夜里手机下棋过多,导致休息得不好。这款手游的用户大比例是中年人,有一大批和我一样的中年用户,因为手机下棋过多影响健康。


今年,象棋团队和欢乐斗地主团队,针对性推出“成年人”防沉迷系统,鼓励我这样的“中年大叔”,下一段时间棋后放下手机休息。他们把健康有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产品特性,做得很用心,我本人也因此改善了作息时间。这种举措并不能增加游戏的用户时长,也不会增加收入,但团队还是很用心地做了。


再比如,微信团队今年发布的反洗稿系统,这是一个很用心的创新,但并不会增加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但团队认为,这是公众平台的责任,于是他们费了很大力气去努力,他们想缓解一个社会矛盾。


这是我在产品层面接触到的两个“科技向善”的小例子。科技向善并不是一种额外的公益,而是科技产品的一种责任,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期待这样的小案例能越来越多。


科技公司需要更多“科技向善”的思考


读家:科技进步带来益处,也确实会带来弊端,我们要怎么思考?


Tony:在“科技向善”的议题上,竞争对手显得没那么重要,大家都是同行,应该可以携手去解决这些问题,用户时长不是挖掘得越彻底越好,把东西卖给用户,也不是卖得越多越好。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大科技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科技正呈现抛物线加速上升趋势,推荐大家看看《今日简史》这本书。


大科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让未来的世界无比精彩,另一方面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多不安。比如,“生物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发展,是否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基因平等”?AI+机器人,是否会导致大量行业失去价值,一大批人成为“无足轻重”的人?


也许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科技就会触动到人类社会的一些底层组件,对于科技公司而言,除了要有商业上的考虑之外,还需要有更多“科技向善”的思考。


乐问是公司和时代的一面镜子


读家:面对鹅厂的变革,乐问上也有很多声音,年轻人声音尤其大,但也有不少杂音,你怎么看待这些声音?(编者按,乐问是腾讯内部的问答社区,也是腾讯乐享的一个应用)


Tony: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焦虑蛮多的,生活压力、房价压力,发展压力。一些年轻人焦虑感很重,工作中遭遇不顺心的事情,焦虑就容易被放大,因为互联网而被放大了。


年轻人的焦虑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具体到鹅厂,当公司面临坑深坡陡的变革时,因为沟通不畅、外部压力、内部团队压力,各种情绪就会被挤到一起,反应在乐问上,就会有不少焦虑感,甚至带一点点“戾气”。这些问题并不是乐问带来的,乐问是一面镜子。


读家:几年前,你推动乐问建立,当时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Tony:这需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况看。2013年,移动互联网大规模崛起,对大型组织的影响开始显现。在PC时代,企业很难建立起快速的内部沟通机制,移动互联网让我们可以在出差路上,几分钟碎片时间就可以回答一个问题,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机会。


乐问的同事给了我一个统计数据,2019年平均每周,同事们会在乐问上提出400个新问题,以及产生大约2000个回答,平均每个问题会带来大约5个回答。大型企业存在许多信息不对称,容易积累很多误解,乐问是一种具有高效、快速性质的社区型沟通方式。


同事们在提问时,可以选择实名或匿名,匿名提问机制的初衷是鼓励说真话,有些同事在对自己部门或兄弟部门提出批评时,会有若干顾虑。而回答者必须实名,初衷是为了鼓励负责任的回答。乐问的提问/回答机制是一种具有风险的实验,需要鹅厂有“好好说话”的文化,同事有比较成熟和开放的心态,能够容忍不同意见;同时也需要各级管理者的包容和及时参与,如此才可能持续。从这个角度来说,乐问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开放性社区的实验。


鹅厂并不是一家等级森严的公司,创始人包括Pony在内,都可以被吐槽批评。鹅厂的同事整体也比较理性,能较宽容理性地讨论问题,这些鹅厂人的特质让乐问平台能诞生在鹅厂。


在大型企业,建立一个具有善意和及时沟通能力的社区并不容易,“好好说话”和“及时沟通”是这种社区能成立的关键支柱。我曾见过一些年轻同事,尚未学会“好好说话”,涉及个人得失时,容易带着过激的“负能量”,喜欢冷嘲热讽地“抖机灵”,这种“抖机灵”用得时机场合不对,就会给自己和社区带来伤害。另一方面,“及时沟通”也绝非易事,需要管理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保持宽容和及时回应的意愿。很高兴,不少管理者具有这种意识,在乐问上及时“冒泡”回应的管理者在不断增加。


期待管理者们能更“接地气”,也期待同事们能更宽容和友善,一起推动乐问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读家:“接地气”这个词你提到的频率很高,你如何理解“接地气”?


Tony:我比较喜欢“接地气”这个词,对管理者而言,一方面是了解用户痛点,团队负责人愿意花足够多时间和精力去倾听用户的声音,感受用户的不爽,而不仅仅只关注KPI数字。另一方面,则是对一线员工的所思所惑,团队负责人愿意花精力去感知以及坦诚沟通,而不仅仅是站在台上宣讲。 


企业规模大了,层级多了,管理者的时间精力很容易陷在各种预算、各种业务事务中,“接地气”的机会就会减少,导致敏锐度下降,Debug的能力会迟钝。这里推荐他们可以多去乐问潜潜水,如一周花半个小时,就能够感受到不少问题和槽点,遇到自己相熟领域的问题,可以顺便冒个泡,或者推荐适合的回答者回答。


管理者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读家:管理者需要适应年轻人的沟通方式吗?


Tony:对,跟年轻人沟通,就要采用年轻人的方式。现在年轻人表达很直接,可能会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建议管理者练习这种沟通方式,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玻璃心”,这也算是一种“接地气”。


也鼓励同事们,在乐问上要与人为善,对事不对人。对团队帮助大的人,往往是友善的人,而不是说话最狠的人。友善和尖锐并不矛盾,态度可以尖锐,用语可以友善。对于同事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如人意的问题,可以一起寻找解决之道。


移动互联网对任何大型组织都是挑战,鹅厂现在几万员工,没有那个同事敢说自己认识公司10%的同事,能叫出几百人名字已经是极限了。乐问是一种新型沟通方式,也有试错的过程,需要不断进化。


几年里,《乐问公约》已迭代进化了几个版本。比如,对一些不适合社区性讨论的话题,如员工个人私生活、个人考核个案,《乐问公约》也进行了规范迭代。相信乐问在鹅厂的发展,还会遇到不少问题,需要不断迭代进化。这些理念,建议乐问团队将来可以提炼出来,相信对于其他大型企业,也有借鉴意义。 


读家:乐问上的抨击,有时候会比较激烈,坑深坡陡的变革时期预计会更激烈,我们要怎么应对?


Tony:尖锐抨击的内容容易成为舆论热点,也让问题被显性化。其实,有负面声音不可怕,及时而坦诚的回应,就是最好的方式。负面声音可以让我们吸取教训,问题也可以看作机会,从中汲取智慧。


过去我们的很多产品和业务,习惯于成功,让我们在面临坑深坡陡的变革时不适应。面向产业互联网时,鹅厂尤其需要耐心,需要定力,不能因为“填坑”摔了几跤,就觉得天要塌了,世界变灰暗了。


年轻同事要有耐心 做喜欢的事


读家:公司现在有很多年轻同事,Tony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Tony:建议年轻同事,不要让自己过度焦虑。现在房价高、生活压力大,但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不是人生迈不去的坎。


选择信任的团队,选择喜欢的事情,并为之长期努力。高科技行业是一个进化很快、压力很大的行业,只有从事热爱的事务,我们才能体会到工作的乐趣,也才能体会到科技之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学院(TencentAcademy),作者: 杨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