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卖房登报寻人,打捞出沉入舟山海底82年的谜
2024-09-12 16:26

他卖房登报寻人,打捞出沉入舟山海底82年的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滩TheBund,作者:夏尔,原文标题:《他卖了北京房,花百万登报寻人,打捞沉入舟山海底82年的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左一为方励导演)

文章摘要
导演方励卖房筹资,拍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再现82年前舟山海难及中国渔民救援壮举。

• 🎬 方励卖房登报,拍摄堪比“泰坦尼克”的海难纪录片

• 🚢 展现舟山渔民冒险营救盟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 🌏 方励跨越多个国家,历时10年重现被尘封的历史

豆瓣开分9.2,它成了今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


9月6日,《里斯本丸沉没》终于上映,在上海影城的路演上,韩寒也特意来到现场。


它记录了一场堪比“泰坦尼克”的海难,发生在82年前的舟山东极岛。1816名盟军士兵里,有将近1000人丧身大海。


但更为感动人心的,是这里上演的一场东方版“敦刻尔克”大撤退,而施手相救者,居然是中国渔民。


韩寒说:“方导会做这件事,我一点都不意外。”


他口中的方导,是今年70岁的导演方励。理工科出身的他,白天琢磨地球物理,晚上埋头钻研剧本。


从《后会无期》到《百鸟朝凤》,过去这些年,他曾经制作过20多部电影,担任制片人、编剧的《观音山》还让范冰冰拿下了东京影后。


而这部电影,是方励第一次自己上阵,却花了10年的时间来完成。


他跑过3个大洲,采访了120多位盟军战俘的家人。为了筹集资金,还卖掉了北京的房子租房住。


几乎每个走进影院的人,都被片中的情节感染,以至于当场落泪。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一趟没有返航的旅程,82年后重现天日


《里斯本丸沉没》用了2个小时时间,讲述了一个对中国观众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


它就发生在浙江舟山,但哪怕过了82年,却依旧鲜为人知。



1942年,装满1816名盟军战俘的里斯本丸号,在舟山海域遇到鱼雷。


轮船失事后的25个小时里,海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期间,为了防止战俘逃跑,日军居然用木板和帆布钉死舱门,任他们自生自灭。而用厨师刀划破封皮,终于奋力逃出的战士们,面对的却是日本人指向自己的枪口。



此时此刻,不顾枪林弹雨,驶着无数小渔船前来营救落水士兵的舟山渔民们,成了那个最闪耀人性光辉的存在。


船上的1816名战俘,被中国渔民救起的就有384人,于此同时,他们还打捞起死者,并将其妥善埋葬。


第二天面对日军的登岛搜查,村民们更藏匿了数位战士,最终护送他们越过战区,顺利抵达重庆英国领馆。



而这样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却由于种种原因,并未为太多人所知。唯一在乎的,或许只有那些亲历者,以及对他们无比思念的家人们。


电影里有一幕尤其让我感慨,一位已入耄耋之年的英国奶奶,在镜头前颤巍巍地抚摸着手里的一张照片。


这是他们所谓的全家“合影”,一张报纸上的新闻照片,摄于当年的香港。妈妈领着姐姐站在队伍里,而队伍末尾,爸爸拎着一个婴儿篮,其中躺着小小的她。


“这是我唯一一张全家福,而里面甚至都看不到我。”



方励说,有太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父亲、祖辈的去向,只知道是和里斯本丸有关。


在他们故乡的墓碑上,也只能看到一行浅浅的小字:“Presumed Drowned”(推测溺亡)



为了重现这段被大海尘封的历史,过去的几年,方励走访数个大洲与国家:中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美国……


无数吉光片羽,被他重新挖掘之后,终于重现于世间。而最终呈现在电影里的,可能还不到20%。


电影想记录的,并非只有反战


在日本,方励不惜聘请私家侦探,找到了当年里斯本丸号船长的一对子女。他问他们,为什么当时要封住船舱,甚至不惜枪击逃出的战俘呢?


两位老人看似无奈地回答,父亲作为船长,是无法违抗军队的命令的:“日本,是一个很难说不的社会。”


这样轻描淡写的解读,仿佛就是对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最好注解。



而在方励眼里,《里斯本丸沉没》想表达的,更是那份永无止境的情感延续。


“我和(战俘的家人)聊天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可能他们一生都在等待爸爸回家,但自己也许没过多久就不在人世了。”


他决定,带他们来中国,到里斯本丸的沉船上方,向他们的父亲说声再见。



2019年10月,14位老人从英国搭飞机到上海浦东,再坐大巴车辗转来到舟山。


82年前,有828名逝去的士兵,长眠于东海的海底。如今在这里,他们的后代完成了一场“与父亲的告别仪式”。


方励觉得,记录下这一切的这部电影,就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重要的事”。


这其中有友情:沉船之后,由于来救援的中国渔民都是小船,载不了许多人。不少落水士兵,直接选择把登船的机会让给了战友,自己却最终葬身大海。


当然,或许还有爱情,而这个故事,甚至在电影中都没有上演:当年这些战俘在岛上离开的时候,有军人给岛民留下了一个奇特的纪念品——两块砖头。


方励说自己特别好奇:“你想,他们在水上漂了那么久,他却一直带着那么重的两个东西,这是为什么?”


他从砖头上的法文顺藤摸瓜,最后找到了生产者:巴黎西北角的一个砖瓦厂。但很可惜,它已经在1994年的时候倒闭了。


“后来我就在敦刻尔克的沙滩上,拿着砖头的照片对着镜头拍了一段。”


这两块砖,怎么经过敦刻尔克大撤退,渡过英吉利海峡,然后远隔重洋来到香港,又在遇到船难之后,被留给了舟山的渔民,变成了一个纪念品。


“我一眼就感觉,这一定是个爱情故事。”


映后与方导一同乘车,他对我说,这部电影有一些历史价值,但更重要的,还要算是在记录一份情感。


“我在英国那么多人家里走访,有时候会突然觉得,那个人,她可能就是住你隔壁的一个姑妈。”


“你挡不住地,就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全世界听。”


从地球科学家到导演,用10年抓住历史的尾巴


当年方励作为韩寒第一部电影《后会无期》的制片人,在东极岛拍戏。这期间两个人听说,就在岛屿之外不远处的海底,有一艘沉没了几十年的大船。


于是,韩寒写下了一句忧伤的歌词:“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


这是电影主题曲的第一句,讲述的就是当时仍难觅踪迹的里斯本丸。


方励作为理科生,用了10年,把这个谜底揭开。


他在北京的工作室有两个大空间,白天在这一头研究地球物理,晚上去那一边琢磨拍戏的脚本。


“海洋勘探我烂熟,所以我就一直说,(找船)这事跑不掉,就该我干了!”



2016年,他和团队一起使用空中机器人超低空飞磁探,再加上超精细声纳,足足完成了400平方公里的扫海。


“30°13'44.42"N,122°45'31.14"E”,这是最终找到的里斯本丸沉船位置,离当年的记录有36公里之远。



而沉船只是物证,为了还原这个故事,方励还需要找到生活在世界各地的、鲜活的人。


2018年第一次去英国群访,他发现自己认识的名单不够,数量差很多。“我想到了一个最传统,但是可能最有效的办法——打广告。”


“大家都说,现在谁还看报纸?我说不对,老年人看报纸,我是个老年人,我就爱看报纸。”


而团队要寻找的,恰恰就是那些已经迈入迟暮之年的见证者。


于是,方励选择了几份大报《星期天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在上面刊登广告。只印了一行字:Where Are You?(你们在哪里?)


听到老方的故事,《每日电讯报》还特意给了他折扣价,但连打一个月广告,依旧直接花掉了上百万。


好在这份努力真就起到了巨大作用,不少后人看到了广告,主动来和他们联系。连BBC也被触动,邀请他去做全球直播,讲述这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开销巨大,为了拍完,方励甚至把自己的房子都给卖了。“我没有家了!”他笑着说。


但在他眼里,这一切都完全值得:“因为我抢救下了一段历史。”


两位船上的老兵,威廉·班尼菲尔德和丹尼斯·莫利,作为串联起电影的重要讲述人,已经分别于2020、2021年离开。


生活在舟山、曾经参与过“里斯本丸”救援的最后一位渔民林阿根,也在2020年以96岁的高龄去世。



这段故事已被尘封接近一个世纪,方励感叹:“我觉得,我抓住了历史的尾巴。”


再过几个月,他也将迎来自己71岁的生日。但方励从不觉得自己老了,他说还想做更波澜壮阔的事:


“我们一共才活3万多天,你怎么来得及老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滩TheBund,作者:夏尔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