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作者:窗敲雨,编辑:Luna,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得不说,药的名字真的太难记了。
把地塞米松记成提拉米苏,把氯雷他定记成地雷,这不仅是互联网上的段子,也是线下真实发生的困扰。化学药物的名字总是又长又拗口,看完也记不住一点,甚至只能依稀回忆起末尾写着“胶囊”二字。
医药专家一通深思熟虑,结果就定出了这些谁也记不住的药名,这合理吗?药物的名字为什么总是很难懂?
药名为什么那么长?
包装盒上的药名经常是一长串文字,这个名字是药品制剂的全名。
除了最核心的药物名,它还会加入各种“前缀”和“后缀”来表明附加信息,所以就容易变长。这些信息包括药物的剂型、给药途径、生产药物的手段、药物分子属于哪种异构体等等。
药物名称中“附加部分”的含义举例 | 作者制图
在记忆药名时,最常坑人的是“xx酸”的前缀,例如盐酸、草酸或枸橼酸。这些酸不属于药效成分,它们的作用是和碱性药物反应形成盐,这样能增加药物的水溶性。如果只记得这些酸的名字,就像是只记住了“胶囊”一样,对锁定药物成分毫无帮助。
只记得“盐酸”对锁定药物毫无帮助,因为有这个前缀的药实在太多了 | 马丁代尔药物大典
通用名:全球统一咒语系统
把制剂全名中的“前缀”和“后缀”去掉,剩下的部分就是药品的通用名。
通用名是药物最标准的名字,它一般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非专有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药品包装、处方和病历都必须统一使用这个标准名,以免别名带来误解。
通用名是药品标准的名字,按规定它要用最突出的文字显示 | 作者制图
通用名本身不算很长,通常是四个字左右。但它依然很难记,在普通人眼中宛如乱码。这一方面是因为药物名称多是新造的专有名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们一般采用了音译。
虽然学习门槛高,但用新造词和音译命名药物也有优点。新造词避开了生活中原有的词汇,不容易造成混淆;而音译则能让药名在多种语言中保持读音相似,更有利于医药工作者进行交流。
这些通用名其实是有含义的,专业人士只看名字就能大致判断药物特性。每个通用名都包含一个词根,它就像药物的家族姓氏,展现了药物在化学结构、作用原理上的分类。比如说,阿莫西林、哌拉西林中的“西林”就代表药物属于青霉素衍生物。
商品名:怎么还看不懂?
部分药品除了通用名还有商品名,这个名字是厂家为宣传产品而起的。商品名一般简洁响亮,比较容易记住。
但即使是最好记的商品名,很多时候也依然让人感觉意味不明。单看这些名字,根本看不出药是干什么用的。
响亮好听但意味不明的商品名 | 作者制图
商品名也不会特别好懂,这主要是因为太直白的名字会受到限制。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药物的商品名不能扩大或暗示疗效,不能直接表明用途,不能展现治疗部位,也不能和通用名太过相似。
商品名不应显示疗效,不过也有用谐音“擦边”的情况,例如著名抗抑郁药百优解 | zhyyz.com
另一方面,不少药物的商品名来自英文音译,这也导致了一些信息损失。比如降脂药立普妥的英文名叫Lipitor,虽然没有明示用途,但它容易让人联想到脂质(Lipid),能帮助患者记忆,而音译的中文名就没有这层含义了。
记不住怎么办?
记忆药名没有什么捷径,医务工作者们当初也是花了好几个学期时间才把它们都背下来的。
不过对普通人而言,记不住其实也不必勉强。关键在于保留好医疗记录或药品包装,需要时可以直接拿给医生看,这样就能省去很多麻烦。
如果是在医院开药,只要保存好处方底方即可,上面会详细记录药品名称和用法用量。如果是自己买药,可以给包装盒拍张照片。
最后是奇怪的小测试时间 :
以下三个名字一个是药名,一个是游戏技能名,一个是宝可梦的名字,猜猜它们各自是哪个吧。
A.米吉多拉 B.布地奈德 C.派拉斯特
参考文献:
[1]https://www.nmpa.gov.cn/xxgk/fgwj/gzwj/gzwjyp/20060315010101665.html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ational_nonproprietary_name
[3] https://www.who.int/teams/health-product-and-policy-standards/in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作者:窗敲雨,编辑: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