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邓稼先
2019-12-05 21:00

“国士”邓稼先

文章来自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 馒头大师,题图来自:东方IC。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


1


1924年6月25日,安徽省怀宁县的“铁砚山房”,诞生了一个男婴。


“铁砚山房”是怀宁县邓家的祖宅,占地接近2000平方米。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一份基业,是因为怀宁邓家在清朝乾隆年间出了一位大书法家和大篆刻家——被称为““四体书皆国朝第一”的邓石如。


邓家传到第五代,有子邓以蛰,早年东渡日本求学,后又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哲学和美学,归国后在北大、清华、厦大等多所高校任教,是“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之一”。


邓以蛰与当时的宗白华并称“南宗北邓”


邓以蛰与妻子王淑蠲先是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取名叫邓仲先,一个取名叫邓茂先,然后就在1924年的6月25日,迎来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


邓以蛰给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取名为邓稼先。


2


邓稼先出生后8个月,全家就来到了北京。


出身书香门第,邓稼先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三岁时,邓稼先就已经认识很多字,并能背诵不少古文名篇。五岁时,邓稼先入读北平武定侯小学,随后又考入了崇德中学。


在小学的时候,邓稼先被父亲要求在学习之余,还要自学“四书五经”,所以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而到了中学,邓稼先又被家人鼓励一定要学好英语和数理化,因为必须要了解和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


那时候的邓稼先,不仅自己热爱学习,由于家族和父亲的关系,经常到家里来串门的,也都是一些学问大家。


比如常到邓家来拜访的一位姓许的教授,年少的邓稼先只知道他在“五四运动”中是一个学生领袖,后来还知道他曾是国外一个很有名的女科学家的学生,邓稼先花了些心思才会写他的名字——许德珩。


许德珩(左)与邓小平在一起。许德珩,著名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九三学社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曾是居里夫人的学生。新中国建国后历任水产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又比如父亲的好朋友杨武之教授,邓稼先只知道他是一名很有名的数学家。因为邓稼先和杨教授的儿子年龄相仿,两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杨家的儿子也在崇德中学读书,比邓稼先高两级,名字叫杨振宁。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邓稼先的人生轨迹就会一直这样平稳地走下去,有很大的概率子承父业,成为高校的一名教授。


但是,在邓稼先13岁的那年,一件足以影响他一生价值观和奋斗目标的事情发生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全面侵华的日军,很快就攻入了北平。


3


当时还是初中生的邓稼先,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国难家仇”。


当时的北大和清华都撤往了后方,但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因为恰好身患肺病,咳血不止,所以全家都留在了北平。


邓稼先每次在街上看到耀武扬威的日本兵,心里都不是滋味。


有一次,邓稼先看到父亲的一位老友到家中拜访,一向儒雅的父亲那次怒发冲冠,叫那位老友滚出去。那是邓稼先第一次看到父亲发那么大的火,之后他才知道,原来那位老友代表的是伪政府,来请父亲出山为伪政府教书。


但不久后,父亲邓以蛰却要为儿子担心了。


已经读到高一的邓稼先,有一次在操场上当众将一面日本国旗扯碎,踩在了脚底下。


当时中学的校长悄悄找到了邓以蛰,出于好心劝他:


“以你儿子这个脾气,早晚会有汉奸告密到日本人那里,肯定要出事的。不如让他早点先出去避一下。”


邓以蛰闻言后觉得有理,决定让邓稼先先随姐姐到大后方昆明去读书。


1940年5月,还没读完高二的邓稼先随姐姐经上海、香港和越南,抵达了昆明。临行前,父亲的一句话让邓稼先印象深刻:


“你以后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学文!学科学对祖国有用!”


带着父亲的嘱托,邓稼先来到昆明后,先是完成了高中学业,然后考进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师从王竹溪(中国热力学统计物理开拓者)、郑华(著名光谱学家)等著名物理学家。


抗战期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


当邓稼先拿到毕业证书的时候,抗日战争已经取得了胜利。他先是去一所中学做了数学老师,由于教学口碑非常好,经人推荐,被聘为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助教。


此时的邓稼先才22岁,年纪轻轻已经当上了北大的助教,可谓是前程似锦。但他却做出自己的选择:去美国留学,因为更先进的科学在那里,要去那里学。


曾有他的身边人劝他:


“天就要亮了,你先别走。”


邓稼先的回答是:


“将来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后一定回来!”


1947年,邓稼先顺利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并在第二年选择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留学——这个大学是先他一步赴美留学的好友杨振宁帮他选的,因为学费相对便宜,但学术能力很强。


在美国,邓稼先省吃俭用,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在了学业上,只用了23个月,就以本科学历通过了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


此时的邓稼先才26岁,所以被称为“娃娃博士”。


邓稼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时的照片


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大洋彼岸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


和当时诸多在美国留学的学子一样,邓稼先立刻就开始准备回国事宜。


平心而论,刚刚拿到博士学位不久的邓稼先,选择回国并不会遭受钱学森那样的巨大阻力,但导师和同学对他的挽留肯定还是有的。而以邓稼先的学历和聪慧,在美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也绝非难事。


但是邓稼先还是决定放弃一切,在1950年8月28日搭乘“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回国——就像当初他承诺的那样。


回国后,曾有朋友开玩笑问邓稼先带回来了什么礼物。


邓稼先笑着回答:


“带了几双尼龙袜子给我爸爸,因为这个东西国内还生产不出来。”


然后他又接了下半句:


“还有,就是我一脑子的核物理知识。”


1949年,杨振宁兄弟(左、右)和邓稼先合影于芝加哥大学


4


回国之后,邓稼先不仅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


1952年,28岁的邓稼先晋升为中科院的副研究员。一年之后,他和自己恋爱多年的女友许鹿希结婚——这个许鹿希,就是当年那位“许教授”许德珩的长女。


邓许两家本就是世交,邓稼先和许鹿希也是从小青梅竹马,门当户对,最关键是教育程度相仿,脾气相投,所以这是一段近乎完美的姻缘。


那可能是邓稼先一生中最开心的一段日子。


下班后,邓稼先经常会和许鹿希一起去戏院听京戏,或一起去看芭蕾。每到周末,小夫妻俩会去颐和园观湖,去万寿山徒步。邓稼先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小花样”逗许鹿希开心:会在菊园闭园后央求看门人放他们进去参观一下,也会带着许鹿希在戏院外等便宜的退票进去看戏。邓稼先还抖得一手好“空竹”,经常在公园露一手,引来一群孩子围观,许鹿希就在一旁安静微笑地看着。


有一次,邓稼先和许鹿希手牵手在散步赏月,邓稼先忽然对许鹿希说了一句:


“如果我们俩能永远这样,该多好?”


许鹿希后来回忆,当时有一种非常甜蜜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就如同拍电影一样,一般主角说出这种台词后,剧情就会发生转折。


邓稼先与许鹿希


1958年,转折就这样发生了。


当时主管原子能工业的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了34岁的邓稼先,和他说了一句话:


“国家准备要搞一个大炮仗。”


那天晚上,邓稼先回到家里后,许鹿希就觉得他和往常有点不太一样。


邓稼先对许鹿希说:


“我的工作要有调动。”


许鹿希问:


“调到哪去?”


邓稼先回答:


“这不能说。”


许鹿希又问:


“那做什么工作?”


邓稼先回答:


“这也不能说。”


许鹿希说:


“那你给我一个信箱号码,我和你通信。”


邓稼先回答:


“这也不行。”


许鹿希的泪水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你是要去做什么呀?做什么事情要下那么大的决心?”


邓稼先回答:


“家里的事我都管不了了,从此就托付给你了!”


那天晚上,夫妻两人躺在床上,各自彻夜无眠。


许鹿希隐隐约约觉得,丈夫被委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但她当时又怎会想到,那个任务有多重要,又有多隐秘。


邓稼先、许鹿希和自己的两个孩子


5


邓稼先的新岗位,是新筹建的中国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


成立这个研究所的最核心任务,在内部大家都心知肚明——尽快造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而新中国面对一片茫然空白,先建立起原子弹研究的理论体系,是重中之重。


最初,中国人依靠的是苏联老大哥。


但是,苏联专家其实在核武器方面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邓稼先只能从高校选拔组织的一批大学生成立理论研究小组,自己学习外国相关书籍,边学边译边讨论。当他们整理出一堆问题去提问的时候,却发现苏联专家漫不经心,不少给出的数值都是随口一说,一经验证是错的。


1959年6月,中苏之间的矛盾终于摆到了台面上:苏联单方面毁约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了233名核工业系统的苏联专家。


但是,面对一片未知的未来,中国却定下了自己的原子弹研制时间表:八年之内,一定要试爆成功第一颗原子弹。


大家甚至拟定了将来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596”——那是苏联撤走专家的时间。


而这自信的背后,源于邓稼先牵头的原子弹理论研究的突破:他经过苦苦思索和无数次实验计算,终于决定选定“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作为中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主攻方向。


事后证明,这三个主攻方向完全正确,有人甚至称邓稼先是率先“扼住了原子弹的咽喉”。


邓稼先在工作中


“咽喉”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扼住的,是邓稼先和各路团队(包括被邓稼先尊称为“三大菩萨”的郭永怀、王淦昌和彭桓武三位顶尖物理学家加入)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投入换来的。在一没经验,二没图纸的情况下,他们依靠当时的电动手摇计算器和一台苏制计算机,再辅以计算尺、算盘以及纸和笔,日以继夜地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演算:算累了,倒地就睡;睡醒了,吃点干粮喝口水再继续干。当时草稿纸和计算机打孔纸填满了好几个仓库。


当时恰逢三年困难时期,虽然国家科研人员的基本供给还能维持,但因为高强度的工作让人饥肠辘辘,甚至一些科研人员已经饿得身体浮肿了。邓稼先就拿来自己家的粮票换成食品分给大家,没粮票了,他甚至会把自己省下来的瓜子放到办公桌上请大家吃。所以那时候,在邓稼先的办公室会出现一幕奇特的景象:


谈工作的人,每人泡一杯白开水,滴两滴酱油,然后磕几颗瓜子,就着“酱油汤”聊工作。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邓稼先的团队通过“九次运算”,彻底推翻了苏联专家提出的数值,为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称完成这个复杂而艰难的运算是“数学上的奇迹”。


根据许鹿希的回忆,当时邓稼先的回家时间开始变得非常不固定,要么很晚回来,要么早回来,但是凌晨3点忽然就出门了,也不说去哪(其实是进中南海汇报)。即便在家,很长时间也就是将被子叠得老高,靠在被子上,双眼望向前方,不知在思考什么问题,问他话也魂不守舍。


许鹿希信任自己的丈夫,知道他在参与一项重要的机密工作。


但是,她没有想到的是,丈夫就连这样所谓的“回家”,很快也做不到了。


6


1962年9月,随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一切终于将转向实战。


1963年,邓稼先和一大批中国科学家一起,义无反顾地奔向了青海金银滩——这个地方随即从中国的地图上神秘消失了。不过对于邓稼先他们来说,这种“隐姓埋名”算不了什么,比如“邓稼先”这个名字,早就从中国的所有理论刊物和公开报道中消失了好几年了。


在无法通信的那些岁月里,妻子许鹿希并不知道邓稼先的生活环境有多艰苦。


在3000多米的戈壁滩上,馒头一捏就是死疙瘩,米饭像沙子一样根本煮不熟,荒无人烟,连一棵树都种不活。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邓稼先和千千万万名同事一起,日以继夜,忘乎生死地工作着。


他们把“发奋图强”改了一个字,叫“发愤图强”。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1964年10月,离计划设定的试爆时间越来越近。


在戈壁滩的基地上,每一名工作人员的神经都绷到了最紧,而作为方案的主要设计人,邓稼先的压力更是大到了极点。每一次实验,他都要面临无数人的提问和征询:“怎么样?”“有把握吗?”“还存在什么风险?”


在戈壁滩上奋斗的中国科研人员


而最紧张的,是每次都要向周恩来总理当面汇报实验结果。越到临近正式实验,邓稼先的压力就越大,在向周恩来汇报的时候,双手都会忍不住发抖。周恩来拍拍他的肩膀:


“稼先同志啊!如果你都这么紧张的话,我们这些老同志,都要心脏病发作啦!你要负责的啊!”


邓稼先自己也笑了,气氛才缓和下来。


所有的努力,在1964年10月16日收到了回报。


这一天的下午3点,戈壁滩上升起了一朵蘑菇云——中国成功试爆了自己第一颗原子弹。


从无到有,中国人只花了五年的时间。



就在举国一片欢腾的时候,邓稼先却悄悄坐专机赶到了医院——他的母亲已经被下了病危通知书。邓稼先跪在病床前,拉着母亲的手痛哭失声。他无法告诉母亲,这几年自己都去干了什么——因为无不能给家里的亲戚一一回信,邓稼先甚至已经被有些亲戚骂“眼睛长到天上去了。”


已经无法说话的母亲,轻轻捏了一下邓稼先的手。


同样无法知道丈夫究竟去干嘛的,还有妻子许鹿希。


直到原子弹爆炸后的某一天,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严济慈来到许鹿希的父亲许德珩家中做客(两人是法国勤工俭学时的好友),许德珩拿着一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号外对严济慈说:


“谁有本事把中国的原子弹搞出来啊?”


严济慈回答:


“你去问问你的女婿!”


在两人的哈哈大笑声中,许鹿希才隐隐证明了自己的猜测:


丈夫应该是去搞原子弹了。


7


但邓稼先还远没有到休息的时候。


在原子弹试爆成功后,邓稼先又马不停蹄地加入了氢弹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


当时,全中国只有两台每秒运算可以达到5万次的计算机,一台在中科院,一台在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邓稼先留守北京,派于敏坐镇上海。随后于敏在上海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热核燃料自持燃烧的关键,一举解决了氢弹原理的重要问题。


随后,邓稼先也赶赴上海,和于敏以及团队一起,通宵达旦地推演和计算,最终奠定了氢弹的理论研究设计基础。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零四个月,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零六个月,中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邓稼先和于敏(右)在一起。

于敏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

起了关键作用,所以他也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而中国这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的背后,还有最不容易的地方:


“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了。


在文革爆发后,周恩来第一时间请示毛泽东,随后中央做出决定:国家研制核武器的基地和人员不能受到冲击。


但是,当时间到了1971年的时候,情况已经变得失控了。邓稼先所在的九院开始出现了“大字报”,出现了“造反派”,出现了批斗院领导和科学家的情况。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作为北京医学院教授也被批斗,他的二姐因为无休止的批斗,含恨自杀。


而邓稼先也自身难保,他和于敏、胡斯得等人被押到了青海基地接受批斗。有的“造反派”怀疑科学家是外国间谍,要求他们把中国核试验的关键数据都“如实交出来”。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邓稼先和一批科学家顽强反抗,一字不吐。


2009年上映的《邓稼先》电视剧(巫刚饰邓稼先)。


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邓稼先在“文革”刚开始的时候,为了保证科研工作正常进行,也用了很多“小手段”。比如当时院里分成两派互相斗,邓稼先就先把一派叫到办公室说“要有机密传达”,另一派立刻闻讯赶来。邓稼先就当着大家面说:“法国马上就要研制出氢弹了!我们很可能要落在他们后面了!”


于是两派人马都挥舞手臂高喊口号,要“坚决超过法国!”然后就携手回到工作岗位上去了。


就在邓稼先也深陷“被批斗”泥潭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1971年,当时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受中国政府邀请,在离开中国赴美留学后,第一次回国探亲。


杨振宁下飞机后,中方接待人员问他想见什么人。杨振宁开了一份名单,第一个人的名字就是邓稼先。


杨振宁不知道,自己这份怀念友情之举,无意中救了邓稼先。


周恩来接到杨振宁的要求后,立刻拍板,以“中央办公厅”的名义速招邓稼先来北京,就此将邓稼先从“造反派”的批斗中救了出来。邓稼先作为“主要批斗对象”一离开,于敏、胡斯得等一批科学家也就“得救”了。


杨振宁与邓稼先两人见面后,都是无比激动,几乎无话不说——之所以用“几乎”,是因为杨振宁知道有一个领域的话,是不能多问的。


1971年在北京友谊宾馆前的合影。左起邓稼先,王承书(核物理学家),杨振宁,张文裕(高能物理学家)


在杨振宁回国前,邓稼先送他上飞机,都走上舷梯了,杨振宁实在忍不住,转身轻声问邓稼先:


“稼先,我实在还是忍不住想问,你可以不回答:我在美国听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有美国科学家的帮忙,是不是真的?”


邓稼先一愣,想了一下,回答:


“你先上飞机,我以后告诉你。”


随后,邓稼先立刻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周恩来,周恩来的回复是:


“可以说,如实说。”


于是,邓稼先连夜写了一封给杨振宁的信。由于杨振宁是从北京转上海再回美国,那封信在杨振宁离开上海回国之前,就托民航专门送到了。


当时杨振宁正在参加一个饯别宴会,他拆开了专门送到的这封信,看到邓稼先在里面写着:


“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全部都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成的,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


杨振宁当场泪流满面。


8


1979年,邓稼先出了一件事。


当时中国做了一次氢弹的空投试验,但是降落伞发生了故障,氢弹直接摔在了地上,没有爆炸。


基地立刻派出了100多名防化兵去寻找,最终终于找到了残骸——弹体都已经碎裂了。邓稼先坐不住了,自己穿上防护服立刻赶往爆炸核心区——他当时已经是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是领导,完全可以不用去的。


但是邓稼先不听旁人劝阻,一定要去。不仅去了,他还直接进入了弹坑,把那颗已经破裂的氢弹捧在了手里,仔细研究了原因,最终确认了原因——是因为降落伞包设计发生了问题,设计并没有出错。


虽然邓稼先当时穿着防化服,但是学医的许鹿希知道这件事后,立刻让邓稼先去做了一次全身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邓稼先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许鹿希后来在当时的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家里发现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邓稼先一直没带回过家里——照片里,邓稼先和赵敬璞穿着防护服,一起合影。


而那张照片,就是邓稼先检查破裂的氢弹的那次拍的。


许鹿希知道,邓稼先从来不拍工作照,但那次他忽然破例主动要求拍一张照,很可能是知道这次经历将会对他之后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就是这张照片,左为邓稼先


尽管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有关联,但邓稼先的身体状况确实从此之后每况愈下。


但是,邓稼先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就连那次被辐射后的疗休养都不愿去,认为是“浪费时间”。很多场实验,不拿到最后结果坚决不走。当时邓稼先已经预感到,已经掌握实验室模拟核爆炸能力的美国和苏联,很快就会宣布全面停止核试验,以此限制中国核试验——中国尚没有这样的实验室能力。所以他一直在强调:“时间不多了!要抓紧!要抓紧啊!”


1984年,中国第二代核武器终于实验成功。


邓稼先在兴奋之余,却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撑不住了。


那一年有一次开会,当着全体参会者的面,邓稼先说了一句:


“我现在是强弩之末了。”


全场听了以后一片笑声。


笑声中,邓稼先纠正了自己的说法:


“不好意思,我不应该自称‘强弩’的……”


9


1985年,还想坚持工作的邓稼先被“勒令”送进医院。


那是他最后一次进医院,因为,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检查的结果,是“直肠癌”。


其实当时直肠癌已并非绝症,但由于邓稼先长期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所以一做化疗,他的白血球和血小板马上就跌到零,然后就引发全身大出血,非常痛苦,挽救也近乎不可能。


在住院后的近一年时间里,邓稼先后做了三次大手术,都非常痛苦。给他止痛用的杜冷丁,从一开始的一天一支,后来发展到要一小时一支。


守在邓稼先病床前的许鹿希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在1985年的国庆节,邓稼先还是提出想去看一看天安门。


在得到批准之后,邓稼先如愿成行。看着天安门,他对自己年轻的警卫员说:


“到了2049年,我们国家建国100年了,肯定非常强盛了,到时候你可多要来看看我。”


1986年4月,邓稼先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但他还是强忍病痛,和于敏一起合作完成了对中国核武器工程将来规划的《建议书》。


在《建议书》上交之后,“邓稼先”这个隐姓埋名28年的名字,也终于开始解密。世人通过媒体的报道,终于知道中国的核武器发展背后,有过这样的一个人。


1986年6月,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签署任命,任命邓稼先为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同月,邓稼先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是在病床前得到这份奖状的。


1986年6月,杨振宁探望病重的邓稼先,邓稼先和他合影留念,面容保持微笑——但嘴角边还有一丝血迹没有擦干


一个多月后的7月29日,邓稼先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他在临终前留下了三句话。


第一句是对妻子说的:


“苦了你了。”


第二句是对自己说的:


“永不后悔,死而无憾。”


第三句,是对后人对嘱托: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去世时,只有62岁。


10


1996年7月29日,中国政府进行了第45次也是最后一次核试验。


随后,中国郑重向全世界宣布:


“自此之后,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这一天,正是邓稼先逝世的十周年忌日。


结语


其实,邓稼先有着很多人未必知道的一面。


我在文中提了一句:“他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这不是随口一说,事实真的如此。


邓稼先喜欢艺术。从芭蕾到京剧,他都很爱看。以他的职位,完全可以通过关系弄到一些门票,但他从不,也不提前买,而是专门去剧院门口等退票。他等退票还特别有经验,有时候带几名学生一起去看,还能帮他们都等到退票。看完也从来不要专车送,都是自己坐公交或步行回家。


邓稼先讲究吃。他在自己收入范围内,总是力所能及吃到最好,而且喜欢请客,一直请同事和学生吃好吃的。在北京的时候,他每周末要到岳父许德珩家吃晚饭。在去之前的路上,他总会找一家好馆子先吃个半饱,既满足自己口舌之欲,去岳父家也显得礼貌。而且堂堂核物理大科学家,每次就挤在饭店大堂里,瞅人家快吃完的一桌,乖乖等在旁边,有时一等就一个小时。


邓稼先好喝酒。只要不影响工作,每餐必饮酒。但每次二两为限,从不贪杯。


邓稼先也好抽烟。在他办公桌上,一直是拆开请大家抽的烟。很多人找他谈事情,进办公室头一句话就是:“老邓,来一根。”研制氢弹期间邓稼先第一次去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上海的同事们都知道邓稼先有好烟抽,“规定”他必须每人发一根中华香烟,才告诉他计算结果。邓稼先哈哈大笑,每人一根点上,还带他们去吃好吃的。


我曾经说过,不少人心目中喜欢的“科学家”形象可能是这样的:


绝顶聪明但穷困潦倒,离群索居且满身怪癖,愤世嫉俗但热爱人类……


以这样的一个标准来看,如此一个鲜活的邓稼先,似乎还不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但事实上,恰恰是这样一个知道生活情趣的邓稼先,愿意义无反顾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而投身到一项事业中去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让人震撼。


那整整一代的中国科研工作者,都是这样让人震撼的。


张爱萍曾给邓稼先写过一幅挽联,其中有: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


国士,当如是!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共藏多少意,不说两相知!”——许鹿希怀念邓稼先》(叶娟,《中国核工业》,2014年12月31日)

2、《邓稼先院士:许身国威壮河山》(童璟,《今日科苑》,2017年1月20日)

3、《共和国脊梁之邓稼先: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两弹元勋》(完颜亮,《党史博采》,2012年8月5日)

4、《邓稼先:永恒的骄傲》(天津电视台《中国人》栏目组,《中国电视》,2009年6月15日)

5、《翻译回忆:邓稼先好喝酒爱抽烟 保密意识强》(口述:任传勤 整理:侯艺兵 吴明静,中国网,2017年5月23日)

6、《大音希声邓稼先》(陈光,《人民公仆》,2015年7月15日)

7、《邓稼先轶事》(许良廷,《党史纵览》,2004年7月28日)

8、《惊心动魄!邓稼先经历的一次失败空投核试验》(陈瑜 通讯员 吴明静 沈晏平 王燕,《科技日报》,2018年7月26日)

9、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邓稼先”词条


文章来自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 馒头大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