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不眠夜:施工现场的“绝命后卫班”
2020-02-14 15:24

雷神山不眠夜:施工现场的“绝命后卫班”

文章来自公众号: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付玉梅。



2月14日,王英杰在雷神山施工现场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情人节。他是雷神山医院四区弱电安装团队安防协会三组和精一联匠组的组长,正带着40多名工人奋战在雷神山的最后一个交付工程。


投入使用已过8日,雷神山施工现场仍不眠。14日不止是情人节,对王英杰来说是另一个重要的日子:雷神山医院内部弱电安装交付验收的时间。凌晨1点,中新经纬记者与收工后的王英杰通上电话。早上7点半,他就又在工地上开班前会,部署一天的工作安排。“我们是雷神山的工人,不拼不行!”他说。


01 “施工班组陆续离开,我们还在不断进人”


“新闻说(雷神山)入住了88人,其他施工班组也陆续离开,我们还在不断进人,算是‘绝命后卫班’了吧!”11日,王英杰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


彼时距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已过了5天,而弱电系统是全面交付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环节。发完朋友圈后,王英杰又马上投入了施工现场,那晚几乎又是一个不眠夜。


王英杰本是武汉当地一家建筑弱电智能化公司的老板,作为党员,响应中建三局和湖北省安防协会的号召报名来到雷神山工程队。本身是负责管理而非技术的他,被安排为工程组长。


事实上,雷神山投入使用后,王英杰所负责的弱电安防工作的技术工程才真正开始。弱电工程,简而言之,就是要为整个医院安防系统、呼叫系统、网络无线等进行安装调试,确保上述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建筑有生命,弱电就像它的神经系统一样。”他形象地描述。而只有在基建做好后,弱电工程组才能进入建筑内部一一作业。


▲施工现场 受访者供图


王英杰忘不了9日那一天。他收到中建三局的指令,雷神山医院ICU病房需要在24小时内完成交付。任务艰巨,人手却不足。他在朋友圈发起了“急需支援”的求助。没想到,不到30分钟,5个班次,21名工人全部征集到位。


“不止21个人报名。那条朋友圈发完后,那天下午我收到了差不多100个电话,大家都很有激情。虽然我已写明是要武汉及周边地区的工人,但全国各地也有不少工友来联系我,想为雷神山的建设出一份力。”王英杰回忆。


这种“一呼百应、八方来援”的速度,王英杰说,已经是雷神山的“日常”。第二天,他携新组建的弱电施工团队,只用了半天就完成了ICU病房的交付。


02 与时间赛跑,起初每天睡不到3小时


10天建成、占地面积约328亩、建筑面积7.97万平方米、32个病区、1500张床位、可容纳2000余名医务人员工作……这些雷神山的数据背后,是数千个如王英杰一样的工人日以继夜的奋斗。


▲王英杰在施工现场休息,被工友拍了下来  受访者供图


王英杰1日才正式进入雷神山施工队伍中。他说,那时现场得有上万名工人,现在只剩2000~3000人。像他所带的两个班组,高峰时期得有70~100人。


一开始,王英杰感到压力很大。作为工程组长,他主要任务是协调各个岗位之间的职责,进行工作对接、分配、验收等。而他所带领的团队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城市,却要短时间内协力完成艰巨的任务。该如何有效管理呢?


不过,他很快发现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几乎每一个来到这个施工现场的人,都是带着同一个目标来的,就是想让雷神山医院早一点交付,让病人早一点入住,所以大家干起活来都很拼,施工现场也很有序。”


在雷神山施工现场的背景板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那里,王英杰见过不少灯火通明的夜晚。尤其是刚到的那2天,为了迅速适应现场施工环境,他是轮轴转着上班。早上6、7点收工,睡不到3个小时就醒来,再回到一线。


▲雷神山的夜晚 受访者供图


施工现场的居住条件是常见的工地大通铺,王英杰所在的房间是10来个人一起住,而最多时30多个人挤一个房间。人太多,要洗澡得排很长的队,他们收工后都常累到倒头就睡。


虽然有食堂,但时常没时间去吃饭,他们就将饭菜打包过来,吃上时也早就凉了。泡面也成了他们的“工地伴侣”。有一天凌晨收工,几位工友饿到蹲在地上就准备吃起泡面,王英杰拍下这张照片,起名叫“雷神山工人之夜”。


▲收工后的“泡面局”已成日常 受访者供图


03 共患难的兄弟情


13日,王英杰收到一个工友要离开的微信消息。内容是,与他同一公司的工友已经连续工作了24个小时,由于多日疲劳,眼睛出现红肿。公司出于安全考虑,让他填了退场表。而由于公司要求施工工人要一起来,一起走,他也只能一起离开。“我们非常想留下来,和你继续奋斗!”那名工友告诉王英杰。


▲一工人因太过劳累导致眼睛红肿,不得不休息 受访者供图


“眼睛都不行了,还是不舍离开。”王英杰感动不已。与五湖四海的工友同吃、同住的这段时间,他们建立起了家人一般的情感。“我们在雷神山共同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这些日子所有人都是互帮互助走过来的。”


“很像回到大学时期”,王英杰这么形容。他举例,好比他对技术不精通,而组里多的是技艺娴熟的工人。而擅长技术的工人,又对管理和人际方面稍弱势,他们时常沟通、切磋,互相积累了不少经验。


“没想到,我这次来雷神山,还给自己的公司招了不少员工!这是意料之外的惊喜。”王英杰说。他的公司2019年刚创立,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而这次合作过后,工程组里不少人都认可他的能力和为人,愿意再加入他的团队中。“我也和他们说,这次任务结束后,大家有活儿还是可以一起干。一起做过雷神山建设的人,都信得过、靠得住。”


“苦中作乐”也是他们的常态。有一晚,凌晨4点,一名工人在剪网线时因为太累忍不住打起了盹,但手里的工具还一直在动。“虽然累到不行,但潜意识还是要继续干活,把我们都逗乐了。你说我应不应该扣他工资?”


说完,王英杰语气又低沉了许多。“其实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也会想,有谁会记得他们呢?”他说。谈起雷神山建设期间的全民“云监工”,他认为,隔着屏幕远观,其实很难了解工人真正的生活。


“虽然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大家也为抗疫贡献了一份力量。希望每一个工人都能得到真正的被尊重和善待,他们真的很辛苦。”王英杰说。


等到14日雷神山医院内部基本交付后,他们还要继续留下来,下一步工作是进行外围监控,仍需要3~5天的时间。随后,还要留下一个维保的团队,在现场随时支援配合。


王英杰想着,14日结束后给工友们安排一个落脚的酒店,让他们到好一点的环境休息一下,也方便隔离。“回家一是怕万一有什么会传染给家人,二是如果家里没人,生活起居不方便。”


不过,聊起自己真正的家人,王英杰却觉得愧疚。他说,他们都很担心他,因为他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他们每天提醒我戴口罩,让我报备情况,不过我经常忙到忘记。这次任务他们很支持我,疫情结束后我一定好好陪陪他们。”


通话最后,中新经纬记者和他聊到,14日除了是交付日,还是情人节。他恍然大悟,“先不说了,我得赶紧和我媳妇说声情人节快乐去!”


文章来自公众号: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付玉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