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少看见现金,为什么M0持续高增长?
2024-12-03 21:44

明明很少看见现金,为什么M0持续高增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 (ID:tongyipaocha),作者:思想钢印,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人均0.868万元现金哪里去了?


从2022年开始,有一个怪现象,M1持续负增长的同时,M0却持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最近一个月已经同比增速14%。



M0代表流通中的现金,包括银行体系外的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里的现金,M0同比持续增长,说明现在社会上的现金越来越多,这一点跟我们的直观感觉是完全相反的。


2024年10月末M0余额12.24万亿元,人均0.868万元现金(银行卡、支付宝里的钱不算),居民端占比70%,那么一个三口之家就有1.8万现金——可我怎么觉得自己都忘了人民币现金长啥样了,钱包里有几百块现金的日子恐怕要十年前了吧?


再看看十几年前的数据:2011年末M0余额5.07亿元,人均3700元现金——那时人人一个皮夹子,里面几百块现金总是有的,加上家里日常备用的现金,加上一部分现金其实都锁在企业的保险箱里,2011年的数据还是符合直觉的。


那有没有可能是电子支付导致M0增长呢?答案是否定的。


二、M0与电子支付


数字人民币跟纸币一样算M0,但它的占比实在太少,才不到0.2%,不足以解释持续两位数的增长,而且它从2022年12月起才计入“流通中货币(M0)”,也不会影响今年的增速。


而现在居民手里的“活钱”,要么放在银行卡里,要么放在支付宝、余额宝或微信支付里,都不算是M0。


M1和M0持续反向,到底为什么?


首先要简单看一看,在电子支付非常发达的今天,为什么有人要持有现金?


M0中居民持有比例在70%左右,主要是用于日常消费、家庭储备、人情往来和应急使用,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和小城市,仍然有用现金的习惯,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封控期间仍然有很多因为只能用现金支付而产生困难的老人。


另外30%是企业持有,应对日常运营中的资金需求,比如支付工资、供应商款项等,特别是零售服务企业,总要收现金和找零钱,还有类似农产品收购,也要常备现金。


下图为M0/M1的占比,在电子支付非常普遍的今天,应该不断下降才对。



从2013年开始,M0/M1之比确实在缓缓下降,从20%下降至2016年的14%,这个原因不难推测,那几年正是移动支付普及率上升最快的几年。


14%的占比一直持续到2021年,但从2022年开始,M0/M1之比重新回升,到上月已经回升到19%,回到10年前的水平,但电子支付并没有发生逆转。


为什么从2022年开始发生这一逆转呢?人均0.868万的现金到底藏在哪里?


三、M0是如何产生的?


M0是现金,只能由人民银行产生,所以M0某个月的增长只可能有两种情况:


1、本月央行发放了更多的现金——主动权在央行;


2、本月央行回收了更少的现金——主动权在居民和企业(居民和企业囤积了更多的现金)



到底是哪一个因素主导呢?看上图蓝色的M0环比数据,非常有规律,都是12、1月环比全年最高,2、3月环比全年最低,其原因在于,中国社会对现金的需求以春节为界,年前企业发工资资金、结算货款,银行要大量投放现金,M0环比大增,年后居民和零售企业把多余的钱存回银行,银行大量回收现金,M0环比大降。


而3月~12月环比数逐月上升,则体现了现金需求量随经济增长的自然增长。


但2022年后,1~2月同比的峰值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回升到历史最低点附近,所以银行净投放现金不是M0上升的原因,反而是在控制M0的增长。


那原因就只有回笼现金的环节。


2022年以前,每年从8~9到次年1月都是环比为正,体现在银行净投放现金,但这个规律从2022开始变化,2022年、2023年和2024这三年,都提前到4月就开始环比为正,变成银行净投放现金。


同比也是一年比一年高,从2022年,1月同比增长18.5%后,2月同比竟然继续增长5.8%,3~12月份连续10个月出现了10%以上的增长,而2014年电子支付渗透率提升后,除了年初的1月外,几乎很少出现10%以上的同比增长。


由于这三年的M1都是下降的,不会是因为经济增长社会需要大量现金,主要还是居民没有把之前发下来的现金存回银行,这才是导致M0近几年异常上升的直接原因。


情况已经很清楚了,最后我们就要来猜一猜,为什么居民或企业要在身边保留更多的现金呢?


四、居民持有现金的七大原因


M0上升M1下降的解释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明显不是现在的原因,比如银行信贷紧张,导致M1下降,企业为了应对经营需要,囤积现金,造成M0上升。


还有社会动荡期,民众和企业都会因为担心存款安全增加现金,导致M0增长M1下降——这显然也不是。


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有以下七个:


原因一:居民和企业风险偏好下降


M0异常增长的现象最早曾在2020年预演过,从2月到12月,连续11个月M0同比增速超过9%,而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大变化,大家都知道,这是很多人近20年生活和心理的巨大拐点。


这也是M1上升M0下降的经典解释,在经济下行压力、消费疲软或者不确定性增加时,企业和居民可能会选择将更多的资金提取为现金,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以应对未来的风险——我认为是最主要的原因。


原因二:低利率环境下,存款意愿降低


2021年以后,我国存款利率进入了持续快速下降的通道,在低利率环境下,居民手中多余的现金并不急于存入银行,导致M0上升而M1下降。


原因三:非法活动更倾向于使用现金


由于近几年对犯罪活动的金融侦查水平提高,使用电子交易更容易被追查,导致更多非法交易改用现金。


原因四:银行加大存取款管理


2021年以后,银行对大额存取现金和转账的管理更加严格,公安机关为了防诈,冻结银行卡的现象更普遍,很多人为了防止需要用钱时取不出来,更倾向于手中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


原因五:资本外流或跨境资金流动


在外汇管制的环境中,资本外逃的现象也可能导致市场上的现金增加。


原因六:现金支付的反弹


很多人在习惯电子支付之后不带现金,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尴尬的情况,所以电子支付渗透率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触底反弹,很多人开始常备现金,还有一些人出于对消费泄露个人隐私的担心,也开始减少电子支付,增加现金支付。


原因七:贪污腐败的赃款


就像很多影视作品里表现的那样,贪官经常在家里囤积赃款。不过,贪污腐败是一个持续的因素,并不足以解释2022年以后M0的增长,没有任何证据证明2022年以后的贪污腐败更加严重。


但就总量而言,这一部分日积月累占比可能反而是最多的,到底有多少,我觉得可能要像隔壁班的印度一样,换一次新版人民币,同时废除以前的版本,才能知道。


我国花了很多年时间,才在支付中把现金使用比例降下来,当前的反弹并不是一件好事,除了宏观大环境之外,银行现金管理过于死板、执法机关随意冻结银行卡,引发居民对使用现金习惯的回流,是一个更值得重视的现象。


建议归建议,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身边和家里完全不留现金的习惯,是不是也要改一改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