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人物,作者:我哥,题图来自:虎嗅(拍摄:萬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人物,作者:我哥,题图来自:虎嗅(拍摄:萬一)
虽然足迹遍布世界,但广东人的味蕾却似乎怎么也出不了省。除了福建以外,你很少能看到一个广东人在外省吃得心满意足。
过了南岭就是传说中的北俱芦洲:华北面条馒头精,江浙浓油赤酱怪,西南地区的油锅就像盘丝洞一样火辣……在某种程度上,偏安一隅的广东人就像大圣圈圈里的老baby,每一次踏出省界都是舌尖上的黑神话。
广东人对家乡的味道是如此忠诚,几乎到了全网招黑的程度。
虽然粤菜米其林的数量冠绝八大菜系,市井小馆让北方的社畜们不知有汉,但是山里的人无法告诉你山是什么。粤菜就在那里——传承,创新,在无数次口腹之间流转。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网络上的粤菜厨师们都开始用特氟龙不粘锅炒菜了。
作为一种光滑且稳定的涂料,特氟龙占据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不粘锅。而在社交网络上,它正在悄无声息地成为一种新的粤菜。大厨们隔着屏幕过油飞水勾芡,卖弄新生产力下的奇技淫巧,牵动着网络小当家和外省难民的“灵魂之问”。
在中国,饮食可能是最忠于原教旨的事情。比起实验室般的精密仪器,人们更愿意相信一把仙人铁锅。网络粤菜用一柄特氟龙就追上了老师傅们几十年的功底,新厨子们对这种离经叛道丝毫不以为意。
就像停泊在信息时代的忒修斯之船,换掉了关键的组件,运动让原本清晰的本体在某个阶段难以辨认。在中文互联网上,“先有粤菜还有先有特氟龙”已经成为一个像鸡生蛋一样的哲学思潮。
网络粤菜的厨师们,有多爱特氟龙?
现实中绝大多数人可能几年也进不了一次餐厅后厨。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在网上重新定义粤菜。
隔着屏幕以外,老板说有个新来的厨子要12000一个月,让你帮忙看看掂锅水平亏不亏。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下来,老实人还在火候芡色争吵不休,真正的玩家却明白至此已成艺术。
众所周知,锅气无法通过wifi传播。某音上的米其林摆盘,透过钢化膜分辨率连过个眼瘾都算不上。没有人像黄鹤楼的师父们一样揪着你的盐勺不放,大家只关心你有没有糊锅。
特氟龙炒菜的网络普及,让大家完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粤菜祛魅。以前你总是能在川菜视频看到广东IP掰着屁眼说“辣椒是为了掩盖食材不新鲜”,现在可以直接回一句“粤菜都是特氟龙炒的”,露头就秒。
对于一些私密账号来说,特氟龙已经成了地域黑的抓手,广东人背上了自己的井盖。
就像内蒙人骑马回家,在一些人眼中,特氟龙已经成为粤菜的标志。本地的喷子们还在到处对线,为一口破锅费力找补,业内厨师早就踏上新世界的船。
“传统正宗”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一点敢闯敢拼的广东人最有心得。普通厨师只管做出好菜,卖上价格。海外代购还在宣传自然无涂层,本地厨师们已经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的特氟龙秘技,“就是怕粘锅才用的。”
不粘锅可以用更少的油,菜色更好看。尽管鲜有美食家和名厨为之站台,但生产工具的迭代早已从不肖子孙反噬到了高级祠堂,浓眉大眼的正面人物也叛变了。
越贵的米其林馆子越爱特氟龙,传说中粤菜黄埔军校的利苑,因为在师承关系中被提及太多,几乎成为特氟龙粤菜的领袖,在某音上甚至还有专属BGM。
不粘锅专炒贵菜,“都给那些外地人和鬼佬吃”,粤菜主打的就是一个不坑穷人。
读博时背了两套砂锅和十几种药膳去英国的桑尼,饱尝了几百次仰望星空和左宗棠鸡以后,终于皈依了特氟龙,“主打就是一个稳,手残的人也能做出好吃的家乡味。”
“出国后,乡愁是一柄热乎乎的特氟龙,死鸭子在这头,嘴在那头。”
“用不粘锅炒菜,有嗨灵魂咩!?”
在锅气原教旨的围剿之下,却有人认为特氟龙才是粤菜精神的真正代表。就像热武器杀死中世纪骑士,不粘锅不讲武德杀死老师傅,激扬各派、不拘陈规,本就是粤菜保持生命力的法门。
不粘锅就是庖厨世界的众生平等器,新人们不用寒窗苦练就能做出同样的效果。“喷特氟龙的不是既得利益者就是矫情社畜。明明适应食品工业比谁都快,锅气香精都往嘴里炫,这些人真能吃出区别吗?”
老板不需要大师傅就能做出名菜,为什么不用?
也有人拿安全隐患说事儿,特氟龙虽然结构稳定,但是不耐高温,260左右就开始挥发。虽然一般研究认为其中的主要物质PROA在体内很容易代谢,但仍然不能用作爆炒。
“爆炒的时候看着水汽在涂层上蒸腾,有点像化学炼制。”
因此你经常可以看到高端餐厅以“双锅流“的面目示人,似乎平时仍然用双耳铁锅,只有到了特定流程再求助洋枪洋炮。
“要说安全,用不粘锅把焦色炒匀的干净食材,可能比用大铁锅弄的国潮外卖更有良心。比起涂层,你还是担心外卖盒用的可疑塑料吧,毕竟不粘锅少油还更健康。”
因为受热均匀,平底锅比铁锅更容易控制火候,在特氟龙涂层的加持下,只需要常规一半的油就可以完成同样的煎炒和更清亮的芡色。一直以来,粤菜的“本味”和“健康”人设与不粘锅不谋而合,甚至有人把这种白人饭的风格称为“西式粤菜。”
“‘无油’似乎成了粤菜的脸罩,搞来搞去味道没有提升,不宣称少油少盐就不知道该怎么高端了。”
在人均油腻的年代,特氟龙似乎完成了对传统庖厨的一记绝杀。新派厨师帽子里的油头梳得一丝不苟,食客们也乐得拥抱美丽新世界。
网络上有人冷嘲热讽,有人下场缠斗,一身烟熏火燎的老师傅会告诉你,油脂除了加温热锅,本就是各种味道的融合剂。
到底是先有的粤菜,还是先有的特氟龙?
天下苦做菜装逼久矣。
虽说“生在苏州,食在广州”,石家庄的板面师傅做梦都想把儿子送去顺德留学。但架不住一粉顶十黑,存在感刷多了,最后勒的是全体乡党的底裤。
传统派对特氟龙恨之入骨,不亚于你带着酒吧里认识的天菜女神去摇滚现场,你刚跟女神说仔细听这段贝斯天下第一,结果贝斯手顺手打开旁边的马歇尔音响,拿出一罐冰镇可乐。
于是,特氟龙便成为网络难民们以暴制暴的武器,山东人穿上煎饼侠战衣、喂四川基友吃火锅底料,人类的悲欢在此时相通,大家都爱看广东人糊锅炒菜。
“是不是没有特氟龙,广府人就不会做菜?”
而在纷争之外,这一切无非又是道与术的拉扯。“过去从切菜学徒到掌勺,正经厨师没个三五年,根本驾驭不住锅底。餐厅后厨舍得用宽油,当然不怕粘锅。”
新的生产工具登堂入室,人们口口声声守护本味,市场却诚实享受着预制菜和转基因的好处。情怀赚不到钱,因为人们并没有真正为它花钱。“没有用特氟龙这些便宜的厨子,去餐馆价格涨一半,你愿意吗?”
“能用上就是道,以前吃饭还是用嘴吃呢,不用手机镜头。”
到底是先有的粤菜,还是特氟龙?也许粤菜的定义比特氟龙还不稳定。
网络厨师也丝毫不影响广府老饕们乐得其所,特氟龙能篡位米其林的庙堂,也篡不了南朝四百八十烟火。
人生无常,死鸡撑饭盖,滚水渌猪肠。最终,12000块的试菜厨子成为人们交汇的港湾,饥渴的灵魂从天南海北在互联网相遇。
一切就像粤菜本身,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往哪里去。只是在某个切面,所有人都师从陈华顺,来自佛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人物,作者:我哥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