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在给报社投稿,一篇50元的那种
2024-10-10 09:57

谁还在给报社投稿,一篇50元的那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客inSight,作者:阿泉,内容编辑:百忧解,题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讨论现代报社投稿与文学爱好者的现状。

• 📚 传统副刊仍有投稿者坚持文学梦想

• 💰 稿费偏低,投稿环境不如从前

• 🖋️ 中老年投稿者重视纸媒发表机会

网络时代,报刊杂志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那似乎对应着一种20年前的古早生活:下班后买份1元钱的报纸,就足以安稳地消磨一个夜晚。


昔日的纸媒读者们,最不会错过的就是报纸的“副刊”。那个版面有文艺作品和连载小说,也有普通人讲述的家长里短和人生感悟,透过大大小小的方格子,就能窥见无数种生活。


各类新闻往往大同小异,唯独副刊凝聚着一家报社的灵魂。在上世纪末“报业转型”的风口下,副刊也成为编辑与读者交流的窗口。


本文作者阿泉的文学之路也是这样开始的。作为本世纪初的大学生,他见证了那个副刊写作的黄金年代,也发表过不少散文、随笔。他因忙碌中断投稿多年,今年失业闲在家里,又重新捡起了写作爱好。


想不到一晃二十年过去,给副刊投稿的人都还保持着当年的志趣。纵使时过境迁,报刊阅读已不再是社会文化的主流,副刊文章所承载的表达语境,也依然寄托了无比珍贵的东西。


那是属于一代人的文字理想与热爱,是互联网的浪潮下,永远无法消磨的青春刻痕。


依旧是熟悉的感觉


中秋国庆的稿子本周序投,下周主投,同时进行的还有金秋丰收稿!投稿切莫认准一篇投,要复调滚动投稿!加油加油!秋日金黄!


九月初,群主老白在征稿群内提醒大家。我们这个“全国作者群6”有288人,算上其他五个群,加起来有至少2000人,都是给群主发了10元红包才加进来的。


群主老白是一位在报刊杂志上深耕多年且著作颇丰的写作者,百度他的名字,浏览页面好几十页,都是他发表的文章,散文、随笔居多,还有诗歌和小小说。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他非但兴趣不减,还自己牵头搞了通讯群,每天及时发送群友的见报信息,同步分享一些投稿渠道。


我今年失业以来 ,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准备重新开始写些文章,赚点稿费,于是就在网上搜到了老白的公众号,每日持续更新。页面上报刊信息要素齐备,还附有副刊电子版或截图,这样就很方便了解相应的用稿要求。我扫了文章底部的二维码,加了群主微信,找到了“组织”。


仔细阅读公众号搜集的全国各地报纸副刊,我发现如今还是千字文为主,栏目风格、行文内容和多年前相比并没有多少变化。我把电脑里的存货翻了出来,花了一个星期,重新做了修改,又新写了几篇,准备开始投稿。


副刊投稿要先看版面,版面名字通常定义了内容,比如:“市井百态”,会发一些家长里短的段子故事;“人生百味”,需求是有年代感的回忆类文章;“亲情剧场”适合家庭亲情文,“夕阳红”就只收老年稿……投稿人捕捉版面用稿风格,对应着篇幅、体裁、地域等相应信息,再筛选自己的稿子,进行针对性地投稿。


老白的公众号也作了一些提示,比如标题要素要齐备:体裁+文章题目+字数+作者,让编辑收到邮件后,看一眼就能了解投稿文章的基本信息。如果投稿省内报刊,可以在作者姓名前标上省份,据说在文稿质量相当的情况下,省内媒体从情感上会倾向老乡。当然,这是一种未经验证的说法。


为了加大报纸的上稿率,一稿多投是大多数作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现在有的邮箱有了“群发单显”功能,但不改邮件标题,很容易看出来是群发。为了谨慎起见,我还是逐封投递,“专稿专发”,对应着不同报纸的版面内容,甄选不同文章。


复制、粘贴,在标题上标注所投报刊以及副刊栏目名称,三百封邮件花了我大半天时间,邮箱内也同步收到了一堆自动回复邮件:


您发给我们的信件已经收到。


此为最为常见的回复。


为保证稿费顺利发出,投稿时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开户行(支行)具体名称。


现在稿费发放多是银行卡直接转账了,以前都是绿色邮政稿费单,稿费随样报通过信函寄来,需要带上身份证去邮政所柜台领取。



一些报社还在以传统的形式发放稿费


我们不欢迎一稿多投、旧稿新投、改稿重投等行为,如果文章已经在其他媒体刊发过,我们就不再发表了。


这个是代表“行业协会”郑重抗议。我要是编辑,我也痛恨一稿多投。撞稿尤其是同期撞稿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故,如果在同城,那更别说了。但就作者而言,投出去的稿子大多杳无音信,一稿多投是尽可能提高命中率。


对于盗版文贼,一旦发现盗稿,终身拉黑,并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们尊重认真写稿的每一位作者,也请你们尊重我们的劳动,谢谢你们的关注。


这一封明显带有情绪了,看来编辑深受其害。


在文友圈,有一个署名为“杜学峰”的作者, 被称为“天下第一文贼”。他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的抄袭文章不下五百篇,绝大多数全文抄袭,有些却赫然登在了几家知名大报上。


早在2006年,就有文友在“西祠胡同”上指出他抄袭的事实了,但此贼却毫不收敛,直到去年,《淮南日报》“五彩地”副刊刊发了一篇署名为“杜学峰”的《人间五谷》文章,又被指认为抄袭。


随后《淮南日报》发表声明,表示拉黑“杜学峰”并永久封杀此人稿件,同时公布了他的通联地址、银行卡号等信息,全行业公开处刑,也小范围引发了一场对副刊投稿环境的反思。


书评稿件暂停发放稿费。如有稿费要求的请标明。


嗯?


目前,我社暂没有稿费,不寄送报纸,介意的勿投,投出可进行撤回。如若投来的稿件,我们则视为作者同意无稿费、不寄报纸的刊发稿。


嗯??


感谢投稿。因稿件繁多,且目前因为经费困难,我们无法保证稿费能否发放、何时发放。如您不能接受无稿费,请您勿再投来。若能接受也请在稿件前面回复一下表明态度,否则不做处理。


怎么回事???副刊不讲武德了,光明正大地。


感谢您对本报的支持。因本报经费紧张,对采用的稿件不予发放稿费,请见凉。


没看错,就是这个“凉”,看了心里哇凉哇凉。


不得不说,现在的投稿环境真的变了。


文学爱好者的一扇窗


以前投稿时,最最热切盼望的邮件回复是两个字:留用。


2002年,我的第一篇稿发表在了《江南时报》上,是篇七八百字的情感文。秋天的晚上,九点多收到的邮件,内容就是简单两个字:留用。编辑署名俞凡。


我对这个名字印象很深。当时“西祠胡同”论坛有个板块,叫“撰稿人之家”,汇集了很多编辑,他们把用稿要求和样文发在征稿帖子内,投稿有问题都会及时回复。俞凡就在这个板块内,大家亲切地称呼他“凡子”。


那个年代,隔着不算发达的网线,作者和编辑之间的互动倒是不少。


2003年春天的某一天,我在老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是《常州晚报》的编辑江婉平打来的。电话大致意思是,我发来的几篇文章她很喜欢,再问我近况,鼓励我多投稿。


有此经历的不止我一个。有位文友当年在工地上打工,爱好写作,江婉平为了联系他,按照投稿地址找到他以前工作单位,辗转要到他电话,向他约稿,后来还介绍他去《上海星期三》去做编辑,人生轨迹从此有了很大不同。


编辑需要作者的稿子,作者若是得到编辑的赏识,也如千里马遇见伯乐。


昔日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社区之一,如今也无法打开了


彼时有个论坛叫“中国文友网”,投稿人在一起分享投稿经验,交换投稿资源,交流写作心得。记得其中有个“报喜”板块,谁的作品见了报,报刊当地的文友就会热心地公布出来。


2004年的某一天,一个女孩从论坛上加了我的QQ,交流写稿经验。她在老家陕西商州一家小超市打工,家里催着嫁人,她不甘心,心里有着文学梦。后来她在网上认识一个人,让她到南京卖衣服,我劝她慎重,她还是来了,在南京呆了一段时间,还是不如意。我们约着见了一面,吃了一顿麻辣烫。她有点心灰意冷,说去深圳同学那边转下,就回老家去了,走之前还留了两本书给我。


2010年我在一家公司的企划部上班,想学习一线城市的媒体广告,申请征订了一批报纸。某一天看《深圳特区报》,报纸有一栏“深圳作家巡礼”,当期采访诗人吕布布,一看到照片,我就认出是当年那个女孩,立刻登上QQ联系。原来女孩在离开深圳前,看到一个布告栏上贴着“招聘文员”,结果就留了下来,后面开始写诗,从此开始了文学生涯。


如今,这个论坛已经销声匿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特地去查了一下,令人失望的是没有找到任何痕迹,好像它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现在城市里的报刊亭都倒闭了,能见到报纸的只有机关单位和图书馆,只剩下副刊上的作品,记住了彼时人们的创作热情。


上世纪九十年代报业转型,诞生了一批服务市民的都市报和各种文化杂志。很多城市里往往有五六家报社共存。我所在的城市南京,竞争更加激烈。1999年南京爆发报业大战,十几家报纸大打价格战,一元钱就可以买到五份不同的报纸。


曾经城市里随处可见的报刊亭,如今都消失了 / Wikimedia Commons


这场全面市场化的竞争里,报纸副刊也改变了创作风向,内容更追求贴近生活和趣味性。这样去文学化的改变,也让更多人的文章得到了发表机会。


有一段时间,“人间笔记”类的文章特别火,主要是社会小故事,讲述人间世相;后来“情感倾述”又一度占据周末主版面,常常是四五千字的个人情感口述。跟着各类专栏兴起,用现在的话说,是“垂直度”较高的写作,拥有某一类特长的作者可以在报纸上定期写文章。


有作者回忆说,他当时接了三个专栏,一个月出十二篇文章,可以有二千多块钱,能和上班工资持平。名家的专栏更是千字四五百,甚至上千元。


作家连岳就是如此。他曾经是一名记者,先后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等媒体开设专栏,其中对情感问题的讨论深受大众欢迎,他的《我爱问连岳》系列已经接连出到了第九本书。后来他把在传统媒体写专栏获得的影响力,成功地转化为新媒体流量,到现在公号依然很火。


对于普通作者来讲,现在副刊内容和二十年前相比变化不大,甚至可以说“缺少变化”。


春节发过年的稿子,清明节发怀念亲人的稿子,中秋节发阖家团圆的稿子……一年之中需求最大的就是这些时令稿。除此之外,亲情稿、感悟稿、书评稿和美食稿也是很吃香的文章类型。


在专业投稿人眼里,副刊稿件俨然成为一种产品,根据不同报纸的需求,批量生产。


谁还在给副刊投稿


说到稿费,和多年前相比确实涨了,但对应着彼时的物价,实在难以让人心生欢喜。


二十年前,地市级报纸的稿费千字三十,省一级的千字一百。发稿周期二三个月,碰到过最慢的,要隔一年时间才见到。那时候稿费高的是《知音》《家庭》类的纪实稿,最高一个字一块钱。如果稿件获奖,不仅可以得到上至几万的奖励,还有出国旅游的机会。


现在还能发出来稿费的,一般也就是千字五六十,好点的千字一百到二百,也就《光明日报》这种全国性的报纸,可到千字三百。这样算来,就算每月能发百篇的天花板选手,纯写稿收入也很难过万,不要说每月只有二三篇见报的普通选手。


报社发不出稿费,也有自己的苦衷。这几年,“纸媒已死”的论调已经不算新鲜,不仅订报量锐减,最挣钱的广告位也都卖不出去了,报社的编辑和记者自己都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接受“降薪”。


我刚投稿那会儿,副刊不失为文青向往之地,能在副刊上发表文章,是一件挺有面子的事。


而在更久远的八九十年代,一篇文章见报往往就能够改变命运,或能转岗宣传部门,或能上调文化单位。


我认识的一位文友老徐,90年代的大学生,省报、市报、广播、电台都有作品发表,因而毕业被优先分进了市物资局,一路当上了政工科的科长。


后来世纪之交,体制内流行下海创业,他很有远见地辞职去广东做了营销工作……现在,他是一个水果摊老板,又重新写作了。


问了他今年的创作情况,一个月大概能写二十多篇千字文,两篇四千字散文,偶尔也有万字短篇小说。到今年九月中旬,全年一共对外发稿132篇。


这个发稿量,大概能做到两天一篇,但是约有一半没有稿酬。目前总计只收到了2000元左右稿费,最高180元一篇,最低30元。


对他来说,写作更多还是个人兴趣。很多和他同龄的中老年人,还残存着文学理想,投稿更多是为了发表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加入作协是很多人的梦想,在纸媒发表作品则是“敲门砖”之一 / Wikimedia Commons


但对不少年轻人来说,投稿收益还是重要的,他们大多抱着副业变现的想法入局。


群里的小陈是个90后女孩,她说自己之所以还给副刊投稿,“爱好是一部分原因,发表有成就感,但是确实对稿费更感兴趣”。写网文需要脑洞,需要编排剧情,她自己不擅长,平时还要兼顾家庭,没有精力写长文,写副刊倒是容易上手。


她曾试图在豆瓣上找寻一些征稿信息和用稿通道,结果寥落得很,有限的征稿消息后面一大串“豆”,却鲜有回复。早几年前公众号红火的时候,有不少高价征稿,现在也非常少了。


更现实的情况是,就算千字五六十这样低的稿费也赚不到了。我在招聘网站浏览过很多“兼职撰稿人”岗位,这些背后除了自媒体,更多的是中介机构。


他们在网上接派客户订单,再分包给“自由撰稿人”,给到的价格也就千字十块到二十块,有的甚至更低。写稿人纯粹成了廉价的文字工具。



今年重新投稿后,我每天隔段时间都会刷新下邮箱,可是一直没有回复,好不容易来了新邮件,一看是每月固定发送的信用卡账单。


八月初的一天早上,突然收了一条短信,是某家报社发过来的:发稿需要作者简介和照片。问怎么发,回复是“直接发过来”,好吧,还得开通下彩信功能。


之后一个周三下午,终于收到了报社编辑的好友申请,通过后,对方发了报纸电子版给我,里面有一篇我的文章。


不管怎样,总算重新上稿了。


投稿之后,我发现被系统退回的邮件不在少数,大多是因为“收件人的邮箱容量已满,无法接收邮件”,但在自动回复函里,也见过编辑这样无奈回复:


亲爱的朋友您好!您发给我的信件已经收到。本信箱每日收信数百封,而本版半月才有一期,每期不过五六文,故采用率比较低。这是客观情况,编者无可奈何。所以请朋友们务必谅解为盼。稿件三个月没有回音,可径投他处。


我问了下媒体的朋友,一位晚报编辑说他们也需要外稿,但有好多稿件都是群发撞大运,根本不符合他们的用稿要求,总的说来,优质稿件还是比较少。


尽管如此,看稿仍依然是一个繁重的工作,邮箱必须每天处理,不然不堪重负。而副刊在报社内部属于不创收的部门,现在纸媒没落,副刊编辑综合收入大打折扣,每日编稿都是“为爱发光”。


投稿邮箱里,一家报社向读者“告别”


我所认识的一些文友,多年来一直习惯给各类副刊写“怡情”千字文,现在都已是中老年。多年来,他们对传统的表达语境早已形成依赖,而报刊这类有时代感的宣传载体,给了这些传统撰稿人最后的发表舞台。


这部分人,或本职悠闲,或荣休在家,生活里不乏闲情逸致。还有一些体制内“以文换岗”图升迁的,想进作协一类组织做“投名状”的,也都还在积极投稿。对于这群中老年文学爱好者来说,可能只有“见报”才是“真正的发表”。


而今,短视频和网文成为大众主流的消遣娱乐,这与传统纸媒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新的媒介形式给了很多年轻文字工作者内容变现的通道,但这些以流量为原则创作的文章,与副刊的个人化写作还是不太一样。


老白在自己的公众号分享了多年前一次投稿经历。


有一家发行量不大的刊物,通常会把稿费夹在书页里一起寄给作者。虽然只有十元,收到时却有一种从书里突然掉落出来的惊喜。仿佛一只小鸟,腾地扑到了你的眼前,虽然单薄、瘦弱,但你能听见心跳。


它是你小小的孩子。你秘密地领养,把它郑重地收起来,个中滋味唯有自己最清楚。


*应文中采访人要求,多用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客inSight,作者:阿泉,内容编辑:百忧解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