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门的人效如何衡量?
2024-10-29 11:30

研发部门的人效如何衡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走的帆,作者:行走的帆,题图来自:AI生成


一位HR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


一般衡量企业人效的指标有人均产值或人事费比,用人力成本和销售额进行对比。但是如果公司没有销售额,还处于研发阶段,有什么方法可以来衡量人效?


对于尚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确实很难用常见的人效指标来衡量。记得几年前去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交流,公司HR负责人就说:“人均产值、人均利润和人事费比这些指标不适用于我们。因为我们现在还处于产品研发阶段,公司就是要大量投入,如果考核人效,就没人愿意投入了。”


那么,研发阶段的企业就真的没法来考核人效了吗?其实,还是有一些维度可以考虑的。


首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把研究(Research)与开发(Development)区分开。研究和开发两者各有侧重,如果进行考核,关注点也不一样。


我总结了一下两者区别,见下表: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研究关注的是对底层技术、原理的研究,通常是企业愿意投入的成本,以是否能为企业提供成熟可靠的技术作为衡量标准;


开发关注的是将技术转化为商业应用和最终产品,能否为客户创造价值,通常以产品的市场表现和财务结果作为衡量标准。


相应的,研究和开发对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衡量两者模式下的人员效率也会不同。如果把研究和开发混为一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在研究(Research)方面,可以使用的效率指标包括:


1. 研究项目完成率:按时完成的研究项目数量/总研究项目数


2. 研究项目进度或里程碑达成率:按时达成里程碑的研究项目数/总研究项目数


3. 研究技术转化率:转化为成熟技术的研究项目数/总研究项目数


4. 论文发表数:关注研究人员在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等)


5. 专利申请数:关注研究人员提交的专利数,衡量研究阶段产生的创新和发明,注:专利数据可以通过国家专利数据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库等公开专利信息平台获取


6. 研究成本控制率:(实际研究成本–预算研究成本)/预算研究成本


7. 研究项目完成率:按时完成的研究项目数/总研究项目数


8. 研究技术转化率:转化为成熟技术的研究项目数/总研究项目数


9. 论文发表数:关注研究人员在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等)


10. 研究成本偏离率:(实际研究成本–预算研究成本)/预算研究成本


研究方面的人效指标则可以使用:


1. 人均发表论文数:发表论文数/研究人员数


2. 人均专利申请数:专利申请数/研究人员数


3. 人均技术转化:转化为成熟技术的研究项目数/研究人员数


4. 人均研究成本:总研究成本花费/研究人员数


5. 人均研究项目数:总研究项目数/研究人员数


6. 研究人员成本占比:研究人员成本/总研究成本


在开发(Development)方面,可以使用的效率指标包括:


1. 产品平均开发周期:总产品开发周期/全部开发产品数


2. 开发项目进度或里程碑达成率:达成里程碑的开发项目数/全部开发项目数


3. 开发项目完成率:按时完成的开发项目数/全部开发项目数


4. 项目转化率:转化为实际应用或商业产品的项目数/全部开发项目数


5. 产品成功率:达到开发预期进入市场的项目数/全部开发项目数


6.开发成本偏离率:(实际开发成–预算开发成本)/预算开发成本


开发方面的人效指标则可以使用:


1. 人均项目转化数:转化为实际应用或商业产品的项目数/全部开发人数


2. 人均成功产品数:达到开发预期进入市场的项目数/全部开发人数


3. 开发人力成本占比:开发人员成本/总开发成本


对于那些没有把研究与开发明确区分的企业,也可以参考上述指标,只不过区别就是简单把所有研发费用和成本合并在一起计算就好了。


除了上述指标之外,企业也有一些常见的指标来综合衡量整个研发团队的贡献,包括:


  • 新产品销售额占比:研发推出的新产品销售额/公司总销售额


  • 新产品销售数量占比:研发推出的新产品数量/公司总销售产品数量


  • 研发效率:(因产品研发带来的收入或利润–研发投入成本)/研发投入成本


  • 客户满意度:研发的新产品在市场上的客户反馈或满意度得分


在根据上述指标获取到相应的指标后,接下来的一件事就是做数据分析,通常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和自己比,结合自己过去几年的数据指标,通过对比,看数据是呈现上升还是下降趋势,从而判断效率是否有改善。


第二种是和别人比,和其他同类公司的数据比较。如果是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公布研发团队的费用和人数。


下面的截图来自于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从中可以看到具体的公司研发费用、人数、人员结构等等,然后就可以结合这些数据和自己公司来作对比分析了。





如果是非上市公司,公开途径无法获得这些数据,有时候可能需要通过朋友、候选人、同行等深挖才能获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走的帆,作者:行走的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