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作者:陈伟,编辑:Aurora,责编:Alwaysfifi,头图来自:AI生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作者:陈伟,编辑:Aurora,责编:Alwaysfifi,头图来自:AI生成
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会看到很多情绪以及它的表达方式。它无所不在,缥缈、瞬息而又拥有千钧的重量。
心理学核心关注的三大问题:知(认知)、情(情绪与情感)、意(意志与行为),情绪在其中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更好地看待情绪和处理情绪呢?
从我自己的经验和这段时间学习的收获来说,我觉得有如下四种相对合适的认知:
情绪是中性的
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当中,会对情绪做不同的划分。但从整体上来说,比较公认的人类基本情绪包括:高兴、感兴趣、惊讶、恐惧、愤怒、悲伤、厌恶。
这些就好像是组成世界颜色的三原色是:红、黄、蓝一样,其他的颜色是基本色的叠加,而其他的复合情绪,如:轻蔑、尴尬等,也是基本情绪的交错叠加。
我们虽然对于不同的情绪,有好恶、有倾向,但我们首先需要接受的关于情绪的第一个认知观点是:情绪是中性的。
这种中性既表现在不同的情境下,情绪发挥不同的功能价值,也表现在不同面向的多元的情绪,共同构成了丰富的体验世界,它们彼此之间也有制约平衡的关系,如:恐惧,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危险。
“情绪是中性的”这个点,带给我们的导向是,我们需要在生活中,以相对理性的态度对待情绪,要“尊重”情绪。倘若一个人日常体验的,都是人们口中所描述的“积极情绪”,会有轻躁狂的风险;相反,如果一个人一直体验的是“消极情绪”,则也会有抑郁的风险。
我们经常会看到,亲密关系当中的两个人(可能两性关系中表现的更加明显),一方具有高密度、高反馈诉求的情绪输出,而另一方则非常漠然,不要说去“敏感”地体验或观察,即使是“看见”都比较难,而往往冒出一句:“你怎么又来了”——这场面就有点尴尬了。
你要相信一个人,往往“被看见”这一件事,就可以解决亲密关系当中的很多问题。
图/《花束般的恋爱》
当然,我们在鼓励一方要尽可能更多“看见”,更多尊重“情绪发生、发展和消退这一过程的合理性”同时,也要告诫情绪发泄的一方,要警惕:情绪淹没的负面影响。
“情绪淹没”指的是,通常我们的情绪被大脑的前额叶控制,此时相对理性,而如果在某一个切换点被替代,造成情绪由大脑后皮质或皮质下自动控制,由于该部分是一组被认为更原始的,在进化过程中更古老的部分,人的理性控制更弱,就会陷入“情绪淹没”的状态当中,表现为:极度兴奋、愤怒、崩溃、吼叫、摔东西、冻住、无反应等。
有关情绪淹没的一些具体点不展开,感兴趣的友邻可以检索,那么情绪淹没的来源可能和什么有关呢,在我看来有三点:
1. 根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2. 导火索:引发控制模式的切换点(外界应激)
3. 控制方式:缺乏长期的情绪控制训练
情绪需要被命名
依恋模式这块我们放在第四部分简单聊。
导火索的话,引发每个人产生应激的外界刺激或事件都不一样,需要亲密关系当中的另一方留意去观察。所以这部分,我们先来说一说,情绪的控制的发端——情绪命名。
这是我在上课以后,感知到的,确实是东方人不太擅长的部分。
我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表达方式,比如:我们可能大声宣泄自己的不满,像河豚一样;我们也可能默不作声地憋个好几天,像鹌鹑,等到别人发现我们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内心,已经千帆过尽……好可惜,是不是?
你可能在看西方戏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表达:“噢,上帝,我感到非常的生气,身体的每个毛孔都好像要喷出火来。”
虽然这戏剧里面有夸张的成分,但在对自身情绪的命名方面,西方人确实更加习惯化。而情绪控制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将“情绪”厘清,并给它命名。
你或许应该尝试,在下次自己感到愤怒时,用非常镇定和理智的语气告诉对方(或自己):不好意思,你刚刚的行为让我生气了。
在心理咨询室里,如果一个刚刚失恋的来访者,在见面的初期表达了一系列“情绪感知”,你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她更快厘清并命名“情绪的种类”,并根据排序,判断当前被“卡住”的最核心情绪是什么。
就像所有未经定义的概念我们无法理解一样,所有没有“定义”的情绪,我们也是很难处理的,能够合理充分地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正是我们对待并处理这一感受的第一步。
建议大家可以搜索一下“情绪轮”或“情绪轮盘”,在每一次体验过比较强烈的情绪之后,对照情绪轮对刚刚的体验进行命名,并复盘情绪“产生的原因-促发的机制-发展的进程-消退的因素”,这种反思有助于我们下次更理性地处理。
图/情绪轮盘样例
情绪是有阶段性的
倘若你能首先对情绪做到“命名”,你才有机会将情绪抽离为“独立于你”的第三方,用“它”来进行指代。
不要小看这一点,很多深受情绪困扰的来访者,其实在这一点,完成的情况都不好。
他们没有办法非常理智地告诉自己:是的,我抑郁了,或者我在遭受抑郁情绪的困扰,但我,我自己,依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人。
“情绪命名”的核心价值,在于让你能够从更多元的角度,像对待一件具体的“事”,或打包快递一样,将自己的情绪合理地“定义”、“封装”、“递送”出去。
而在承认情绪需要“命名”的同时,我们需要同时了解的是,情绪是有阶段性的。就像我在另一篇写失恋的文《夜长梦还多,你就不要想起我》里,描述的那样,“失恋”就是五个阶段反复交替往复的过程:Denial(否认)-Anger(愤怒)-Bargaining(商讨)-Depression(失落)-Accept(接受)。
这意味着:
1. 你在感受情绪体验的同时,也要认真思考,此刻的你被卡在了什么地方,而最令你消化不了的体验来自于哪里。比如:失恋当下的痛苦,真的是那个人离开的痛苦,还是因为连同那段时光,我们也失去了自己的某一部分的痛苦。
2. 你也要告诉自己,因为情绪有阶段性(包括人对于创伤应激下的情绪反应),所以,你不能着急。除了去经历、去体验,用平时的一些训练更好掌控住局面以外,你别无办法,你无法超越阶段,而提前解脱。
情绪的内控框架是“依恋”模式
之所以把“依恋”这件事放在最后描述,是因为这是情绪追溯当中最困难的部分。
也就是说,即使认可情绪是中立的,尊重情绪,你有情绪“命名”的习惯,并对情绪控制的过程进行训练和复盘,且知晓情绪的阶段性,你也可能发现:当情绪的洪流汹涌而来时,你依然难以招架,这就要回到情绪的内控框架——“依恋”模式当中去寻找答案。
如果要类比,“情绪”和“依恋”的关系,在我看来,如果“情绪”是在“自我”这座府邸中,终日奔忙的“丫鬟”和“苦役”,那么“依恋”模式就是总管内务的“管家”,它调控着情绪内容和表达方式。
依恋在心理学上,被认定是认对生活中特定人物的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联结。精神分析取向的理论认为其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在,而在6个月之后出现选择性。
爱因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法”来观察婴儿的依恋模式。主要设计的实验要素是:当妈妈离开房间和返回房间时,婴儿的反应及探索行为变化(婴儿的探索行为表现为玩玩具),分成以下四种:
1. 安全型依恋:分离时——婴儿哭泣;妈妈返回时——很快平静,探索环境,这种依恋模式在成年后也被界定为安全型依恋模式。
2. 回避型依恋:分离时——婴儿漠不关心;妈妈返回时——回避,这种依恋模式在成年后被界定为冷漠型依恋模式。
3. 拒绝/矛盾型依恋:分离时——婴儿哭泣;妈妈返回时——生气拒绝,继续哭,这种依恋模式在成年后被界定为迷恋型模式。
4. 混乱型依恋:分离时——婴儿哭泣;妈妈返回时——矛盾表现(以上表现均有),这种依恋模式在成年后被界定为未解决型模式。
之所以要对依恋进行区分,是因为不同依恋模式对情绪调节管控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安全依恋的个体已经内化了情感自我调节的能力,相比之下回避型依恋(或冷漠型依恋)则倾向于对情绪进行下调,产生抑郁、压抑的倾向(在亲密关系当中可能表现为冷暴力);
而矛盾型依恋(或迷恋型依恋)则倾向于对情绪上调,缺乏安全边界,产生焦虑倾向(亲密关系中可能的表现为:不断确认伴侣的行踪,翻看隐私信息、手机等);
而混乱型依恋(或未解决型模式)的个体在情绪特征表现上,则容易忽上忽下(通常有早年虐待和创伤痕迹)。
很遗憾,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学数据,但老师曾提到过:不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会在亲密关系当中,寻找另一个不安全依恋模式的个体,原因很可能在于,当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在表达情绪的过程时,通常会在“安全型依恋”个体那里“吃瘪”,互动过程变得非常无趣。而两个“不安全依恋”的个体,维护一段亲密关系的情况下,关系会看起来“drama”而“有趣”的多。
当然,上面只是一个题外话,我们没有必要向看星座那样,将自己的一些情绪表达和行为方式对号入座,去人为将自己定义为“某一种”依恋模式,这个理论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和观察的视角。
还是那句话,不管是“情绪”,还是“依恋方式”,都不应有自体化倾向,它们是它们自己,而“我”,永远是那个最珍贵的人。
如“陌生情境法”实验所指示的那样,当你的“依恋”感到不安全时,你会退回到内心的基地;而当你感到安全时,你才有向外探索的勇气。
不管在亲密关系中,还是日常的社交环境,愿你有更多机会,去体验对一个人有指向性的“安全依恋”,能在中立而有阶段性的情绪中,训练“凝视它,也被它凝视”的信心和坦然。
最后用《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一书中的一句话作结:“我们不能用言语表达的,我们倾向于和他人一起活现出来,在他人身上唤起,以及去具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作者:陈伟,编辑:Aurora,责编:Alwaysf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