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作的秘诀
2024-10-21 08:41

高效工作的秘诀

本文来自:知乎,作者:携隐,原文标题:《读书 | 每天只工作4小时的神仙生活,要怎么做到?》,文章首发于:2019年11月18日,头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深度工作提升效率,短时间高产出。

• 🧠 深度工作省力,提高专注力,减少注意力残留。

• 😊 深度工作带来心流体验,增加快乐感。

• ⏰ 通过改变工作原则与笔记记录,优化时间管理。

作为一个工作狂,我真的不介意long working hours。MBA期间我每天安排满到爆,投行期间我每周工作100+小时,现在又喜提斜杠中年,做着公司开着健身房经营着京都的民宿,乐此不疲。


工作让我快乐。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做的正是我喜欢的事,更因为工作给我诸多自我审视和提升的机会,这是会上瘾的。


但总有那么一刻,再投入更多时间已经不再可能,需要比“多花点时间”更高级的方法,才能继续提升产出。这个分水岭对我来说是两年前,从那一刻起,我开始琢磨“反工作狂”式模式。


结合认知科学、大脑运作原理、精力管理等知识积累,两年来我所琢磨出的这个新的工作方式,正是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深度工作》所讲的方法。


一、为什么要深度工作?


作者用了不小的篇幅解释深度工作的重要性。这让我一开始觉得很疑惑:深度工作的好处不是不言自明吗?50%的效率,一天工作10小时,效率提升到100%,一天就只要工作5小时了啊?


但当我突然想到,有很多人跟我说要“慢慢复习”,因为“喜欢悠闲/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的时候,我又觉得,嗯,确实需要好好强调一下深度工作的意义。


意义1:省力。


高效率/强度应该更累吧?最多就是省时,为什么能省力?


因为深度工作意味着高专注。


注意力残留(Attention Residue,简称AR),指的是从任务A转到任务B时,仍停留在A上的注意力。AR越小,浪费越少,总精力支出越小。


研究表明,当你做任务A的时候越不专注,转到任务B时的注意力残留越多。也就是说,如果深度工作5小时需要10个单位精力支出,把同样的工作延长一倍,你需要的精力支出不再是10个单位,可能是15个单位。浪费了5个单位。


为什么学霸只花你一半的时间,学得就比你好?可能并不是智商有差别,而是因为学霸的时间都花在深度工作(学习)上,省时省力啊。


意义2:开心。


你们有没有好奇过,当我们在神游的时候,进入思绪的一般都是什么?


失去专注点时,大脑不会想着生活中愉快的事,反而会纠缠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其实是我们的生存本能:自动自发的危机意识。


当我们有专注点时,大脑就没这个闲心去想别的了。专注力越高,大脑中调动的功能区域越高级,越容易形成心流。


而心流使人快乐。


意义3:产出。


真正有效果的学习和技能提升,只能通过刻意练习获得。刻意练习的要素之一,就是高专注下的不断反思和自我纠正。


放在工作上也是一样:真正的产出(高质量的论文、有创业的解决方案等),只能通过深度工作获得。


以上三个深度工作的意义,好像都有点颠覆认知:


  • 工作“深度”降低,你不是更省力,反而会支出更多精力

  • 所谓“悠闲/轻松”的工作,并不会让我们更开心,反而会让我们更不开心

  • 时间花得越多,产出可能越少


而只有通过深度工作,才能:


  • 省时省力

  • 达到心流状态,工作得很快乐

  • 有真正的产出


那我们要怎么做到深度工作呢?


二、第一步,改变工作原则


作为人类,我们整天都在抵制欲望,精疲力竭。


其中最大也最难抵制的欲望是:偷懒。因为生存本能无时无刻不在“督促”我们节省(在原始人类时期)十分宝贵的资源。


所以我们的出厂设定是“最小阻力原则”:避免思考,推卸责任,眼不见为净。永远有将注意力转移到肤浅事物上的冲动。


邮件来了先随手一转;讨论吃什么、什么时候见面喜欢说随便;遇到难题不愿意去思索核心问题,只会围绕难题已知的部分打转。


结果收到邮件的人不明你意图,回邮件询问,引发了新一轮沟通,来来回回浪费很多时间;决定不了要吃什么、什么时候、在哪见面,又是一轮轮来来回回的沟通;难题始终解决不了,始终占据你的工作容量,变成甩之不去的隐忧。


我们要把“最小阻力原则”,转为Busyness as Proxy for Productivity(BAPFP)原则:忙碌性能比率。


这概念听起来有点抽象。其实我觉得就是:总支出最小化原则。


邮件来了,先搞清楚接下来要做什么,转的时候就把instructions尽量写清楚。这比随手一转累多了,但这一次性投入能极大简化后续工作,总支出减少了。


有人问你有没有空见面,与其每次都偷懒回答几个字来来回回,不如一次性说:可以、我哪些时间有空、建议在什么地方见面、见多久、讨论什么。


三、第二步,找到你的深度模式


《深度工作》介绍了四种模式。


第一种,禁欲模式。远离社会,离群索居,创造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


这很难实现。


第二种,双峰模式。不是完全脱离社会,只是隔一段时间躲起来一阵。


比如荣格无论诊所和出版社活动多忙,每年都会花几个月躲进他森林里的小石屋;JK Rowling在五星级酒店豪华套房住了几个月,才写出了哈利·波特的最后一本;我很喜欢的一本书《Give and Take》作者,沃顿商学院教授Adam Grant,每个月都会有2~4天“下线”。


第三种,节奏模式。每天启动一个深度工作时间。


这种模式听起来是最容易实现的:每天只要一段时间就行,这段时间内完全离线也基本不影响其他人的工作。然后把这个时间段固定下来,形成习惯。


注意:这个时间段最少得要90分钟,否则很难达到深度工作状态。


第四种,记者模式:随时能进入深度工作状态。


这无疑是最理想的状态,既能累积深度工作时间,又不受固定节奏的束缚。但这需要长期坚持深度工作原则,慢慢锻炼出专注力收放自如的能力后才能做到。


对上班时间固定的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最可行的是:


  • 先利用周末进行双峰模式

  • 熟悉深度工作后,逐渐过渡到每天固定时间的节奏模式

  • 专注力进一步提高后,加入记者模式


四、第三步,笔记本大法


忙碌的MBA时期和同样忙碌、一周工作100小时+的投行时期,已经让我对长时间工作很适应了。但MBA和投行期间,永远都在multi-tasking,很少有能focus在一件事上的机会(我常自嘲bankers都是ADD)


近几年的区别就是,我会把工作事先安排好,一次只focus一件事。专注这件事的时候,就尽量不去想任何其他任务。换句话说就是:将注意力残留降到最低。


渐渐就能感觉到我的专注力在提升。以前需要一个安静无干扰的环境,尤其是在深夜,微信都沉寂了,才能进入最高效的状态。现在基本随时随地都能进入状态。


以下是我这些年摸索出的,最能助攻“一次只focus一件事”的一套方法。


首先,永远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


这个笔记本用来记录所有需要大脑记住的东西:待办、会议记录、文章构思、随手notes等等。


记下来之后,大脑就不用再记了,可以把带宽全部留给当下要focus的那个任务。


刚开始不习惯这么勤做笔记的时候,你们可以定期做一下mind dump:把当下大脑里想到的ideas、to-dos、希望自己记住的感触等等,都一次性写下来记到本子里。渐渐你会发现,mind dump能写下来的东西越来越少,这就表示你已经越来越习惯把东西随手记在笔记上而不是脑子里。


当大脑里不再有那么多隐忧(需要记住的每一件事,无论多小,大脑都害怕忘记,只能不断分出带宽去重复),你做事就能真正全神贯注,慢慢你会发现你focus的能力不知不觉就得到了提高。


其次,不断列出重要目标,并给工作的深浅程度评分。


我的所有待办事项都记在笔记本上。每完成一项任务,我就把那行用粗笔涂黑。


因为笔记本上没法按优先级排序,也没法分类,你会得到一个看似非常杂乱的、很长的待办清单。这会让你:


1)非常放心,所有需要做的事情都在这里了;

2)每次完成一项任务,都不得不把所有任务再看一遍,来选取下一个任务。


反复review剩下的任务,就是一个非常dynamic,非常灵活的评分体系。


我不需要事先安排什么优先级,每次看一遍清单,当下最紧急的事情是什么,我自然就知道了。我也不需要给任务安排什么时长、地点,当下我就知道,我还有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在那个地点,最适合做的是哪项任务。


因为这项任务已经符合时长、精力、地点的要求,接下来自然就能心无旁骛、没有压力地去完成。也绝不会出现“我现在该干点啥呢”的时间浪费。


哪怕一天中发生很多临时事件,打断我的进度,一旦把突发事件处理完,我又能回到focus的状态,回到任务中去。


P.S. 因为总有笔记本不在身边,或者掏出来很麻烦的时候,我会结合Todoist这个app使用。安卓手机上Todoist有一个快速添加任务的widget,任何东西都能2秒记录好。这些新的任务会出现在inbox里,等我坐到电脑前,就会把inbox里所有新任务全梳理一遍,记到笔记本上。


我试过无数待办app,总是用着用着就发现,当天的任务完不成,未来的任务无限往后拖,someday的任务创建后就几个月都不去看。用上笔记本大法后,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五、第四步,拒绝肤浅消耗


已知:因为大脑能力有限,每天的刻意练习时间最多只有四个小时(《The Talent Code》《认知天性》等书都提到这一点)


同理,每天能深度工作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既然如此,更不能把精力消耗在肤浅的或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情上。


比如本文第一步:改变工作原则中提到的,掌握主动权,用“闭合”型回复替代开放式回复,减少后续沟通。


再比如集中几个时段回复微信,不要整天都粘在手机上;所有事情尽量提前预约,不要变成打乱一天安排和节奏的临时事件。


《深度工作》里还提到一点,是颠覆我之前认知的:碎片时间里也不要被肤浅的东西吸走注意力。


以前在出租车上、等安检、走路上班这种时候,我都觉得:反正做不了啥,看会微博好了,打个小游戏好了。这不就是适当的消遣


但是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些“消遣”,好像并没有放松身心的效果。看多了反而觉得累。


当我们的注意力总是不自觉飘到这些肤浅的attention getter上去时,不但是在消耗大脑能量,还会让自己深陷“最小阻力原则”,抵制诱惑的能力下降,分心习惯加强,久而久之,大脑的focus和认知能力都会下降。In short:会变傻。


那这些时间能做啥呢?——我会用来想要写的文章的提纲。你也可以想工作外的事,比如想搞一次断舍离,该从什么房间开始整理;想做一个旅游攻略,按照什么顺序着手。


六、第五步,Work Hard,Play Hard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道理我都懂,但这样也太累了吧,人生的乐趣在哪。


Here's the good news:对深度工作来说,充足的娱乐时光同样重要。


大脑需要时间connect the dots,这通常是在潜意识层面完成的。如果注意力一直在工作,潜意识就无法接班。只有给自己足够的安逸时光,才能促发学习、洞察力、创意。


给自己创建一个仪式感,每天工作完成后,就彻底放下。


和朋友家人聊天,看书,亲近自然,都是很好的休息,让大脑转移到完全不同的领域上去。充好电,第二天才能精神饱满,达成深度工作目标呀。


深度工作的第一步,是转变思维,从“最小阻力原则”,转到“总支出最小原则”。


第二步,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模式。最容易实现的是节奏模式(每天划出深度工作的时间段),然后慢慢转向记者模式(随时可以进入深度工作状态)


第三步,笔记本大法,mind dump。


第四步,拒绝肤浅消耗。


第五步,玩个痛快!


照这样做,你可以每天只工作四小时,产出得比过去还多,剩下大把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我们一起加油吧!


本文来自:知乎,作者:携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