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视觉中国,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芽NewSeed(ID:pelink),作者:宁泽西、夏洛特
“喝瑞幸吗?还有1.8折的券,赶紧去买杯。”
昨晚,瑞幸咖啡“自曝”交易造假,股价大跌80%,市值一夜缩水近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4亿元)。一直饱受争议的瑞幸跌落,看好的机构纷纷打脸。
新芽NewSeed问询瑞幸咖啡公关,未得到明确回复,其表示也很震惊。瑞幸咖啡投资方愉悦资本方面称,闻听此事非常惊讶,大家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截止目前并未出售任何瑞幸咖啡股票。
中国证监会也高度关注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对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并表示,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市场的法律和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坚决打击证券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
记者调查发现,今日,北京多家瑞幸销量暴增,桌子上放满了咖啡,有的甚至出现了排队潮。一边是股价暴跌,而另一边消费者排队买着1.8折、2.8折的瑞幸咖啡,更多的是想早点用完钱包里的咖啡券。似乎因为订单太多,目前瑞幸咖啡app暂时无法打开。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另一边,受瑞幸影响,神州系遭到连环重创。神州租车股价跌幅一度超过70%,已停牌;截止今日午盘,神州优车也跌去25.95%。
瑞幸之殇:资本吹出来的彩色泡泡
以“小蓝杯”闻名的瑞幸咖啡一直是中国新兴“互联网咖啡“的代表,一个典型由资本催熟的样本。
2017年,瑞幸咖啡在神州专车总部成立,从创始人钱治亚抛出10亿元教育市场,在一线城市的百万个电梯间内广布广告,用互联网兵法的惯用打法——疯狂补贴、疯狂开店,迅猛成长。
促销手段包括“注册App第一杯饮品免单、买5送5,买10送10,买2赠1”等烧钱大规模补贴用户,请来汤唯、张震、肖战等大牌明星大手笔宣传,“杠上”星巴克,寻常品牌50年的缓慢进阶路径,在一年时间内,瑞幸飞速走完。
星巴克号称15小时开一家新店,而瑞幸在2018年的最后95天里开出了1000家店,创造了平均每天新开10家店、即2.4个小时开1家的纪录,如打激素一般。截至2019年年底,瑞幸咖啡直营门店数达4507家,门店已经超过星巴克。
2019年7月,瑞幸登陆纳斯达克,用时仅18个月。
支撑这一切的,则是瑞幸背后的资本力量。瑞幸上市前,共经历了4次融资,规模均超过1亿美元:2018年6月1.9亿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陆正耀旗下公司;
2018年7月,2亿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大钲资本、愉悦资本、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君联资本;
2018年11月,大钲资本、愉悦资本、GIC、中金公司宣布2亿美元的B轮融资;
2019年4月,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集团贝莱德(BlackRock)宣布1.5亿美元的B+轮融资。
“资本压力驱动最终干扰了瑞幸咖啡正常的经营逻辑,无论开店增长、产品扩张,都是为了匹配资本逻辑,而非消费逻辑。”业内人士分析。
而瑞幸咖啡的疯狂开店,显然已经形成了重资产模式。每开一家店,就意味着要投入房租、设备、人员成本。
虽然靠广告轰炸、线上拼团、精准营销、外卖切入等手段确实快速带来了流量,然后通过运营把流量转化到线下自提,但是这些高昂的获客成本从其亏损中就可窥得一二。
瑞幸咖啡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当季实现收入15.4亿元,净利润亏损达5.32亿元,亏损幅度扩大9.6%。
其高额补贴、严重亏损、快速扩张的商业模式,被无数人视为“下一个ofo”。
对于一家公司来讲,持续烧钱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任何商业行为都必须具备可持续性,最终实现自我造血,而消费端的用户都属于价格敏感性,一旦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就会离开,而瑞幸咖啡并没有形成价格以外的黏性,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甚至不惜财务造假以维持商业泡沫的继续膨胀,却最终迎来了“崩盘”时刻。
神州系连环重创:神州租车暴跌停牌
受瑞幸交易造假波及,神州系也遭到了连环重创。
4月3日一开盘,神州租车股价一路暴跌,跌幅一度超过70%。中,其股价最低价为1.2元,创上市新低。截至发稿,神州租车宣布已停牌,停牌前股价大跌54.42%,市值蒸发49.6亿元。
2015年5月至今,神州租车股价一直在下跌。已从最高点22港元跌至4.3港元。而神州租车大股东陆正耀亦为瑞幸咖啡大股东。
于此同时,在新三板挂牌的神州优车(神州租车的母公司)股价下跌。截至4月3日午盘,神州优车跌25.95%,报9.5元,市值蒸发89.4亿元。
神州优车旗下有神州租车、神州专车、神州买买车、神州车闪贷四大板块。据日前发布的财报显示,神州租车2019年经调整净利润减少57.1%至2.92亿元,而净利润同比减少89.3%至0.31亿元。
神州优车的情况也不太好,财报显示其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2亿元,同比下降48.9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52亿元,由盈转亏。
神州优车表示,营收下降主要由于专车业务的减少。公告还称,随着网约车行业监管措施的不断加强,开始逐步清退不合规车辆和司机,此外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专车业务收入有所下降。
此外,据公开材料显示,此次瑞幸咖啡事件的主角、公司首席运营官(COO)兼董事刘剑,也曾经是神州租车老将。2008年至2015年,刘剑先后担任神州租车车辆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负责人;2015年至2018年担任神州优车收益管理负责人;2018年5月起担任瑞幸咖啡COO,2019年2月起任董事。
从神州优车到瑞幸咖啡,作为资本运作老手,陆正耀的打法也很清晰:疯狂营销,快速烧钱做大市场。“与时间赛跑,尽快把规模做出来”这是他认为的创业核心要素之一。
2007年,陆正耀创办了神州租车。在引入联想控股、华平资本等投资方后,迅速扩充,一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连锁汽车租赁企业,并于2014年上市。
网约车崛起后,陆正耀又孵化了神州专车,并在2015年成立神州优车。从试运营到2016年7月登陆新三板,神州优车前后只用了18个月。烧钱百试不爽,随后的瑞幸咖啡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刷新了全球最快IPO记录。
瑞幸咖啡上市之后陆正耀曾表示:“快是贯穿瑞幸咖啡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市场评价瑞幸咖啡最常用的一个字。开店快,发展快,烧钱快,当然,还有上市快。外界评论瑞幸咖啡常用的一个词叫‘蒙眼狂奔’,其实我要说,狂奔是真的,但是并不是蒙眼。”
如今来看,狂奔是真,蒙眼也是真。
“互联网咖啡模式”又一失败样本,失了信用的瑞幸能否活下去?
咖啡行业,瑞幸不是第一个烧钱的,跟瑞幸一样打着“互联网咖啡”旗号的连咖啡,成立于2015年,曾在两年内开出了400家店,在资本的加持下,彷佛两条强势的鲇鱼一般,搅动了整个咖啡市场。
侵入者的出现,直接导致2018年星巴克在中国市场出现了9年来的首次业绩下滑,营运利润率已经从26.6%下降到了19%。迫于压力,星巴克开始与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合作推出外送服务应对竞争。
2018年,可以称为中国咖啡市场爆发的“咖啡元年”,也是互联网咖啡的高光时刻,但随后,连咖啡被爆出关店消息,在2019年春节前后关掉了35%-40%的店面,不得不转型求生。如今瑞幸咖啡也面临法律诉讼问题。
从火热到落寞,资本催熟的互联网咖啡正渐渐消失,而对于现在的瑞幸来说,这是一个无比尴尬的时刻。经此变故,瑞幸失去了它的可信度。
在资本市场上的信用全失,意味着整家企业的信用破产。也就意味着整个瑞幸商业模式的解体,当前瑞幸商业模式的解体最终将会导致整个瑞幸集团的彻底倒下。
如果信用无法恢复的话,瑞幸离倒下只是时间问题。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资本神话已经破灭,一二级市场对于泡沫会更加谨慎。
瑞幸要面对的,将是场血雨腥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芽NewSeed(ID:pelink),作者:宁泽西、夏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