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场里的精神康复者
2024-11-30 09:58

乡镇农场里的精神康复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陶丽娟(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博士生),编辑:Allyson,题图来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乡镇农场助力精神障碍者康复与社会融入。

• 🌾 农场疗法:通过农疗帮助精神障碍者康复。

• 🐔 多元参与:精细分工,促进团队协作。

• 🤝 社会融入:改善大众印象,减轻家庭负担。

你活着就好了,不要生病。


他们一般在家里,出去劳动的很少。


家务劳动不太承担,基本是父母在照顾。


——摘自2024年8月22日Y社区康园中心访谈记录


笔者在G镇调研期间,为上述几句话所触动。当精神障碍患者的归处只有家庭,其照顾者何时能获得片刻喘息呢?调研发现,当地社区康园中心运营了4年农场,持续为精神障碍患者和智力障碍患者提供农疗服务,成为精神康复者接受日间照顾和康复活动的重要场所。


一、农场的由来


G镇的农场是怎么来的呢?


G镇于2019年设立Y社区康园中心,为本镇精神障碍患者和智力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通过康园社工走访各村,纳入会员20名,其中精神障碍患者10名、智力障碍患者和聋哑残障人士(多重残疾)共10名,服务队伍主要包括“双百”社工和县镇村医生。


早先,Y社区康园中心借鉴其他地区“工疗”经验,对接隔壁市做玩具的工厂,组织精神障碍患者制作来料加工,但现实情况并不理想,康园做的来料加工甚至无法抵扣运输费用(G镇所在县城没有发展工业)


为了破局,康园社工聚焦本地资源,借用志愿者的园艺场地,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展园艺治疗。之后,康园因地制宜,盘活闲置农用地,搭建起小型养鸡场,康园社工带着服务对象养鸡,从最初的20~30只,发展到100~200只,养鸡场的出现标志着康园服务正式转向“农疗”。


农场疗法(农疗)是通过从事农业活动,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恢复和加强劳动能力,促进社会功能康复的一种治疗方式。Y社区康园中心组织的农疗,开始主要是养鸡,由康园出资租地和购苗,康园服务对象参与喂鸡、收鸡蛋、收拾养鸡场地等环节。


二、农场的组织法


农场养鸡这件事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呢?


养鸡这件事看似简单,却也不简单。康园主要有三类服务对象,精神障碍患者、智力障碍患者和聋哑残障人士(多重残疾),为了让他们都能参与养鸡这件事,养鸡场的组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精细划分,搭配组合。康园社工在熟悉服务对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将参与农疗的残障人士分为2~3人一组,由精神状态较好且具备一定组织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担任小组长,带领智力障碍患者组员共同喂养。搭配组合的方式,既充分发挥精神障碍患者在学习和组织方面的能力,又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


二是发挥所长,灵活分工。在康园中,有一位智力障碍患者,进行细致工作的能力欠佳,但很会骑三轮车,康园社工基于他自身所长,安排他负责到超市或菜市场收集不要的菜叶,作为喂鸡的蔬菜来源,借此减少农场喂鸡的饲料成本。


三是劳动行为规范与激励机制并举。康园服务对象由于自身障碍,不少人常年居家,由家人照顾,较少参与家庭事务和外界事务,缺乏劳动习惯和动力。一方面规范服务对象劳动行为,针对服务对象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懈怠和缺勤情况,定期开会交流,通过引导和劝诫提升劳动参与度;另一方面,设立收益激励机制,农场养鸡定期卖鸡蛋和鸡,赚了钱分给参与劳动的残障人士,激励他们持续参加农场劳动。“养鸡会分钱,大家喜欢钱”。


三、农场带来的好东西


农场带来了哪些好东西呢?


刚开展工作的时候,社会比较排斥,怕他们——20240822康园社工访谈记录。


家务劳动也不太承担,基本是父母在照顾——20240822康园社工访谈记录。


首先,更新大众印象,促进社会融入。康园社工介绍刚开始开展工作时,当地社会氛围比较排斥和害怕精神障碍患者群体。如上文提及的园艺疗法无法继续,便与此有关,由于精神障碍患者时常进出志愿者的园艺场地,给生意伙伴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影响了老板谈生意,便只好另作打算。


当时,在本地人眼中,康园服务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到处游荡,是村里无事可做的“闲人”;二是小偷小摸,有些服务对象为了找点事做,会去店里顺点东西;三是衣着褴褛,出门引来异样眼光;四是闭门不出,尤其是精神障碍患者,部分作息日夜颠倒,整日呆在家里。“智力障碍患者人群,有些家庭注重给他们穿衣打扮,看起来正常一些,有些家庭没时间管,衣衫褴褛的看着很异样。”


从康园开展农场活动以来,社会大众对康园服务对象的认知发生了变化。


一是有事可做,村里人经常看到康园服务对象骑着车或走路到农场干活,改变了他们无事可做到处游荡的形象。如骑三轮车去收菜叶的服务对象,一来二去和买菜的摊主都熟悉了起来,一看到小车就知道他又来收烂菜叶了。


二是有地可去,他们出门有目的地,村里人减少了对他们的行径以及小偷小摸行为的担忧。


三是有人可见,他们每天去喂鸡,与康园伙伴共同劳动,每天可以和熟悉的人见面和交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交圈。


四是有钱可捐,康园将服务对象养鸡劳动所得5%作为社区公益金,捐给社区有困难的人群。虽然金额量并不大,但康园服务对象劳动所得为社会做贡献的举动,表明他们不只是“社会的负担”,也可以尽微薄之力。


这一举措,让大众认识到康园服务对象虽为弱势群体,也会尽己所能向困难人群伸出援手,改变他们在大众心中的负面形象,改善排斥和害怕他们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


其次,减少家庭日间照顾时间,缓解家庭照顾者压力。


以往,他们在家庭中的形象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不出门工作,无法作为家庭劳动力进行家庭经济积累,需要家庭的经济支持;二是家里要有人照看,面对精神障碍患者出现的种种状况,尤其是紧急情况,家里需要有人看着,并给予他们日常生活上方面的照料;


三是睡眠颠倒,部分精神障碍患者有睡眠障碍,出现睡眠颠倒的情况,晚上失眠,白天困倦,影响家人的作息。“有一些日夜颠倒,每晚起来很多次,她控制不了。”若精神障碍患者常年居家不出,家庭照顾者的压力可想而知。


康复服务对象参加农场活动,让家庭照顾者从中获得喘息空间。一是参与有规律的劳动,让精神障碍患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实际工作中,有助于他们稳定精神状态,这是家庭照顾者最关心的事情之一;二是在农场有社工和同伴照顾,不用家里人专门在家照看,家庭照顾者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得到一定的放松;


三是作息规律,睡眠颠倒的精神障碍患者参与劳动后,身体累晚上睡得着,有助于调整作息,缓解因睡眠颠倒给家人带来的困扰;四是在农场适应工作规律,有的家长将孩子送到农场,让她适应定期劳动的作息,两年后出去找了一份工作。


在农场表现良好的服务对象,康园社工也会对接家属和附近工作单位,推到市场上就业。“后面有的家长知道了农场,主动送小孩来。”家庭照顾者最大的欣慰是看到孩子的情况稳定下来。


此外,当地农场运营的几点特征,或可为农村开展精神康复服务提供一些“好东西”


一是资源共用,节省人力成本。当地康园与社工站共用社工,节省了人力成本;二是因地制宜,运营成本低。康园运营经费10万/年(含办公室经费、开展重大活动经费、农场运营经费等),“能省则省,搭建养鸡场大多是用竹子,和社区内的废弃材料。我们每天会收集菜市场不要的菜叶和大排档吃剩的饭菜喂鸡,尽量减少饲料支出”;三是距离可及,服务对象骑自行车或步行可以到达农场。


总之,当地农场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成本可控、便利可达且效果不错的康复服务模式。与《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关于开展“精康融合行动”的通知》中所倡导的“支持探索和推广适合农村地区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大力发展成本可负担、效果明显、方便可及的农村地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目标相契合,为农村精神康复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实践参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陶丽娟(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博士生),编辑:Allyson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