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于惊雷,作者:于惊雷,头图来自:虎嗅(小雨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于惊雷,作者:于惊雷,头图来自:虎嗅(小雨摄)
职业生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和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是很类似的——原因论强调人的性格很大程度是由儿时的家庭、教育环境等因素决定的,而人们职业生涯、认知的发展也和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工作内容、部门风格、直属上级等因素息息相关。世界虽大,总有许多人与你经历类似,向其故事借力是事半功倍的。以下是我的经历梗概,看官请过目。
20岁之前,我是个典型的小镇做题家,在教育大省山东长大,顺利卷到了一所还不错的985院校。又因为喜欢玩电脑,所以就大概选了个相关的专业,信息系统管理与设计系下细分的电子商务方向。
2018年,初次接触产品经理。彼时的产品经理依然处于行业的风口浪尖,人们对其的说辞还在用“最接近CEO的岗位”诸如此类的描述。作为一个J人,想做一件事的第一反应是......找资料研究学习。一开始从看视频开始,从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贴吧等网站搜集各种正版盗版视频(见笑),没日没夜+走马观花的看,光刷视频也花了大几百个小时。但是慢慢发现看视频的信息转化效率太低了,光看个乐呵,实际只是脑子里有了个大概的概念......
于是开始转型为看书,去搜罗俞军、苏杰等前辈推荐的书单一本本看,看完一本就梳理一本的脑图,有想法了就再额外写篇文章发到产品社区......看了50本左右畅销书后觉得差不多了,再新看的书基本都能和之前的知识点相互印证,比如增长黑客不同作者的版本,看个3-4本就会发现讲的内容大差不差,都是一个框架上衍生出来的内容。后来还写了篇初阶产品经理反思清单(就不贴链接了,实在狗屁不通),被好多人喷不落地。当时的我不服气,但也无从证明,于是开始正经去做产品相关的工作。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京东数科的智能农牧部门,做面向黑猪养殖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这是官方的说辞。
实在一点说,我们有嵌入式与硬件研发部门,提供定时定量的智能饲喂器、轨道车、摄像头、温湿度控制箱;有算法部门,基于IOT设备采集的数据,实现猪脸识别、AI称重、拉稀检测等骚操作;有SaaS部门,负责将全流程的信息流串在一起,提供一线员工与管理者的可视化操作页面。
我在SaaS部门,根据项目的落地进度,做一些“录入种猪信息”“批量录入疫苗记录”等日常业务的功能点。为了了解业务场景,当时有段时间也是直接在吉林白山的猪场里工作,与小猪同吃同睡,半个月才有机会洗一次澡,着实是一段有味道的经历......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而言,这段经历本身乏善可陈,无非就是将原先记录在excel的信息通过交互页面让业务员录入系统中,让数据的管理更加一体化。业务后来黄了,原因是高昂的投入并不足以带来对等的价值产出——自动饲喂、猪脸识别等黑科技不会让猪场效益翻倍,也养不起三十多人的大厂产研团队,远不如多招几个3000块工资干活麻利的当地人。
做B端设计很无聊,所以在2020年,我又去到了百度的视觉搜索业务,先后接手过动植物垂类的体验与通用增长。视觉搜索负责承载了语言不好表达的搜索场景,比如我眼前这是条啥品种的狗。核心工作一是对算法识别后的结果页体验负责,比如算法识别了这是只伯恩山,那结果页需要尽可能满足用户搜索狗之后的潜在诉求,比如基本的百科、当地的购买价格、狗狗的特征习性、常见相关问题等等。
二是考虑如何利用各种资源,让整体视觉搜索的PV尽可能增长,比如在用户进入百度app时,弹个小图片引导用户点进主页的相机看看,比如当用户点开搜索框后,弹出相册最新保存的图片看是否有搜索的诉求......
我在这里呆了多半年就忍不住跑路了,实在受不了部门风气——比如没有大的增长点可做,喜欢在paperwork上抠细节,一份邮件改个三四十遍稀松平常;比如老板眼里kpi远大于用户价值,整个战略就是在各处抠搜流量;比如一些老白兔业务理解不咋滴,摆架子第一名......
工作期间唯一的乐趣就是与同组一起被pua的难兄难弟在天台跑道吐槽散心,后来扪心自问这样的日子如果以后天天都要过了再过,实在是顶不住,遂裸辞回家。
当时的我满揣怀才不遇的心态,希望能有个有空间的地方做一番事情,于是在2021年,我跑到深圳和一个小创业公司从零开始,做互联网+无人自习室门店,妄图做成第二个美团单车。
共享自习室核心面向考试人群,主要是考研考证的学生和同样想考证或转型的上班族——如果你和我一样定力一般,无法抵御手机沙发电视床的诱惑,那自习室也许是个好选择,在周围人都在学习的氛围里,自然就会跟着一起卷。
在共享自习室方兴未艾的阶段,这门生意还是有得赚的。以深圳为例,一个位置不错的写字楼租150平米的月租金在2w上下,这一百五十平米可以做成50个座位,每个座位一小时10块钱,一天营业15小时,旺季可以做到50%以上的上座率,月流水也有理论上可以达到10万。
以上是理论值的原因是,10元/小时是标准定价,而一方面自习室品类最主要的流量来源是美团/大众点评(那时候抖音的本地生活还未发力),新用户都是通过“1元/两小时”的引流券过来的;另一方面,有长期需求的老客也会push商家推出长期包月券,没人承受得了每月几千块的自习室支出。所以我们的单位小时实际核销额,一直在五元以下。
但即使这样,只要前期选址选得好,在短暂的蓝海期间,客户依然不会少,每月除去房租水电保洁设备维护等费用,依然有两三万的利润。强依赖选址的逻辑是自习室的差异化太低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楼下/回家路上的自习室,哪怕更远的那家用了工学椅(当然,毕竟是线下的生意,装修、噪音、氛围、空气这些因素依然很重要)。作为一个互联网+自习室品类,我们也做了一套线上预约SaaS管理工具,和无人门禁、座位一键供电的IOT设备。
除了几家自营自习室,我们也有面向政府的南山书房项目,政府出资为市民提供一系列的无人化的智慧书房,号称X年内在深圳有一百家南山书房,我们则负责每家书房项目的技术部分,这也是我们在淡季赖以生存的凭依。
再后来,随着自习室品类越来越火,自习室也开得越来越多,原本有利可图的生意在低门槛的准入条件下开始卷价格,单位小时核销从4-5元也跌到了不到3元,即使这样,入座率也要被其他离客户更近的门店分走一部分,加上影响越来越大的疫情......
我的工作一块是门店SaaS的迭代,自营门店做SaaS的好处是,你首先要对自己家门店的经营负责,天然就符合Software As A Service的理念——比如做营销的卡券系统,要支持时长卡券,要支持能用几次的卡券,要支持某段时间无限用的卡券,要支持仅几点到几点可用的卡券,业务场景清楚了,系统抽象自然就到位了(这里多提一嘴,做客服是了解业务场景最快的方式,别想太多商业模式,帮用户紧一下座位螺丝先)。
第二块工作就是政府项目,要在工地顶着烈日炎炎和包工头反复拉扯,包括怎么给我们的IOT设备布线预留空间、每个座位怎么拼接怎么开孔、硬装怎么好看......其中曲折不足道也。所幸过程中磨出了点好心态,坦然接受了在生活的不同时期付出和回报的比例是不同的,比例接近时便多努力些抓住机会,比例偏差些也接受生活本身并无目的,过好当下才是正事。
随着倒闭的自习室越来越多,我也在考虑后续职业生涯的理想企业画像,它大概满足:
有一定稳定的业务领域,无需做太多从0-1,有深耕的机会;也无需天天拧螺丝,在大厂扭曲自己的心智。对应融资阶段C轮前后。
面向企业服务。2c的领域个人其实也蛮喜欢,只是大部分场景太过主观,对上有了分歧难免要向老板妥协......相比之下2b的领域确定性则强许多,专家就是专家水货就是水货。
做增收不做提效。相比效率工具,增收的正反馈与确定性都更强。
后来,我找到了符合这几个条件的公司,是一家地产行业的营销SaaS。
房地产开发商很有钱,有钱到什么程度呢?地产最火爆的那几年,一个二线规模的开发商中的一个领导如果要去另个城市出差,另个城市的同事会打听好这位领导爱坐什么车,然后提前买一辆,等接待完贵客再把车买掉......其中腐败可见一斑。
开发商有钱,贝壳就有钱——在卖房的产业链中有两个关键角色,一是售楼部的置业顾问,负责接待来看房的人;二是房产经纪人,即传统意义上的中介,负责根据用户的需求分析其应该买哪的房子,成交后在对应开发商那里领佣金。而贝壳,就是中国最大的中介公司。
开发商依赖贝壳,是因为两个角色天然分工不同,经纪人比售楼部顾问更接近客户立场,所以楼盘天然依赖经纪人给带客户。前司的使命,就是把营销的能力还给开发商,让其拥有自主营销、获客的能力,省去高额的经纪人佣金(每套房3%~6%的佣金)。
在中国买房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一百万的房子你直接找开发商买,他说一百万是底价;再去找中介,他却说99万拿下——找货源方反而拿不到最低的价格。因为中介成交后会拿到开发商的3万佣金,他可以在佣金中抽出一部分返给用户,以此说服用户来找自己买房。那开发商能不能把那三万块钱也拿出来,告诉用户你直接找我买房,我给你两万呢?也许可以,但要根据城市的供需关系具体分析,这里不展开。
从2022年起,一直在其中负责核心业务线的迭代、大客户交付与产品增长。和每个苦哈哈的产业互联网人一样,被客户喷、被同事喷、被老板喷,然后让产品一点点变好。当然,依照上述标准规划职业路径时的我无从预料到地产行业(这个经济支柱)的大幅衰退,人毕竟无法得到所有事物,如愿得到一个能够发挥身手的环境与嘻嘻哈哈的同事氛围已经足够了。按照某同行所讲,做产品互联网虽然挣不到什么钱,就当是给祖国数字化事业添砖加瓦了。
最近再次开始尝试转型,成为一个全职创业者。大模型的发展其实已经深刻影响了很多行业与环节,只是这种影响的分布还不够平均。切实的体感让我感觉这次AI浪潮不全是泡沫,也潜藏着新机会。我希望通过大模型+产品去解决一些实在的问题,让一些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点。这段故事的走向仍未可知,留待日后盖棺定论。
以上,是为我作为一个普通产品经理的六年,望你能从中收获一二经验或教训,勇敢去追寻自己的“connecting the dots”。
最后,附上一本小册《交易产品经理初探》,是我基于自身的学习与实践经历,将我认为产品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总结而来。希望能为后来者有所裨益。共六万多字,直接访问就能看。(地址:https://k5v3men293.feishu.cn/docx/OHAJdSMLgoRwo7x02RgcnTq0nt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于惊雷,作者:于惊雷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