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纯文字记者了
2024-08-19 18:59

没有纯文字记者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葬愛咸鱼,作者:葬愛咸鱼,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李翔专访雷军的B站视频?


这期视频对我的冲击很大。因为视频评论区,一面倒地骂李翔,还有不少人质疑雷军为什么要和这么不专业的团队合作;李翔是不是供应链老板的儿子,才有机会采访雷军?


李翔是财经媒体中,公认的最有文化、会思考的媒体人之一。任何一个在财经媒体工作过的媒体人,都不会觉得他专访雷军是了不得的事情,更不会觉得他的采访方式有多大问题。


然而,到了B站,几乎没人认识李翔了。李翔那些文字记者习以为常的采访方式——从生活话题切入、追问质疑关键信息、偶尔打断大佬说话、直呼大佬其名,乃至嗯嗯啊啊附和的口癖和摇头晃脑的坐姿,都被B站用户视为不专业且不尊重雷军。


诚然,这期视频的制作质量很差,收音和拍摄机位都不行。但是,既然雷军愿意接受长达三个多小时的专访,和李翔从白天聊到晚上,并且雷军本人的账号还发布了完整采访视频,至少说明雷军认可这次采访,他不认为李翔有严重问题吧?


那视频一看就是顺便录的,两人连话麦都没戴。这次专访也是为了写新一期《详谈》的书。可能是双方中谁觉得雷总热度高,可以顺便传一份视频到B站、传一份音频到小宇宙APP,就这么做了。


然后,李翔被B站用户评论骂了上千条,其中不少是人身攻击。


我是先在小宇宙,听了这期专访的音频节目。晚上,朋友发给我李翔被骂的评论区截图,才去看了B站视频。小宇宙的氛围要好得多,只有几条评论就事论事地说收音太差,绝大部分评论都在讨论内容本身。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李翔为什么会被B站用户骂呢?


除了B站用户平均素质偏低,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我想还有几点原因:


第一,不存在单纯的文字记者了。李翔是商业财经领域顶尖的文字记者。过往作品与任职履历,都说明了他的采访水平。但是,他明显不适合B站,也不太适合视频。2023年,李翔和腾讯视频合作拍摄了一档商业观察纪录片《激流时代》。


但是,这档节目几乎没有激起什么水花,匹配不上李翔在文字媒体的影响力。许知远和《十三邀》毕竟是难以复制的现象级节目。在文字记者中,我还没有见过,像许知远一样声音洪亮、充满自信、敢于出镜的人。文字和音频、视频是不同的能力,依靠写作成长起来的人,大概率不适合出镜。


第二,现在是多元媒介的时代。文字只是众多媒介形态之一,还正在衰落。那些文字记者的工作习惯,比如嗯嗯啊啊地附和、摇头晃脑的坐姿,都要改变。事实上,本来也没有人限制文字记者只能做文字,互联网降低了各种媒介形态的创作门槛。


Vlog可以视作出镜训练,播客是公共演讲训练,小红书内容连商业化部分包含在内了。文字记者没有必要只局限在文字,应该学会做播客、拍视频。


第三,不同媒介适合不同内容,文字采访的内容不一定适合音频和视频媒介。文字记者的习惯是,尽可能和采访对象长时间聊,用蠢的、尖锐的、温和的各种问题,耗尽受访者的心理防御,让他讲出真心话。


这种采访方式的坏处是,录音听起来太散漫,并且中间夹杂不少故意让人尴尬的问题。但是,文字记者在写稿的时候,可以选择材料,只保留那些精彩部分,用自己的叙事来组织文章,可以规避掉这些问题。


如果是电视节目,完全是另一套采访方式。主持人被严格限定,可能要在三分钟内聊一个话题,接着用两分半聊完下一个话题,整期节目最多三四十分钟,还要全程保持流畅。


至于播客节目,大家都还没有摸索出成型的采访方式。访谈播客,比较适合文字记者的采访方式,就像是小宇宙评论区很少有人对这期内容本身提出质疑。但是,播客节目也需要电视节目主持人那样较强控场的能力。鲁豫做播客节目《岩中花述》,她在电视时代培养出来的采访方式,依然受到听众一致好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葬愛咸鱼,作者:葬愛咸鱼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