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垂直电商是骗局时,乐淘网毕胜曾给出一个成本公式:
单向物流10%+仓储10%+反向物流3%+客服1%+技术4%+管理人员10%+市场推广10%+代收手续费2%+包装1%≈50%。
毕胜说,电商行业能超过50%的毛利品类非常少,价格战下毛利只有10%,40%的亏损如何能是一个生意?
最近,好乐买创始人李树斌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则给出了另一个参考值:
单向物流5%+仓储3%+反向物流3%+客服1%+(技术+管理人员)5%+市场推广6%+代收手续费1%+包装1%≈25%。
因此,李树斌觉得垂直电商仍是有钱赚的:
第一,整个毛利率其实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差,之前同行业的公司说的毛利显然太低了,都卖鞋,有人能做到20%毛利,有人做到10%毛利,跟采购的水平有关系,跟体量有关系,不能说一个公司10%的毛利,它代表整个行业。
第二,你以后不会在网上买东西了吗?你觉得现在网上贵10块、20块钱差别很大吗?但是对我们来讲,差10块钱是3个点,差20块钱对我们来说是6个点,即使比其他网站贵一点,用户也能接受,因为确实东西太便宜了。电商都死了对用户是好事吗?肯定不是好事。长期来讲肯定电子商务绝对是用户必需品,而且现在用户对价格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敏感了。
第三,电商公司能提高的空间很大。虽然我们和亚马逊的自动化水平还差的很远,但可以逐步改进。比如包装鞋的盒子运到仓库是扁的,需要有人把盒子叠开放东西,我们每个仓库都有3、4个人拆盒子,现在有自动拆盒机器,这样就可以省下人力,每个仓库省3个人,4个仓库就省了12个人。
李树斌认为,垂直B2C真正难做在以下三件事:
第一,如何估算销量、做出一个特别准确的订货模型。
由于好乐买是采买制,需要先买货存在库房,这些货物会有折旧,价值会减损,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订货模型。
但也不一定品牌商降价B2C就一定要降价,比如好乐买60%用户是在二三线城市,平时根本买不到,正是因为存在信息流差异,所以不一定跟着北京的节奏降价。
但做采销模式必须为跌价准备做好心理预期。假设一年销售额只有15亿元,但你非要采购50亿元的货,肯定押着卖不掉,但采购12亿元肯定能卖掉。如果你乱订货,对未来销量估计的偏差特别大会很麻烦。所以我们宁可丢失掉一季度的销售机会,也不多产生一季度库存。
第二,如何降低交付成本。如果订货合适,毛利率有保证,交付成本降低,节省的钱都是纯利。
现在我们最大的成本依然是交付成本,就是包含仓储、物流、客服等跟订单相关的费用,这里面短期内不会特别明显降低,长期可以通过一些技术降低。虽然不能细化到什么程度,但我认为大部分公司基本上应该会占到10%-15%,客单价高的话占比就低,因为送一双300元的鞋和送一双600元的鞋交付成本几乎一样,交付成本在10%-15%比较合理,超过15%就太高了。
交付成本一旦降低,会节省大量的钱,因为交付成本跟订单相关,如果一个月发30万个订单,交付成本降低1元钱,就能节省30万。
交付成本降低跟销量没关系,交付成本只是客服、物流、配送的钱。为什么大家要建分仓,如果一双鞋从北京发往北京需要6、7块钱就可以,可从广州发往北京需要13、14块钱,成本就高了一倍,所以我们尽可能让当地仓发当地仓的货,尽可能就近发货。当然建仓也有成本,我们会根据当地的体量来考虑,从长远看还是能降低成本。
如何判断哪些货品发往哪些仓库?我们有专门的商业智能部门,他们考虑的因素有,一个仓库覆盖区的增长情况,覆盖区的温度情况。比如一双秋天的鞋鞋售卖周期在广州很长,但是在北京只有2、3个月。如果按照8月份的销量去分就会分错,如果调错很多成本都会跟着增加。这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
如何能够让退货率降低?我们商业智能部门也在做一套尺码系统,把所有的鞋量了一遍,算脚长、脚宽、脚围,算出一个推荐算法,只要穿一双鞋合适,能推算其他鞋的尺码,解决不同品牌尺码偏大偏小的问题。我们推算出来的运动鞋准确率可以到95%。
比如我们最近会考虑上一套语音检货系统,会让效率提升70%。以前可能需要10个人检货,现在只需要5-6个人检货就可以了。我们还想上一套自动包装系统,现在我们包装都是先打单子再包装,全部都是人工,还计算不了重量,如果有了这套系统,全是自动的。
系统的好处是什么?比如促销时候,销量是之前的两倍,但是人员没有办法那么快,要加班加点付加班费,效率还不够高,但是系统去做很快,而且24小时不停歇。上这个系统的成本并不低,但从未来二三年看,节省远远大于支付人工的成本。
假设你有200个仓库人员,一个人一个月是3、4千块钱,一年可能是4万块钱,200个人一年是800万,三年是2400万,假设上这套系统,也就大概6、7百万元,三年摊销肯定是挣钱的,而系统可以用很长时间。
第三,如何提高无形的效率。这部分不光是交付成本方面,还有公司内部的效率,包括技术能力是否够强等。比如我们现在的调价系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人工操作,大量买手除了买货之外还得看价格,看是需要降价还是提价。这部分我们已经开始部分系统化,但我希望全部系统化。
最晚今年应该全部都实现自动化,我们现在已经有部分商品不需要再人工看,当然这会涉及到一些裁员,但不能因为提高了效率,还需要那么多人,难道说我上了设备也需要养着这些人吗?因为提高效率裁员,结果外界说好乐买不行了,这样搞得大家就没法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