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autocarweekly(ID:autocarweekly),作者:Karakush,题图来自:图虫
去年美系车在中国很“南”。
福特从前年就很“南”,去年也没往“北”走点,大概快“南”到福建了;菲克一向都很边缘,年底集团索性和PSA合并了,以后叫不叫美系还得再算;最争气的上汽通用,盘子虽基本还在,但也在痛苦地失速,四季度跌出销量前三。
花老板在开年的两万字雄文里匆匆提到了他们的集体困境,大概1700字,很科学的——这大致就是去年美系车在中国车市的占比。2019年前11个月,美系份额8.6%,同比下滑18.3%(据乘联会数据)。
我们能找到很多外部原因,来解释困境背后的无奈和委屈。但我们也不能回避,一切眼下的命运,可能无非是对过去的惩罚或补偿。
美系车之“南”,是从世上已无美系车开始的。
特朗普一定赞成这个观点。
毕竟他对美系车的评判重点在于,是不是由老白男们在美国领土上制造的。在全球化的今天,太难了。根据汽车网站Cars.com的统计,共有120款2019款车型在美国组装,消费者购买半数以上是美国制造。其中,含“美”量最高的是Jeep自由光,采用了72%的本土零部件。
2019美国制造列表
你我对美系车是有别的标准的,比如设计风格。即便从这个层面,也有人认为,现在很难说还有“美系车”这个集体概念。
比如去年专访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设计部执行总监Ryan Vaughan的时候无意之间聊到,他便认为,以前是有的,尤其在和德系的对比之下很明显;如今再看看福特和通用,其实更多的在品牌特色,而作为美系整体的特征并不突出。
大意是这样的。毕竟速记到手,这段话莫名飞走了。但是顺着想一想,我们如今所说的美系,其实更确切来说,就是泛指由美国车企三巨头生产的汽车。硬要说和德系、日系有什么风格差在哪,只能从情怀角度增加很多脑补的热泪盈眶。
关于“美系车”的特征,笼统来说,是“肌肉感”;根据Quora上美国人的自我认知,还可以细分为:大、直、糙。(怎么突然色色的?毕竟肌肉本身就充满了荷尔蒙)
这些特征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地缘因素,或者说当时的基建水平。
比如美系车为啥比较大?
不仅因为美国地大,还因为美国地空。汽车业在美国发迹于1890年代,距离美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拥有第一位总统才过去100年。工业化和城市化正要兴起,但还不够——直到1920年代,美国的城市人口才第一次超越其农村人口。
雪佛兰一直喜欢吹世界上第一辆SUV是他们家1935年的Suburban Carryall,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1935年的雪佛兰Suburban Carryall
当美国人还在玩泥巴的时候,欧洲很多地方在汽车时代来临之前就建设好了。比如巴黎,18世纪就已经十分拥挤而混乱,让伏尔泰不止一次抱怨过。而到了19世纪,更是挤到滋生病菌的程度。比如在阿尔西和圣阿维耶街区(今天的巴黎第三区),每3平米就有一户居民。据1840年一位医生的描述,在城岛的一间5平米单人间里挤着23个人,非常夸张。霍乱因而在1832和1848年两次席卷巴黎。奥斯曼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这还能要啥大车?
老巴黎
到了二战后,欧洲百废待兴,供给侧造不出,需求侧吃不下,于是更趋于往小了设计,比如宝马的Isetta、莫里斯的Mini、以及大众的甲壳虫;而美国则是进入了黄金年代,比这些车大一个块头的福特Falcon,在美国才算紧凑级别的。
由于土大地广,美国的道路设计相比欧洲也是更偏规整大直线,这也潜移默化到汽车设计上,使得那些浮夸、刚硬而占空间的“大直线”成为可能——没有弯的刚需嘛。同时,性能上也因此和欧洲车产生了分野。美系车得以追求大气缸大马力的全力冲刺,而欧洲车则会更强调转向、操控和动力学,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弯道又小又多又复杂啊。
至于糙,并不(只)是因为美国工人比较随意狂野,主要还是成本考虑。早年汽车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单品,产品规划的使用时长就差不多5年,不用太强调质量。同时,这块也是车企最先能砍的成本。此外,欧洲车本身比较小,紧密的包裹感会让人更希望它能拥有客厅般的舒适度;大车糙就糙了,远了大概看不见的……还有比如欧洲autobahn上的车速要高于美国,所以欧洲车也会对噪音管理之类的多上心。
特斯拉经常被指,在做工上继承了美系车的传统……
但是这都是以前。
现在提起大、直、糙,我们的第一反应并不会是福克斯或者迈锐宝……而是要扒坟到1950、1960年代。越往后,美系肌肉风格就越糊,到90年代以后,其实已经基本就被国际同化得差不多了。
在一些车型上,你甚至可以明确指出被同化的年份。比如别克LeSabre——1991年和1992年简直就是美系消亡的缩影,切换只在一瞬间。一个特别明显的标志就是,钢铁大直线没有了。直到198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美系车看上去都像由三个方盒子拼起来的乐高,引擎舱是方的,座舱是方的,后备厢也是方的。没几年,取而代之的是优雅的曲线,并且在接下去的时间里越来越弯。
欧化前
欧化后
这显然是受到欧式风格的影响,尤其是德系。德国人是业界最早一波探索空气动力学设计的,从1960年代开始,包括保时捷、宝马、奥迪、奔驰等等品牌就引入了曲线设计。最早的经典例子,比方说1963年的保时捷911——
因为采用这种设计的都是豪华品牌,曲线美学被认为是一种豪华的设计。大卫·加特曼(David Gartman)在他的《汽车鸦片:美国汽车设计社会史》(《AutoOpium: A Social History of American Automobile Design》)中写道:“美国汽车制造商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抄袭欧式空气动力美学设计,以讨好高端消费者。”
福特是最早把这种设计带进平民产品里的。最先是在1982年的福特Sierra(还是福特欧洲),到1986年的金牛座,便正式确立了欧式风格的胜利。加特曼这样分析金牛座的受众:“年轻、受过良好教育、被宝马吸引的消费者。”这款车非常热销,引发了一次厉害的跟风潮。
这款金牛座还出现在了《机械战警》里
如果再往深层分析美国的媚欧心理,可能要追溯到更早的殖民时期,无论对独立多向往,美国或许无法从潜意识上彻底摆脱对母文明的依赖和崇拜。毕竟直到二战结束后,它才成为超级经济体,膨胀也是需要时间的。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比如政策上从1975年开始突然有了对燃油经济性的要求(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 regulations)。人类的故事真是无止境地在自我重复。
尽管通过提升发动机性能,汽车得以提升一定的燃油经济性,但是造型改变却能实现得更便宜更简单。据称,当时要花两三百刀的成本去改发动机,才能在每加仑英里数上提高十分之一。但是改造型几乎没啥额外成本,就能提高十分之三到四。
车企于是开始依赖风洞测试和空气动力数值来进行设计。这就是为啥现在的车,无论美系德系都长得差不多。因为设计方法都差不多,结果能差到哪里去?
这项政策背后有更大的政治背景——石油危机。1973年到1974年,OPEC宣布石油禁运,致使当年的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涨到近12美元。美国第一次被加不起油的恐惧支配。同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国国防军全面撤出越南,越南战争总算结束了(对美国而言)。
这场战争对美国精神的打击是沉重的,不只是孕育了垮掉的一代(搁今天很多人眼里就是废青么),对主流价值也造成冲击。二战之后,美国人民那种对时代和未来的信仰不再那么强烈。
集体无意识的转变,也反映在汽车设计上,尽管外界看来要滞后很多年,但设计师是敏感的。在一部讲述美国老一辈汽车设计师的纪录片《American Dreaming》中,设计师大爷们把1970年代认定为设计圈的暗黑中世纪,那种摩登而充满未来感的消费品失去了市场魅力,同时又突然多出各种硬性限制。必须重新设计一切,汽车必须变得更轻,更具备安全意识。
比如尾鳍。这是黄金时代的独属特征,鼎盛时期越装越大。但是不大安全,停着的时候也不太安全。关于尾鳍曾有两桩伤害案,尽管原告都败诉了。但到了1970年代,这种太空感的设计就没有了。
结语
再过两年,美系车可能会变成特指皮卡或SUV。
从2009年开始,这就是美国车市的主旋律(除了2012年中级车市场略有抬头)。根据行业分析机构LMC Automotive的预测,到2022年,通用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中将有84%是皮卡或SUV;福特的比例会超过90%;FCA则会到97%。去年,福特就曾宣布,在北美市场只打算留下两款轿车——Mustang和福克斯Active。
但是人们又总放不下美系车。你知道还有一些断舍离不掉的东西在那些车上。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人们愿意在每年8月的第三个星期六,顶着大太阳聚集到底特律的伍德沃德大道,死等着看梦幻巡游(The Woodward Dream Cruise)。维基百科上说,这是全球最大的一日车展,每年吸引150万人和四万多台车参加。都是1950~1970年代的正宗美系车。
而当我们开始怀念,说明他们已经走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autocarweekly(ID:autocarweekly),作者:Karak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