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重新崛起,是因为抓紧了“她”
2024-09-10 21:01

台剧重新崛起,是因为抓紧了“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 (ID:dusheme),作者:布琳,题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台湾女性剧集崛起,聚焦真实女性生活和多元议题,国际流媒体助力。

• 🌟 聚焦女性真实生活和多重角色

• 📈 海外流媒体推动台剧市场变革

• 🗣️ 强调本土文化与时代特征的深度联结

近期,台剧《今夜一起为爱鼓掌》在大陆引起热议。


这部剧以“性治疗”为题,讲述“有爱无性”和“有性无爱”的两个女人,在咨询与治疗的交流中,在介入各自生活的过程中,探索性、寻找爱。


很多观众再次发出感叹:“台湾电视剧的选题已经走这么前面了。”


从九十年代的琼瑶言情剧,到新世纪初以《流星花园》为标志的偶像剧黄金十年,再到2016年以来聚焦现实题材的“文艺复兴”,台剧经历了阶段性变化,对社会、性别议题的探讨逐渐深入、多元。


在东亚女性主义思潮兴起与发展的大环境下,聚焦女性意识、女性力量的“她剧集”成为了热门类型。通过分析台湾剧集的分析,我们也能从中提炼出一些制作经验与创作启示。


“植剧场”,一场温柔的革命


台湾偶像剧的黄金十年,也出现过很多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如《流星花园》的杉菜(徐熙媛饰)、《恶作剧之吻》的袁湘琴(林依晨饰)、《命中注定我爱你》的陈欣怡(陈乔恩饰),但往往局限于爱情故事的框架,仍然为衬托男性角色而服务。


这类作品脱胎于日本少女漫,目标受众是憧憬恋爱的年轻女孩。在“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模版里,“灰姑娘”再特别、再与众不同,终极目标也是为了吸引“王子”的青睐。


这套陈旧叙事被市场淘汰后,台湾剧集开始尝试新的突破,立足社会现实与公众议题,更关注女性真实的生活方式与情感体验。


标志性的事件,是“植剧场”的推出。


“植剧场”由王小棣、蔡明亮、徐誉庭、陈玉勋等台湾一线编导发起并打造,订立“爱情成长、惊悚推理、灵异恐怖、原著改编”四项主题,共八部作品,旨在推动台湾电视剧的创新和多样性,以“台湾电视戏剧一场温柔的革命”为标语,“誓言开创台湾戏剧新纪元”。



其中,豆瓣评分人数最多(6万人评价,均分8.4)、市场反响最热烈的,就是女性题材的《荼蘼》,编剧是写出过《战神》《我可能不会爱你》的徐誉庭。今年高口碑高热度的《不够善良的我们》,同样出自她之手。


《荼蘼》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以平行时空的叙事手法展现了女主郑如薇(杨丞琳饰)在两种不同人生选择下的生活轨迹。


在方案A中,郑如薇选择了事业,前往上海工作;在方案B中,她选择留在台北,照顾家庭和爱情。两个方案的故事线同时展开,进取与孤独、平淡与温馨,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不管选择哪一种,都是不完美的,存在各自的得失。


剧中的女性形象是多维的,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主妇或职场女强人,而是展现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多重角色与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女主在两种方案中的游离、摇摆,也反映了女性在追求个人发展和满足社会期待之间所承受的期待和压力。


对比来看,今年的《不够善良的我们》也是相似的主题,只是把郑如薇的AB面,分别放置在了简庆芬(林依晨饰)和Rebecca(许玮甯饰)身上,两个走在不同道路上的女人把彼此当“假想敌”,窥视着彼此的生活,在各自的困境中想象着对面“更好的可能”。


从《荼蘼》到《不够善良的我们》,徐誉庭都在试图探讨传统社会评价标准对女性自我认知与生活选择的影响,女性在无法寻求的平衡中左右为难。


从2016年到2017年,“植剧场”还推出了《花甲男孩转大人》《天黑请闭眼》《恋爱沙尘暴》等一系列优质作品,在类型、结构、主题上都有所创新,为台湾剧集注入了生命力。


海外流媒体与台内电影人齐发力


台湾女性剧集的兴起也乘着流媒体之风。


在台视推出“植剧场”的2016年,Netflix、爱奇艺国际站进驻台湾,台湾联合新闻网因此将2016年视作台湾OTT产业发展元年。


海外OTT(Over-The-Top),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各大视频平台的流媒体服务。


之后,FOX+、HBO Aisa、Disney+等平台也相继加入战局。


首先打响名声的作品是2017年的《通灵少女》,是HBO Aisa推出的首部台湾当地拍摄制作且纯华语的原创剧集。


这部剧以台湾的民间信仰与庙宇文化为背景,描述了具有通灵能力的少女谢雅真(郭书瑶饰)的青春成长故事。


依托于HBO Asia强大的辐射力,《通灵少女》在亚洲23个国家及地区播映,打破了台湾公视的收视率纪录,拿到当年金钟奖的最佳迷你剧集奖。


HBO Asia节目部副总陈威圣在采访中提到,亚洲虽然是HBO最晚进入的市场,但受重视程度非常高,HBO很早就在筹备开发亚洲本土内容。


事实上,《通灵少女》的前身是2013年的一则获奖学生短片,但提前被HBO Asia锁定,成为迈入台湾市场的第一步。


之后,各大流媒体巨头持续发力,携带着好莱坞的性别平权潮流之风,也都积极关注女性主义等多元议题。


2019年双爆款的《我们与恶的距离》《想见你》,分别来自HBO Asia和FOX。Netflix也推出了首部自制华语剧集《罪梦者》。


2020年和2021年,《谁是被害者》和《华灯初上》接连登顶Netflix台湾区冠军,前者还成为首部续订第二季的华语原创剧。


入局较晚的Disney+也在2022年拿出了《台北女子图鉴》和《正义的算法》。


同年,Netflix推出《她和她的她》,并在电影领域拿出“大杀招”《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口碑票房双丰收。今年又顺势推出衍生剧《正港分局》。年底待播的还有谢盈萱、杨谨华主演的《影后》,话题度也非常高。


海外流媒体的入局,推动了台湾剧集市场的快速变革。总结起来有三方面的直接影响:资金、技术、营销。


首先,钱是最直接的投入方式。


全球流媒体市场占有率第一的Netflix,对原创剧集的投入向来一掷千金,在台湾推出的原创剧集不仅数量最多,成本也最大,《华灯初上》的制作成本高达2.5亿新台币。


老牌龙头迪士尼旗下的Disney+也在2021年就宣布过亚太地区原创剧集计划。


其次,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流媒体巨头们会带来更加成熟的制作技术和流程管理经验。


像《通灵少女》,制作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节奏上也学习美剧风格,更加紧凑,一共只有六集。


当然,这中间也少不了磨合的过程。Netflix的首部自制华语剧集《罪梦者》制作过程就很不顺利。


这部剧原名《摆渡身》,确定导演是柯汶利,后来他因为个人原因退出,由女性导演陈映蓉顶替。拍摄期间,陈映蓉与Netflix在剪辑环节发生了诸多分歧。剧集后来的市场表现并不佳,经历多次失败后Netflix才开始放权。


另外,国际流媒体平台通过广泛的全球营销网络和丰富的媒体资源,能为台湾电视剧的国际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林心如作为《华灯初上》的总制片人,在采访中提到过,当时整个台北铺天盖地都是《华灯初上》的宣传。从线下的巨型户外广告到线上全平台的刷屏,Netflix的“壕式”营销缔造了现象级的宣传盛况。


而且可以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参与到电视剧制作领域。


“植剧场”发起人中的陈玉勋、蔡明亮在电影界都享有盛誉,HBO Asia的原创剧《良辰吉时》,侯孝贤担任监制,影后张艾嘉和影帝李康生担任主演。


海外流媒体提供制作“硬件”,“植剧场”所带起的戏剧创新之风提供人才“软件”,两者共同推动了台湾电视剧市场的“文艺复兴”。


落地本土的“她力量”


最后,还是说回到剧集内容本身。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对多维女性形象的呈现,这几年比较出圈的台湾女性剧集,一个被频繁讨论的优点是“真实感”


这也是当下台剧的共同特质:重视本土性。


一个角色与其所处城市环境、时代特征、社会文化之间的深度联结,是充盈她血肉、性格的重要内容。而这恰恰是目前很多国产剧做不好的地方,角色轻飘飘地悬在真空中,好像生活在虚幻的泡泡里,很难让人共情。


拿台剧崛起代表作《俗女养成记》来说,女主陈嘉玲(谢盈萱饰)就是一个让人觉得触手可及的人物。她生活、职场、婚恋中遭遇的种种糟心事,都特别生活化,就是那种日常每天在台湾女性身上正发生的事。


对这种日常感的细腻捕捉,非常考验编剧的能力,尤其是对某些女性生活的细节呈现,像对月经初潮的经历、对性别和身体的认知、女性代际间的情感等,都是只有女性创作者才能做到的。


事实上,《俗女养成记》就是女性为主的创作团队。“她剧集”的崛起,有赖于一大批优秀女性编剧、导演、制片人的持续创作,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同时也激励了更多女性参与到行业中去。


另一方面,人物的真实感也跟她所处环境的真实感有关。这也是台湾剧集做得很好的地方。陈嘉玲有时候拿腔拿调说普通话,有时候跟家人又用闽南语交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话也很日常、自然,有本土特色。


从偶像剧时代开始,不管是什么题材、什么类型的台剧,基本上都会出现普通话、闽南语和客家话混用的情况,台湾夜市、小吃、庙宇、老街都是经常出现的内容。


像《通灵少女》是跟台湾民间信仰有关,《华灯初上》复刻80年代末台湾社会。


就算是纯粹的都市剧《荼蘼》《不够善良的我们》,也会细致描摹当代台湾年轻人的职场环境、工作状态、成长环境等本土内容。


《她和她的她》触及职场骚扰、性别歧视、性侵、家暴等内容,真正从女性视角出发去讲述受害者难以被抚平的痛苦。


《华灯初上》刻画了精彩的女性群像,内核是关于女性的贫困与成长。


热播中的《今夜一起为爱鼓掌》畅聊性话题、性治疗,涉及到各种类别的性癖。备受期待的《影后》聚焦女演员群体间的“相爱相杀”。


总体来说,台湾女性剧集的兴起是多方面共同促成的原因。有优秀本土创作者对本土故事、现实题材的推崇,有国际流媒体市场的推举,以及整个社会观念的持续进步,女性意识逐步提高、创作环境宽松自由。


相比之下,大陆剧集在“硬件”上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但“软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不仅是争取创作环境的进一步开放、改善,更需要更多女性创作者的参与,展现女性真实的生活、成长和力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 (ID:dusheme),作者:布琳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