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6上的究极按键
2024-09-11 19:49

iPhone16上的究极按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肖钦鹏,题图来自:Apple官网


区别iPhone 15还是16的办法,除了看颜色,现在又多了一种——看按键。


不久前,iPhone 16系列发布,外观最显著的变化,是全系配套了一个新的按键——“相机控制”,也就是传闻已久的快门键。



按照苹果官网的说法,这是一个点按体验的触感式开关,支持轻按手势的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并提供触摸交互的电容传感器。


给拍照手机加一个快门键不是什么新鲜事,功能机时代所谓的拍照手机——如索尼爱立信的C系列就标配了两段式的快门键,短按对焦、长按拍照,和iPhone 16上的操作如出一辙。


只不过,对于向来删繁就简的苹果而言,在本就不算宽裕的机身空间里,连续两年给iPhone加塞按键,这件事不太常见。


如今,操作按钮和相机控制已经成为iPhone的标配,而这两颗按键背后,隐藏了苹果对于iPhone未来十年的终极理解。



“相机控制”按键,藏了多少秘密?


苹果在设计手机之初,有两个方案,其中一个是延续iPod的设计,用滚轮替代键盘,但苹果无论如何也没法解决输入效率的问题。



另一个方案,则是将MacBook触控板上的多点触控技术移植到手机上,想打电话时屏幕就显示拨号界面,想输入文字时屏幕就变成了键盘——这就是后来的iPhone和iPad的原型。


无论是iPhone还是iPad,其本质都是显示屏,因此产品上所有的功能和设计,都必须服从屏幕的需要。设备的正面只有一个Home键,而侧面的功能键也是各司其职:锁屏键、音量调节键、静音拨片。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用户的交互行为聚焦在触屏上。



换言之,除非在看不见屏幕的前提下,用户也能知晓每一个按键的功用,否则这个按键就没有什么加入的必要。


照这个标准,操作按钮替代静音拨片算不上好设计,因为自定义的操作按钮用起来并不直观易记,但在机身右下侧的“相机控制”按键则算得上神来之笔——无论是竖持还是横持使用iPhone时,内嵌式设计的相机控制按键几乎无感,也不容易误触,而一旦遇到需要使用相机的场景,这颗按键的妙处就会被快速激活。


与iPhone上的其他按键不同,“相机控制”是一颗高集成度的按键——既具备机械结构的可动性,又具备电容设计的操控性,同时还能通过压感、震动来提供更丰富的反馈。



苹果在相关专利中阐述:


随着电子设备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机械按键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设计限制。许多机械开关需要预留最小的操作空间。如典型的圆顶开关大约需要200微米的行程,才能使圆顶下凹并实现开关的闭合。这在极其轻薄的电子设备中尤成问题。


你看,苹果不惜改变按键设计,还是为了让iPhone能更薄一点。


苹果为这颗按键设计了一个磁性结构,使其更加紧凑,当电磁体被激活时,磁铁会旋转,从而旋转输入结构,向用户传递触感反馈——这个旋转按钮的位移只有不到10微米,只有传统圆顶按钮的二十分之一,但足以营造一种“操作感”。



科技媒体《连线》的主编曾提过这么一个观点:


所有设备都需要交互。如果一个东西没有交互感,人们就会觉得它坏掉了。


iPhone 16的相机控制按键还集成了压力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可以识别轻压、重压、滑动触摸等操作,并且支持触觉反馈——这套解决方案让人联想到iPhone 6S上搭载的3D Touch功能,这项在iPhone上无疾而终的技术,如今以一种更合理的姿态回归。


更多维度的操控,意味着能做的事情也变多了。


首先,这是一颗支持多段操作的快门键(发布会上苹果表示将在未来更新二段式快门功能),按一下即可打开相机,轻按对焦、重按拍摄、长按录像。不仅如此,在按键上左右滑动,还能实现变焦操作,Taptic Engine精细的震感,会让人产生拨动刻度盘的错觉——与其说相机控制是一颗按键,不如说这是一个滚轮。


赋予一个光滑平面丰富的操作感,这是属于科技的魔法。



当然,相机控制按键的设计也会带来一些麻烦——对于手机壳厂商而言,这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好消息。由于按键是下凹设计,如果只是简单地开孔或者粗暴地给手机壳加上一颗传动按键,开孔或者按键造成的公差,都会对操作的精准度会有不小的影响,还有可能产生误触,甚至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


为此,苹果甚至申请了一系列手机壳相关的专利来解决这个操作问题。


苹果这项专利直接在手机壳上集成了相机控制按键,当这个手机壳安装到支持相机控制的iPhone上时,系统将通过手机壳上的按键来获取输入信号,无论是轻压重按,还是触摸滑动,都可以识别响应。


也是这一系列关于按键的专利,揭示了苹果对iPhone上的“按键”更深层的思考。




手机按键的终极答案


iPhone上的按键,本质上是产品与用户的物理交集。在苹果看来,iPhone上按键的一个关键能力,在于和用户产生连接。


为此,苹果早在十年前就着手准备,十多年来,苹果申请了诸多专利,来赋予实体按键更多的意义:


早在2008年,苹果就申请过一项通过在Home键集成心率传感器,以用于解锁iPhone的专利,这项专利直到今年才通过美国专利局的审核。当时,苹果还在同步研发Touch ID技术,而Face ID相关技术的收购则要在几年后才启动。


iPhone早期关于心率解锁的专利


有一项披露于2015年的专利显示,苹果曾有意在iPhone的唤醒键上集成指纹识别模组,后来这项技术被用到了iPad上,但并不意味着苹果就放弃了在iPhone上落地的可能性。在苹果最新的手机壳相关专利里,仍存在通过手机壳上集成的指纹传感器来解锁iPhone的设想。



又譬如,可以赋予按键可视化的能力。


苹果有一项适用于iPhone的专利,是把侧面按键做成触屏,在操作按键的同时,就能显示对应的信息。比如打开音乐时,触屏就会变成播放器样式,打开日历时,则可以显示日程——苹果并不是没有这样设计的先例,上一代MacBook Pro的Touch Bar设计让人印象深刻,而操作按钮的设置界面,也揭示了这颗按钮要发挥其功能,视觉信息是必备的一环,但在目前的iPhone上,这项能力是缺位的。



更直接的例证是苹果在iPhone 16发布会上对“相机控制”按键的功能展示:


第一个用例是让按键成为“空间影像”内容创作的开关——横持手机时,按下“相机控制”按键,这时候可以直接选择拍摄空间影像——当你知道,此刻录下的视频,有朝一日可能会用诸如Vision Pro这样的空间计算设备观看时,空间影像势必会是一个被时常启用的功能,许多重要时刻的记忆,我们都希望用一种更具感染力的媒介进行存储。



第二个用例是让按键成为“AI智能体”启动器——竖持手机时,按下“相机控制”按键,这时候可以直接激活AI视觉智能——无论是淘宝搜同款还是点评找餐厅,又或者是寻路、做题、翻译……只要用相机向iPhone提问,AI就会给你答案。



第三个用例是让按键成为各类应用的物理延伸——双击“相机控制”按键,弹出一个多功能菜单,滑动即可切换选项。就在iPhone 16发布会前一周,苹果有一系列相关的专利得到披露,这是一套基于侧边按键的操作系统。苹果通过简单的操作和简洁的界面,让同一个按键在不同情境下发挥不同的功能——比如在拍照时,滑动“相机控制”按键可以切换焦段、调整光圈;而在抖音里,可能就是切换滤镜或配乐;到了播音乐的时候,可能就是切歌、调音量。



我们设想过许多次,iPhone总有一天会摒弃所有的“实体按键”,但这并不意味着按键不存在,或者不重要,而是手机边框的按键成为了系统有机的一部分,连接用户、连接屏幕、连接应用、连接未来,这就是苹果对于iPhone按键的终极理解。


设计是一个人工作品的核心灵魂,并最终不断地由外壳表达出来。


乔布斯和艾维崇尚包豪斯的设计哲学,受德国工业设计大师迪特尔·拉姆斯“少,且更好”(Weniger aber besser)的设计理念影响尤深。


摒弃按键,并不是事到如今才有的设想,在苹果历史当中也是有迹可循。


2000年,苹果推出的Power Mac G4 Cube就非常迷人,甚至入选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是一台边长只有8英寸的立方体电脑,是乔布斯审美观的纯粹表达。它的精密源于极简主义风格,这台机器从外部看不到按钮;没有CD托盘,只有一个微小的插槽。尽管使用体验糟糕、风评很差,但乔布斯却引以为傲:


我们通过简化去除多余的东西,取得进步。



2001年iPod设计之初,乔布斯就决定摒除iPod上的“开关键”。乔布斯认为,从美学和神学的角度来看,开关让人不快。如果一段时间不操作,它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当你触摸任意按键时,它又会自动“醒来”。但是没有必要专门设定这样一个流程:按下去——等待关机——再见。



如今,iPhone的产品逻辑也类似,当你拿起手机时,屏幕自动点亮,当你望向手机时,屏幕自动解锁。按下“锁屏键”则屏幕锁定,关机则要费不少力气——在苹果的设计哲学里,没有必要的按键就不必存在。



2017年9月,当时苹果CEO蒂姆·库克是这样介绍iPhone X的:


初代iPhone彻底革新了十年来的技术,并在此过程中改变了世界。十年后的今天,是个再适合不过的日子,我们在此时此地,展示这个将为未来十年发展奠定基础的产品——这就是iPhone X。


自迈入“全面屏”时代以来,iPhone的设计已经小步迭代了七年,产品形态臻于完美,无限接近于乔布斯和艾维理想中的魔法玻璃,正如《2001:太空漫游》里永远保持1:4:9比例的黑色石碑(Monoliths)



经过近二十年的迭代,手机早就已经从通讯的工具逐步演化为内容的容器,其中最直接的印证便是按键越来越少,屏幕越来越大——iPhone用多点触控和Home键取代了拨号键盘,屏幕从2英寸扩大到了3.5英寸;iPhone X用手势替代了Home键,如今屏幕已经来到了接近7英寸,是初代iPhone的两倍;于是,摆在iPhone面前的设计迭代路径已经清晰可辨:


逐年收窄的原深感测镜头模组,最终将会隐藏在屏幕之下,苹果和LG、三星已经在研究对策;屏幕的显示面积将会延展到手机中框的边沿,这一代iPhone 16 Pro已经将边框缩窄了30%;而侧面的机械按键,将与手机中框融为一体,成为手机这个容器的一部分,就像“拍照控制”按键一样。


未来十年,手机无疑会趋于至简,而其中的内容,却又可能是终极的复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肖钦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