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跨境电商长期主义,作者:拓跋勇,头图来自:AI生成
我们又又又一次证明了评价不是出单的必备基础。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筹备了一段时间的宠物用品品牌,原本计划是国庆假期结束的一周左右开始大面积推广,因为赶上国庆节,还有一些视觉方面的收尾工作没有完成,但是连着几天啥也不做又有点无聊,于是我让小伙伴提前设置了很少一部分的广告活动方便我来纠错,然后,它就开始出单了。
没有评价,没有评价,没有评价,因为我是个“铁公鸡”,尤其是在新品牌上,我是坚决不会花一分钱来搞一些虚假的评价来糊弄用户糊弄自己的,所以所有的新产品,我们都不会在评价方面有任何的预算,但是也要承认一点:相对于新品牌来说,老品牌的好处就是每天有大量的相关用户围观,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因为之前购买过我们品牌的产品,所以即使新品没有任何评论,也会抱着“尝鲜”的态度,下一单自己需要的东西试试。
之前有人就说过我:“你们敢零评价去跑是因为品牌已经有了一些影响力,让你做一个新品牌,新产品,没有评价,你试试”。我心想:“试试就试试”。结果就是我们的新品牌,新产品,在没有任何影响力的情况下,开始出单了(不是一单哈)。
事实就是:在产品开始推广之前,我就基本确定它能卖得出去了,因为我们的准备工作比一般的卖家多得多,并且在产品的视觉上,尤其是首图上,我们的确花了相当大的功夫,很多次出来的图片被我打回去的原因仅仅是“不真实”,“毫无吸引力”。
从一开始小伙伴们中规中矩地模仿借鉴平台上的优秀产品和热销产品,我吐槽“如果我们的新品长得跟别人热销已久的产品一个样,人家为什么要选我们”,到后来我们一遍一遍地看图片中的宠物姿态是否能够抓住用户的兴趣点,这都不是精益求精了,已经属于鸡蛋里挑骨头了,为了能够让产品在移动端的视觉表现更好一点,研究文字的大小,颜色都已经属于基本功中的基本功了。
所以新品牌新产品能够这么快开张,其实都在预料之中,不仅如此,我们对于搜索的基本功,对于用户画像的基本功,对于竞品信息捕捉的基本功在新品牌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如果把销售比作是一场战争的话,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我们的确做了大量的战前准备,同时我也对于团队有了更深的认知。
之前有小伙伴好奇:“你们的新品准备期通常是多久?”这次刚好是新团队,新品牌,新产品,可以跟大家简单透个底:大概是花了5个月左右的时间。其实品牌申请,店铺申请,产品选择这些花不了太长时间,之所以有5个多月的时间是因为这次我们完全采用的是新人,因此在真正实操项目前,带着大家一遍又一遍地跑流程,找问题,仅仅是新品的搜索词库已经做了好几个版本,一步一步地由浅入深,因为我不希望战士走向战场时还在琢磨如何扣动扳机,如何躲避子弹。
当然了,之所以有这么长的准备期,全新的项目和全新的人是很大一块要因,我们老的项目在稳定发展也是我敢这么不紧不慢地做准备的核心原因,因为如果是从零起步的创业者,别说是五个月了,一个月没有成果,可能就已经慌得一批了,三个月还没有进账,大多数人都会直接闪退的,某种程度上说:“新项目之所以能坚持下来,跟老的项目和老的团队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做出了很大贡献”。
最初我们想的就不是快速上马,快速赚钱,而是希望能够做一个至少活他个五到十年甚至更久的品牌,所以一些“比较快”的方法,我们统统都放弃了,我当然知道评价可以提高转化,促销可以更快地出单。
但跟这些相比,我不希望自己带出来的是一支急功近利的队伍,所以对这些容易上瘾的“捷径”,我们一般都是敬而远之的,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近一两年都不会搞什么多站点,多市场,之前有朋友建议我可以同时做日本,德国这些国家,都被我一口拒绝了,就连美国,想要真正吃透,都需要消耗我们所有的精力,分散注意力,分散资源去折腾自己并不擅长的东西,我是坚决不干的。
接下来的速度会快不少,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不少储备的新品,按部就班地完成准备工作,持续上新,运营和推广全面铺开,能做到多大我不敢保证,但是建立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小品牌”,我还是有一点信心的。
说一个经常被人误解的点:很多朋友说我们是在做精品,事实上,我倒也不这么认为,因为坦白讲,目前我们还没有在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上做太多的实质性工作,我们销售的产品多数也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轻微的改进,值得说的可能也就是在包装,视觉以及产品的基础信息上,我们做得会比一般的卖家要深入一点,未来在创新上和研发上,还是需要下苦功夫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是一支对评价祛魅的团队,做的也不过是一些最最基础的工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跨境电商长期主义,作者:拓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