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叶橙子,题图来自:《定义》访谈
这几天,伊能静以一己之力送“妈味”凭空出道。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期里,观众们还在为她的奉献精神感动落泪:
团队里的王丽坤、王智都是音乐小白,她开启了自称妈妈般的教育模式仔细指导,看得观众想为她颁发一个“关爱后辈奖”。
可到了第三期,众人对伊能静的态度却悄然改变,纷纷反感地吐槽——
“为什么想给所有人当妈?”
伊能静因此在舆论中经历了口碑大反转,不仅围观的路人们一头雾水,自嘲道“看不懂如今的风向”。
就连切身体会的网友们,恐怕也一言难尽。
夸她的时候是真认可她带队友时的倾情付出,可嫌弃她的时候,也是真反感她言语间令人心生疲惫的潜台词:
“我为了你付出好多啊,你为什么这么不省心。”
这些一言难尽的情绪都在暗示着:
虽然大家是对照着“爹味”创造了“妈味”一词,但大众在其间的情感投射明显要比爹味复杂的多。
相比于“爹味”出道时的琢磨不透,这届网友在“妈味”的总结上明显经验丰富。
有人说妈味来源于无所不在的唠叨与关切。
有人说来源于“都是为了你好”的道德绑架。
有人说来源于“妈妈觉得你冷”式的不容拒绝。
可把这些想象中的具体标签往伊能静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表现相比较,恐怕并不对应。
对待两个年龄稍小的妹妹,她不至于用“都是为了你好”来绑架、要求对方必须学,最多是严厉一些,要一句句地指导挑刺。
双方都是成年人,她也不至于进行狂轰乱炸版的唠叨攻击。
最开始,这凭空出道的母爱人设还是伊能静cue出来的。
她自己主动地代入了“带孩子”的角色,一上来就把“教育好”的目标哐哐定下,坚定投入的眼神倒真有散发母性光辉的气息。
不过这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还无法进入伊能静的母爱宇宙。
虽然平常在网络上叫了许多人“爸爸”,但“认妈”是一件难事。
在很多综艺里,观众都会倾向于给最操心、最照顾人的明星颁发“妈妈”外号,比如《向往的生活》中何炅被调侃为“何妈妈”。
但内心深处,还是把这种照顾与被照顾的关系,认定为普通的前辈提携后辈。
所以各路明星中“妈妈千千万”,可此前也没听过有谁代表了“妈味”。
直到伊能静开始抱怨,大家才隐隐感受到了熟悉的气息。
在她扶墙痛哭,一边倾诉52岁的自己要带2岁女儿如何不易,一边提及指导队友付出太多、身心俱疲时。
熟悉的“我太累了”“为了帮她们,我付出了好多”“她们很需要我”等等话术,才让人瞬间联想起,一套刻在所有人脊髓里的通用语录:
“你能不能让我省省心。”
“你都干了些什么好事?”
“我一把年纪了为你付出多少啊?”
啊,不好意思放错图了,应该是这张——
虽然伊能静从来不曾原版复刻出母亲们在抱怨、数落孩子时的台词,但却让人回忆起了自家母亲自我付出、自我感动、操碎了心的状态。
直到此时,观众们才真正感受到了“妈之召唤”。
而在确认了这熟悉的味道后,此时再回头一看,会恍然发现节目中早已上演了“处处是妈”。
测评结束后安排起吃饭作息,像“牛奶必须热着喝、午饭必须正点吃”的妈。
而随时叫停,会直接批评“音不对”“别拉长”的“专断”习惯,就像上兴趣班时、在一旁严肃注视的妈。
基本是到这,网友们对伊能静的评价才开始逐渐分化、产生争议。
由于伊能静相较于普通人来说、言辞表现的比较夸张,仅仅是唱歌层面繁琐的教导,就已然让网友们脑补出了“母爱如潮水将你包围、让你在里面溺水”的窒息感。
除此之外,伊能静在组内的支配式指挥、人生导师般的说教方式,再加上毫不客气的批评,细数起来简直是极端版中国式家长,让人不快。
而换个角度,同样是“妈味”,不少网友在解读完伊能静的种种表现后,得出的是相对平和的结论——
“这就是爱唠叨吧,挺烦的,但就那样,不至于厌烦。”
很多人都在伊能静身上看到了自家老妈的极端plus版本,但大家对待妈味一词的态度却稍有差异。
在这,出现了一个区别。
相比于爹味被全网唾弃,妈味面临的舆论环境明显复杂而微妙的多。
仔细想想,当我们联想“爹味”在现实生活中的代言人,未必能直接想到自己亲爹,反而是男性领导的出镜机会更大。
因为爹味的本质,是父权社会体系中对权威的强调,以及由此衍生的、毫无边界感地对他人指手画脚。
而妈味在现实生活中的对应者,除了母亲们之外,绝无二家。
无论它对应的特质有多宽泛,护犊子、操碎心、爱絮叨、不容拒绝等等,它们最后都能投映在妈妈这一群体身上。
当我们批判爹味,我们批判的是父权思维下衍生的种种权力干涉;可当我们聊起妈味,我们真的在聊母亲。
这是大家对这一词语情感复杂的原因之一,但却还不是本质。
《隐秘的角落》里的母亲周春红
前文就提过,伊能静的母性人设并不是一开始,从她说出“我要像妈一样教育好她们”时,就成立的。
大家感受到“有内味儿了”,还是从她崩溃着抱怨开始。
从中传递出“我为了你们付出太多”的潜台词,再结合起先前不容拒绝的好意、居高临下的指导,被伊能静夸张后呈现的妈味才正式开张。
没有这层带着悲情色彩的自我感动,其他种种单独拎出,都只是一个霸道的前辈形象。
而这“点睛之笔”,背后才是人们对妈味一词情感复杂的本质。
为什么有自我投入式的倾诉,才有“妈味”呢?
在正经解答这一问题之前,不如来看看一个非典型例子——《隐秘的角落》里的杀人犯张东升。
总有人戏称张东升这一角色有“寡妇”感,直到看了这一段表演,我才终于明白了这一说法的精妙。
张东升原本在气急败坏地质问朱朝阳为何背叛自己,可这段台词,硬是让杀人犯有了一股“妈妈训孩子”的既视感。
“跟你爸说”“又骗我”“这就是你教育的好儿子”,俨然是一出妈妈生气后和父子怄气的戏码。
就差最后没补上一句:“孩子这么不省心,都是随你们老朱家!”
这段表演的母性来源显然不只是台词相近,而是情景心态的相同。
失去所有的张东升最后在朱朝阳等孩子身上寄托着极强的情感,自觉付出太多,导致自己一身劳累。
这一逻辑与传统家庭中母亲承担的角色逻辑相近,也与“妈味”一词中最核心、也最受争议的部分相近:
为孩子尽心付出,有时给予的是窒息的关切,甚至忘掉了自身。
而自我投入式的倾诉,则是现实生活中让母亲形象完整起来的关键。
还是《隐秘的角落》中的角色,一个典型传统家庭中的母亲,周春红。
她把孩子只需要学习、不需要交朋友、牛奶必须趁热喝完等等观念,或大或小,全部以强制的方式压在了儿子身上。
连儿子带了泳镜进浴室这样的小事都要仔细过问,控制欲极强。
她的角色原本是单薄而刻板的,直到这两场戏前后上演。
第一场是她为了护住儿子,和他人打作一团。衣服被撕裂、肩膀被划伤、脚趾出血……但她在儿子面前假装没事。
第二场是她以为儿子受到了前夫等人的虐待,找来警察主持公道。儿子为了隐瞒秘密而袒护前夫,周春红因“被背叛”,第一次崩溃大哭。
这是周春红自身价值的崩塌:
在如今的社会里,许多女性一旦在事业或婚姻上不成功,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那就真的只剩和孩子捆绑这一条路。在她眼里,儿子选择了背叛。
前者集中表现了一位母亲为孩子拼命的坚强,后者则表现了一位母亲在孩子身上的沉重的情感寄托,为周春红的控制欲做了解释。
不容拒绝的爱、全身心投入的情感寄托,让这位母亲陷入了自我感动的困境中,她的确按照自己的意愿付出了太多太多。
周春红这一角色放大了许多中国母亲面临的压抑局面。
在家庭层面上,中国传统家庭分工里,大家默认妈妈们应当承担诸多义务,但却很少为她们提供软弱的理由。
她们也逐渐习惯于不断付出,最后身心疲惫的矛盾就凝结在那几句常见抱怨里:
“你看我付出了多少!”
这些倾诉像是母亲们不作为的无奈反抗。她们试图换一两句“你辛苦了”,但倾听者永远觉得我比你更辛苦、各有各的辛苦,甚至觉得她们矫情。
当我们站在自己的立场、随意嘲讽反感妈妈们的情感流露,其实只是独留她们挣扎于悲哀叙事中、不得前行。
妈味是复杂的、矛盾的,有时甚至是令人悲哀的。
伊能静的极端化表现,其实并没有真正呈现妈味,而只是夸大了负面一部分。
但讽刺的是,恰恰是这负面的部分,才突然唤起所有人对母亲的现实记忆。
虽然台面上,我们习惯于片面歌颂母亲们的无私付出与细致关照。
但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家庭的现实相处中,“都是为了你好”“为了你我付出多少”,这些夹杂着无奈与些许强横的抱怨,每个人都听过。
不论你是否喜欢这一点,它都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部分。
也是母亲这一社会角色得以完整、得以自洽的部分。
为了孩子无私付出、任劳任怨、还从不抱怨、从不干涉,只是从孩子的角度,自私美化出的完美母亲。
会付出,也会埋怨、疲惫,这才是完整而真实的母亲形象,也是最令人感慨万千、一言难尽的部分——
“妈妈们的絮叨听着很烦,但她们也的确不容易。”
宁静、钟丽缇等“大龄女神”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所表现出的年轻、洒脱心态让人敬佩、值得倡导,但我却不愿舆论把真正的妈味心态一棒子打死。
因为说到底,肯定年轻心态,终究是像肯定中年女明星身上的少女感一样,让价值观念的体系一味地追捧年轻人的喜好,而忽略了岁月注定会留下痕迹。
贬斥母亲们的劳累疲态、嘲讽她们的自我感动、鄙夷她们肩负的枷锁,这些事做起来再简单不过,但也再冷漠不过。
如果社会将母亲们的一些行为——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妈味”粗暴地斥为低级陋习,那只能说明我们从未理解母亲、理解她们身上的悲哀。
毫不客气地说,我们正在狂妄于被母亲维护的年轻资本,满足于廉价的优越感,然后冷漠地用年龄羞耻,在舆论中把“不够完美”的母亲们逼入死角。
目前,妈味在舆论中注定是个贬义词。
但希望有一天,它能被好好正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叶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