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么说话,才能不伤孩子?
2024-09-13 14:40

到底怎么说话,才能不伤孩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作者:柏佳仪,编辑:甄卓,责编:卢思伶,头图来自:《佛罗里达乐园》

文章摘要
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避免伤害其自尊。

• 🌱 鼓励孩子表达,避免单向沟通

• 🎧 积极倾听,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 🛡️ 尊重孩子隐私,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热门的问答帖子:“和父母无法沟通你有多绝望?”高达1.4万的赞同和1322条评论下,掩藏着的是子女与父母无法沟通的真实写照。



人人皆知良好的亲子沟通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跟孩子的沟通似乎并不那么顺利。


“孩子怎么总是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也不出来跟我们交流?”


“我明明说得头头是道,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


“为什么孩子总是沉迷于手机,不愿意跟我分享他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究竟如何才能和孩子更好地沟通。


鼓励孩子主动表达


在儿童早期的成长过程中,独立人格尚未发展全面。再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更多处于一种管理和指导的支配性地位(何茂松,2018),亲子间的沟通更多是父母对孩子的单向沟通。


研究表明,这种单向的沟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独立人格的发展(向芳,2012)。因此,除了让孩子了解到父母的想法外,也要鼓励孩子多去表达。以下是鼓励孩子表达的常用话术:


“你今天过得怎么样?”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你觉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你觉得接下来该怎么办?”

“你有没有想过尝试......”

......


*注意:在使用这些话术时,父母应该保持真诚和平和的态度,确保孩子感觉到被支持而不是被审问


积极的倾听,是重视和支持的无声表达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效应叫:霍桑效应


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位于美国芝加哥的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这家工厂环境一流,设备齐全,福利制度,但是这里的员工却成天抱怨,态度不积极,导致生产的效率特别低。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梅奥(Elton Mayo)与工厂的工人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访谈,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了解他们的不满和意见。参加实验的工人在感觉受到关注后,即使在照明条件变差和福利措施取消等情况下,工作效率仍然很高。


因此,被关注等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往往比物质待遇更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这种被关注的感觉正是基于沟通过程中访谈者们积极的倾听。


在亲子沟通中,父母的积极倾听同样非常重要。这种倾听不仅仅是听孩子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理解孩子的感受、需求和想法。当父母能够积极地倾听孩子的意见时,孩子会感到被重视和支持(Cummings & Davies, 2010),而这种支持感有助于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


避免立刻否定,尊重孩子的想法


微博一网友留言:


在商场里逛街,我说想试试裙子,妈妈说你这么矮穿裙子肯定不好看。我跟妈妈分享自己特别喜欢明星小卡,妈妈说我不务正业,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东西上了。我说想学画画,爸爸说:“你连作业都做不完,还学什么画画?”我不想再说了......


很多父母发现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孩子有一些奇怪的,不可思议的,甚至是你认为完全错误的想法。一些家长可能会采用直接否定的话术进行回应,常见的如:


“你这个想法根本就是错的。”

“你这个肯定不行,别想了。”

“你总是这么想当然!”


这些否定性的话语虽然可能是出于关心或担心,但它们往往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价值被低估,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造成沟通堵塞,孩子不想要继续说下去。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高登在《父母效能训练》的书里指出:“父母命令、威胁的语气,会让孩子感觉到被拒绝、被压制、被控制,所以非常容易激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因此,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要有足够的胸襟宽容地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尽量不要贬低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即使不同意孩子的观点,也要尊重他们表达的权利。在孩子表达完之后,再以谈论的方式跟孩子去交换意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没有隐私,孩子就没有自我的边界


网友@小雨留言:“在房间里写日记,没注意门没关紧。我妈进来打扫卫生时看到了我的日记本,她竟然拿起来翻看。我当时非常生气,跟她大吵了一架。”


网友@不加牛奶的吐司留言:“我爸在我的手机上安装了一个监控软件,可以随时查看我的聊天记录。我觉得这太过了,他们根本就不信任我。”


网友@纯纯莱塔留言:“我妈妈总是在我不在家的时候翻我的东西,包括我的书包、钱包甚至是抽屉。有一次我发现她在读我写给朋友的信,我当场质问她,她却说是因为担心我才这么做的。我觉得很无助,好像做什么都不对。


想象一下,如果有个人每天在远程“看”你使用手机的情况,包括你正在浏览的朋友圈、和谁在微信聊天,甚至可以远程“一键锁屏”,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研究表明,当孩子的隐私被侵犯时,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受到了贬低。他们可能会产生不被信任,感到被背叛,而这进一步会导致亲子信任关系受损(Cummings & Davies, 2010)


隐私是孩子自我探索和发展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隐私被尊重时,他们更愿意与父母开放地沟通,更有可能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Harter,2012),而缺乏隐私的孩子可能会错过发展健康社交技能的机会(Council, 2023)。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 不公开讨论:不在外人面前谈论孩子的私事,比如成绩、情感状况等。


  • 隐私区域:允许孩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比如书桌抽屉或私人日记本


  • 信任为基础:信任而不是怀疑,避免频繁检查孩子的手机、电脑或日记。


  • 适度关心:询问孩子的情况,但不要过度追问细节。


  • 尊重网络隐私:不要未经孩子同意就发布他们的照片或信息到社交媒体上。


寻找共同语言


亲子之间没有共同话题的情况很常见,父母和孩子的生活经历以及年龄差异都会导致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研究表明,长期缺乏共同话题可能会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疏远(Holt&Keyes, 2004),随着时间的推移,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双方可能会逐渐减少交流,导致误解和冲突的增加(Stattin&Kerr, 2000)。因此,父母主动寻找跟孩子的共同语言对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以下是给出的具体建议:


日常生活对话:利用日常生活的点滴时刻,如吃饭、散步等进行轻松的交谈。


创造新回忆:一起旅行、参观博物馆或参加社区活动,共同创造美好的回忆。



一起准备饭菜:这不仅是一种共同体验,还可以教他们生活技能。


支持鼓励:在孩子取得成就时给予及时的赞扬,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与支持。


参加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主动发展与孩子共同的兴趣,比如体育、音乐、电影等。


每一次真诚的对话,不仅是心灵深处的一次拥抱,也是爱与理解的传递。亲子沟通需要我们付出足够的用心、耐心和精力,祝愿每个读者朋友都能与孩子维系良好的联结,帮助孩子培养独立而又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雷雳,王争艳,李宏利. (2001). 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 教育研究 (06), 49-53.

何茂松. 家庭有效亲子沟通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J]. 山东青年,2018(6):27,29.

吴捷,魏芙蓉,李佳琪 & 吴瑕.(2021).高中生的亲子沟通质量对情绪性刺激注意偏向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02),159-166.

周宗奎,曹敏,田媛,黄淳,杨秀娟 & 宋友志.(2021).初中生亲子关系与抑郁:自尊和情绪弹性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06),864-872.

向芳. (2012). 亲子沟通与初中生自我教育的双向互动 (硕士 学位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

Council, A. (2023). ANNEX 3: RESPECTING CHILDREN AS RIGHTS HOLDERS. In SCALING TRUST THE ON WEB (pp. 1–11). Collins, W. A., Maccoby, E. E., Steinberg, L., Hetherington, E. M., & Bornstein, M. H. (2000). Toward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An Integration of Historical, Empir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6), 895–917.

Cummings, E. M., & Davies, P. T. (2010). Marital Conflict and Children: An Emotional Security Theory.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Harter, S. (2012).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Guilford Press.

Holt, M. K., & Keyes, C. L. M. (2004).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 25(1-2), 5–42.

Stattin, H., & Kerr, M. (2000). Parental Monitoring: A Contextu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0(4), 429–45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作者:柏佳仪,编辑:甄卓,责编:卢思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