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原文标题:《请注意,你也许一直在犯这个错误:过去视角和未来视角》,题图来自:AI生成
今天的文章,我想从一个人际关系里面的小细节开始聊起。
当你身边的人——比如你的父母、伴侣、孩子,或者关系非常好的朋友——犯了某个错误、做了某件傻事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不少人的习惯,可能是“打破砂锅问到底”:你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你究竟是怎么想的?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样做的人,可能是好心的,是在帮助对方复盘,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和问题。
但在人际关系中,这实在不是一种合适的做法。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我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当然是因为我犯蠢了嘛。这种事我自己知道就行了,为什么非得说出来呢?为什么你非得让我承认“是我自己犯蠢了”呢?
你的本意可能是想安慰对方,但在对方听来,这可能更像是一种指责和嘲笑。
一两次可能不要紧,但如果你一直用这种方式跟身边的人交流,你也许会渐渐发现,好像身边的人都不太想跟你说心里话了,原本很融洽的关系也变得慢慢疏远。
一
不妨回忆一下,我们也许都听过这样的话:“好好想一想,你究竟为什么会犯这种错”——那么,我们通常会从什么人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呢?
通常都是上位者,也就是家长、老师、领导……也就是说,这种说话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上位者对下位者居高临下的审视和“审判”。
但我们跟自己身边的人,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关系吗?当然不是。
(也许对你的孩子来说是,但我建议尽量不要这样,而是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孩子,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理解了这一点,你也许就会明白,为什么这种说话和沟通方式是不合适的:它实质上是把对方拉到了一个低姿态的、被审判的角度和位置上。
我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为“过去视角”。它的目光聚焦在“过去”,试图去探究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什么、出了什么问题……这也是许多人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下意识所做出的反应。
并不是说这种思维方式一定不好,但大多数时候,它带给我们的都是负面的结果。
二
可能有人会问:可是,这不就是“复盘”吗?如果说复盘是被我们鼓励的,那为什么过去视角就是不好的呢?
原因很简单:复盘,从来都不是去追问过去“我之前都干了些什么”,而是聚焦未来:“我所经历的一切,对将来有什么帮助”?
比如你辛辛苦苦做完了一个项目,开始复盘:我在项目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感受和想法,花了多少力气,费了多少工夫,尝试了多少方法……
这个叫作无效复盘,它是没什么意义的,唯一的作用,可能是用来写述职报告,让上级知道你做了多少事情,有多么不容易。
有效的复盘是什么呢?是思考如何将过去的经验应用到未来当中。随便举几个例子:
通过这个项目,我知道类似的项目可能会遇到哪些类型的问题,这样我以后在接触类似的项目时,就可以提前做一些规划和准备;
通过我的探索,我发现当遇到这一类问题时,可以采取方案1、方案2、方案3等不同方案,并且每一种方案大概的优缺点也有所了解;
通过我的行动,我发现这些行为对解决问题收效不大,以后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不用继续踩坑……
我把这种思维方式,叫作“未来视角”,也就是聚焦于未来,去关注“经过这件事之后,我们可以怎么做?”这才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思维方式。
迁移到人际关系里面,采取未来视角的思考方式就是:
我们能从这个错误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
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采取什么方式来更好地解决它?
三
当你在人际关系中更多地运用未来视角,而非过去视角的时候,会产生什么变化呢?
采用过去视角,会把对方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凸显出来,这样很容易给对方留下一种指责、否定、嘲讽的感觉,认为你没有跟他站在一起,于是天然产生排斥心理。
反过来,采取未来视角,则能够更好地凸显和调动对方的主观能动性,让对方觉得“我是有能力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让他感觉到你跟他是站在一起的,从而对你产生更强的联系感。
从另一个角度看,使用过去视角,你的表达方式是“你”如何如何;而采取未来视角,你的表达方式可以是“我们”如何如何。
前者是一种对抗性的叙事,而后者是一种支持性的叙事,这是对方更加迫切需要的。
相信我,多采用未来视角跟身边的人交流,多去支持和鼓励他们,你会收获更充实和美好的人际关系。
四
不仅仅在人际关系中,当我们自己犯了错误、做了傻事时,多采用未来视角,少采用过去视角,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在许多文章里都讲过“内耗”。内耗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什么?就是我们始终放不下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始终对其念念不忘、难以释怀。
我们总会在心目中,构建出一个完美的、睿智的“理想自我”,他是永不犯错的,是绝对理性的,是光芒万丈的,是无懈可击的,他没有我们身上的一切缺点,也没有我们的恐惧、焦虑、虚荣、自私……
我们会以他为标准,来规范自己,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一旦发现我们跟他之间存在差距,就会自我批评、自我苛责,要求自己在方方面面都做得更好。要求自己更自律、更坚毅、更果断、更具行动力……
于是,这就产生了什么呢?后悔。
如果当时我做出了另一种选择,结果是不是会更好?
如果当时我不拖延,而是果断行动,是不是就没有现在这些问题了?
如果当时我能知道这一切,是不是我就能做出更理智的判断?……
这些想法源于什么呢?源于我们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我们一切都要得到最好的,一切都必须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我们想做出最佳的选择,得到最好的结果,采取最明智的行动,避免犯下任何错误……
但这种幻想是正确的吗?当然不是。
生活是复杂的。任何一个结果,都绝非依赖于某一个选择,而是依赖于之后的一系列行动和决策,以及时机和运气。如果你觉得现在的选择并不够好,那么即使你能“读档”,回到过去重新做出另一种选择,结果也未必会如你的预期。
大脑不知道这一切吗?它其实知道,只不过,它无法接受一件事情“我对自己的生活是无法达到100%掌控的”,于是,它必须找到一个替罪羊,把所有的遗憾和不满都推给“另一种选择”,告诉自己:
我原本是可以100%控制自己的生活,实现最好的结果的,只是因为某种错误,我作出了错误的选择。因此,我要批评自己,责备自己,如果我当时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就好了……
这是毫无意义的,沉浸在这种对过去的追忆之中,只是在浪费时间。
五
更好的思路是什么呢?是理解这一点:那个看似完美的“理想自我”并不存在,并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标准,要去规范你、要求你、审判你——这些只是你自己为自己构造出来的牢笼。
真正存在的、真正真实的,只有什么呢?只有此时此刻,这个正在观察和思考着的你。
这就是最真实的你,无论它是什么样的,都请去接纳它。
我们当然是可以犯错的,当然是可以做出失败的选择的,当然是可以错过许多东西的——我们并不是世界的主角,没有必要要求一切都围着自己转。
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是什么呢?是我们的未来。我们接纳当下的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好、更完善,那么这条路永远都不在过去,而在未来。
过去所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作为我们的养料和经验,帮助我们在未来的每一步,走得更坚实和稳定一点。
接纳并欣赏这个“可能不够好”的自己,并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关注脚下的每一步,把一切经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这就是对自我采取未来视角的方式。
六
所以,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当你脑海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杂念和思维反刍时,不妨暂且跳出来,问问自己:
这些想法和杂念,对我接下来采取行动有没有什么帮助?它们是否能为我提供一些新的信息和启发?
如果不行,那么它们就是没有意义的,完全属于噪音。试着把注意力从它们身上转移开,转移到眼前自己在做的事情上,不要花心思在它们身上。
也请记住下面这几点:
我们所犯下的错误,其实是每个人都可能会犯的错误;
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剩下的那些因素,很多都是我们无法干预的因素;
我们并不需要规避所有问题,我们只需要等它发生,然后去解决就行了;
我们并不需要追求完美,我们只要让自己过得更好一点,更符合我们想要的方向就好;
并没有一个标准要求我们去达到,没有一个外在的题目要求我们去完成,我们是自由的;
我们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展示真正的自己,朝想要的方向行动和前进。
七
最后,提一下:过去视角也并非全然不好,很多时候,这两者是要结合起来的,只是说不要过度沉溺在过去视角之中,而是多采用未来视角。
举个例子:比如你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不敢跟别人建立深入的关系,你觉得这样不好,但又很难去改变它,长时间处于这种需求不满足的痛苦之中。
如果采取过去视角,你可能就会去向过去挖掘:我的童年是什么样的,我的成长环境是什么样的,我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它们如何对我造成了影响,使得现在的我变得如此内向。
这是很有用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解自己,同时也能更好地跟“过去的自己”和解,解开心结。
但仅仅停留在这一步是不够的,它并不能帮助我们改变现状。要改变现状,你需要的是未来视角。也就是:
过去的种种造就了现在的我,但它们现在都已经过去了,我没办法回到过去,去改变这一切。
我要做的,就是接受它们。无论过去的一切是好还是不好,它们都是“现在的我”的组成部分,少了哪一点,我都不再是我。
在这个基础上,我想要什么,想变成什么样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才是更重要的。过去无法改变,但未来永远都有可能。
永远不要把“过去”建构成一种对抗性的叙事,因为这毫无意义。如果你一直停留在“过去的创伤使我现在不敢行动”“过去的经历到现在还在影响我”……那你其实是自己绑住了自己的脚步。
不要背着过去的负担,那样太沉重了,放下来,朝前看,往前走。
永远要记住:没有任何东西在束缚着你,“过去”没有,“创伤”没有,他人也没有。你可以选择任何想走的路,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你是自由的。
闲聊时刻
1)当别人犯错的时候,最好不要去“穷追猛打”。但当别人做成了一件开心的事情,找你分享的时候,倒是不妨多跟对方聊聊过程里的细节和感受。
2)读过《被讨厌的勇气》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跟书中提到的“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和“阿德勒的目的论”其实是有共通之处的。大家也可以去读一读阿德勒的思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