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客美学,作者:律也人,责编:回星,题图来源:AI生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短视频平台上的低俗、毁三观作品又多了起来。
早恋早孕、未成年擦边已经霸占了首页。
为什么现在的未成年用户,都那么“早熟”了?
早熟的未成年?
女孩们贴着夸张的假睫毛,画着半张脸大的卧蚕;男孩们在厕所里摆着社会人的姿势合影。
当我们还在45度仰望天空的时候,他们已经听着《水星记》一口一句“前夫哥”“前妻姐”了。
他们口中的心碎过往,吊打郭敬明笔下的剧情。
不管是穿衣打扮,还是言行举止,都在向成年人靠近。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炸裂文案。
“他一句负责,我就生了”、“16岁的我,只想给20岁的他一个家”。
07年怀孕,06年回乡养胎生三娃,甚至还有人骄傲于自己未婚先孕……
更加离谱的,还有很多10后搞擦边和软色情。
他们毫无忌惮的分享自己的照片。
评论区里全是不穿裤子、只包住隐私部位的照片,还有人直接留言:“想看的私。”
什么同城交友、sm找伴侣、发照随缘处对象等炸裂文案更是层出不穷。
各个年龄层的小孩子似乎无一幸免。
看到这些,我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这里没有三观,没有下限,只有一堆跟风、不知道对错之分的未成年用户。
本以为这只能吸引一些精神小伙,没想到它的受众大多都是一些未成年和小学生用户。
为什么这届的未成年用户那么成熟?
未成年,为什么被互联网催熟
无法否认的是,现在的青少年过早接触网络,平台上的未成年用户很多。
《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过去5年,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到了95.1%。而且,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差距也在持续减小。
这就表示很多农村孩子也在接触互联网,未成年人用网低龄化趋势明显。
相较于城市里的用户,农村里的未成年用户往往更容易受到这类非主流文化的影响,盲目追随所谓的潮流。
农村受制于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对于未成年各个方面的引导也会有所欠缺。
所以我们能看到,慢脚文化中很多用户的视频背景都是乱七八糟的,说出来的话也是浓浓的“社会语录”味。
算法把这些未成年用户催熟成大人,让他们早早的进入了迷人眼的互联网世界。
各种各样的内容促成了他们的社交活动,包括成年人的感情和婚恋认知。
他们厌学、辍学,十几岁去混社会被看作是一种“长大”。
没素质、讲脏话,就是走向社会的样子。
他们的价值观已经被歪曲的非常之过了。
从孤勇者到电摇、我没k,这些饱受未成年欢迎的内容,其实也被认为他们群体间的社交暗号。
就像我们小时候理解的非主流文化、葬爱家族一样。
不理解,但也不妨碍很多人加入进去。
但如果你不懂,那你就out了。
而且,模仿是这个年龄段的特征之一,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未成年用户们照搬照套那些10后网红的视频,不用做什么,就能有十几万粉丝。
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可能读书还不如早早的当网红徒弟有出路。
没有人引导他们什么是正向的网络,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在网上怎么做才是对的。
他们只能靠自己看到的去摸索。
于是他们有样学样。
未成年成人化,怪谁?
当成年人在搞抽象,嘻嘻哈哈过六一的时候,这届未成年已经比大人还要像大人了。
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下,连未成年的成长也被加速了。
不管是做知识科普,还是走进美妆赛道,他们在做博主和网红的功力甚至比很多成年人还要厉害。
本该在台灯下刷练习题的小、初、高中生,开始对着镜头摆弄自己。他们懂得抓风口,用自己的年龄优势抢占一方流量。
“什么年纪该干什么”的论调也不再被年轻人传播。
在他们身上,我们慢慢看不到那些传统、保守的教育观念,他们比过去的未成年们更加早的露出锋芒。
因为未成年和成年人共处一个互联网,他们拥有了和成年人相同的接受信息的权利。
这就意味着,未成年走入成人世界并不需要年龄作为入场券。
网络信息打破了成人与儿童的边界,他们的世界已经逐步融合为一个整体。他们本该淳朴的世界,迅速变成了一种独属于未成年的网络世界。
与其担心这担心那,不如想想需要用什么方法引导未成年。
毕竟关掉青少年模式,未成年和成年人看到的东西可能也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