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到肯尼亚,奋斗5年后我还是决定离开
2024-10-14 08:21

从广州到肯尼亚,奋斗5年后我还是决定离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驻外之家 (ID:zhuwaizhijia),作者:大唐盛世,原文标题:《我,80后,从广州到肯尼亚,奋斗5年后还是决定离开》,题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从广州到肯尼亚,奋斗五年后选择回国发展。

• 🌍 探索肯尼亚摩托车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 🤝 与史丹利合作,成为摩托车销售总经理

• ✈️ 回国后开启新事业,建立美满家庭

我,80后,湖南人,具备湖南人敢拼敢闯的性格,2004年毕业后在广东一家三线摩托车企业做出口部门的经理。


说是做经理,其实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既没有什么出口经验,手下也没有什么得力的员工。老板原本是业内另一家摩托车企业的经销商,名字叫“精通天马”的,现在国内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了,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该企业曾经请过刘德华天王做代言人,在当时的广东板块妥妥是摩托车行业的领头羊之一。


工厂的管理模式也基本都是Ctrl+C(复制)加Ctrl+V(粘贴)精通天马的:人家员工食堂吃饭免费,我们也免费;人家厂子提供员工住宿,我们也提供员工住宿。对于我一个外省人来说当然也是解决了最关键的吃住问题。


外销当时对于老板来说是聊胜于无的,因为主要看重的还是国内市场,但是对于我来说意义肯定就不一样了。


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问自己:市场在哪里?客户在哪里?我应该在哪里?应该做些什么?那时候电商模式尚未兴起,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居然在广交会争取到了一个小小的展位,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位外商贵人——来自素有东非小巴黎之称的肯尼亚内罗毕的史丹利先生。


史丹利先生是一个英俊的混血儿。父亲是肯尼亚人,母亲是阿联酋人。“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有钱的富二代”,这是我后来听到的肯尼亚当地人对他最多的评价,连用了三个VERY,可见确实有钱。


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除去喜欢在赌场小赌几把和脾气偶尔暴躁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不良恶习。他酷爱机车,所以选择了摩托车作为他投资的一个小目标,当时他是精通天马在肯尼亚的经销商之一,在内罗毕、蒙巴萨、基苏木和纳库鲁有十几家摩托车经销门店。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


他转到我们的展位纯粹是偶然,然后因为我们的展品和天马的很相似,立刻被吸引了,和我谈了几句之后就邀请我一起去天马的展位参观一下。实话实说,差距摆在那里,人家的展位又大又漂亮,摩托车产品做工精良,对接的外贸业务员看到史丹利先生过去了,很热情,咖啡糖果地招待,临走又送了我们两大袋子T恤以及一些钥匙扣和圆珠笔,并约了去他们工厂访问。


当然,史丹利先生后来把他的那份转送给我了,我有点不好意思。但史丹利先生说,因为价格缘故,也会考虑下些单给我们工厂,这真是让我喜出望外。


广交会结束之后,史丹利先生果然如约下了两个货柜的订单给我。我趁机和老板申请了去肯尼亚那边跑跑市场,看能不能找到些客户,老板也同意了。带着对未知的憧憬和对挑战的渴望,我第一次踏上了这片神秘而充满机遇的土地,感受异国独特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我们住的地方靠近肯尼亚市中心的CITY MARKET。附近有许多摩托车店面,所以很快就和各家店的老板聊上了。


这里的有些情况是我来之前没有料想到的。我住的酒店相对国内价格偏贵,在本地其实是很简陋的,房间大概只有十个平方,虽说有浴室,却没有拖鞋;电话机是挂在墙壁上的,没有拨号的键,唯一的功能就是和前台联系。前台是一位上了年纪的男士。二楼有一间餐厅,里面也有几位服务的男士,这点与国内不同,因为国内大抵是女服务员多。


我吃过很多顿当地的煮豆子和煎培根,感觉味道还不错。另外当地大部分人包括服务生都说很流利的英语,语言沟通基本没有障碍。


当时我的邻居中有一位姓谢的中国人,也是在当地考察摩托车市场的,不久后创办了在肯尼亚鼎鼎有名的FOCIN摩托车和雾都尼亚酒店,这是我不曾想到的,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当地工人在组装摩托车 作者供图


在这期间我走访了肯尼亚的多个城市和乡村,了解当地人的出行需求和消费习惯。我发现,摩托车在肯尼亚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交通工具,非常便捷和灵活,在当地有很大的消费市场。我参观了史丹利先生全部的经销店,有整整十五家实打实的店面,同时史丹利先生委婉地向我提出,目前他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希望能有专业人士帮他打理旗下摩托车的生意,待遇方面不是问题。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动心了。


史丹利先生的天马摩托车经销店之一 作者供图


回国后不久我就辞职了,并再次来到肯尼亚。此时的我已经不再是某摩托车企业的出口经理,而是负责史丹利先生旗下摩托车销售的总经理。


我与史丹利先生约法三章:第一,公私之间的账目必须要分明,公司不允许将个人非公务支出纳入公司的支出费用;第二,相关经营的重大决策,需要形成书面文件,经过我和他两个人的签名认可;第三,人事方面我必须要掌握有独立的人事权。史丹利先生对此也非常认可。


参观当地的嘉陵摩托车工厂 作者供图


随着在非洲日子的增长,尽管我感觉自己已经越来越像一个肯尼亚人了,但是生活中不经意的点点滴滴还是会提醒我,自己始终没能完全融入这个社会。在对公司的管理上,与史丹利先生庞大家族企业的其他成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矛盾,当初的约法三章未能完全实现;在公司的员工看来,这个空降的“白人”BOSS对工作细节要求过于严苛;在生活上,自己始终也未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另一半,我逐渐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了迷茫。


在这片土地上奋斗了五年,最终我还是决定离开肯尼亚,和史丹利先生握手言别,踏上了前往机场的路,回到家乡湖南。


回国后,我进入了家乡一家知名的上市重工企业,负责一片全新的海外市场,开启了事业的新征程,更邂逅了自己心仪的人生伴侣,组建了美满的家庭。只是在夜深人静时不时会回想起在肯尼亚的点点滴滴往事,这些记忆已经融进了我的血脉,成为我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