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点人物志,嘉宾:李佳(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高级研究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适老化专委会副主任),作者:芝士咸鱼,原文标题:《2053年中国老龄化最高峰,学者提醒:年轻人趁早别当“牛马”》,题图来自:AI生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点人物志,嘉宾:李佳(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高级研究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适老化专委会副主任),作者:芝士咸鱼,原文标题:《2053年中国老龄化最高峰,学者提醒:年轻人趁早别当“牛马”》,题图来自:AI生成
按预测,中国将在2053年达到人口老龄化最高峰。
彼时,第一批90后正踏入老年,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新新老人”们,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老人在社会占比30%以上,出门时你或许会发现,正在衰老的自己,是公共场所里最年轻的一位。
老龄化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过去人们以为老年话题与年轻人无关,事实上,人人都会老,真正面临重度老龄化危机的,反倒是今天的年轻人。
面对老龄化加速的现状,怎样才能让父母拥有高质量的晚年?作为年轻人我们又该如何提前为养老做准备?普通人怎样在银发经济中寻找新机会?
为了解决以上疑惑,我们联系上了学者李佳,他是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高级研究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适老化专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老龄社会的研究与实践,并将他的研究成果出版成《安心老去:面对老龄化冲击的准备》一书。
在李佳看来,中国刚进入中度老龄化,需要利用时间窗口,为老人们展示老后的多元化选择。年轻人也应该提前做准备,未老先备,才能在未来安心老去。
以下根据他的讲述整理。
一、新老龄群体涌现,普通人如何过好“第三人生”?
2020年起,60后正在陆续步入60岁,与40后和50后相比,60后是全新一代的老龄群体。他们的寿命更长,健康意识更强,收入更多,受教育程度更高,对于退休生活的预期也更丰富。
以中国为例,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约35岁到2023年的78.6岁,增长了一倍有余。我们常常以为长寿后人的失能时间变长了,实际上,老人的失能时间没有变长,增加了很长的健康老龄期。
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对全国的老人做健康状况自评,分为四个级别:健康、基本健康、不健康但能生活自理、不健康需要人照顾。其中“健康”及“基本健康”占比超过85%,“不健康到需要照料”的比例不到3%。
人的健康老龄期不断延长,于是涌现出了新的人生阶段——第三人生(指退休到彻底失能前的时间阶段),短则10年,中则20年,长的话30~40年都有可能。
不少老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第三人生。一位活到100多岁的老教授,在98岁时曾经和他的学生嘟囔道:“如果早知道自己能活这么久,我就不这么活了。”
当我们有了更长的寿命,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在退休这个全新的时间段,除去体力活,你可以做任何一件想做的事,用十多年的时间积累,任何事都可能会实现。因此,第三人生又被叫做黄金人生。
今年,我参与了一个关于第三人生的项目,在七个城市寻找开启第三人生的方式,发现大多是老专家、老知识分子、老干部的案例,大多数普通人的第三人生却是空白的。
面对身体逐渐衰老、脆弱、无力的老年人,过去我们以为只有陪他们聊天,才能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事实上,社会组织把志愿者用在陪老人聊天上,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既浪费志愿者的能力和爱心,也无法真正帮助老人。
我们需要向普通老人展示多元化的方案和图谱,让他们思考:我到底能做什么,我的选择在哪?
当老人意识到第三人生的存在,可能会涉及继续教育,如果只让他们去学唱歌跳舞、琴棋书画、玩花鸟鱼虫可能远远不够。他们想不想要更好的生活?想不想有更多的收入?这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比如最近出名的山山大爷(64岁)和黄大妈(60岁),都在变老后选择成为脱口秀演员。我们从前无法想象一个人60岁才开始说脱口秀,李诞想不到,程璐也想不到,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老人想过好第三人生,需要尽量选择个体能做的,你可以报名说脱口秀,可以选择写书,而不再是跟组织发生关系,因为组织越来越认为这(雇佣上年纪的员工)是一种负担。
国内普通人过第三人生的案例比较少,我再举两个国外的案例。
先说一位普通职员的故事,他退休后每天在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教小学生如何正确地过马路。因为他的父母死于车祸,每当他教会一个孩子安全过马路,就觉得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第二个例子是一位长期在外漂泊的人回到农村老家,发现老家已经人烟稀少,于是他找出村子曾出过的一位名人,四处收集这位名人的事迹,写了一本书,自此开始全国巡讲,既介绍名人的故事,也提升了家乡的知名度。
当然,如果直接在国内套用这些案例,或许不是很实用,我们可以以这些案例为方向,寻找并挖掘更多的本土案例,再将其形成模式向普通老人展现,给他们启发,让老人们更好地度过第三人生。
二、中国老龄化影响最深的,是90后“新新老人”
中国刚刚进入中度老龄化,2021年,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超过了14%,2023年年底60岁老人占比超过20%。这两项数据是我们判定中度老龄化的重要指标。
媒体上经常将中国的老龄化称为重度老龄化,甚至把未来称为超重度老龄化,这是错误的评判。老龄化的划分标准非常清晰,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属于轻度老龄化;超过20%是中度老龄化;超过30%才是重度老龄化。
为什么我们会对老龄化有如此强烈的感知呢?因为我国现在老龄人口的浓度变高了。中度老龄化意味着每五个人里就有一位老人,我们迎来了一个“家家有老人”的时代。
中国的老龄化有三个特征,第一是“超级老龄化”,“超级”反映在我们超大规模的人口数量;老龄化发展超快速度;与发达国家比,中国在更早的经济发展阶段进入老龄化;中国的老龄化还呈现超稳结构,老龄化程度将在2050年前后进入高原,一直延续到21世纪末。
第二个特征是“复杂老龄化”。我们的老龄化跟数字化、城镇化三化共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城市养老、农村养老、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老龄化程度在城市与农村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数量首次超过了农村老人。
人口的快速流动,急剧改变着城市的老龄化程度。流动人口的年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60岁以上的老人在增加。从前的流动人口以劳动力为主,村里的青壮年出去打工,孩子和老人在家里留守。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后,将孩子带去了城市,又需要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很多老人也想方设法到城里找工作,因此越来越多地呈现“家庭式集体外出打工”的趋势。
我国的老龄化还有一个特点——新型老龄化。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其他国家没有经历过的。没有可以直接参考的经验,需要探索出一套真正的中国方案。
按照预测,我国将会在2053年老人数量达到最高点,进入重度老龄化(也有说法认为可能会加速到2050年)。
那时,90后开始步入老年,我们将以90后为代表、2050年开始步入60岁的人群,称为未来的“新新老人”。研究“新新老人”时,我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现象:
“新新老人”们可能会衰老得更早。因为这一代人更长时间地使用手机,影响视力;戴耳机的时间更长,影响听力;吃甜食喝奶茶的频率更高,影响牙齿。
我们经常说“人老先老腿”,其实人最先衰老的是牙。当牙齿受损后,如果你没有及时修补,咀嚼食物的粉碎度不够高,营养吸收下降,进而导致肌肉流失,腿会开始乏力。
45岁时,你或许会出现眼花,再往下就是听力障碍,一旦出现听力障碍,就会让人和外界的交流受限,社会参与感就会进一步减弱。听力减弱之后,你说话时也会声音更大,交流的人会觉得反感,就这样,你会逐渐跟社会隔离。
当“新新老人”老去,他们的消费习惯也完全不同。传统老人买菜为了省两块钱可以走两公里,而“新新老人”为了少走500米,愿意花钱点外卖。我们常说:传统老人是攒钱的一代,新老人是挣钱的一代,而“新新老人”是花钱的一代。
现在普遍认为老龄化只跟老人有关,其实受到强烈冲击的是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他们未来将面临着真正的老龄化社会。
三、培养适合60岁的技能,比攒钱实用
老龄化是一头体型巨大的“灰犀牛”,看似迟缓又身在远处,你能看到它,却很少预先做准备。年轻人要从现在开始为抵御这头灰犀牛做准备,如果还像从前的50后、60后那样不当回事,当它向你狂奔而来,你必然会猝不及防,被扑倒在地。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如何为父母的晚年生活做准备?
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健康。如果自己不够健康,无法应对父母未来生病住院需要人照顾的情形;其次,鼓励父母多出门开启他们的第三人生,让老人们动起来,也是对子女最大的减负。老人越有活力,子女的负担就越小。
更重要的是,加强自己的社会参与,不要过于“宅”,积极寻找同伴和社会资源。前段时间北大教授胡泳全职照顾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议题——“如果父母生病,子女要不要辞职照顾?”
我想说的是,子女一定不要辞职照顾老人。辞职意味着你停止参与社会,生活会越来越窄。只有你继续工作,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退回家庭只是把自己搭进去,而没有解决问题。
日本有一个“支持子女不离职照顾父母”协会,我很喜欢这个协会的名字,非常振奋,鼓励大家互相帮忙,给照护者提供喘息时间,协会派人替你照顾,你去外面散散心,看看电影,回来可以更好地照护。
我一直强调,养老要靠社会化,不能完全靠家庭,这样家庭承担的责任和功能太重了,只有社会化才能将成本降下来。
我们期待的“养老社会化”是什么样呢?要有政府兜底的项目,让低收入老年人生活不会太差;还有社会公益的项目,吸引广大志愿者来投入,给长期照护者提供喘息空间;也要鼓励市场化项目,市场化项目彼此竞争,才能提供多元化服务:比如养老院能否提供购买部分养老服务的选项,子女周一到周五送父母去养老院,周末接他们回家,也能解决很多照护难题。
除去为父母养老,年轻人也要提前为自己老后做规划:
第一还是健康。健康是不可逆的,在40岁之后,你需要抓紧时间,降低一些不健康的身体指标。
其次是做好资金准备。尽量节俭,同时了解更多的理财手段。攒出来的钱,建议用在学习技能和兴趣开发上,将兴趣和职业结合,是未来的必经之路。对年轻人来说,比攒钱更重要的,是保存一项到60~70岁还能用得上的工作技能。
我在前面提到了“第三人生”,但在未来我们很可能会迎来“多段人生”。学习、工作、休息并非一条直线,当你遇到工作瓶颈时,可能会进入休息期,也可能重新进入学习期,我们将不断重复着学习、工作、休息的过程,由此形成多段向前滚动的人生。
面临这样的未来,靠做“牛马”翻不了身,上了年纪甚至会被雇主嫌弃。“牛马”永远只能是“牛马”,不要甘心做“牛马”,即使目前在做“牛马”,也要千方百计思考怎么从牢笼中跳出去。
目前,中国老龄人口已经有2.6亿人,老龄产业也可以说是巨大的朝阳产业。越来越多人寄希望于从银发经济中找到新的职业方向,跟养老相关的新职业正在涌现,比如健康教练、医护人员流动上门、老年评估师、养老经纪人……
银发经济是一片蓝海,但目前还没有到爆发期。预计2035年银发经济会有比较好的发展。未来,老年娱乐(生活方式)项目会是主流,健康老龄期变长,大多数老人关心的是如何让老年生活更丰富,老年教育、老年文旅、针对老年人的影视剧、老年餐,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如果年轻人想参与银发经济,需要“立新破旧”,不是放弃自己现有的工作,而是想明白怎么将目前的工作与老人做连接,找到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
最后,老龄社会的核心不是“老”,而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不必过于担忧,也不要逃避。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做准备,加强公共设施的适老化改造,提升城市对老人的友好度,建立真正全龄包容、多元共享、智能创新的老龄社会。未来是什么样,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和行动。
李佳的作品《安心老去:面对老龄化冲击的准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点人物志,嘉宾:李佳(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高级研究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适老化专委会副主任),作者:芝士咸鱼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