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意见领袖群体和普通网民而言,官方打击谣言的网络治理和“净化行动”,是微博去留、话语沉吟或高昂的风向标。
“大V”谨慎观望,“中小V”借势而上。网络治理,确实让谣言和流言减少,逻辑对比和关联类言论增多。出于风险考虑,大部分意见领袖减少热点事件的原创发声,中间派活跃度下降,激进派更加巧妙的使用语言技巧。
例如在司法领域对案件审理结果的对比,国内外处置方式的对比,不放弃时政领域的发声机会。具有精准、精细、精妙点评能力的部分“中小V”和舆论风险把控能力较强的“大V”将成为舆论意见的主要创造者。针对热点事件的要素进行扩展挂钩成为一种普遍的叙事方式,公众的口味变得内涵而解构。
活跃群体解构
选取网络治理前后各五个月(2013年4月-月8和2013年9月-2014年1月)的50名意见领袖统计转发和被转发的互动关系,可分析意见领袖群体之间的紧密程度和具备高能联动性的意见领袖,挖掘具有强关系(双向关系)的核心者、中间者,以及偏向原创或者转发的观点者、传播者和跟随者。
2013年4月-8月互动关系图
网络治理前的微博舆论生态中,意见领袖们高密度互动,@李开复、@任志强、@徐昕、@薛蛮子、@潘石屹、@老徐时评、@何兵,以及多位律师,成紧密互动关系的重要节点。百万到千万以上粉丝量的意见领袖占据核心地位,话语权的联动和影响力的增补,仍是这个阶段的主流。
舆论场风云变幻,网络治理之后的五个月,意见领袖整体互动频度和紧密度降低,表现为分散的话语表达策略。具有高联动性的节点多是百万粉丝以下的意见领袖,集中在律师、媒体人、作家等领域,如@袁裕来律师、@大鹏看天下、@五岳散人、@作家天佑,部分话语风险较小的草根“大V”,凭借幽默诙谐、段子戏谑,成舆论新的激荡点,如@一毛不拔大师、@不加V。
2013年9月-2014年1月的互动关系图
接地气儿的“娱乐” 成官民共同选择
从新浪热门话题的潜移默化的转向,看出微博话题的热点变迁。网络治理带来不同阶层的冷观,甚至退场。但微博 “狂欢”的本性,注定不能长期沉默,转向以娱乐视角来放纵不堪羁绊的思想。
从官方“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到微博网民创作领导人漫画形象,重塑了微博热议亲和度,再到文章马伊琍事件的“周一见”,电商大佬和“奶茶妹妹”之恋,整个舆论场娱乐气氛有所上升。
“意见领袖”,未来你们怎么玩
未来三到五年,意见领袖群体的影响力将持续,经济属性强的企业家,信息敏感度强的媒体人,将占据长期持久型活跃群体核心。一轮网络治理后,官民之间正在相互适应,寻找更加融洽的相处方式,具有传播自信的意见领袖也更加乐于参与推动社会良性变革。
多平台迁移迁移的趋势,可能使各类意见领袖之间互动频次降低,但微信带来的社群动员不可小觑,在局部地域事件中,微信对于地域化的公众信息交流不可或缺,直达草根民众的微信圈群,在各类热点事件中的作用有待持续观察。
远期来看,中国反腐和改革艰巨任务,仍然给予意见领袖极大言论触发点和社会发展空间,部分意见领袖将与体制结合更加紧密,言论自律会成为一种普遍共识,舆论场中存在着风险,但也不可否认,健康乐观的民间舆论场发展,更是改革成功的要件和标志。
随着4G网络、各种可穿戴设备和视频社交发展,将推动社交平台专业化、智能化、服务化、全媒体化、垂直化和地方化,一部分意见领袖从自媒体走向自商业,并有可能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进行盈利模式的进化。
微信公号:舆媒素 web_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