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临近2020年的时候,华为云发布了智能工作平台WeLink。
对于WeLink,华为的员工都很熟悉,因为确实如宣传文案所说,这是19万华为员工天天都在使用的。既然是19万人都跳过的"降落伞",其成熟度自然毋庸置疑;而华为在技术方面的超强能力,也让大众对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有信心。
如今凡是沾上"华为"两个字的,传播一般来说都不错;但我却从一些文章中感受到了部分不符合实际的内容。所以把我的一些理解和大家分享下。
WeLink是智能工作平台,但不一定是作业平台
小时候曾经被误导,说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会使用工具。后来这个观点被修正了,说动物也可以使用自然界的工具,而人不仅会使用工具,还会创造工具,不断地对工具进行改进和发明创新。
工具可以提高劳动效率,但是工具和工具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工具是提供了共性化程度比较高的能力。比如螺丝可以把不同的物体连接在一起,而螺丝刀的作用是把螺丝拧紧或者卸下。后来螺丝进一步细化,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木工螺丝水泥螺丝机械螺丝,有平头有圆头有一字有十字,适用于各种场景和组合;而螺丝刀也发展成电动的,可以进一步提高劳动效率。
这种工具是通用型的,适合采用标准化+大规模复制的方式,摊薄成本。无论是什么样的场景用到螺丝,都要基于螺丝的标准来进行设计,绝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必要做定制的。
但是也有些工具,必须是个性化的才好用,是"作业平台"。尤其是数字化时代的IT工具,需要把企业自己的作业流程和作业工具结合起来,需求都是需要企业自行定义的,不具备通用性。
所以,华为云发布的WeLink,和华为员工使用的WeLink,从某种角度来说,并不是一个东西。
华为员工使用的WeLink是一个与自身组织和流程匹配的作业平台,人员和组织的查询、公文查阅与审批,会议的组织和参与,这些和流程体系结合在一起的应用,华为员工用起来很方便,但是换成别的企业就不行了。
所以我觉得华为在公有云上开放的WeLink里,最具价值的是三方面的能力:
首先,基础是可以单独呈现的功能点,比如会议、打卡、充值、信息查询等;
第二,是平台能够与第三方应用进行集成,组合在一起成为企业的"作业平台";
第三,是一些吸引眼球的特性。比如多终端协同,可以在手机、PC、pad、电子白板等多个设备上来回切换,甚至在同一个流程中都可以切换终端;再比如一些AI功能,比如语音识别、自动翻译等。作为使用者,真心推荐,体验特别不错。
用了WeLink,也成不了华为
如前面所讲的,WeLink是华为员工的作业平台,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可能只是个多个通用能力组合在一起的工具箱。那有没有可能把WeLink平台搬过来,按照华为的模式工作,这样不就学成了华为?
有一位资深的华为员工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后半句是"谁学华为,谁死。"我也曾经给很多人解释过:华为公司的内部管理是一整套非常特殊的机制,这套机制既和企业的文化、基因等因素有关,又和企业所处的产业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简单地照搬不但不会受益,还可能降低工作效率,甚至把原有的内部问题和矛盾扩大化。
拿"开会"这个事情来举例。
WeLink提供的会议系统非常棒,操作简单,组织会议的难度大大减低,而且与会者的体验特别好。
一旦会议组织变得容易了,开会的频次就越高。一天下来开十几个会是常态,而且因为可以多终端接入,所以我经常看见华为人打开电脑带着耳机同时开两三个会,甚至还有更极端,同时开五六个会的。
组织会议的效率高了,于是会议也就多了:一次会议可以解决的问题可能拖成了几个会,与会人员不专心参与也会降低会议效率。最终发现,虽然会议多了,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却降低了。
那么可能有人感兴趣:华为公司是如何处理这种矛盾的呢?
华为所处的电信行业是一个超级复杂的体系,绝大部分工作需要不同的业务单元和部门协同处理,相对于其他行业和企业,华为需要大量的内部会议进行"拉通"、"对齐",通过大量的会议讨论方案和沟通信息,归根到底,就是华为真的需要那么多会,对会议便利体验好的需求,远大于对会议效率的考虑。
WeLink可以给你带来很好的会议体验,也许会让你"爱开会",但是会议多了可能降低企业运行效率。除非,你的企业也像华为一样,真的需要开那么多的会。
华为公司现在是很多公司的学习榜样,据说"华为成功学"都已经成了书店里一个独立的门类,但每家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都会有各自的特点,不可照搬,在华为成功的经验未必适用于别的地方。WeLink在华为非常受好评,却未必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他就是个现代化的工具箱,绝不是能让企业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吃错了药,可别怪华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