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超时费”赚8亿,丰巢冲击快递柜第一股
2024-09-13 23:00

靠“超时费”赚8亿,丰巢冲击快递柜第一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作者:指听,原文标题:《天天骂快递柜薅走5毛“超时费”,听说丰巢靠它赚8亿更破防了》,题图来源:AI生图

文章摘要
丰巢靠超时费赚8亿,快递柜成主流末端配送方式。

• 📦 丰巢通过超时费及快递末端配送盈利,收入达8亿。

• 🏙️ 大城市快递柜使用频繁,县城及乡镇依赖驿站。

• 📉 快递行业人员缺口大,送货上门难以实现。

多少人都曾梦想过“全国14亿人每人给我一块钱,我就能变成亿万富翁”。


没想到,这离谱的故事居然先被丰巢实现了。


最近丰巢冲击港股上市,招股书中的一个细节让很多曾因为忘取快递交过滞留金的网友们大大破防——这家公司曾经3年亏掉37亿,却已经在今年扭亏为盈。而根据数据估计,仅仅快递滞留金这一项,总计就收入了至少8.0个亿。



快递末端配送服务(包括快递员放件时付的钱和消费者取件时交的滞留金)依然是丰巢收入的最主要部分。


遥想当年丰巢首次宣布即将收取滞留金,很多人信誓旦旦表示再也不会用丰巢。


“哪个快递员敢不打招呼给我放快递柜,我就敢拒收退货投诉一条龙。”


没想到啊没想到,在座各位居然是像我这样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你五毛我一块,大家的拖延症硬是给人家捧上市了?


一、“一边骂丰巢吃相难看,一边默默给它交钱”


很多网友在看到新闻之后,心情复杂地在评论区留言:“前两天刚因为超时两小时交了5毛滞纳金,这8亿里有我一份功劳。”


虽然一直在社交平台上人人喊打,但丰巢的使用人群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


根据招股书里公布的数据,仅仅在今年的前五个月,它就已经对2.08亿个包裹收取过畅存费。


而这部分仅占它同期存储包裹总数的7.5%——换句话说,如果算上那些及时取出没交滞留金的,这五个月内曾存入丰巢的包裹数量已经高达37亿之多。


今年3月正式实施的快递新规里,规定快递企业不得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投递到智能快件箱等末端服务设施。


那会很多人都认为丰巢们的好日子快结束了,一些小区甚至曝出了“快递柜使用率太低被拆除”的新闻。


丰巢还特地出来澄清,说被移走的只是旁边的副柜,柜机本身依然保持正常服务。


现在好了,人家不仅没亏掉裤衩,甚至还赚了个大的。


“不得私自投到快递柜”的新规、“包裹就该送上门”的认知,是纸面上的原则。


但在实操层面——如果你是在一二线城市里常收快递的人,对于“用不用丰巢”这件事,多半已经跟负责你家小区的快递员们形成了某种默契


当然有人至今仍然拒绝使用丰巢,从在APP上点击拒绝入柜,再到跟快递公司和有关部门投诉。


但如果从整体数量来看,“塞进快递柜或者代收点”依然是很多快递员们最常用的选项。


从快递员的角度看,几乎没有放弃使用丰巢的动机。


曾有快递小哥拍视频算过这笔账:如果真严格执行电话沟通、送货上门的流程,每天能送的数量可能是现在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还会有一大堆例如电话没人接、写字楼电梯必须刷卡、小区不让进三轮车等麻烦的情况。


还不如花点钱统统放丰巢,小件少赚2毛、大件少赚4毛,但主打一个“薄利多销”。


当然对于新规,他们也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开发出了自己的一套“用户画像”。


比如某小区某几户特别抗拒送丰巢或者驿站,每次都会投诉、拒收,那以后他家的快递就单独跑一趟。


送一些容易坏的生鲜、或者特别大件的物品,也会提前打个电话跟收件人沟通。


同样,收件人们也开发出了自己的“生存智慧”。


就比如超时要付滞留金的问题,很多网友就说对自己来说完全不算事儿。“打个电话让快递员重新投递一下就行了,反正让我交钱是不可能的。”


而一般来说,即使收件人不联系自己,快递员发现包裹长期在柜子里没人取,通常也会主动取出来联系收件人。


因为重新投递花的这几毛钱,远远没有吃一个投诉、签收率不达标被公司罚款的损失更大。


或者可以说在规则之外,很多快递员和收件人们之间已经妥协出一种动态平衡。


对于很多一二线城市的上班族来说,快递派送时自己通常在上班是客观现状,也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跟快递员争执、拉扯。


于是怕麻烦的收件人默许快递员可以在不太过分的前提下,把自己的包裹塞进丰巢;“有眼色”的快递员则会偶尔承担对方超时的成本。


心照不宣的齿轮默默轮转,最后让丰巢赚得盆满钵满。


二、拉黑丰巢后,快递还是没送上门


这几天吐槽丰巢“创造需求也要赚我们的钱”,已经成了绝对正确的事情。


但在此做一个不太负责任的推测,以后绝大多数快递的归宿,不是快递柜,就是各种驿站。


因为当下很多物流公司的人力结构,早已撑不起“送货上门”的规范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缺人,正如一位快递员的抱怨:“都不说一单赚几毛的问题,我一个人要负责6个小区,还有几家写字楼。一天七八百个件,按流程送的话光打电话就要打到天黑。”


早在202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第四季度全国“最缺工”职业排行中,快递员就已经排名第三。


从2010年至今,国内快递的年业务量已经翻了40多倍,而快递人员却仅仅增长了8倍多,如今甚至有下降趋势。


这些数据落在现实中,就是很多快递网点都在抱怨招不到人。每年春节之后,都有新闻报道快递员放假回家后就不再来了,“网点到岗率不到70%”。


快递员开始变少,首要原因当然是收入不行了。


社交平台上不少人都在说现在送快递越来越难干:“工作量变多、罚款变苛刻,但收入却越来越少。”


快递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在常规的认知中,企业在发展初期会靠“价格战”抢占市场,但站稳脚跟之后基本都会开始通过涨价、收费等手段提高自己的利润空间。


快递行业却是个例外,虽然各家都把“不想打价格战”的口号喊得山响,定价却都很诚实。


今年上半年顺丰、圆通、韵达等快递公司的业务总量都呈现大幅上涨趋势,但单票收入却都一水地降低。


顺丰在财报里明确提出,“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重视将促使企业和商家寻求进一步降低快递物流成本,因此上半年主要快递企业票均收入有所下降。”


说白了,快递行业本质上还是依靠电商而存在的。如今电商本身都已经卷进了低价内卷,能分给物流的“肉汤”就更加有限。


商家没钱付给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没钱发给网点,网点自然也就没钱开给快递员们高薪。


当整个行业都处在低价内卷之中,快递员是末端最无法逃避的一环。


对于很多快递员来说,当初入行本来就是为了赚快钱。现在越来越辛苦、赚得反而越来越少,还不如去找点别的营生。


而促使他们离开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快递行业本来的人员高流动性。


目前快递公司和快递员的雇佣模式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顺丰、京东为代表的自营式,另一种是以“通达系”为代表的加盟模式。


前者的快递员大多都是跟公司签了合同的正式员工,顺丰曾透露自家一线揽投、派送等人员占比达到了61.3%。


好处是人员相对稳定充足,也因此,顺丰和京东至今仍是唯二被夸赞“基本都是送货上门”的快递公司。


当然相应的人力成本也就比较高。在今年财报中,顺丰公布自家人工成本高达535亿元,占收入比41.11%。


而通达系的快递员,绝大多数属于“外包”。


形式类似当下的很多奶茶加盟店,由个人承包设立网点。而负责终端派送的快递员,其实是在给网点老板打工。


去年初,财经十一人就曾报道过由于总公司给的派送费用不断降低,罚款不断增加,以派送为主的网点大面积亏损。


网点自顾不暇,快递员的生存状态被进一步“压榨”,他们离开的理由就又多了一个。


换个例子或许更好理解:如果我是在大公司里做牛马搬砖,还可以看在五险一金和年终奖的份儿上暂时忍忍。


但一份零工兼职可不配有这待遇——不好意思,不给钱就拜拜了您内。


如今快递员一边喊着“件太多送不完”,一边把纸箱包裹的物品成批塞进快递柜和驿站。


或许是因为还在干这一行的,早就已经没了别的选择。


丰巢们刚开始出现时被诟病“硬创造一个需求来收我们的钱”,但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当下快递业几乎无法切割的一环。


当你在丰巢上点击“拒绝入柜”后,会发现自己的快递也并没送到家门口。


而是去了菜鸟驿站、妈妈驿站,以及小区里的私人代收点。


三、大城市靠丰巢,小县城靠驿站


事实上,每次网友们因为快递员、外卖员相关话题而大吵特吵的时候,都会有人提到,根源在于我们享受了太廉价的服务。


而在所有人都没有意料到的时刻,这份低价附加的代价已经悄悄到来。


事实上,很多快递公司早就已经放弃“由快递小哥亲手交到收件人手中”的原则,可以说是光明正大地把丰巢、驿站们纳入了自己的业务链条之中。


圆通这几年一直在搞一个叫“驿站直送”的业务。在这个模式之下,快递员的定位更像是司机。


每天只需要开着车把快递们送到自己负责的几个驿站,再把需要寄出的快递取走。


至于这些快递后续是收件人自己来拿,还是由驿站安排送货上门,那都是驿站自己的事儿。


在公司的概念里,这不仅提升了效率,“还让快递小哥每天能多出4个小时,更有精力去拓展业务”。


毕竟快递公司的收入大头还是来自寄件,有限的人力自然要用到更赚钱的业务上去。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哪怕我们把“快递本来就应该上门”喊上一万次;但在捉襟见肘的人力条件面前,无论是快递公司还是快递员们本人,都只能想点别的招数补这个“窟窿”。


丰巢的招股书里提到,它目前79.2%的柜机都设立在一二线城市,尤其是电商发达的地区。


这的确也是快递柜目前最适配、最“吃香”的地方。


大城市的打工人普遍生活节奏快、工作时间长,而且有大量限制快递、外卖人员进入的写字楼和园区。


能直接设立在写字楼旁边和小区门口、24小时都能取件的快递柜,让打工人可以在深夜下班的时候也能取到快递。


而以县城以及乡镇为代表的下沉市场,更能满足所谓“最后一公里”需求的则是驿站。


相比于只有远程客服的快递柜,驿站有老板负责入库、帮忙找快递,更适合对网络不熟悉的老人。


而一些人口少、相对偏僻的村镇,收件人地址往往更加分散,驿站可以覆盖更大的面积。


如今在社交平台上,能看到很多驿站老板的发视频记录自己的日常。


一些驿站老板会根据附近居民的需求,提供上门送件的服务,每个收费几毛到一块。


除了寄件派件外,很多人还会顺便开个小卖部,或者兼职做点团购生意,可以说是线下版本的流量变现。


丰巢靠我们的拖延症赚了8万固然让人破防,但或许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从来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低价,我们在“商家包邮”这里省下的钱,最终还是在别的地方花出去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作者:指听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