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识未来,作者:陆甲第,题图来自:AI生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识未来,作者:陆甲第,题图来自:AI生成
前两天有朋友问我,你是如何坚持每天阅读的,而且还能认真手写1000字以上笔记的?他说自己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牵绊着自己,要么是下班太累了,不想动弹;要么是心情低落了,难以集中注意力;要么是想休息一下,珍惜难得的休闲时间。
我想,这或许是许多朋友的问题,尤其是这个时代,海量的信息刺激着我们的大脑,数不清的事件触动着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思维总像陷入泥沼一般,让我们的行动也陷入僵局,就此,人生停滞。
但我自己每天能够雷打不动抽出1—2小时,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记录、思考,不管我的状态是好是坏,不管我的情绪是好是差,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行动起来了,做出了改变。
我在2018年底,想要迫切地改变自己的现状,于是就从阅读开始。当时虽然有很多想法,想着自己要不要转行去做编程,要不要去写小说,但我这些想法都没有阻碍我的行动。不管工作和生活有多忙碌多烦躁多郁闷,就是坚持阅读并做笔记,每天2小时。有时我凌晨1点回家,也要完成阅读。这才有了我今天的阅读量。
我想,这就是先行动后思考的巨大作用。
一、你的行为,会改变你的思维
一般我们认为,没有好的行为是因为我们的认知没有到位,所以要提升认知。比如一个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课前预习,不课后复习,我们习惯认为,这是他认知不到位的体现,我们要加强对他的教育和改造。
但是,如果要先改变一个人的思维,再让他改变行为,中间需要他的反思和自省。当他发现了自己在某个方面的不足,然后才下定决心,努力地做出改变。
这个逻辑是“由内到外”的,听起来这个逻辑很顺耳,但其实它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反思是基于过去的经历,而你要解决的是现在甚至是未来的问题,那你怎么保证这个反思出来的答案就能解决现实的问题呢?你过去的经验,一直是下班就躺,身边的环境一成不变,没有新鲜的经验,没有生动的案例,你的反思就会陷入怪圈,跳不出来。
而且,如果思考始终在行动之前,那么我们应该都是理性人,也就是会权衡利弊,做出符合当下利益的决策。但人类是非理性的,很多行为都是不假思索的。你明知道看书比玩手机好,但为什么总是成天抱着手机而不是书本呢?你明知道运动比坐着好,但为什么一下班就想着躺着,而不是起来跑跑步、健健身呢?
所以,我们可以先改变行为,再通过行为改变思想。
先让学生进行好的学习动作,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再让他养成好的学习理念。
先让自己行动起来去看书,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再思考看书的方法和内涵。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案例,更好地了解这个结论。
案例1:选举研究
1976年学者们在研究选举的时候发现:相对于投票前的选民,投票后的选民更倾向于相信他们所投票的候选人会取得胜利。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有了行为,先投了票,投了票之后他就把希望当成了胜算。
这是一种认知不协调,在学术上叫“决策后的认知不协调”:你会为你的行为不断找理由。
政治家们在选举社会里,有意识地利用了人的这种认知不协调。他们先去给选民承诺,然后选民就会用行动支持他。当选民用行动支持之后,选民就会在心中告诉自己,这个人就是最能代表你的人,然后就会特别希望这个人当选。
所以阿伦森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要一个人喜好某件事情,你不妨先引导他去做这件事情,等他做完之后,他就会自己找理由说服自己做这件事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也就是说,改变一个人不仅要考虑怎么改变他的观念,也可以考虑先改变他的行为,特别是让他跟你一起完成某个行动,说不定完成行动以后他会更容易改变自己的看法。
案例2:斯坦福监狱实验
1971年,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及其助手将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地下室改造为标准监狱,将经过严格筛选的24名志愿者送了进去。
这24人被随机分配“囚犯”和“狱卒”的角色。他们需要在这个全天候封闭的“假监狱”中像真囚犯和真狱卒一样生活两个星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狱卒”们变得越来越残暴,“囚犯”们的精神也濒临崩溃。而且,津巴多和他的助手们逐渐丧失了观察者的立场,深陷执法官和典狱长的角色难以自拔。结果,实验只进行了6天就被迫停止。
这个监狱就像是染缸,让身处其中的人不自觉地被染上颜色,无法自拔。“狱卒”赫尔曼后来说:“一旦你穿上制服并被赋予一个角色,你就会变了个人,你会开始演那个角色,照着剧本演。”
可见,要想让一个人有所改变,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是,让他进行真实场景中的角色扮演。这种角色上的转变,能让人们通过自我归因和自我说服,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认知。
因此,津巴多在他的著作《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中写道:行为本身,就能够改变态度。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相信什么,然后才会付诸行动,而是你一旦做了某种行为,就会不断强化对这种行为的态度。
比如你买了一支股票,因为你买了这支股票,你看这支股票的眼光就不客观了,你总是希望它涨,因为你希望它涨,所以你就不能用理性的心态去考虑什么时候把它卖掉。而且你会为你买的这只股票,找各种理由,来支持它的上涨和下跌。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脑补”。
二、最初的改变,都是由外而内的
被《哈佛商业评论》评选为“21世纪重要的50位管理思想家之一”的埃米尼亚·伊贝拉,在《能力陷阱》中就阐释相似的结论:改变是由外而内的。在改变的开始,我们需要的是“由外而内”,通过行为来改变思维,在改变的后期,就是“由内而外”的,通过思维有意思地纠正和改善行为。
举个例子,我们刚开始做副业,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扰,会权衡各方面的利弊,但这样思考无益于我们的行动。我们更应该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改变思维,在改变思维的同时,纠正行动。
希思兄弟在《决断力》中提到一个研究,有人调查《财富》500强的CEO,观察他们的决策模式,发现60%的CEO就是想做就做,没有调研,对预测和数据报告没有兴趣。
但是他们会先试水,而不是一开始就大力投入。比如推出一个新产品,会先做一个比较基础的原型,进行小规模生产,测试市场反应。反馈好就加大投入、扩大产量,反馈不行就放弃。
这就像我们常说的“摸石头过河”。
这个方法的创新,有三个原则:
一是尽可能尝试新事物。
二是要可控,不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三是获得反馈,从结果中学习,随时调整做法。
所以,先行动,后思考,是一个冷启动的好办法。
三、行为改变思维的背后原理
为什么我们的行为可以改变思维?
第一,沉没成本。这是经济学的经典概念,意思是我们过去做的决定和行动产生的无法换回的成本。比如我们在电影院看电影,明明是一部烂片,让你看不下去,但100元的票价让你不得不坐下来“欣赏”这部电影有什么可取的地方。
第二,非理性行为。这是行为经济学的核心方向。人类是有限理性的,我们很多决策都是不假思索做出的。比如,我们刚开始使用抖音只是想着打发时间,但这个动作多了,就会变成习惯,我们之后就会一直打开抖音,不管你是不是有时间,而且很难戒除。
第三,自由能最小。这是脑神经科学的模型,我在《这三个理论,帮你更好地使用大脑》中讲过该理论。我们过去总以为态度决定行为,就是我们在说服别人的时候,总想要改变别人的态度,以为态度改变了,行为也会跟着改变。其实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我们总是先做出某个行为,再跟着自己具体的行为来匹配相应的态度。
我们的大脑时时刻刻都在找一个平衡点,来让态度适应自己的行为,不然就会陷入长期的不愉快情绪里,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大脑渴望稳态,环境的不稳定会让人焦虑,也会唤醒大脑的警觉,这是大脑非常讨厌的。
自我脑补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一个人总要找出合适的理由来让自己信服,一旦信服之后,就如释重负一般。
第四,具身认知。这是认知科学的前沿发现。所谓具身认知,就是认为身体不仅强烈影响了人的思维,还参与塑造了我们的心智。
神奇女侠的招牌姿势:神奇女侠的能量姿势(Wonder Woman Power Pose),这个姿势非常简单,就是你双腿分开站在地上,然后把两个手叉腰放到胯骨上,两个胳膊肘向外拐,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自信的姿态。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艾米·库迪在2012年的TED演讲中说,只要你保持两分钟这个姿势,就能获得真正的自信。你的睾酮水平将会提高20%,这意味着你会更有自信,更愿意冒险。与此同时,你的代表压力的荷尔蒙水平将会降低15%。
库迪在演讲中还列举了一些其他的“高能量姿势” :
所以,我们的行为,具有改变我们思维的生理基础。
简单总结一下全文
1. 思维与行为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行为也可以改变思维,所以我们要注意平时的举动。
2. 在你想做一件事,开始冷启动的时候,最好是通过“精益行动”,来迭代自己的行动和思维。
以上,便是我的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识未来,作者:陆甲第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