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门诊,挤满情绪病人
2024-10-16 11:19

肠道门诊,挤满情绪病人

越来越多的人去肠道门诊看病,并试图通过饮食调整、补充益生菌等方式来疗救,可收效甚微。胃肠道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是重要的情绪器官,许多肠胃病症都只是情绪病的躯体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作者:谢高苗,题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情绪压力引发肠胃问题,需关注心理健康。

• 😷 情绪压力常导致肠胃病,需重视心理因素。

• 💊 医学研究正逐步揭示肠—脑轴与情绪间的关系。

• 🌟 医疗与心理调适结合,改善肠应激综合征症状。

情绪器官


出现肠胃病症状,刚好是林历工作状态变得糟糕后。


2023年中,林历在公司的项目被停,感受到危机的项目成员开始思考后路。作为项目负责人,林历一边安抚同事,一边要赶紧想办法重新启动项目。内外的压力一起涌来,首先变坏的是他的睡眠。有时候他躺在床上想事情到三四点睡不着,翻来覆去,床单被身体给卷得皱皱巴巴。


很快,他的肠胃开始感到不适,腹内在饭后会有一些疼痛,咕嘟乱叫。在此前,林历是一个喜欢吃的人,口腹之欲旺盛,靠的就是一个好肠胃。出现肠胃症状之初,林历觉得可能是吃的东西不合适、不干净,并没有太在意。当时新闻报道幽灵厨房做外卖的事情,他赶忙把外卖戒了。


渐渐地,连饭搭子同事都开始提醒他注意肠胃,同事们发现林历每次吃饭后就会立即跑厕所。这一发现让林历对吃的东西更加留心,他会注意观察自己吃哪些餐馆不会拉肚子,以做甄别。于是,公司附近林历能吃的餐馆越来越少,可每天拉肚子的次数却越来越多。


项目重启艰难,组内的员工已听不进他的劝留,渐渐有人离职。林历所在的项目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骤然遇挫,36岁的林历感觉自己的世界在一点点下沉。项目空转了一个多月,亏损额是一个骇人的数字。有同事离职说,希望能减轻项目的负担。这更加深了林历的心理负疚。


不吃辣,戒掉冰美式,禁绝了一切生冷的饮食,林历感到自己的肠胃正越发脆弱。现实中,林历的项目和工作也处于即将崩解的边缘。团队逐渐在解体,项目重启无望后,几个参与方动了撤资的想法,目的是及时止损。为此,参与方还安排了一顿宴席请林历吃饭,席间轮番逼迫林历,要拿钱走人。


参与方要钱是因为他们担心影响到自身利益。林历深切懂得参与方的考虑,只是没想到,在他还在犹豫时,参与方中的一家公司一连送来三封催款函,限期给钱,否则就要把公司和他告上法庭。


那段时间,林历的肠胃几乎崩了,有时一天要跑厕所八九次。有时上完厕所,他整个人都脱水了。林历有些绝望地感到,不仅是工作可能没救了,自己身体已然垮掉了。感到病情严峻,林历在家人催促和自己的恐惧心理中开始就医。从一家三甲医院的肠道门诊开始,林历的看诊经历长达一年,辗转多家医院,直到2024年七八月,医生在做了许多排除法后,推断林历患上了肠应激综合征


“这个病受情绪影响比较大。”主治医生告诉林历,他的肠胃病或许跟他的压力和焦虑有关,建议他调整身心,在这个基础上按时吃药。在北京各大医院消化科和肠道门诊奔走的这一年,林历想过所有可能,甚至包括癌症,唯独没有考虑过肠胃不适的源头可能在于心理。


临近大学毕业时,李思伦也开始感觉到胃痛。他去医院开了杀菌的药,服药到第三周时,肠胃问题却开始加重,每天控制不住地腹泻,一天跑许多次厕所,晚上失眠,白天也没有精神。为了应对毕业季写论文、找工作的种种需要,他不得不喝大量咖啡强行提振精神。和林历一样,李思伦最初也觉得自己应该得了肠胃病,是个小问题,“两三个月就能治好。”


没想到,一病就是7年。在辗转求医的过程中,李思伦被医生确诊“肠应激综合征”。肠应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又称大肠激躁症,是一种功能障碍性综合征,特点是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异常的症状,分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和不定型四种类型。导致这种综合征的原因至今未有定论,但除了遗传和生理因素外,国际上已对它的一种显著病因有了共识:与精神心理因素高度相关。


李思伦最初以为自己是吃错了药,因为抗生素滥用引发肠胃病。随着对肠应激综合征的深入了解,他发现疾病与自己的长期生活习惯、心理倾向和性格都相关。李思伦相对周围人,是偏“内向敏感、易焦虑”的类型。生活中出现压力事件时,他常做不好的梦,梦中的自己被人追杀,一路逃亡。他会在噩梦中冒着大汗骤然惊醒。


在与肠应激综合征斗争七年后,32岁的李思伦终于敲响神经内科门诊的门,确诊了中度抑郁与焦虑。医生为他开了两款常见的抗焦虑与抑郁的药物。让李思伦没想到的是,效果立竿见影。吃药后的两三天,困扰他多年的腹泻症状消失了。在广州中山医院的临床心理科,他再次填写了几百道题目的量表,被医生告知,自己的肠应激综合征主要就是由焦虑引起的,“你应该早点来看(精神科)。”


图 | 李思伦去看精神科


近年来,科学界开始逐渐关注人类胃肠与大脑神经系统的交互影响。从2004年日本科学家须藤信之和千田洋一的一项小鼠研究开始,科学界关注到肠道菌群在焦虑症、抑郁症中的潜在作用,逐步提出肠—脑轴(gut–brain axis)的概念:这是大脑和肠消化道两个器官间的沟通系统,肠道菌群等生物化学信号可以在系统中传递,使得大脑感知的压力传导到肠胃,让肠胃成为情绪的“晴雨表”。


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肠胃是人体的“第二大脑”,不仅与消化相关,还是一个情绪器官。


“果然,肠胃病的尽头是精神科。”李思伦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这段漫长的弯路,科普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知识。他组建了3个病友交流群,至今已聚集超过1200位有同样经历的人。他在社群中发布问卷,数据统计显示,患者大多是24~30岁、30岁~40岁的中青年,其次是12~18岁青少年。在病因上,“出于学业与工作压力的焦虑抑郁”是最大致病因子。


求医的迷途


拿着厚厚一叠化验单,林历又回到了他第一家就诊的三甲医院肠道门诊,终于得到肠易激综合征的确诊。得到这个答案,他兜兜转转了一年。


第一次去就诊,担心自己患上癌症的林历要求尽量仔细地多检查一些。可各项指标都十分正常。一位看上去颇有经验的医生跟林历说,你的身体没问题。林历知道医生说这话是想打发他走,可对拉肚子的恐惧,让他求着医生再看看,尽量多开点药。


医生安慰他别紧张,“最多就是肠道菌群紊乱,都算不上病。”于是,医生给林历开了一大包益生菌。一个疗程吃完,症状没见好转,反倒随着林历工作危机的加深更严重了。第二次就医,同一个门诊的其他医生给林历开了增强肠胃动力的药品和更为珍贵的三联活菌,这种活菌需要放在冰箱里保鲜。仍不见疗效,林历再换一家医院看诊,开的药还是胃肠动力和益生菌。


图 | 林历桌上堆积的药物


总是找不到病由使他变得沮丧。他很多次想到自己可能是癌症。为了排查,血检过的林历还特地去做了十二指肠检测。以前体检,他都会特地跳过这个环节。


病症最严重那段时间,林历已经不愿吃药。他开始求助于偏方,通过老家亲戚的介绍,父母给他寄来药品:一些晒干的桑叶。父母说,这是老中医调配的秘方,因为“这种桑叶蚕吃了之后,会吐出很漂亮的丝”,对肠胃有好处。


收到桑叶后,林历每天喝桑叶泡水,感觉恶心又怪异。干桑叶泡水后呈现出淡酱色,喝下去时,有一种带着灰尘的干抹布重新过水后的味道。


有一天,频繁腹泻后筋疲力尽的林历站在楼道的窗口透气,他突然就想从二十多楼跳下去。脑际冒出的这个想法,吓了他一跳。他一直是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然而眼下工作遭遇冲击,肠胃病又剥夺了他吃饭的乐趣,日常生活也被不停地跑厕所切割成碎片。林历突然觉得“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了”。他感觉自己的肠胃像一个永远哄不好的婴孩,每日哭闹,将他的日常逐渐剥夺殆尽。


疾病如同命运一样难以捉摸。林历感觉自己和肠胃开启了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对话,每一次尝试,他都在问它们,“我们这样做会好一点吗?”令人绝望的是,答案永远只有一句,“不会。”


缺乏器质性病变,导致目前肠易激综合征没有专门的检测方法,医生只能通过排除性诊断的方式进行确诊,患者往往辗转奔波在多个科室才能逐步逼近结果,转向关注精神与心理健康。求医的迷途,几乎成了每个病友的必经之路。


在深圳、上海各大消化科求医无果后,修习心理学与数据科学、崇尚西式教育的李思伦,第一次开始考虑试试中医。在深圳一家公立中医院的针灸推拿科,一位中年男医生在把了脉、看过他的舌头后,给他做针灸。


治疗时,他的头部、腹部、手和脚都扎满针头。当晚,李思伦就感觉自己的胃肠恢复了运作,“能感觉到肠道的蠕动,之前食物在肠道塞着的那种腹胀感很快就没有了。”此后一段时间,他开始隔天进行一次针灸,搭配刮痧、拔罐。


那段时间,李思伦好像第一次看到康复的希望。每次扎完针后的前三天,他都能感觉到自己拥有了健康的困意,不再像往常一样失眠,吃中药一周后,他开始感觉到食欲的振奋,对于饭菜和水果的香味变得敏感。


有段时间,他迷失在各类中医术语中。刮痧的护士时常一边刮一边对他说,“湿气重成这样,你怎么睡得着?”医生向他解释针灸的原理,“这是气血开始通了。”他开始琢磨“气”是什么,“血我知道,气是啥?真的有空气在我身里流窜?”中医的疗效维持了几个月,到了冬天,李思伦的失眠和腹泻再度出现。


2023年,美国加州大学的胃肠病学家埃默伦·迈耶发现,一些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也能改善抑郁症,在进一步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肠道不仅能体现情绪,也能反过来影响大脑,产生情绪。长期的肠胃问题也可能成为抑郁与焦虑等情绪病的根源。


情绪诱发肠胃问题,肠胃问题又进一步恶化情绪。长期找不到病因也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后,有人会走入身心状态的恶性循环。


在病情拖沓了半年后,林历在医生朋友的建议下决定去做肠胃镜检查。朋友跟他说,血检和粪检只能判断肠胃有没有明显的病变,而肠胃镜检查可以直接看清楚肠胃的状态。


为了能把病看清楚一点,林历听从建议选择了半麻肠镜。过程中,他清楚感觉到机器手臂从身体的入口逐步伸进肠道,像一根触手不断搅动。气体从“触手”中喷出,林历感觉到自己肠道的褶皱被用力撑开。走出医院后,林历感觉自己痛苦得站都站不起来。


检验结果出来了,医生拿着报告告诉他,“你的肠道特别平滑,没有溃疡,什么问题都没有。”林历感觉自己彻底崩溃了。


情绪的疗救


和林历一样,很长时间里,李思伦都觉得自己得的是肠胃疾病而非精神疾病。他毕业于某知名高校的心理学专业。“抑郁症啥样的,我应该知道啊,我不能是抑郁症吧?”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一直没有去看精神科。


2023年11月,在持续胃胀、便秘、反流、呕吐、胃痛半年后,31岁的自由职业者罗西,终于在北京友谊医院的消化内科得到了转精神科的建议。在北医六院,她确诊了重度焦虑和中度抑郁。和李思伦一样,也是在服用精神科药物的第三天,罗西就拥有了一个健康的肠胃,鲜少再反复。


在医院讲述这些年发生的事情时,罗西才发现自己忽视了大量以往习焉不察的身体与情绪反应。


她回想起自己三年前在公司担任组长,上台汇报工作时,会手抖、面红、出汗。她需要深呼吸一口再用手指掐自己大腿,才能镇定下来。如果第二天有事要做,她头一天晚上会睡不着觉,躺在床上,能听见自己震耳欲聋的心跳声。回想起来,这些都是焦虑症躯体化的症状。


罗西意识到,躯体的反应源于自己长期对情绪的忽视与压抑。胃肠并不是第一个发出信号的器官。内心的压力像一壶不断逼近临界的沸水,先从泪水、颤抖、心跳等微小的变化中溢出蒸汽,壶盖跳动发出最初的信号。在持续的忽视中,最终漫溢而出,带来更多器官的崩坏。


了解到肠胃的反应与心理健康相关后,许多人都经历了一场回忆的倒带。当过往的自己站在现在的自己面前,有人第一次认真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看见自己的成长和每天的日常。


林历出生在西部的小地方,靠念书一步步走到了大城市。回首自己过往的生涯,他觉得自己潜意识形成了一种观念,“重要的是事情,而不是我。”生活锤炼中,他成长为了一个扛得住压力的人,相信努力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突袭而来的肠胃病以及漫长的诊疗,让他开始感觉到不可控。身体和外部世界一齐下坠时,他感到个人的努力也会触抵边界。当现实的困境无法通过努力遏制,精神会被挤压,情绪的洪水也会从身体中决堤。


确诊肠应激综合征后,林历开始尝试更多关注自己的身心。夜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候,他不再像往常那样想着明天的工作,而是先关照自己的情绪,安慰自己“失眠也没关系”。在没有办法改变外部现状的时候,他能改变的只剩下内心的情绪。


有时,他想着喜欢的文学人物,感觉自己的自我意识被他者的故事所淹没,好像变成一片放置在沙滩上的贝壳,任由潮水冲刷,不再沾染现实的泥沙,被浪涛放逐向开阔的海面。


到今年7月,停顿的项目重新启动,参与方也逐步撤出。压在林历身上的石头一颗颗挪动,项目的业务滚动起来,工作也逐渐忙碌起来。林历发现,尽管自己还没有去看精神科,肠胃的症状已经消失了。


*应讲述者要求,文中人物信息有模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作者:谢高苗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