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样个体”的情感困境:“我宁愿恨你,也不愿爱你”
2024-08-06 10:02

“分裂样个体”的情感困境:“我宁愿恨你,也不愿爱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作者:周晓彤,编辑:Aurora,责编:Alwaysfifi,原文标题:《来访者说:“我宁愿恨你,也不愿爱你” | 谈“分裂样个体”的情感困境》,头图来自:《人工智能》

文章摘要
本文讨论了分裂样个体的情感困境,探讨了恨与爱之间的关系,以及分裂样状态的特征和处理方式。

• 💔 深入分析分裂样个体的内在矛盾,展示了恨与爱之间的微妙关系

• 🧠 解释了分裂样状态的特征,包括内向性、自恋和自给自足的倾向

• 😟 探讨了分裂样状态下的情感困境,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我宁愿恨你,也不愿爱你。”


当来访者说出这样一句话时,TA经历了什么?


分裂样状态


一位名叫C的患者,她认为自己是抑郁患者,但实际上她是分裂样患者。


她在开场时说:“我非常抑郁。我只是一直坐着,无法离开椅子。(我)似乎没有任何目标,未来一片空白。我感到非常无聊,希望能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发生。我感到绝望、无奈、无路可走、被困住了。我在想,我怎样才能以某种方式生活下去,忍受这一切呢?”


咨询师:“你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一切都压抑下来,什么都不去感受,放弃与人在情感层面上的所有真正的关系,只是机械地‘做事’,做一个机器人。”


她的反应清楚地表明了她的分裂样特征:“是的,我觉得我不在乎,什么也感觉不到。然后我感到惊慌,觉得这样很危险。如果我不强迫自己做一些事情,我就会坐着,什么也不操心,什么也不感兴趣。”


咨询师:“这就是你在分析中对我的反应:不要被影响,不要被触动,不要被引诱对我做出反应。”


她的回答是:“如果我被触动了,我会对你感到非常恼火。我恨你,讨厌你让我有这种感觉。我越是倾向于被你吸引,我就越觉得自己像个傻瓜,感到被削弱。”


咨询师作为另一个人出现在她面前,而她需要与分析师有真实的情感交流,也就是表达她的真实感受,这本身就给她造成了情感危机,她只能通过取消这种关系来解决这一难题。因此,她抵御焦虑的主要办法就是让自己在情感上无法触及,无法接近,与所有人保持一定距离。 


她曾经说过:“我宁愿恨你,也不愿爱你。”但实际的情况比这句话更糟糕。她既不会爱,也不会恨,她根本不会有任何感觉。而且她常常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懒散、乏味和 “放任自流”的态度。


相比起来,抑郁实际上是一种更向外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中,患者努力地避免爆发愤怒和攻击性行为。上述状态则更像是“分裂样状态”。它们绝对是向内的。


当分裂样状态出现时,意识自我似乎处于内外两个世界之间的悬浮状态,与其中任何一个世界都没有真正的关系。在远离情感范围和不为所动的基础上,意识自我决定保持一种情绪化和冲动性的静止状态。


这就是我们试图理解的问题:这些病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分裂样人格的特征


分裂样人格的特征有很多,最普遍、最概括的特征是:


1. 内向性 


就这个词的含义而言,分裂样被描述为在情感上与外部现实世界隔绝。TA所有的力比多欲望和斗争都指向内部客体,TA过着强烈的内心生活。任何时候观察他们的内心生活,我们都会发现他们幻想和想象的生活惊人的丰富和多样。


尽管这种多样化的幻想生活大多是秘密进行的,通常甚至隐藏在分裂样个体自己的意识自我之外。TA的自我是分裂的。但在深度分裂样的个体中,意识自我和无意识自我之间的屏障可能非常薄弱,内部客体和关系的世界可能很容易涌入意识并支配意识。


图/《蝴蝶效应》


2. 自恋是分裂样个体由于主要过着内心生活而产生的一种特征 


TA的爱的客体都在TA的内心,而且TA与它们高度认同,以至于TA的力比多附着似乎都指向TA自己。这种微妙而具有欺骗性的情况在弗洛伊德提出自体性欲和自恋、自我力比多与客体力比多的区别时并未被认识到。


分裂样个体,与TA所爱的客体的身体上的融合,这种感受是TA精神融合的态度的身体对应物,或者说是基础。这种态度导致了客体的心理内化和内在客体关系世界的建立。但这些被心理内化的客体——特别是当患者强烈认同它们时——可以在外部客体不在场的情况下,在分裂样个体自己的身体中被发现、接触和享受,甚至被攻击。


有一位患者,无法直接对他人发怒,每当她脾气被激起时,总是独自离开,然后拳打自己。她与她的攻击性客体认同,这导致了抑郁状态(底层逻辑是一种力比多附着)


通常所谓的自恋现象,如吸吮拇指、手淫、拥抱自己等,都是基于认同。自体性欲现象只是次要的自体性欲;自体性欲是一种与被认同的外部客体的关系,婴儿的拇指代替了母亲的乳房。


自恋是一种伪装的客体关系。因此,患者B在洗澡时感到沮丧,默默地哭泣,然后强烈地想要把头埋在自己的肩膀上,即她内心中的母亲肩膀,她立刻感觉好多了。又有一次晚上和丈夫一起坐着看书时,她意识到自己在想着与丈夫的亲密关系,发现自己不小心把手伸进了衣服里,正在抚摸自己的乳房。这些现象导致了第三种分裂样特征。


3. 自给自足 


上面所提及的患者B实际上没有注意到她的丈夫是一个外部的人:她与他的关系完全在她内心进行,而她感到满足。这种内向的、自恋的自给自足,不需要真正的外部关系;所有的情感关系都在内心世界中进行,是防止在与实际的人打交道时焦虑爆发的保障。


自给自足,或试图在没有外部关系的情况下继续生活,在患者C的案例中表现得很明显。她谈到想要一个孩子,然后梦见她和她母亲生了一个孩子。有人说,有了孩子意味着她体内有了她丈夫的一些东西;更深层的意义上,也许这意味着她感觉到她体内有了母亲的一些东西。


但由于她经常表现出她非常认同自己与婴儿的关系,这也代表了她是母亲体内的婴儿。她想建立一种自给自足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中,她既是母亲又是孩子。


她回答:“是的,我一直想象它是个女孩。这给了我一种安全感。我在这里可以完全控制一切,没有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她可以不需要她的丈夫,她自己就足够了。


4. 自给自足自然会伴随着一种优越感 


一个人不需要其他人,其他人可以被忽略。这过度补偿了深层次的对他人的依赖(这种依赖导致了自卑、渺小和软弱的感觉)。但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一位非常强迫的患者说:“我总是不满意。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看到孩子们玩的愚蠢的游戏,我就会无聊地哭。在我十几岁时,情况变得更糟,可怕的无聊、徒劳、缺乏兴趣充满了我的生活。我会看着他人对我认为愚蠢的事情感兴趣。我觉得我与众不同,我更聪明。我在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当她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她的症状具有分裂样的背景。她能够在抽象思维层面思考生活,但不能在与他人的真实关系中生活。


5. 在外部情境中的情感丧失是整个画面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说:“我发现我很难和我的母亲待在一起。我应该比现在更同情她。我总是觉得我没有注意听她说话。任何人对我都没有强烈的吸引力。我可以对所有亲近和亲爱的人感到冷漠。当我和妻子有性关系时,她会问:‘你爱我吗?’我会回答:‘当然,但性不是爱,它只是一种体验。’我不明白这为什么会让她难过。”


甚至性活动也被排除了感情,被一位患者称为“间歇性的生物冲动”,似乎与“我”几乎没有关系。


6. 孤独是分裂样内向和废除外部关系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孤独在对友谊和爱情的强烈渴望中不断显现出来。在人群中感到孤独是分裂样患者与情感融洽关系切断的体验。在人群中感到孤独是分裂样患者与情感融洽断联的体验。


7. 去个性化、身份感和个体性的丧失,以及失去自我,清晰地揭示了分裂样状态的严重危险 


这其中也涉及到外部世界的去实化。患者C坚称她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恐惧是在两岁时的一次吓呆的经历。


“我无法抓住我是我自己的想法。我短暂地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感觉。我害怕看任何东西;害怕触摸任何东西,好像我没有感觉到触摸一样。除了机械地行动,我不敢相信我在做事情。我以一种不真实的方式看待一切。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危险。在这种状况持续时,我感到非常害怕。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在时不时地告诉自己‘我是我’。”


费尔贝恩的分裂样反应理论


在了解了分裂样患者的基础特征后,下文我们将引入英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费尔贝恩(W.R.D.Fairbairn)的分裂样反应理论,并通过临床材料对理论加以说明。


费尔贝恩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重新思考,他首次提出了对经典性欲理论的重新诠释,以及对精神病和精神神经症的精神病理学的修正。这里只提及他理论中的两个要点。


他首先提出,个人性欲的目的不是快感,或仅仅是主观的满足,而是客体本身。他说:“快乐是指向客体的路标”(1941,p. 255)


人性的基本事实是我们的力比多指向良好的客体关系。关键的生物学公式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关键的心理学公式则是人与人类环境的关系。人类生活的意义在于客体关系;只有在这样的语境中,我们的生活才可以说是有意义的。


分裂样患者的困难恰好就出在与客体的关系中。焦虑驱使他们切断所有的客体关系。在追求好客体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难免会产生需求、恐惧、挫折、怨恨和焦虑等。这些是精神病理学真正关心的问题,因为它们也是生活本身中真正的问题。当获得和维持良好的客体关系的困难太明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太大的焦虑和冲突所困扰时,人们往往会不顾一切地否认或清除这一基本需要。


人们钻进自己的壳里,埋头于非个人性质的工作,尽可能地断绝与现实中的人的关系,而把自己投入到抽象的概念、理想、理论、组织等等之中。


此外,当我们需要的人在情感上对我们疏离、冷漠和反应迟钝时,坏客体也会被内化进我们心里。所有这些都被体验为最重要的需求的挫败,被拒绝和遗弃,或者被迫害和攻击。


然后,失去的客体变成了坏客体并在精神上被内化,其意义比记忆更重要、更根本。失去亲人的人会梦见逝去的亲人,这样的梦非常生动。甚至在多年以后,这些逝去的亲人仍然活在他们的梦中。


一位患有终身死亡恐惧的患者,经过分析后发现,他常常梦见棺材中的死人。在一个梦中,棺材里的人在帘子后面,当他在梦中忙于欢快的社交活动时,他的思绪却一直在棺材里。


图/《木乃伊》


死者对他的致命吸引力和他对死者的依恋威胁着他的内心世界,并使他对死亡产生了切实的恐惧。这个死人就是他的父亲,他曾亲眼看见他的父亲躺在棺材里。另一位病人做了一个噩梦,在他母亲去世12年后,他梦见他的母亲对他大发脾气。


一个内心的精神世界(里维埃,1952)被建立起来,梦中的情形与原来的情形相同,但这是一个不快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与坏客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总是感到沮丧、饥饿、愤怒、内疚和深深的焦虑。


是坏客体被内化了,因为我们不能接受它们的坏,但又不能放弃它们,不能离开它们,也不能在外在现实中掌握和控制它们;所以在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中,我们不断地挣扎着去试图去占有它们,改变它们,迫使它们变成好客体。但是,它们永远不会改变。


基本的精神病理学问题是:人们如何处理他们内化的坏客体,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感到认同这些客体,以及他们如何卷入与外部客体的关系中。至始至终,重要的都是客体,无论是外在的客体还是内在的客体,而不是快乐。


从这个角度出发,费尔贝恩构建了一个关于精神病和精神神经症的修订理论。


在传统的弗洛伊德-亚伯拉罕观点中,这些疾病是由于在最初的5年里,力比多发展在固着点上的停滞:精神分裂症停滞在口欲吸吮阶段,躁狂-抑郁症停滞在口欲咬嚼阶段,偏执停滞在肛欲期早期;强迫症停滞在肛欲期晚期;以及癔症停滞在性器期早期。


费尔贝恩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这一切不关乎于力比多冲动的停滞,而是取决于人们与内部坏客体的关系的性质。在他看来,分裂样和抑郁状态是与坏客体的关系的两种基本的反应类型,是需要摆脱的两种基本的或终极的危险。


它们起源于在婴儿绝对依赖的口欲期时人们在客体关系中所经历的困难。他将偏执狂、强迫症、癔症和恐怖症视为处理内部坏客体的四种不同的防御技术。他认为人们借助这些防御技术控制内部坏客体,并避免再次陷入抑郁或分裂样的心理状态。


这就可以理解这样一个事实,即患者实际上是在偏执的、强迫的、歇斯底里的和恐惧的反应中循环变化的,即使有些特定的患者在大多数时候都倾向于使用其中一种技术。精神神经症基本上来自于对内部坏客体情境的防御——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导致病人进入抑郁或分裂样状态——尽管这些情况通常是由糟糕的外部情境重新激活的。


图/《偏执狂》


因此,在深度治疗中必须要做的是帮助患者放弃这些永远无法解决问题的不令人满意的技术,并找到勇气去意识到这些带来症状的与内部坏客体的挣扎背后是什么。


换句话说,冒着回到基本的坏客体情境的风险——在这种情境中,他们觉得自己屈服于两种终极心理危险中的一种或另一种,抑郁或分裂样的丧失情感。自然的,尽管有防御措施,抑郁和分裂样反应不断地试图突破防御进入意识,只不过其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两种最终危险情境的性质可以被简单地描述出来。当你想要一个不会给予你爱的人的爱,因此对你来说这个人变成了一个坏客体时,你可以以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两者兼有的方式作出反应。你可能会因挫败而变得愤怒或狂怒,想要攻击坏客体,以迫使它变成好客体并停止让你受挫:就像一个无法从母亲那里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小孩,他会大发脾气,用小拳头锤她。


这就是恨或爱变得愤怒的问题。这是对一个充满敌意、排斥、主动拒绝的坏客体的攻击。这可能会导致抑郁,因为它唤起了人们害怕自己的恨会摧毁自己需要的人和爱的人的恐惧。


但还有一种更早、更基本的反应。当你无法从你需要的人那里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时,你可能不会生气,而是变得越来越饥饿,你的内心充满了痛苦的渴望,渴望完全彻底地占有你的爱的对象,这样你就不会挨饿。


爱让人变得饥饿是分裂样的问题,它唤起了一种可怕的恐惧,即一个人的爱变得如此吞噬和融合,以至于爱本身变得具有破坏性。抑郁状态下,对爱的恐惧是害怕自己的恨具有破坏性。分裂样状态下,对爱的恐惧是害怕自己的爱具有破坏性,这要糟糕得多。


可以说,这两种态度的差异伴随着客体的表象的差异。分裂样的人将客体视为一个令人向往的逃兵,或者如费尔贝恩所说,一个令人兴奋的需要的客体。他必须饥渴地追求着客体,但随后又必须撤退回来,以免他在他的极度强烈需求中为了完全拥有客体而吞噬和摧毁客体。


抑郁的人将客体视为一个可恨的拒绝者,或者用费尔贝恩的术语,一个为了给好客体腾出空间而需要被摧毁的拒绝的客体。因此,一个病人经常梦见他想要一个离开他的女人,而另一个病人梦见他对一个抢劫他,或妨碍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邪恶的人暴怒/杀气腾腾。分裂样的人渴望着一个理想的逃兵,抑郁的人对一个可恨的强盗怀有杀机。


因此,根据费尔贝恩的术语,内部坏客体的两种基本形式是需要客体和拒绝客体。多年来,许多真实存在的不同性别的形象可能通过分层和融合的方式被吸收进这两个内部坏客体中,但在本质上,它们始终是乳房母亲的两个方面。


它们总是在那儿,而自我的某些部分(分裂出来的、不被承认的、次要的或附属的 “自我”)总是与它们发生令人不安的关系,因此抑郁的人总是被激怒,而分裂样的人总是被挑逗得饥肠辘辘。


抑郁状态比分裂状态出现得更晚、发展得更快,因为它是矛盾的。可恨的强盗实际上是被需要和被渴求的同一个人的不同侧面,就好像母亲激发了孩子对她的渴望,给了他足够的东西来挑逗和刺激他的食欲,然后通过带走自己来掠夺他。这在病人C的梦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我正在享用我最喜欢的饭菜,把最美味的部分留到了最后,然后妈妈就在我的眼皮底下把它(乳房,她自己)抢走了。我很生气,但当我提出抗议时,她说 “别像个孩子”。这是内疚反应:同意否认自己的人的观点,放弃自己的需求。


费尔贝恩相信分裂样状态是基本问题,并且早于矛盾情绪出现之前。


对客体的恨中包含着对自己的恨——你会与你攻击的客体一同历经痛苦,因为你无法放弃这一客体,也无法感觉到与客体融为一体。因此,在丧亲之痛后会出现我们熟悉的内疚和抑郁:你感到内疚,就好像你杀死了失去的人;你感到抑郁,就好像你和他或她一起死去了。三名有明显的内疚和抑郁的患者恢复了压抑并内化了父母临终前的场景。


恨意味着什么?它不是爱的绝对对立面;那将是冷漠,对一个人没有兴趣,不想有关系,因此没有爱或恨的理由,什么感觉都没有。恨是因为爱被拒绝,而变得愤怒。只有当我们想要得到一个人的爱时,我们才能真正地恨TA。


恨是爱的需求受挫的一种表现,是试图摧毁一个人不好的拒绝的一面并希望留下他们好的回应的一面,是一种改变他们的挣扎。焦虑的原因在于恨有摧毁双方的危险,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到两个对象,爱其中一个,恨另一个。


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个体可以采取更早的、更简单的反应。TA可以用一种极度夸张的需求感来代替愤怒。欲望变成了饥饿,饥饿变成了贪婪,而贪婪则是一种害怕失去自己想要的东西的饥饿感。TA对能否拥有自己的爱物感到如此不确定,以至于急切地渴望把爱物塞进自己的身体,吞下它并将它融入自己的身体。


患者B就说明了这一点。她幻想自己站在一个吸尘器旁(她自己空空如也,饥肠辘辘),每一个靠近她的人都会被她吸进去。


在更正常、更普通的意识层面上,患者C这样表述:“恐怕我不能对别人提出适度的要求,所以我不提出任何要求。”许多人对自己所爱的人公开表现出这种吞噬性的占有欲。更多的人则压抑着这种占有欲,不与他人发生真正的联系。


这个梦揭示了分裂样情境:由于害怕吞噬所有人,害怕在这个过程中失去所有人,所以开始从所有的外部关系中撤退。退缩到冷漠之中,这是爱的真正反面,因为爱的表达太危险了。


不想要任何人,不提出任何要求,摒弃一切外部关系,超然、冷漠、没有任何感情,不为任何事物所动。撤退的力比多被转向内部,变成内向的。病人躲进自己的壳里,只与内在客体打交道,对它们仍然抱着同样的吞噬态度。


从表面上看,一切都显得徒劳无益,毫无意义。费尔贝恩认为,“徒劳”感是独特的分裂样情感。正如抑郁患者认同TA所攻击的客体,从而伤害自己一样;分裂样患者也认同TA所吞噬和失去的客体,从而遗失自己。例如,蛇吃自己的尾巴。抑郁患者害怕失去自己的客体。此外,分裂样患者还害怕失去自我,失去自己。


总结


最后,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分裂样个体的情感困境:TA深感恐惧,不愿进入真正的个人关系——即涉及真实感情的关系,因为尽管他对爱的客体的需求非常强烈,但他只能在婴儿般的、绝对依赖的基础上,在深层情感层面上维持关系。


对于渴望爱的分裂样个体来说,面对内部的令人兴奋却又离去的客体时,所有关系都被视为“吞噬性的事物”,它们诱捕、囚禁并摧毁一切。如果你的仇恨是破坏性的,你仍然可以自由地去爱,因为你总能找到另一个人去恨。但如果你觉得你的爱是破坏性的,情况就变得非常可怕。


你总是因为需求而被驱使进入一段关系,然后又因为恐惧——无论是因为你想提出的要求而耗尽你的爱的客体,还是因为过度依赖和认同而失去自己的个性——而被赶出关系。这种“进进出出”的摆荡是分裂样行为的典型特征,而为了逃避这种状态,陷入超然和情感丧失则是分裂样状态的典型表现。


当分裂样个体感到面临彻底的丧失时,无论是在关系中还是在关系之外,自我和客体都会被摧毁。在关系中,认同意味着自我的丧失,而合并则意味着对客体的贪婪吞噬和失去客体。


在争取独立的努力中,当你为自由而奋斗时,客体会被摧毁;或者你会在分离中失去客体,而自我则因失去与之认同的客体而被摧毁或变得空洞。


唯一的真正解决办法是消解认同并促进人格的成熟:自我和客体的分化,独立的能力与亲密的能力的成长。


图/《凪的新生活》


参考资料:

HARRY GUNTRIP. (1952). A STUDY OF FAIRBAIRN’S THEORY OF SCHIZOID REACTION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作者:周晓彤,编辑:Aurora,责编:Alwaysfifi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