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庭里都有一个被“高估”的孩子
2024-11-15 07:44

不少家庭里都有一个被“高估”的孩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寒冰,责编:风雀,题图来自:AI生成


我出生在一个四口之家,还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妹妹。但我从小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是家里那个更重要、更特别的孩子。


我的成绩比妹妹好,在学校的表现也更“耀眼”,于是父母很为我骄傲,经常会夸赞我,并以此教育妹妹。这种态度进一步延伸到了生活的其他方面——妈妈做饭时会优先选择我喜欢的口味,逢年过节买新衣服时我先挑,大部分时候家人都会围着我转。


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仿佛一切都理所当然:我理应拥有更好的,别人理应为我“服务”——表面看上去,我非常自信,是很多父母想要鼓励孩子成为的那种,但实际上,我内心从来没有“我很好”的感觉。


相反,成长过程中,我一直有种隐隐的恐惧,那就是真实的我其实一无是处,没有人会喜欢,所以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些特别的事,保持优秀——我才会得到父母的爱。


在人际关系中,我很难考虑别人的感受,所有的想法都围绕着我自身,这并非刻意而为,而是一种习惯。家人对待我的方式被我习得用来处理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我只用考虑我自己。可以预料到,我必然在很多人际关系中受挫。


我长成了一个“过度自恋”的孩子。


自恋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指一种认为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比他人的更重要,并表现出自我夸大性的特权感。


适度的自恋是健康的,认为“自己的需求比他人更重要”实际上是自然进化过程中,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而发展出的心理特征,而且也会表现出更高的幸福感,乐观水平和自我觉知力。


但过度自恋却会阻碍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损害个体的心理健康——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享有特权,但不一定对自己作为一个人感到满意;他们可能很难取得自己“期待”的成就,并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不断受挫,甚至会陷入抑郁和空虚当中,还可能发展成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就是大家俗称的NPD)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展开谈谈:一个过度自恋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作为父母,怎样正确使用“鼓励式教育”?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一个人真正需要的爱到底是什么样的?


被父母“高估”的孩子容易成为过度自恋者


一项为期6个月,针对565名儿童及其父母的调查研究发现——儿童的过度自恋往往是由父母的过度评价培养出来的,也就是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比别人更特别、更有权利。相反,儿童的高自尊是由父母的温暖培养出来的:父母对孩子表达爱和欣赏[1]


这里涉及两个概念:自恋和自尊。自恋的核心是:我比其他人优秀。而自尊的核心是:我是有价值的。


孩子们如何看待自己通常来源于亲近之人的评价(比如父母)。当父母认为孩子比其他孩子更特别、更有资格时,他们往往会更加内化自己他们是优越个体的观点,而这种观点正是自恋的核心。与此同时,他们往往会觉得真实的自己是不被接受的,“父母爱的是那个优秀的自己”,自己必须证明父母期待的某些东西,让父母感觉成功、良好和优越。


有时候,这种期望很微妙,也可能以一种非常温暖和亲切的形式存在。比如在孩子取得成就时,给予非常热情的奖励,“你真是太有天赋了,未来一定会前途无量”;在孩子取得挫折时,“没关系,下次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实际上,这样的表达恰恰向孩子暗示了一如既往的高期待。孩子很难从中获得安慰,反而会加深对失败的恐惧)


当父母用爱和欣赏的态度对待孩子时(比如“我让我的孩子知道我爱他”),他们会内化自己是有价值的个体的观点,这种观点是自尊的核心。当孩子取得成就时,父母对他的鼓励和夸奖可能更侧重于对“孩子做了什么”的肯定,(比如“你这次很努力”“你的作文写得很有深度”),而不过度强调对成就的期待和与他人的对比。父母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特别的,最优秀的,但这不影响对孩子的爱。


什么样的父母容易“高估”孩子?


  • 父母本身有过度自恋相关的问题


“因为我是好的,我的孩子也必然是好的”,过度自恋者容易将对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无法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也自然很难接受一个平凡的孩子。


  • 父母对现实生活的挫败和无力感


当父母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较为弱势,经常感觉到挫败和无力感时,他们会不自觉将改变人生的期望给到孩子,他们幻想着一个优秀的孩子能够补足自己缺失的自尊,能够让自己“脸上有光”。


  • 单亲家庭的孩子


当家庭出现变故(比如父母一方去世、离异等),留下来的孩子会被期待取代另一方并满足照顾父母的愿望,孩子常被父母赋予更高的期待[2]


上述情况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没有完成“分化”,这些孩子被视为父母的延伸,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父母好像不知道孩子的客观存在。


他们需要一个特别的、优秀的孩子,于是孩子就成为了这样一个人。


有时候,过度自恋的孩子也的确会更容易在短期内取得世俗上的成就。但从长期来看,他们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一个过度自恋的人,可能一点儿也不喜欢自己


我记得小时候一些成绩优异的“好孩子”(包括我自己)经常会被一些长辈评价“自尊心很脆弱”,那个时候我很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成功者”的自尊心反而是脆弱的,也不明白为什么我表现很好,父母也对我很认可,我却对自己始终充满“不确定”的感觉。


这其实也是“自恋”这个概念最具有迷惑性的地方所在,过度自恋者看似把自己看得很高,比如他们通常会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幻想个人成功,有权享有特权。


但实际上,他们并不一定对自己作为一个人感到满意(这是一个自尊维度的感受)。或者说,他们正因为觉得自己是一无是处,不值得被爱的,才认定自己要做些特别的事才值得被爱。


也因此,他们的自尊摇摆不定,热切地需要外界的认可来达成对自己的确认。他们可能很努力地做事,但却很难从中感受到快乐,他们大部分的活动都具有“驱动性”——即不得不去做。


不难想象,这样的特质会让他们在人际关系上遇到困难,他们通常很难分清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关系中也普遍存在着控制和剥削的行为。根本之处在于,他们通常是“看不见”其他人的——一个常见的现象是,谈论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会让他们觉得无聊,但如果话题围绕“我”则可以让他们滔滔不绝地聊下去。


在缺乏天赋和机会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采取自卫性的自大行为(比如吹嘘、投机取巧等),如果失败,可能会变得偏执和愤怒。他们常常还会面临更大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包括进食障碍、抑郁和焦虑,甚至人格障碍[4]


孩子需要作为一个人本身被爱


被“高估”可能会出问题,但孩子的成长也需要鼓励和支持,父母究竟该如何做呢?这可能是一个棘手且微妙的过程,我们也准备了一些相关建议供参考:


1. 避免将孩子视为“特殊”


“特殊”是自恋非常核心的感受。为了避免将孩子视为特殊,可能需要警惕下面这些做法:


  • 让孩子成为父母生活的中心,排在所有其他事情之前(比如伴侣关系、个人爱好)


  • 言谈中让孩子觉得自己很特别,和别人不一样(且这种特别具有优越性)


  • 夸大对孩子本身某种特质的赞扬,并强调其优越感(比如天赋、聪明、不凡等等)


2. 根据孩子的年龄设定适合的限制


限制会带来挫败感,但这对于成长中的孩子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形成健康的自恋。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需要通过限制让孩子渐渐明白:“我所有的需求不是都能被满足”“这个世界不会以我为中心”,允许孩子体验挫折,并学会处理负面情绪。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给孩子“恰到好处、真实的、可以承受”的限制,而非刻意而为(没苦硬吃)


3. 表扬也需要合适的分寸


孩子都需要适度鼓励,但夸张的、过多的、超出实际能力的表扬,反而容易助长孩子的自恋,让孩子对自身有不客观的认知。


表扬的内容也很重要: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努力,好的夸奖是夸那些孩子可控的东西(比如努力、方法等),而糟糕的夸奖侧重于不可控的东西(比如天赋、长相、才能等)


最后还要尽量减少用和其他孩子比较的形式进行表扬,这样会让孩子更容易追求“超过他人”的优越感,而非事情本身和个人成长带来的乐趣。


4. 将不完美和失败视为正常的、可预期的和有价值的


孩子犯错或失败时,父母的态度尤为重要。试着让孩子们感受到,当成绩下降、忘记作业、比赛失利时,他们仍然是被接纳爱着的,父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帮助,但前提是能够先接受孩子当下的表现。有的父母虽然不会斥责,但对孩子的失败避而不谈也是一种微妙的“评判”。


总之,孩子需要作为一个人本身被爱,他们需要感受到“父母是无条件爱我的,能接受我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或取得的成就。


父母的温暖和稳定的爱可以使孩子避免自恋的过度发展,让孩子相信自己“足够好”,而不需要变成一个“理想的人”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们能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这会成为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让他们在未来无论经历任何挫折都能始终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


正如小时候亲爱的父母所做的那样。


也愿你作为一个人本身被爱,获得真实的、恰到好处的爱。


参考文献

[1]Sander Thomaes, Stefanie A. Nelemans, +2, and Brad J. Bushman,(2015),,Origins of narcissism in children,Eddie Brummelman , DOI:10.1073/pnas.1420870112

[2]Paulina F. Kernberg MD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Childhood,DOI:10.1016/S0193-953X(18)30421-0

[3]Mary Ann Little, Ph.D,(2023),Childhood Narcissism: Strategies to Raise Unselfish, Unentitled, and Empathetic Children

[4]Gillian A. Russell.(1985),Narcissism and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A comparison of the theories of Kernberg and Kohut Gillian A. Russell.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5]Brunell, A. B., Gentry, W. A., Campbell, W. K., Hoffman, B. J., Kuhnert, K. W., & DeMarree, K. G. (2008). Leader Emergence: The Case of the Narcissistic Leade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12), 1663–1676. DOI:10.1177/0146167208324101

[6][美]海因茨·科胡特著,刘慧卿、林明雄译,自体的分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寒冰,责编:风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