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 (ID:yuangg173),作者:元淦恭,题图来自:AI生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 (ID:yuangg173),作者:元淦恭,题图来自:AI生成
前天晚上,网络上开始疯传成都在搞大规模的拆迁。大规模的拆迁,是为了大规模的建设,为什么要开展大规模建设?因为四川现在是重点建设的“战略腹地”和“关键备份”。
受此“利好”刺激,昨天四川省、重庆市的股票上演“集体涨停”。虽然成都住建局辟谣,城市更新一直在正常进行,根本没有短时间内的大规模拆迁,相关的网络帖子纯系谣言,但谣言背后关于川渝战略地位的讨论,却始终撩人心弦。
近年来,川渝地区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明显上升,有几个标志性事件。
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3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提及。
7月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放眼中西部,川渝地区是工业门类齐全、人口规模庞大、自然资源丰沛的最重要“后方”,这是被抗战和“三线建设”的历史和近年来川渝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所验证的。“战略腹地”和“关键备份”,主要就是川渝,这是没有争议的。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腹地服务保障功能”,已经算是认领了这个KPI。
上个月,高层出台了一个关于就业的文件,提出“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就业承载力”,“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到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本来的意思是通过产业转移,扩大中西部人口的本地就业,但也被很多人掐去了文件本身是关于就业的这个头,认为文件就是要把厂矿企业往中西部搬。
高层关于安全、战略腹地的表述,和通过促进产业转移引导区域就业平衡的政策,被放在一起,就是一个清晰、简明的故事线:
中国要从“重发展”转向“重安全”。“重安全”就要发展川渝地区这样的战略腹地。要发展战略腹地,就要搞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基于上述逻辑,舆论场上也有两种流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是,这就是“新三线建设”,国家的资源向哪里投入,哪里就要起飞,人的职业和财富选择一定要跟着国家大势走。
另一种针锋相对的看法是,“三线建设”本身就是不经济的,搞“新三线建设”完全是资源的错配。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产物,强行推动产业转移是降低经济效率的不智之举。
在我看来,这两种看法都有其道理,但也都有片面之处。
国家搞“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并不是“新三线建设”。在理念上,这当然受到“三线建设”的影响,但它和“三线建设”有许多重大的区别。
第一,“战略腹地”本质上仍然是服务全国的,尤其是要支持东部地区。
什么是“腹地”?“腹地”作为经济学概念,它最经常的指代,其实是相较于枢纽地指代资源地,比如我们说,长三角是上海的人口腹地,长江流域是上海的港口腹地。“腹地”等于“高地”吗?不等于。川渝地区作为“战略腹地”,很明确的任务,就是要保障全国的粮食、能源、战略性矿产等供给安全(有人认为粮食能源可以不自给,那是另一个问题),四川产的东西,是要全国供应的,不是说搞了战略腹地,就不要西电东送了,就不要川气东输了,而是要给东部送更多的电,输更多的气,提升全国的资源自给水平,从而实现更大层面的“安全”。
第二,“三线建设”是迁移,“关键战略备份”是“拷贝”。“备份”这两个字很清晰——“鸡蛋不能装在一个篮子里”。当下中国,绝大多数重要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高度集中在东南沿海,所以要在西部有“备份”。既然是“备份”,那就是在不动原来的企业的基础上,在西部新搞一套东西,不是把东部企业用行政命令方式往西部迁。“三线建设”的核心逻辑是“迁建”,而“战略备份”的核心逻辑是“拷贝”,一个是“剪切粘贴”,一个是“复制粘贴”。
第三,“三线建设”是完全为备战服务的,当下的区域发展战略不是。“三线建设”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国家是唯一的投资主体;军工是核心布局的产业;山(区)、散(分散)、洞(穴)是优先布局的地形。
显然,近年来国家对川渝地区的支持政策,并不是这三个逻辑,从投资主体来看,民间投资和招引外资是关键力量;从产业分布来看,非军工产业占比远大于军工;从空间格局来看,重点发展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尤其是成德眉资平原地区,是“平原+集中”,而不是“山区+分散”,优先考虑是经济效率。
综上,发展川渝,当然有安全考虑,但更有经济考虑。
在中国,讨论区域发展问题,“政策万能论”是一个极为流行的分析框架。高层的政策给到哪里,哪里就能起飞,高层的政策不给哪里,哪里就要衰落,但事实从来不是如此。
西部大开发二十多年,为什么唯有川渝地区成为西部经济高地?同样是老工业基地,同样有中央政府强力的政策背书,为什么川渝和东北过去二十年的命运出现巨大分野?
很显然,川渝地区成为“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是果而不是因。不是国家要让川渝来担当这个使命责任,而是因为川渝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只有它才担得起这个责任。
一个地方的发展,国家的投入当然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但对于一个较大面积的区域(而不是像深圳这样的单点城市)而言,资源禀赋才是更重要的底层因素。
川渝的资源禀赋是十分优越的。
它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有全国最丰富的天然气储备,也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能源价格低,是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而当所有工业逐渐都在变成“电子工业”,这个优势就进一步放大了。
人口众多。川渝总人口接近1.2亿。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显著的城乡差距,使川渝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劳动力供给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然得天独厚。去广东打工一个月挣8000,回四川打工一个月挣5000,这个选择并不难做,正是因为此,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转移到川渝地区,虽然有政府引导的成分,但归根结底主要是市场选择。
制造业的转型,彻底改变了川渝地区的区位条件。川渝是今天中国最重要的汽车和电子工业基地之一,而汽车和电子都是对运价不敏感的行业,大量依靠的是陆运和空运,成都重庆距离欧洲等许多市场的距离,比东部沿海还要近,成渝线一直是开行规模最大的中欧班列,这正是川渝地区区位优势的缩影。
在能源、人口、区位等条件之外,川渝地区还有颇多有吸引力的地方,这篇文章不一一展开。我要说的是,川渝有今天的发展,决定性的因素,是自身禀赋的内因,绝非政策扶持的外因。要说政策扶持的话,拉通看改革开放45年的历史,川渝地区真不算什么政策高地,至于“四川发展完全靠转移支付”,这我之前也详细分析过,绝非如此。
回溯自秦并巴蜀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四川盆地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这是四川优良禀赋的结果。在工业化时代前期,沿海地区的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到工业化时代后期,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的产业差距完全可能缩小,这也是被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形所证明。
有些人认为,只要有了政策,就可以“点石成金”,这显然高估了政策的力量。而另一种认为只有东南沿海才有经济效率,发展川渝纯属资源错配的看法,也没有客观看待川渝的条件。
川渝和沿海的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发展川渝地区,归根结底,是把川渝巨大的内生潜力激发出来,而不是把中央和外部的资源一股脑堆给当地。
最后谈一谈,对普通人而言,应该如何看待今天的川渝地区?尤其是外地人,值得冲成都重庆吗?
首先,如我前文所说,川渝的发展,不可能是靠东部产业强行转移。所以,如果你本来在东部过得挺好,完全无需因为看到什么“政策导向”瞎折腾。
但是,应该客观认识,川渝地区已经是中国经济“第四极”,又有国际战略的加持,肯定是强于全国大多数地方的。成都和重庆都是1000万城区人口的超级城市,体制内、体制外的工作机会都是比较多的,工业门类也很齐全,尤其是对工科生,是非常好的选择。都是造汽车,你在成都重庆和在上海广州,收入能有多大区别?但是考虑房价、物价,那生活可就太惬意了。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如果从事的不是金融、互联网等高收入行业,其实在哪里收入差距都不大。在成都重庆,“百万年薪”这种顶级工作确实是没法和京沪深比,但一般人要找到可以和一线城市拼“性价比”的工作,还是不那么难的。
更关键的是,只要理解川渝经济是为什么崛起的,就会知道,川渝吃的不只是“政策饭”,而是“老天爷赏饭”,川渝地区的繁荣是历史时期的常态,绝不是昙花一现的偶然。如果要在今天的中国范围内找定居的地方,川渝绝对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