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 (ID:sxgy9999),作者:思想钢印,题图来自:AI生成
一、最具A股特色的投资方法
A股又回到了传统的“炒小炒新炒垃圾炒题材”的状态,虽然有一定的监管宽松原因,但这一状态也需要一定的宏观条件。
“弱现实,强预期”的氛围中,最容易出现主题炒作行情,弱现实会导致机构白马票业绩下降,新增资金不愿意流入,强预期又提升了风险偏好,资金避开机构票,猛炒题材。
另外,“宽货币+信用收缩后期”的状态,也可能出现主题炒作行情,宽货币下,闲钱多,流动性强;信用收缩代表实体经济的风险偏好低,处于去杠杆的状态,后缺少产业机会,资金也会往题材的方向去寻找机会。
题材炒作是A股最有特色的投资现象,实际上是传统的趋势交易的延伸,虽然美股也有,比如“游戏驿站”的逼空炒作,但总体上远不如A股这么主流。
传统的趋势交易理论,强调个股走出突破趋势后再介入,但现在的股市早已不是利弗莫尔时代,A股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每天都有一堆主题驱动的强势股竞相表现,争夺眼球和场内资金,成功吸引更多关注者,获得增量资金推动上涨,形成共识,再争夺更多买盘,竞争失败者反被卖出。
A股每分每秒都在上演这样的PK,突破太多,资金太少,大部分突破形态都缺乏趋势演绎能力,导致投资者止损频率过高。
所以现在的趋势交易者,还需要有题材识别能力,在诸多上涨的题材中,预测出能持续获得关注、走强的“最终赢家”。
从趋势交易到主题炒作,这个最具A股特色的投资方法,一直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大多数靠投资者自我领悟。我这两年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写了一系列的“题材炒作”的文章,今天筛选出了这个系列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4篇,包含了题材炒作的四个最重要的问题:
二、什么样的题材容易形成市场共识?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主题?
主题是对复杂的投资对象的简化,是一种大脑的“模式化识别”的机制: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信息,我们不是一个个信息点去分别理解,而是先进行模式识别,快速提取这些信息的关键特征,形成整体印象后,归类为已有的模式,从而加速认知敏感性和高效性。
所以A股几乎所有能发动一轮大行情的主题,都源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个极度成功的、给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主题模式,其原因在于大部分投资者的两个习惯:
习惯一:在自己以前赚过大钱的行业中寻找机会。
习惯二:意义越宏大、逻辑越简单,越容易产生行动,仓位上得也越快。
当某一个题材符合大部分人的上述两个认识习惯,并形成市场共识时,就成为主题,所以预判主题行情其实是在预判一件事:什么样的主题能形成共识?
有一句,傻X的共识也是共识,这句话并不准确,应该说,所有的共识都是傻X的共识,专业人士很难形成共识。
投资者想要做好主题行情,基本上就是三件事:
第一、模式总结,这是最基础的工作,你需要研究A股近20年历史上,让大部分人赚钱的行情的投资逻辑,将其总结成模式,越近越重要。
第二、模式快速识别:把每天看到的新逻辑全部列出来,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以大众的眼光分析这些逻辑的潜力:
1、是否立刻能想到过去的那些大行情?
2、是否足够简单?
3、后续是否有足够多的催化剂?
第三、反馈调整:当市场和你的预测不同,一定有你忽略的东西,你需要倾听市场反馈,调整你对主题的预期,包括时间、规模、节奏。
三、如何预判主题行情的大小?
所有的总结都带有“后视镜效应”,真实的市场充满了偶然性,成功的主题行情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一个成功的主题往往需要:
90%的人注意到
70%的人能够理解
50%的人最终相信
5-50%的人参与
一个主题在理论上具备前述的“共识度”后,能否成为行情,还需要天地时利人和的考验,我总结为“过四关”:
第一关:投资者注意到了吗?
大部分主题都是由一个高关注度、高传播率的事件引发的,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是建立在“打开、转发、点赞”等一系列的社交动作之上,这些动作只取决于话题本身的传播力。
第二关:投资者能理解吗?
投资的理解,是“可解释性”,跟学习中的“理解”是两回事,“可解释性”是让一些陌生的现象合理化,快速填补投资者对世界运行机制的认知空缺。
“可解释性”的门槛,比真正的“理解”低多了,理解的门槛越低,行情潜在参与者越多,越容易引发大行情。
比如阴谋论,完美提供了我们的大脑所需的一些“证据”,在主题行情中,最不缺的就是形形色色的阴谋论。简单粗暴、容易理解的阴谋论比科学复杂的解释更能形成市场共识。
第三关:投资者信吗?
主题投资的“信”,不是相信,而是“信仰”。相信是对某些现象的合理解释,而“信仰”是一种信念系统,不可证伪,具有某些崇高的意义。
但人类高于动物之处在于想象力,为了赚钱,人类就有一系列的方法让自己相信一个现在还不存在的东西,就是找到“目的和意义”。
这就是所谓“唯其荒谬,所以信仰”。
前三关实际上是对“傻X共识度”的细化,但第四关则决定了参考的到底是5%还是50%,决定了行情的大小与延续度。
第四关:投资者会采取行动吗?
大部分散户投资者的行动,受情绪控制,有些票放在自选里看了一年,就是下不了手,而有些票,刚认识十分钟就发生关系。
事实上,散户只是情绪化,并不傻,考虑的时间越长,越觉得哪儿哪儿都是问题,真正的主题投资的标的,都是要尽可能让散户处于强大的“现实扭曲力场”中,丧失思考的能力。
能否让散户买入的“临门一脚”,往往取决于以下因素:
1、记忆效应;
2、赚钱效应;
3、锚定效应;
4、持续发酵。
所有的主题都源于现实,但又具有强大的“现实扭曲力”,当业余投资者在荒漠中“看到”绿洲,但在专业投资者来看,这不过是横店的布景。
四、主题投资区别于价值投资的方法?
第三篇文章从另一个视角,与价值投资进行对比,去理解“主题投资”。
我总结这一句话:价值投资是“人找股”,主题投资是“股找人”,具体而言,有以下的不同:
为什么说价值投资是“人找股”呢?在A股的几千只股票中,真正有长线投资价值的不超过10%。其中估值合理的,不超过5%,考虑到一般人的能力圈,最后连1%都不到。
所以,价值投资的“人找股”是批判性思维,就是一个不断淘汰、不断缩小研究对象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你必须有足够的理性,甚至要抱着“有罪推定”的思维方式去贴标签。
相反,主题投资本质上是一个筹码接力的游戏,你买入一只股票,并不是看到它有价值,而是你相信将来会有人以更高的价格买走,而你的信心来源于现代社会高速信息交换。
那些特别适合主题投资的标的,与其说是你在几千只股票中找到了它,不如说是它找到了你——当你在主题龙头上赚到钱,应该理解,并不是你有能力去挖掘这样一只股票,而是因为这只股票本身就具备了被大众发现的潜力。
所以你根本不需要选股,选也选不出来,而是等“它来找你”的时候,敏锐地识别出它的传播量级。
做主题投资,应该去研究社会学中的传播规律,本文重点阐述了:
1、符号感:主题投资阶段的龙头,都具有高度提纯且唯一的传播符号。
2、快思考:下意识、直觉反应、快速决策。
五、如何理解主题投资中的散户行为?
主题投资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赚其他人的钱,所以对“对手盘”的研究至关重要。
主题投资就像一个散户在大街上走路,忽然看到一群人围观有人摆摊卖货,卖家不停地与围观者互动,他不知不觉就看入了戏,最后鬼使神差地买了一堆自己用不上的东西。这时才知道,那些围观者很多都是早就埋伏好的“猎手”。
散户对题材的参与,可以分为“围观、参与和沉浸”等一系列不断升级的过程。
第一阶段:围观。
好的主题总是从“围观现象”开始。比如直播带货,就是一个非常有“围观感”的形式,虽然那些东西哪里都能买到,但产生围观效应的直播商品,首先要有容易理解的“高价值感”,让散户觉得“不参与就错过一个亿”。相反,如果今天出现了一个新事件、新技术、新产品,但晚上大家都没有兴趣讨论,那这个主题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成为主题投资的资格。
现代社会的传播环境是一个混沌的系统,按照规律和经验打造的话题总是石沉大海,真正火爆的都是无意之中击中大众共识,所以一定要尊重市场的选择,聪明人看一眼,傻子看到晚,一个主题只有产生了散户“围观现象”,未来才有容易割的“对手盘”。
第二阶段:参与。
投资毕竟不是快消品,大部分投资者都是谨慎的——至少一开始是如此,好的题材一定可以逐步提高散户参与度,主要有两个方向:
第一是熟悉感。熟悉感可以打消投资者的戒备,过去一两年曾经被炒作过的,有很多人获利的主题,从一开始就降低了小仓位参与的难度。
第二是大众性。越是简单易懂的概念,潜在参与者越多,与围观感一脉相承。
第三阶段:正反馈。
散户不会一开始就梭哈,而是先投入一部分,有赚钱效应后再加仓,所以散户从尝试性参与到全身心沉浸,中间需要有一个正反馈的过程。
第四阶段:助推。
如果一个主题非常有潜力,大游资可以用直接打板的方式去快速激活题材,激活投资者的快思维,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进来。
第五阶段:沉浸。
主题行情的最高境界就是游戏般的沉浸感,投资者把主题的世界当成现实的世界,忘记股价已被炒高的危险,不愿卖出,让散户参与筹码的锁定。
大部分题材炒作都是到这里为止,鼓声停止,散户最终买单,但少数题材还有第六阶段。
第六阶段:价值现实。
真正赚钱的主题标的需要在行情的最后阶段会演变为类似2021年~2022年的新能源那样的产业趋势,或者成为长期无法证伪的共识,需要符合以下两个特点之一:
1、被赋予价值感,找到价值投资的接盘者;
2、现实产业演变出真正的产业趋势。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