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乔不丝,头图来自:作者拍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乔不丝,头图来自:作者拍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得不学会和一些原本习以为常的事物说再见。
就像前两年的线上买菜app,取代了一个个菜市场。现在那个萝卜快跑,又在来势汹汹的要颠覆出租车。上海市区的长乐路酒吧街,马上也要动迁了。
告别,似乎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它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
不过有时候告别,也是启程的开始。
今天,依然是一个关于告别的故事:主角是坐落在上海百年商业街区南京西路江宁路路口的——上海梅龙镇广场。
今年7月23日,一则歇业通知突然在梅龙镇广场公众号上发布——宣布上海梅龙镇广场除了美领事馆以外的其他商户和租户,均于2024年8月1日起歇业。
但其实这并不是梅龙镇广场第一次和众人说再见,就在今年6月底,梅龙镇广场里的最大租户伊势丹宣布闭店,停止长达27年的运营,不再续租。
在最后一天营业日,这家日资百货的多位高层,用最高礼仪送别了陪伴自己多年的老客户,这场景就是一场盛大告别的提前预演,让我想起了位于徐家汇广场的上海六百、太平洋百货、南京路步行街的上海置地广场........
这些年,上海一大批老牌顶流商业离开我们,纷纷关门。
不仅带走了回忆,也让多少人感慨。
一
三十年前,梅龙镇广场是上海商业真顶流。
回溯梅龙镇广场的历史,你会发现,现在看起来有点“落伍”的它,居然是上海商业的引领者。
并且在南京西路的商圈里,曾有过三次创举。
第一,它改变了上海商业的传统格局。
在梅龙镇广场开业之前,上海商业以“百货商场”为绝对主流。
更早以前南京东路上的四大百货公司,再后来第一家国营百货“上海一百”。
九十年代初,外资百货集体涌进,大卖场崛起,如东方商厦、香港瑞兴百货、徐家汇的太平洋百货等等。
可以说,在梅龙镇广场开业之前,上海的商业一直是被“百货商场”的形态统治着的。
在1997年进入上海南京西路的梅龙镇广场,是上海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购物中心(shoppingmall),因此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不仅外观瑰丽,内部的风格也不同于百货公司,空旷辉煌又明亮。引进了当时日本鼎鼎有名的伊势丹百货、Burberry、CK CalvinKlein等国际品牌,因此梅龙镇广场成为了很多上海人回忆里的白月光。
这里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外国商品的地方,是那个时代象征着”洋气“的购物场所。
后来,上海才有了港汇恒隆广场、上海恒隆广场、正大广场等一大批购物中心的入驻。也就是说,上海从梅龙镇广场之后,真正意义上进入了购物中心时代。
第二,第一次引入了从商业,到商业+办公的综合体概念。
上海梅龙镇广场主楼为涉外甲级写字楼,裙楼为大型购物商场。
这一商业+办公的模式,也改变了上海商业就是商业,办公就是办公的传统规划格局。
第三,它曾经突破了上海中心城区的限高100m。
放到现在来看,上海梅龙镇广场的高度可能在南京西路里,并不算起眼。
但是放在1997年,当时的南京西路,绝对算是一种突破。原因是起初上海规划部门,对中心城区高层建筑的限高是60米,但梅龙镇广场楼建成高度直接达到100米。
所以,梅龙镇广场也就这样自然而然站上了南京西路繁华的最顶端。
二
于是,我找了个下午,去和梅龙镇广场正式说了声:“再见”。
在它闭店的最后一天下午,我来到了南京西路。
在这条百年商街的黄金地段,梅龙镇广场确实算是一个看上去比较“老态”的存在。
和周边现代化的建筑和锋利的幕墙相比,这里还保留着三十多年前,当时上海最洋气的古典欧式风格。
在车水马龙的氛围中,梅龙镇广场外部最大的LED显示屏已经拆除,只剩骨架。
正门入口处看不到内部的灯光,只见一片暗淡:
走近一看,关门的公告也已经摆在入口大门两侧。
据很多上海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回忆。
三十多年来,梅龙镇广场的内部装潢一直没有怎么变过。
并且在关门的最后几天,也丝毫没有让人看到一点慌乱和仓促,而是整洁如新。
和很多家老牌商场一样,一般最后一周的营业日,也是商家打折促销清库存的倒计时。
但是又有所不同的是,与当初南京路步行街上的上海置地广场,徐家汇的太平洋广场营业最后一天,人们蜂拥而至的抢货场景相比。
梅龙镇广场的最后营业日,多少显得有点冷清。
可能和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告别有关系。
大部分商铺都已经离场了,剩下几家也将会在一天之内打包离场。
很多时候,看到的是——诺大的商场里,还是留下不少略显荒凉的场景。
眼前的一切多少让人对告别二字有了实感。
但在商场的不少角落,我依然能感受到作为当年的顶流商场梅龙镇广场的优雅与精致。比如不经意间的一个欧式雕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的电话机,以及中庭的复古大钟表。
这都是当下网红商场我们很难再看到的元素,虽有时代印记,但绝对足够格调,不会千篇一律。
但同样感受到了一些设备的老化。
比如上图中的老式电话机只能作为装饰品存在,而已经失去了使用的意义和功能。
卫生间里的智能马桶和台盆都选用进口产品,放在那个年代确实高端,但和现在越来越卷的商场相比,内部的空间略显狭小。
包括在乘坐扶梯、电梯的时候也感受到了20多年前设计放到如今的不足。
而我也终于感知到,这个商场的内部空间确实无法满足现在高端商业商务的发展需求。
其实,梅龙镇广场由一栋涉外甲级写字楼和一幢大型购物商场组成。
在另一栋写字楼梅龙镇商厦里,我看到了所剩无几的企业标识,表明未来同步关闭的迹象。
最后,我采访了最后还在营业的一家店铺——二楼的某家女装店,最后还剩2个店员正在工作。
店内大部分女装正在以1.5~3折的优惠低价出售,吸引了来自上海和广州两位阿姨来疯狂采购。
两位阿姨成为梅龙镇广场的最后的顾客,各自分别豪掷数千元扫货。
甚至来自广州的阿姨因为价格太便宜,买得太多,不得不邮寄回老家。
店员告诉我,这是她们最后一天营业,但也是这半年来最忙碌的时候。
这几年的生意一直都不太好,因为是连锁品牌,才勉强维持生计。
现存的这些货,1.5折如果还卖不出去,就直接拿到另外分店,继续清货。
这家女装店的生存状况,大致也能反映出上海实体商业的残酷。
上次,梅龙镇伊势丹离开的时候,数据显示,业绩已经在持续下滑,2023年3至11月,上海梅龙镇伊势丹亏损3.76亿日元。
不仅是梅龙镇广场一家伊势丹,背后母公司三越伊势丹日子更不好过,已经连续亏损好几年。
在中国节节败退的伊势丹,是梅龙镇广场关闭的一个提前预告。
从梅龙镇广场自身来看,其营业额也在节节败退。据公开资料,2000-2001年两年,梅龙镇广场营业额在上海还能排到第九。
(来源:Mall星人)
在2010年上海的头部商场名单里,仍旧能在尾部看到它的名字。
而2021年之后,我们却很难在任何一个榜单里看到它了,这几年线下实体消费面临挑战,上海商业依旧不断迭代发展——这或许是它选择停下脚步的最大原因。
三
就如文章开头所说,人们常常对告别感到无奈。
但殊不知,告别的背后往往是另外一种开始。
梅龙镇广场在歇业的同时,内部其实也正在启动一场为期3年的改造。
今年2月上旬,一份《上海市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保护规划086街坊局部调整公示征询意见稿》在网上公布。
(来源:静安区人民政府官网)
其实就包含了梅龙镇广场的改造计划。根据新的规划,原本以办公+商业为主的梅龙镇广场将大幅度扩充功能,进行混合开发,增添酒店、办公、文化、公共空间。
其中各种功能的面积调整也已经公布:
上海梅龙镇广场规划变化情况:
1、商业面积直接砍半,从原来的6.8万㎡减少至3.6万㎡;
2、办公面积增加一倍左右,将由原来的3.3万㎡增加至6.3万㎡;
3、新增酒店面积9120㎡,文化空间5000㎡;
4、塔楼及裙楼屋顶组成的公共空间4000㎡;
5、高度从156.4m提升到190m,和旁边的中信泰富等高。
所以,3年后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全新的梅龙镇广场蜕变归来
未来的它,增添酒店、办公、文化、公共空间,减少商业空间,打造一座垂直城市,也将重新回归至南京西路这片繁华当中。
四
落幕和新生,其实同时在上演。
老牌商场在上海的关店、改造、重建,这两年尤其频繁。
商业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名片,因此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
在此之前,我们曾经亲眼去看过多家商场的“离开”。
比如在南京路步行街扎根了26年,比南京路步行街的年纪还要大3年的:上海置地广场。
探索过明明在核心地段,内部已经肉眼可见荒凉冷清的818广场。
除了南京西路商圈,离开的更猛烈的还有徐家汇,那个曾唱着“宝贝对不起”的太平洋广场,去年宣布闭店。
旁边已经拆除重建的上海六百,从未来的效果图来看,将会蜕变成拥有流动曲线,科技感立面的全新样貌。
太平洋百货不夜城店关门后,由嘉里建设集团接棒建设,赋予全新的样貌和业态。
周五晚上的时候,我最后一次去到南京西路上看梅龙镇广场。
这条商业街依旧车水马龙,流光溢彩,人来人往。在灯火通明的这条路上,最后梅龙镇广场,虽然暂时暗淡了下来。
但我也依然期待,它三年后归来的样子,因为我知道每一次无告别的背后,其实也都在等待着又一次新生。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