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enture Insights,作者:VenturesPoint,原文标题:《牛市来了,但还是劝你小心》,题图来自:AI生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enture Insights,作者:VenturesPoint,原文标题:《牛市来了,但还是劝你小心》,题图来自:AI生成
我的读者里应该有一半以上都是从事资本市场服务的,对于这轮近在眼前的牛市,或许已躬身入局,或许已赚得盆满钵满,或许正在犹豫是否要赶上这趟财富列车。
无论如何,现在可能处在牛市的初期,博弈的胜率总是比熊市和牛市末期要高的。
接下来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复旦大学施东辉等人的两份实证研究,上一轮牛市及后面几年的大数据,给大家提个醒,虽然牛市来了,也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快乐赚钱,顺利退出。
牛市的财富再分配效应
施东辉等首先基于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这轮牛熊周期的数据(Wealth Redistribution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the Role of Bubbles and Crashes),分析了当时不同级别散户的盈亏状况,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真相:这18个月里,0.5%的“牛散”赚的钱是建立在85%的中小散户亏损基础之上,换句话说,这85%的人财富转移到了0.5%的少数人手中。
作者分析了上交所这段期间的4000万个账户的整体持股和交易数据,按账户总额(持股+现金)将散户分成四个级别:低于 50 万元人民币(WG1)、50 万至 300 万元人民币(WG2)、300 万至 1000 万元人民币(WG3)和 1000 万元人民币以上(WG4)。下表显示了不同投资者组的账户价值和交易量(单位:十亿元人民币):
平均而言,公司(指公司大股东等)持有 64% 的市值,但贡献的交易量不到 2%。机构投资人占11%的市值和12%的交易量。最后,散户(家庭)占 25% 的市值,但占交易量的近90%。这也充分说明中国股市作为散户市场的典型特征。
但是,即便从散户内部来看,最底层的小散(50万以下)占所有散户的 85%,而最顶层的“牛散”(1000万以上)则只占0.5%。
下图展示了上一轮牛市里,各类型散户资金入市的情况:最顶层的牛散在市场快速上涨时期快速进入股市,而最底层的小散反而在牛市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减少了对股市的投资。在股市见顶后不久,牛散们干净利落地退出股市,将手中的股票部分卖给了这个时候才入场的小散们(还有一部分主要给了公司,有可能是当时为了救市各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和回购)。
通过这张图还可以发现,到了2015年7月后,牛散们已经在逐步退场了,而这个时候小散们反而在入市。
盈亏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底层的85%小散们从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损失了2500亿元人民币,而顶层0.5%牛散则在这18个月期间获利2540亿元人民币。相较于2014年6月,这段期间小散们亏损了28%,而牛散们则获利31%。
更为扎心的数据是,在震荡市里,这种财富再分配效应相比牛市则要小一个数量级。如下表所示,在 2014年6月之前的两年半中,任何18个月期间,牛散们最高获利210亿元人民币的收益,收益率仅有3%(而到了2015年12月时的收益为 30%)。
当然,即便在熊市里,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小散们一直在亏损,而牛散们则一直在赚钱。
散户行为的异质性:小散和牛散区别在哪儿?
为了进一步研究散户行为的特点,施东辉等人基于上交所2016年至2019年的账户数据,分析了不同散户在交易策略、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于散户亏损的根源做了更为细致的实证研究。(原文见:Heterogeneity in Retail Investors: Evidence from Comprehensive Account-Level Trading and Holdings Data)
作者把散户进一步细分为一类到五类,分别对应着持仓10万人民币以下(RT1),10万~50万(RT2),50万~300万(RT3)、300万~1000万(RT4)、1000万以上(RT5),级别越低,散户越“散”。RT为Retail Investors缩写。
作者发现,在2016~2019年这段期间,虽然都是面对同样的盘面,但是小散户(资产1000万以下)亏损幅度较大,1000万以上的散户微亏,真正赚钱的是机构投资人和产业投资人(上市公司大股东等),基本上符合“七亏二平一赚”的分布。
进一步分析亏损的原因:择时、选股和交易成本(印花税和佣金),拆分后各类投资者的亏损更有意思:
1. 从择时角度看,各类投资者都是亏的,作者认为这可能是中国证券市场作为新兴市场高波动性造成的;
2. 选股层面,小散户都是亏损的,但1000万以上的牛散选股层面则表现较好;
3. 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1000万以上的牛散亏损程度会大幅减少,这也说明了股市“蒸发”的资金的一个流向。
具体到交易风格方面,施东辉等人发现,越是小散户越喜欢追涨杀跌(右侧交易),而大散、机构和公司账户则更多表现为左侧交易:
RT1、RT2和RT3的“交易失衡(order imbalance,Oib)”(衡量买入卖出的方向)与前一日收益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前一日收益率为正时投资者买入较多,前一日收益率为负时投资者卖出较多,这与动量交易策略相对应(即右侧交易)。对于RT4和RT5、机构和公司投资者而言,“交易失衡”与前一日收益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表明他们是反向投资者(左侧交易)。
(Ret(-1),Ret(-6,-2),Ret(-27,-7)表示前一日的收益情况,Coef表示前一日收益与买卖方向的相关系数,正数表示小散户(RT1-RT3)的交易方向与前一日的收益方向成正相关性)
其次,信息处理能力方面,论文也对不同投资者的表现做了度量,发现面对同样的公开信息,小散户投资者往往不会做出对应的交易反应(交易方向与新闻体现的对公司的影响无关),而大散、机构投资者往往会做出正确的反应(交易方向与新闻体现的对公司的影响呈正相关)。
在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与交易方向的相关性度量方面,作者也发现,大散和机构投资人的交易方向与企业的盈利预测是高度相关的,而中小散户则呈现负相关性:
这种对企业盈利预测的误差,也反映了不同级别散户在分析企业公开信息能力的差异性。
小结
通过这几组数据,基本上可以对牛市的过程和“结局”做一个初步的白描:
(1)大部分散户的资金都是在牛市的过程中,随着指数的攀升以“添油战术”进来的,也就意味着大部分人的成本不可能是熊市末期、牛市初期的成本。区别仅在于,大散可能由于资金和经验、信息处理能力的优势,在牛市早期较快地进入占据优势。
(2)大部分散户最终还是会亏损的,不要相信什么“股神”的选股和择时能力。当然,部分牛散可能在选股方面有一定能力,如果你“有幸”遇到的话。
(3)牛市末期,能跑掉的大部分是那些较早入场的大散们,而后期入场的,可能还在恋战。
(4)股市投机要想有好的结果,还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最起码上市公司公告、财务报表和基本的股市常识要具备,否则同样的资金和成本,为什么你可以赚到钱呢?
最后,不管怎样,祝福你们,股市长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enture Insights,作者:Ventures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