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懂,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怎么办?
2020-07-24 07:30

道理都懂,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怎么办?

本文来自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题图来自:电影《阿甘正传》


我大学选修经济学的时候,第一节课就学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沉没成本”。


这个概念我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已经付出过的代价,就“沉没”了,不要再去考虑它。理性人不考虑沉没成本,只关注边际收益。


简单来说,就是要懂得“止损”。


但懂归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然非常容易犯错:


  • 游戏出了新活动,想着:已经氪了几千块钱了,再加一点也无妨;

  • 投资亏损了,想着:都投这么多了,再加一点,也许能赚回来呢;

  • 甚至当一段亲密关系出现严重的问题了,也想着:都相处这么久了,要么还是这样凑合下去?


……


包括我自己,在面对类似问题的时候,也常常纠结。一个项目已经投了不少钱,但开展不顺,应不应该及时止损?尽管清楚知道“不要在意沉没成本”,但心理上就是很难过得了这一关,总是想着“前期投入这么多,现在就放弃了,是不是很可惜?”


明明是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道理都懂,但真到做的时候,却往往做不到呢?


很多时候,背后的原因,就是感性和理性的博弈。


拿这个例子来说。我们都知道,不要着眼于过去的沉没成本,要关注未来的边际收益,这是理性的层面。


但从感性的层面来说,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努力辩护”(Effort justification)。它认为:人总是会为自己付出过的努力进行合理化。哪怕这些努力实际上并没有价值,大脑也会倾向于认为,它们是有价值的。因为大脑难以接受“我白白浪费了精力”。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宜家效应”。为什么宜家的家具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因为宜家需要你去组装它。2011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相比起已经组装好的家具,人们会认为自己动手组装的家具更有价值,从而愿意多花高达 63% 的价钱。


你动手组装家具会提升家具的功能吗?并不会。像我这样的手残党,反而更容易出问题。但大脑就是会认为,你动手了,付出努力和劳动了,那么这部分付出一定就是有价值的 —— 它会被算进这套家具总的价值里面。


所以,基于这个原理,哪怕我们清楚地知道“不要在意沉没成本”,但我们的大脑并不能理解这一点 —— 它仍然会执拗地相信:你投入的“沉没成本”是有价值的,不能忽视它,一定要把它考虑进去。


当我们作出任何决策、判断的时候,我们是基于理性在行动吗?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的思维一定会受到感性的影响 —— 也就是扎根在大脑深处、从原始时代遗留下来的冲动、本能和倾向。


这两股力量共同角力,最终达到一个平衡,这个平衡才是我们最终作出的行动。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有一个相似的阐述,把这个模式表述为“双系统模型”:大脑有2个系统,系统1由边缘系统主导,采用直觉、情绪、感受来处理问题,走“快通道”;系统2由新皮层主导,采用逻辑推理和理性来处理问题,走“慢通道”。


这是一个简化的说法。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的判断和决策中,这两个系统都是同时在运作的。当一个刺激发生时,直觉和情绪相关的脑区会立刻给出一个大致的、模糊的判断,而调控理性的脑区(前额叶皮层)会抑制它,从而给我们留出空间来进行复杂、具体的思考。


我在《怎样做出好的抉择?》中提到过一个相关的实验:2001 年,心理学家 Joshua Greene 做了一个关于“电车难题”的实验,扫描参与者在作出决策时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


当参与者选择目的论时,大脑中涉及推理和理性思考的部分更活跃;当参与者选择义务论时,大脑中负责情绪调控的部分更活跃。


基于此,他提出了“道德双轨制”的理念:我们不仅在作出日常判断时受到感性和理性两方面的影响,甚至连作出道德判断(哲学上有一个元论题,就是道德是否在理性的范畴内)时也一样。


也就是说,我们在作出任何思考时,都是在经历感性和理性的博弈。我们思考的结果,只在于这两股力量哪一方稍微略占优势。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说一个人所谓的“成熟”,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前额叶皮层抑制和调控直觉和情绪脑区的能力。


所以,为什么年轻人总是显得热血、冲动、不冷静、不成熟?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前额叶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全(大约要到25岁才发育完全)


同样,前额叶皮层是需要锻炼的。如果一个人总是接收简单的信息,在封闭的环境里长大,他很大几率无法接触到需要高强度动脑的问题和情境,也就缺乏锻炼前额叶皮层的机会。从而,他也会倾向于用直觉和情绪去思考,而不是用理性。(可参见:《科学解释:为什么网民戾气越来越重?》)


我们可以进一步,把“理性”换成“道理”,把“直觉、情绪和冲动”换成“大脑本能”,那么,大致可以这样说:


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大脑本能,在抵抗着这些“道理”。


最简单的例子:


我们都知道要实现目标,就要不懈努力,但对大脑来说,它无法理解这一点,只会通过本能来思考:还不到“不做就会死”的程度,干嘛要付出额外的精力和劳动呢?把它们储存起来多好。


所以,尽管大家都知道拖延不好,但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到 deadline 不行动”的毛病。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要成长,需要改变旧的不良习惯,建立新的好习惯。但大脑会觉得:为什么要改变呢?外面的世界多可怕,它需要我消耗额外的资源来应对,太麻烦了,还是保持现状吧。


所以,为什么习惯总是那么难以培养?原因并不在于“不自律”和“没决心”,而是你在跟大脑本能的抗争中败下阵来……


大脑本能,出于原始时代的生存需求,它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节省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可以说:大脑本能的实质,就是保持现状、抗拒改变、按照我们既往的模式去行动,拒绝理性的干预和调控。


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永远是自己。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理性,在跟感性的斗争中,能占据上风呢?


最简单的方法,也可能是唯一的方法,就是训练。


我们来看一看,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的时候,大脑需要经历哪些步骤。


1. 模式识别


简单来说,就是把这个问题跟记忆里储存的经验作对比,给它打一个标签“它属于哪一类问题”。你必须先理解它,才能够去解决它。


在这一步,我们很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呢?就是忽略了现实和理论的拟合程度。


任何纸面上的道理,都是抽象的。它一定是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去总结、归纳和提炼。但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你提炼的程度越高,你所丢失的细节也就越多。


这就导致了,我们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看似高瞻远瞩、富有智慧的宏观评论和分析,很容易就产生不切实际的感受,觉得自己的格局变大了、视野变高了,看问题都跟别人不一样了……


但实际上呢,很可能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举几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我们都知道,在市场里面,要低买高卖。但当你真正面对市场的时候,怎么样算高,怎么样算低,如何判断市场价格是否已经偏离实际价值了?这些东西都不是书籍和理论能够轻易告诉你的。


再比如,我们读过许多管理学的书,了解许多管理学的原理,但实际面临管理问题的时候,当你需要为团队制定业绩指标,鼓励团队士气,为伙伴做培训、引导他们发展,为他们争取资源和支持时……有多少人能够用得上?


很多看似凝练的“金句”,大多数时候并没什么用。它之所以看起来有道理,只是因为它说中了你心里想的事情。


现实问题往往千头万绪,而理论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抽象凝练的模型和框架。它并非是错的,但往往失之于“过于理想”,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2. 提取策略


我们的大脑会有一个内建的“工具箱”。一边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另一边是各种各样的应对措施。在成功识别出来“问题的模式”之后,就是从工具箱里面,去寻找对应的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过度依赖于过往熟悉的路径,排斥需要大脑主动投入注意力、主动去思考的行为。


举个例子:公司利润下跌,很多管理者的第一直觉就是“销售不努力”,从而给销售施加更高强度的指标。但有没有可能是市场环境、行业环境、竞争对手等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


同样,很多人学到一个新方法、新技巧,用不了几天,往往就会故态复萌,继续用回自己习惯的方式。原因就在于:大脑极其抗拒变化。一旦没有足够的反馈,无法提供足够的奖赏和动力,大脑就会不断地要求你:恢复原状,保持现状。


所以我们才说,学习是艰难的,因为它要求打破和重建大脑的链条


3. 执行监测


选择完策略,下一步,就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保持对它的监测和控制,避免受到外在或内在的影响和干预。


什么叫做内在的影响和干预呢?大体上,都是种种内建于大脑本能系统里面的倾向。比如:


  • 风险厌恶:在整个行动过程,我们都会非常畏惧“损失”和“伤害”。一旦面临可能的损失,大脑就会给我们发警告,让我们“绕道”。

  • 情绪记忆:我在 给大脑装一个补丁 中提到过:我们的情绪是怎么来的?是大脑认为“此时此刻你应当产生某某情绪”,从而从杏仁核的情绪记忆库中调用情绪。它会强化“感性”的力量,让我们难以保持理性的控制。

  • 不确定性:大脑极其厌恶不确定性。当我们的选择可能带来未知的结果时,大脑就会陷入混乱,它会通过给我们发送“焦虑”信号,来提醒我们及时作出应答。

  • 自我否定:大脑无法接受“自己错了”的结论。当我们的行为可能产生负面的反馈,让我们发现“我可能出错了”时,大脑会倾向于否认这一点,把问题推卸到外部世界和他人身上。


……


这些因素,都可能在我们执行的过程中,对我们造成干扰和影响,阻碍我们的行动。


4. 总结反馈


最后一步,就是把行动的结果写入大脑的经验里面,强化我们这整个过程,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固有模式”。


这就是大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可以着力去调整和改动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好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大脑,使我们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1. 细化


如何解决“理论过于抽象,现实过于具体”的问题?一个最简单的策略就是,把问题细化。


一个十分简单的例子:“如何管理一支团队”和“跟团队伙伴沟通时,用什么样的结构能最有效地传达信息”,这两个问题,哪一个更容易解决?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两者压根就不是一个级别,前者的范围比后者广得多。


但实际上,前者就是由许许多多个像后者这样的问题汇集而成的。没有人能回答“如何管理一支团队”,我们能回答的只有“在管理团队的过程中,如何应对情境1、情境2、情境3……”


所以,懂得对问题进行拆解、细化,把一个大的问题,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明确的、封闭的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从最细微的问题开始,用简单的步骤,把阻力最小化,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我一直强调一句话,是什么呢:


如何应用智识营学到的知识?一定不要贪多。你先拎出一个思维方式、思考工具,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一个具体的问题,试着去迁移应用,改变你以往的做法,从中得到反馈,直到掌握了、内化了,再继续拎出下一个方法,继续重复前面的步骤……


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万能药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一下子大彻大悟,解决种种问题,这不现实,也不可能。一切的成长,都只能来自于“训练”。细化它,理解它,训练它,直到内化它,学习的本质就在这里。


2. 觉察


这是一个我经常强调的思维方式。可以说,它是许多技巧和方法的核心。


觉察的本质是什么?是大脑思考问题的颗粒度足够细致。拿“设计”来举例。


你喝水的过程是什么?把水倒进杯子里,端起杯子,喝一口,放下,对不对?平平无奇,非常正常。


但一名设计师是如何看待这个过程的呢?他会思考:端起杯子的时候手应该放在哪里,采取怎样的结构会让人更舒适,怎样的比例才能传达想表达的概念。比如“可爱”“纤细”“优雅”……诸如此类。他会从这个我们完全自动化的过程中,去关注和觉察到非常多的细节。


同样,如何让自己能够跳出“路径依赖”的怪圈?最关键的,就是让自己保持足够敏锐的觉察力:当问题发生时,当你采取某种应对策略时,停下来,问一问自己:


  • 我的感受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 有没有别的可能性、别的做法可以尝试?

  • 我期望通过别的做法,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


几年前我写知乎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个情境:回答写得很好,打开评论区,发现作者跟别人在骂战,用词恶劣,立刻好感顿失 —— 这种情况,往往就是因为什么呢?“有人骂我,我也要骂回去”成了他的一个内在的、惯性的思维模式,已经成为自动化加工了。


实际上只需要让自己停下来,问自己一句:我跟他吵架,别人看到了,会怎么看我?吃亏的是谁?—— 就可以了。


同样,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如何让自己避免负面情绪的影响?关键的一点就是挖掘和调整自己的“信念”。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就需要锤炼自己的觉察能力。让自己能够做到:产生某种反应的时候,能及时停下来,思考一下,我现在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在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这是一种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提醒自己时时刻刻去培养和练习的能力。


3. 试验


什么叫“试验心态”?简而言之,就是三点:


  • 尝试不一样的做法

  •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 从反馈中提炼收获


可以说,我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遵照着这套原则行事。


它要求你怎么做呢?不要太在意结果。甚至,有些时候,为了让自己能够成长、有所收获,愿意放弃眼前的便利和现成的安全感,去尝试“绕远路”,做一些未必有实际回报的事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岗位上做久了,所有工作都得心应手、毫不费力,这是好事吗?不是。因为这意味着你很可能将每天陷入机械重复的劳动里面。这个时候,不妨试一试申请调换岗位,申请做一些不够熟悉的项目,让自己始终保持一种“手感”。


在我还在上班的时候,我的公司经常会针对大环境的变化作出调整,开展新项目、调整旧项目,很多人都叫苦不迭,觉得自己老是在奔波、在做不同的事情,非常麻烦。


但对我来说,每一次这样的时刻,我都会把它当成一次“挑战”。我会觉得:又有新的关卡可以探索,又可以积累经验值了。


当然,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从挑战中获取反馈,从反馈中总结规律。举个例子:我几年前做过的项目,都会有一个定期的复盘阶段,从中提炼这么几个东西:


  •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做对了什么?哪些思路是可以用在类似的项目里面的?

  • 我们做错了什么?产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能否总结出一套方法,来避免同样的错误?

  • 这次项目有哪些经验是可以固化下来的?能否把它总结提炼成一个模型或流程,来减少以后的工作量?


我很多文章里的模型和方法,其实都是这样总结出来的。


可以说,这是成长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技巧,也是让我们避免被本能操纵、停留于现状和舒适圈的关键。


4. 开放


最后提一提“开放”。


我讲过很多次开放,但今天想聊聊它讲得比较少的一个作用。


很多时候,让我们去改变一个行为,要求的是什么呢?是内在的动力。


这种动力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奖赏回路和多巴胺的刺激。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其实指的是什么?是指他具备一个良好的奖赏回路反馈循环,能够不断激发多巴胺,为他提供动力,刺激和推动他去继续行动。这才是他能够不断“改变”和“成长”的生理基础。


这跟开放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多巴胺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探索外部世界、获取新鲜刺激。


无论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做一些新奇的事情,动手学一项技能,还是交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都是能够激发奖赏回路,为我们提供动力的活动。


当你处于一个环境里太久了(现实环境或者心理环境),你一定会感到无聊和烦闷,有一种精神枯竭的感觉 —— 这就是你的大脑在提醒你:该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了。


所以,保持开放的心态,保持“15%的可能性”,不但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也能为我们的实际行动提供能量。


它会是你精力和热情的不竭来源。


最后,简单讲几句。


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叫做:“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没有一种生活是容易的。生命就像走钢丝,背着每个人自己的压力和负荷,在内在的方向和外在的干预中保持平衡,也在理性的指引和本能的操纵中保持平衡。


但我们仍然在前行,提心吊胆,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往前进发。


我们那走过的、长长的、歪歪扭扭的足迹,就是生命的意义。


存在本无意义,存在就是意义。


本文来自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