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公众号:新闻实验室(ID:newslab),作者:方可成,题图来自:东方IC。
《南方周末》的报道《“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引发了舆论的热议。在关心受害女生的遭遇之余,也有不少人对报道本身的操作提出了一些质疑,甚至激烈的批评。
新闻实验室长期关注热点事件中的媒体表现。有不少朋友问我怎样看这篇报道,在此我提供一些个人看法。
(利益申报:本人曾于2010-2013年在《南方周末》担任记者,但本文提供的观点完全是本人的独立判断;新闻实验室的长期读者可能记得,此前我也曾激烈批评过南方系媒体的一些报道。)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提供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以便今后大家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框架来分析其他报道。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这个分析框架中的第一对要素是“理念”和“操作”。或者说,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指的就是不要忘记新闻媒体希望达到的目标:传播真相,尊重事实,平衡报道,公正客观……这些美好的愿景应该是媒体的启明星,指引着方向。
但是,这些都是抽象而宏大的词,而新闻生产是一种非常具体的工作。我们若是扛着这些大词四处去砸,几乎所有的新闻报道都会被砸得体无完肤,因为记者不可能全知全能。我们需要的不是不接地气的批判,而是置身于新闻采写的现实情境之中的体察和反思。
以《“不寒而栗”的爱情》为例,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称“在这篇文章中,男方的声量被刻意人为的大幅度掐断。”
没错,从理想的角度来看,文中呈现的来自男方的声音太少了,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男方的声量被刻意人为的大幅度掐断”吗?
当然不是。
记者希望更多呈现男方的声音,但男方在接受采访时三缄其口。如果大家注意的话,会发现在提及两人关系中的重要信息时,《南方周末》的稿子基本都会提到男生的说法——有时候是提供另一种版本,更多时候则是拒绝回应。
(报道截图)
在实际操作中,平衡报道的意思是给各方均等的发声机会。如果任何一方不愿意使用这样的机会,那么这并不是媒体的错。
试想:如果只要有一方不愿意配合采访,就不应该发表报道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太多能发表出来的报道了。
很多时候,评价一篇报道的操作时,最重要的不是搬出那些美好而正义的大词,而是仔细想一想:还原到记者操作这篇稿件的现实情境中,有哪些地方是的确可以提升的?
咬文嚼字,考虑背景
这个分析框架中的第二对要素是“文本”和“语境”。
“文本”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回去仔细看报道究竟是怎么写的,不要在骂报道“带节奏”的时候,先自己通过曲解报道的方式带了节奏。
在对《“不寒而栗”的爱情》的批评中,有人提出:报道将主题聚焦在处女问题上,模糊了焦点。
如果《南方周末》的报道真的是这么做的,那么确实很有问题。但是,仔细读报道我们会发现——
《南方周末》使用的标题是《“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而腾讯新闻在转载文章的时候,将标题改为《不寒而栗的爱情:因为不是处女,北大女生遭男友精神折磨后自杀》。
在这个问题上,该骂的是腾讯新闻,不是《南方周末》。
而在内文中,报道也并未将自杀逻辑简化为处女问题,而是在讨论双方开启恋爱关系之后的初期矛盾时重点谈及了这个问题(也即“最美好的东西”这个小标题)。在其后的几个小标题中,文章谈到了更多的精神控制问题(比如激烈辱骂,比如以死威胁,比如绝育手术),并未暗示处女问题和自杀之间有直接联系。
当然,只要写到处女问题,就会被神经敏感的读者放大。但是,刻意回避这个问题,也并不符合新闻事实。
也有人批评说:《南方周末》怎么可以根据聊天记录就写新闻?
对于这种质疑,我的建议也是:请回去再读一遍这篇7000字的报道吧。
有心的读者可以数一数文中的信源数量。记者采访了女方的母亲、男方本人,以及他们的同学。这绝不是一篇基于聊天记录写成的报道。
此外,由于女方已经去世,不可能再采访到。他们的聊天记录便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在文中大量使用这种确凿的信息,再配上周围人的采访作为旁证,是一种很正常的操作。
我在知乎上还看到这样的批评:“如此露骨的内容,是否征得当事人/家人同意?”
这位批评者洋洋洒洒写了一通,但其实,只要他去读一读文章就会知道:记者当然征得了女方母亲的同意,记者采访了她,她提供了不少信息。甚至很有可能,报道线索就是女方母亲提供的。
这就是我所说的回归文本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应该有咬文嚼字的精神,而不是以信口开河的方式指责记者信口开河。
而“语境”或者“背景”指的则是媒体生存的具体环境。比如,如果拖更长时间,调查也许能做得更深入,但是无法出街的可能性也会大增(身为官二代的男主已经被采访过,已经知道南方周末要做报道)。
自杀发生在10月初,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这是大众第一次听说此事。这本身就不太正常。
《南方周末》报道的问题在哪里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已经能够看出我的大致判断——《南方周末》的这则报道并没有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不过,这则报道确实有一些具体的问题和争议之处。
一个重要的细节问题,是报道中披露了女方所使用的一种冷门自杀方式,这是大忌,有引发模仿的风险。《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AP Stylebook)对报道自杀的指南中说:“在写作自杀新闻时,不应该详细描述所使用的方法。”
新闻实验室此前曾详细讨论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其中提到了一些重要的原则建议,比如:
“避免将自杀描述为单一原因的结果,要告知读者心理疾病的康复是完全可能的”;“将自杀当成公共健康问题进行报道,而非将其当成犯罪进行报道和调查”。
之所以这样建议,是因为这类事件不应该被视为个案性质的猎奇故事(如果真的只是猎奇故事,那么就没有什么公共价值,不需要由《南方周末》报道了),而应该被视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事关公共利益的问题,报道它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更多类似案例的出现。
《南方周末》的报道出街后,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人在感叹:原来自己也曾陷入过类似的关系,好在没有走向自杀的结局。
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这个案例应该可以被归为“gaslighting”,也就是精神控制的范畴。这种现象绝不是孤例,它的出现也绝不仅仅是因为女主遇到了一个可怕的男主,它还和其他问题密切相关(比如社会对女性的长期规训),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从《南方周末》的报道呈现来看,目前更像是以报道自杀个案的形式操作的,少有提及背后的公共健康问题。我认为,如果报道中去咨询更多研究亲密关系,特别是研究gaslighting现象的专家,不仅可以对这一案例做出更加有的放矢、更避免陷入猎奇陷阱的解读,而且可以更深入地讨论这一案例背后的公共意义。
如果可以给陷入此类关系的女性提供相关的救助资源,就更加实用了。
当然,这方面的讨论,已经有不少媒体和自媒体在跟进,我们可以多多关注。
文章来自公众号:新闻实验室(ID:newslab),作者:方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