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ir电影,作者:毒Sir,原文标题:《国产4.5刷到9.3,我心疼它的粉丝》,头图来自:AI生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ir电影,作者:毒Sir,原文标题:《国产4.5刷到9.3,我心疼它的粉丝》,头图来自:AI生成
你所知道最不可思议的热知识是什么?
Sir提一个——我们小时候看的很多动画,文学顾问都是余华。
像是《葫芦小金刚》《雪孩子》《虹猫蓝兔七侠传》《小鲤鱼历险记》《奇奇颗颗历险记》……
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早在读《活着》之前,就已经被余华支配了。
对此余华连忙撇清关系:“我只是挂个名而已。”
可是,真的吗?
当我们长大之后,重温这些童年爆款,又不禁会发出鲁豫疑惑:我不信。
怎么说?
因为现在再看,这哪里是什么幼儿动画啊,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暗黑童话。而且是能创到所有人的那种。
今天我们要聊的,正是余华“顾问”,以“福贵”命名的——《神厨小福贵》。
首播于2007年,按现在的说法,这就是一部美食番。
小时候看,满心满眼的都是“吃”:石锅鱼、萨其马、铁树开花、芙蓉鲜虾、可乐鹿筋、至尊九天翅……
然而,长大之后再看,却发现满篇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权力现形记
大概因为是在电视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看,小时候我们很少会注意到《神厨小福贵》的开篇。
精神状态很超前——它将历史的痛苦撕开给观众看。
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圆明园被熊熊大火包围,仁人志士被判斩首示众,底层人民揭竿起义,血流成河。炮火连天,兵荒马乱,民生多艰。而真正坐拥实权的统治者,在忙着自保、忙着搞宫斗。故事怎么能不荒诞。
在一辆疾跑得像是要散架的马车里,慈禧太后正挟持着光绪帝仓皇西逃。
为了加速前进,马车要减负,什么重就扔什么。
包括活生生的人:御膳大厨。
嗯,就是这个胖子。
可只是因为胖吗?
不。其实是因为“不识时务”——御膳大厨总是破坏太监小李子的陷害任务,没办法,为了自保,小李子也只有拿别人的生命消灾了。
你看,不到五分钟的时间,《神厨》不仅交代了时代背景,还将官场现形:大鱼吃小鱼,高位者吞食低位者。
你说这只是动画片里的常见夸张手法?
接下来,《神厨》却用了一种极其讽刺的手法,拆穿了掌权者的虚弱——它用了三道菜,剥开掌权者的外强中干。
第一道,是一块大饼。这是在剧中出现的第一样食物。
慌不择路的马车撞上了石头,老佛爷等人被摔了出来,窘态毕现。她趴在地上,吓得屁滚尿流,只敢尖着嗓子喊:
洋人追来啦
快来护驾呀
虚惊一场,倒也摔出了惊喜,一块大饼,水灵灵地掉到地上,滚了两圈。
掌权者装腔作势的范儿,立马活灵活现——老佛爷先是不假思索地把大饼捡起来,张大嘴巴就要咬下去……
可尊贵的皇太后,能吃这沾满灰土的大饼吗?
她立马左右一瞪,示意周围的人低下头去,才开始露出馋相。
这块大饼,点出了老佛爷也只是一个普通人,饿急眼了,会像小百姓一样,连一块灰扑扑的大饼都往嘴里塞。
第二道菜,讽刺的意味则更加浓烈。
小福贵给老佛爷做的第一道菜,珍珠黄金白玉汤。
多么漂亮华丽的名字。多么朴实无华的色泽。实际上,这是用土豆、萝卜和玉米一锅炖成的猪食,专门喂给猪吃的。
没想到,老佛爷也吃得喷香喷香的,还特意给了一个老猪婆的镜头——所谓的皇太后,跟一头猪,又有什么区别?
第三道菜,则是连猪都不吃的食物,老佛爷还是吃得满嘴流油——老鼠肉。
在饿殍遍野,食不果腹的时候,老佛爷,想吃肉了。
小福贵和小李子原本想借助群众的力量:奉旨征荤。
到处躲洋人的难民饿得发昏:征婚?太后又要嫁人了?
小福贵和小李子好不容易掏得一个鸟蛋,又被老鼠吃去了。
老鼠?老鼠肉,也是肉!
于是,一道名为地猴报蛋汤的老鼠汤,呈到了老佛爷面前,哪怕喝得窜肚子了,她也喝得一滴不剩。
三道菜下来,以老佛爷为代表的权力结构,显得可笑又可怜。
但仅仅是讽刺吗?
也不。《神厨小福贵》的细思极恐之处,也正在此——在内忧外患之下,专制王权明明摇摇欲坠,但依然展现出强大的后坐力,拿捏住广大百姓的性命。
就像那个著名的例子,老佛爷有一首神曲,“哀家长头发了”,是B站鬼畜区的宝藏素材。
在神曲背后,却是令人惊骇的暴政——秃头的老佛爷,为了拥有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决定下令将牢狱里的人都处死,无论有罪无罪、大罪小罪。为了一颗头,要砍下无数人的头。
权力再虚弱,在集体无意识的顺从下,仍然能成为普通百姓头上的一把镰刀。
把自己做成了菜,才能上桌
距离《神厨小福贵》的首播,已经过去18年了。
回过头来看,发现不仅背景藏有深意,连人物刻画都不走寻常路。
常理来说,我们影视剧中的主角在戳破了强权的色厉内荏后,在看到了王权的霸道无度后,一般都会开始反抗,是不是?
可《神厨》没有。主角团只能沿着权力的规则行走。
为了救出爷爷,小福贵向首席御膳大厨之路进发,拿下相当于“免死金牌”的18把金厨具,求老佛爷开恩。
只是啊,这个过程,就像上级领导给你一边画大饼,一边上调KPI——摆在小福贵面前的,先是有五项测试,然后是各路比赛,最后还有全国御厨大赛。
更气人的是,在赢得了一场比赛后,老佛爷龙颜大悦,决定将金厨具赐给小福贵。
可K大人的一句话,就能让这一切从头来过:
怎么办?
在权力面前,人只能选择弯腰——小福贵虽然面露沮丧,还是低下头应承了下来。
权力对人的矮化,还只是异化人的第一层。
更可怕的,是权力对人的扭曲。
小福贵的爷爷,一个平日里不敢惹事的小百姓,得知自己是给慈禧太后做菜后,腰杆挺直了,口气也大了。
上一秒还在对小李子等人唯命是从,下一秒就吆喝他们去做事。
膨胀的速度如此之快,让人想起身边不少拿着鸡毛当令剑的人。
权力欲望不仅让他盲从,还让他盲目——离开大牢后,好不容易见到孙子,第一反应是:你得拿下首席大厨的位置,为家族光宗耀祖啊。
爷爷没有意识到,面前更紧急的,是生死,是自由,是远比光宗耀祖更紧迫的事情。
与其说,这是一种奴性,不如说,这是一种惯性。
在讲权力的社会规则下,下意识去攀爬权力的藤蔓,已经成为了老百姓的惯性思维。
处处与小福贵作对的反派角色,小李子也一样。
小李子的口头禅:“我太痛苦了。”
小时候只觉得他坏,处处捣乱,怎么还好意思叫嚷着“痛苦”。
回望之后才发觉——小李子是一个夹在权力缝隙里的人。面对普通百姓,小李子总是耀武扬威,可,说到底,他不过是权力结构的底层之一:
小太监
你牛什么
于是,小李子夹在了老佛爷与K大人之间,既要满足老佛爷的要求,也要完成K大人的任务,疲于奔命。
小李子也夹在权力与人欲之间。
作为最早被权力阉割的人,强权几乎压倒了他的一切人欲。
饿得前胸贴后背?也先紧着老佛爷吃。
可是,片里总是不动声色流露出小李子对当一个正常人的渴望。
在送别小飞蝶的时候,小李子说:你可以不叫我小李子公公吗?
所以,等他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将小福贵、小飞蝶当好朋友后。
强权与情感之间的撕扯,将他撕得更痛苦了。
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站在权力的一边,迎来更痛苦的结局。
缺失的“悲剧教育”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许不解——这真的是给小孩看的动画吗?
权力、人欲,怎么看都是成年人特供的话题。
也难怪很多人对余华的参与深信不疑。
很多年前,那些偶尔扫一眼电视机的家长们也不解,他们出奇地愤怒,甚至组团状告央视少儿频道。
可是,如果你真的看了这部动画,会明白,这的确是拍给小朋友看的。
这里有很多喜剧桥段。比如,小福贵和小李子这对欢喜冤家,在你来我往中,闹出过不少笑话。
第一次下厨,小福贵就捉弄小李子,哄得小李子心花怒放地打下手。
小李子虽说总想给小福贵等人使绊子,但往往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己大出洋相。
也有不少夸张的表达。
就像动画配音,那激越的语调,时刻中气十足。以至于小时候看这样的动画,即便是遇到那些能让人抑郁的桥段也会感受到欢乐。
但,为什么我们长大后再看,却发现它变成了另一幅样子?
说白了,那是因为那些年的动画片,曾经试图做到一件不合主流,以至于至今仍缺失的事——悲剧教育。
举例来说,Sir之前聊过的《小明与王猫》,它赤裸裸地讨论着一个如今很多成年人也避之不及的话题——人为什么会死。
《虹猫蓝兔七侠传》,一个情节是蓝兔为救莎丽,需要采摘碧血真情七叶花,而这花则要用鲜血浇灌,才能催它生长。于是蓝兔浇上了自己的鲜血……
为什么那些年的动画片里,总是会加入这些“悲剧教育”的情节?
或许只有一个原因——这些动画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认识真实的世界,感知真实的情感。
当年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叫“温室里的花朵”,指的就是那些从小被保护得很好的孩子们,长大之后却很难适应这个社会。
并不是这些动画太残酷了,而是动画把本来就残酷的真实世界,稀释了许多倍以后,提前透露给孩子。让孩子们娱乐之余也感受到真实的忧伤、悲痛,以及怜悯之心,等他们走出温室之后,不至于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无力抵抗。
就像《神厨小福贵》。以现在的眼光我们几乎很难理解,这部动画片的结尾居然写着大大的四个字——正不胜邪。
最后,小福贵终于拿到了18把金厨具,可爷爷死了,小飞蝶走了,光绪帝不给放出来。
想为老太医的身亡翻案?不许。
想去负责光绪帝的饮食?驳回。
小福贵不解:所以,金厨具,到底有什么用?
它告诉我们,在上位者的权威面前,金厨具也好、人命也好,乃至于人心也好,通通没用。
另一头,小李子所做的一切,也竹篮打水一场空,发现自己一直活在K大人的欺瞒里——K大人一直用小李子父母的性命要挟他。
可他的父母,其实早就饿死了。
它告诉我们,在庞大无边的权力结构下,如果只是一味顺从的话,人与人性,最终都会被吃掉。
残酷吗?
残酷。
可问题是,残酷也是现实的一种,更是我们日后,一步步体会到的成长必经之路。
动画片并不想宣扬什么,它只是想折射现实的某一面罢了。
或许也正是如此这几年,《神厨小福贵》的豆瓣评分,经历了一个悄悄爬升、惊艳所有人的过程。从首播时的4.5,到2018年的8.4,再到如今的9.3。
表面上来看,是当年的小孩终于长大了,拿到了评价的话语权。
但实际上,恐怕更多的,是当我们回头再看这部动画,意识到了当年没意识到的东西,感知到了它的珍贵。
在今天,社会越来越难以把握,网络鱼龙混杂,人们总是担心孩子被教坏了。于是他们越来越强调“纯净”。
一个隔绝外界侵染的真空童年。好像一切成人的阴暗、悲伤、欲望,乃至爱情,都不能透露给孩子。
结果呢?儿童的困惑,不能够在动画中获得解答,那他们只有转向那些愿意告诉他们的。
他们更快地被催熟。因为他们太早就发现,动画里都是虚伪的。
没有悲又哪有喜,没有丑又哪有美,现实生活并不是无菌的真空地带。
所谓残酷并不是要打击幼小的心灵。而是让孩子们可以真实地感受生命不一样的层次,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更有重量。
而这些努力,却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ir电影,作者:毒Sir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