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作者:SOOF,原文标题:《用 30 万年薪做幌子,疯狂收割年轻博士当韭菜:日渐盛行的高校“研究员”岗位有多难?》,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各行各业焕发勃勃生机。
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地高校创造性地对用人模式进行革新,引入更灵活的聘用制度,打破铁饭碗,推行竞争上岗。
“双一流”建设比拼高校的科研实力。校方迫切希望快速提高本校的各项科研指标,这就需要吸引大量优秀的博士。编制不够,金钱来凑,“专职科研岗”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专职科研岗就是专门做科研的岗位。
既然不从事教学工作,无法纳入教授序列,校方只能给予特聘研究员或特聘副研究员的名头,不仅名声好,更大大方便项目申报。因为没有编制,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其他福利一概没有 —— 校方尽量减少自己的麻烦。
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聘用结束后可以竞聘转岗,进入高校体制中的传统岗位。
设置专职科研岗的目的很明显,校方的需求也很赤裸:
多拿项目,多发文章;行就留下,不行滚蛋。
改革中产生的新生事物,说到底是为了操作容易,要么给用人方极大便利,要么给劳动者极大便利。
很不幸,多数时候这两者是矛盾的。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有鉴于很多博士毕业生对专职科研岗位依旧懵懂,不少前辈也确乎踩过坑,所以笔者以引发网络风评的中山大学专职科研岗为典型,结合知乎网友的经历分享,做几个简单的案例研究。
一、教训
案例一 offer
某学院2019年招聘专职科研岗位的特聘研究员和副研究员,马小甲同另外9位博士同批应聘。10人中有新加坡毕业的博士,有台湾毕业的博士,有Top2毕业的博士,也有国内其他高校的博士。有几位博士科研成果较差,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差强人意。
但结果公布后,10人中有9人被录取。考虑再三,马小甲放弃了这个岗位。
分析:事出反常必有妖。中山大学该岗位的入职门槛非常低,大概率没有为入职者做留校准备,出发点也许是割完韭菜换一批。
案例二 入职
2017年,马小乙博士毕业。当时他拿到三个offer:
一是去北美华人课题组做博后,但工资为博后最低档;
二是去中部某二本高校做副教授,但城市不太好;
三是中山大学专职科研岗位的特聘副研究员。
考虑到中山大学不错的高校排名和地理位置,以及盛传的24万~27万年薪外加年终奖,马小乙选择了中山大学。
报到时,马小乙隐隐感觉不对。招来的专职科研人员太多,粗略估计上千;没有安家费,没有科研启动金;学校不管住房问题,没有公寓,也没有租房补贴 —— 全都包含在工资中。
第一个月工资发下来,马小乙只有9000多,距离24万~27万的年薪相距甚远。
询问人事处,答曰:单位缴纳的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保险统统算在24万~27万的年薪中,而且第一个月算实习,只发80%工资。
在这次沟通中,马小乙还得到另一“噩耗”:年终奖、文章奖励、团队奖励等所有奖励,全看用人导师的安排,除了这12个月的工资,学校一分钱都不出。
2017年底,中山大学开会传达精神,提倡马小乙这类专职科研人员转为博士后。说是可以多几次申请博后基金的机会,但马小乙没转。如果想奔学术做博后,马小乙博士毕业直接去北美即可,完全没必要绕个圈子在中山大学做。可继续做专职科研岗,又看不到希望。
入职半年,马小乙离开了中山大学。
分析:刚毕业的博士,理论上绝无可能拿到中山大学的副高职称,对此,马小乙也心知肚明。但不可否认的,中山大学在招聘中对专职科研岗的宣传存在隐瞒甚至欺骗的行为。
案例三 转岗
作为吃螃蟹的人,马小丙2015年以特聘副研究员的身份入职中山大学专职科研岗位。马小丙干劲十足,因为校方说可以随时转岗。
后来,为了阻止大家转岗,校方又加了很多限制,包括但不限于:提高转岗门槛,按照校方“百人计划”的要求申请;必须满三年的专职科研岗位聘期;必须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等等。对于转岗比例,说法也在变,开始说30%,后来说10%,再后来说5%。
虽然政策变了难度高了,但马小丙还是一厢情愿地相信中山大学,他觉得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海内外知名度的高校,肯定还是厚道的。马小丙继续闷头苦干,把转岗要求一条条做到。
三年聘期结束后,马小丙拿出超过百人计划标准的科研成果准备申报转岗,却被校方告知所有专职科研岗的特聘研究人员都只能走校内晋升,不享受引进人才的政策优惠,因为算内部培养。也就是说,马小丙即便转岗竞聘成功,还是没有安家费和科研启动金等待遇。
忍无可忍的马小丙拿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去其他高校另觅教职。他认识的一起进入中山大学的专职科研岗小伙伴们,没有一位留下。
分析:结合案例一的分析,校方政策朝令夕改,为的果然不是竞争和优化,而是把人赶走。新韭菜年年有,每批收割三年,校方总会有干劲十足的专职科研人员为“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二、经验
案例四 求职
马小丁跟马小丙同一批进入中山大学,也是专职科研岗位。因为履历不错,加之2015年时人员缺口大,马小丁很幸运地拿到了特聘研究员的身份。
入职后,眼看校方一再抬高转岗门槛,马小丁寻思着自己搞科研发文章的速度,恐怕是满足不了聘期之后的转岗要求,于是赶紧开启了新一轮的求职。
2016年,马小丁以985高校中山大学正高职称的身份跳槽到东南某省一个知名一本高校,直接拿正教授编制。但以他当时的科研成果,在那个高校拿副教授也很勉强。
分析:要做改革的弄潮儿,需要有执行力和智慧。执行力就是凡事趁早,智慧就是“树挪死,人挪活”。
案例五 务实
来自西北的马小戊本科毕业于双非高校,博士勉强读了个“双一流”专业,对于能来到中山大学做专职科研岗,他是非常满意的。生物专业出身的他,博士毕业时不是没想过出国深造,但机会都不好。反正到哪里都还是做实验,去中山大学也还不错。
入职后,校方号召转博士后,马小戊老老实实转了。转完后到手工资差不多,但有了住房待遇,等于一个月省出小几千块,马小戊非常开心。更开心的是,跟他预计的一样,中山大学的平台很不错,马小戊很快拿到了博后基金。现在他正为自己的国自然青年基金而努力。
对于能否留下,马小戊并不关心。只要拿到国家级项目,他回西北老家的高校找个教职没有任何问题,再说,他手里还有几篇SCI文章呢!对于未来,马小戊充满期待。
分析:鞋子合适不合适,脚丫子知道。专职科研岗位究竟如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三、影响
在国内,中山大学的专职科研岗制度施行较早,见效也非常快,校方赚得盆满钵满。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经费到账和项目立项实现爆炸性增长。估计其他高校都酸了吧。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人才“蓄水池”建立完毕。中山大学的专职科研岗位号称有10000人。这个蓄水池可不只是存水,而是一边进新“韭菜”水,一边放水。
只用人,不培养人的单位,都这个操作,参考一下某BAT企业高校招聘中的一个提问。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少花钱,多办事。10000名专职科研岗的特聘研究员和副研究员,按照每人每年近30万的年薪(实际上是用工成本)来算,一年仅劳务支出就近30亿。2018年,全国高校中预算基本支出超过30亿的不足20所。中山大学真的这么有钱?
No!No!!No!!!
不要忘了,中山大学着急着让专职科研人员转博士后。
此举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国家对博士后的扶植力度增大,校方在博士后基金方面可以有所作为;另一方面,省内给予每名博士后15万每年的补助,这大大减轻校方的负担。少花钱,多办事,如意算盘打得响~
可是,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合作,尤其是劳资双方,更难做到两边都满意。如果用人单位这么爽了,那入职的博士们,大概率是不爽的。
第一,依旧留不下。科研成果的产出速度,远比不上日渐提高的转岗申请线。注意!是申请线,只是报名的门槛,后面还需要过五关斩六将!
第二,钱少待遇差。在一线城市,每月到手一万对博士而言真心不多,何况还没有安家费和科研启动金,更没有住房补贴等待遇。
第三,有一定可能碰到坑货导师。有不少导师很不负责任,对专职科研岗位的博士们很不支持,令其自生自灭。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少人被中山大学这块牌子和特聘副研究员这个头衔蒙蔽了。
当然,高校“研究员”岗位的乱象,并非只出现在中山大学一家。如今,国内高校都在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HR和校领导们不但从国内外学到不少高招,还校企结合地从大公司那里学到不少经验,“洋为中用”地发展出一整套快速招聘劳动者,实现业绩增长的方法,成功“吸引”到大量有科研能力的年轻力量,同时又不占编制。
不得不说方法很高明!
作为用人方,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但是,做人还是要讲良心的,对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作者:SO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