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作者:魏湘,编辑:Aurora,责编:Alwaysfifi,原文标题:《“盲目的爱源于内心的缺失”|亲密关系中的理想化》,头图来自:《现在拨打的电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作者:魏湘,编辑:Aurora,责编:Alwaysfifi,原文标题:《“盲目的爱源于内心的缺失”|亲密关系中的理想化》,头图来自:《现在拨打的电话》
一个案例
我的一个朋友结婚三年多,结婚前父母因为男孩的品行而不太同意,但朋友觉得这个男孩很好,周围人偏见太多,自己坚持着还是嫁了。
所有朋友看她结婚后都还不错,但她也会告诉最亲近的朋友在她幸福生活中的一点不如意,比如老公可能出轨的蛛丝马迹,不过她说完都是笑笑地对朋友说:“没事儿,这可能都是我多想了。”
然后,她就继续过她的“幸福日子”了。闺蜜听多了,都觉得这个老公确实可疑,让女人多留意一下老公,是否应该谈谈呢?女人说:“没事儿,我相信他的”。
直到有一天,老公恶劣的出轨证据清清楚楚摆在了女人的面前,女人很生气,决定要离婚。这时,女人的爸爸妈妈,以及所有的朋友都赞同女人快点离婚吧,这个男人如此欺骗你,你快分手吧。
图/《完美陌生人》
但,谁也没想到女人冷静下来时,却无法做出离婚决定了。大家劝她,她的父母以脱离关系来要求她,但她就是无动于衷。于是,朋友们问她原因。
她这样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不离婚吗?我在经济上并不依赖他,但是他给了我父母和朋友都给不了的生活各方面的关心、照顾和支持,我父母都做不到的他给我了,即使我知道他出轨,但一想到他能给我那些关心,我真舍不得啊!”闺蜜急着说:“难道你一辈子都要做把头塞到沙子里的骆驼,假装看不见吗?”
从故事中,不知大家能品出何种滋味,但实在是悲伤的无奈,当一个人找到父母都未曾给予的关怀时,又如何愿意离开呢?
在孩子长大做决定时,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过上比自己还幸福的日子,但殊不知,孩子会找到什么样的人,实在是需求所决定的,缺的越基础,孩子就越不可能去挑选。
因为她需要的仅仅是安全感,当一个关心她的人出现,不管这个人品行如何,起码他能给到这个孩子关怀和爱这最朴素的情感。我不知道一个饥饿的人如何能抵御一个馒头的诱惑。
幸运的是,我的这个朋友在慢慢地从自己内心寻找曾经失去的爱,重新理解着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也在逐渐学着离开老公自己去生活。她告诉我们:“所有自己缺的,还得自己补啊,想期待父母给不了的男人能给,终究是个梦!”
有时想想,我们的依恋关系就是如此不完美,每个人只能靠自己的感觉去寻找最适合的爱情。宝玉黛玉两小无猜,贾瑞单相思于王熙凤,宝钗世俗地寻找最适合她的婚姻。人间百态,各有取舍。
图/《廊桥遗梦》
“安全”是最基础的情感需求
突然想到一个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层级:
图/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
我想这个表格同样适用于情感需求,无论何时,首先是生存与安全需要满足后,再说其他。这不仅表现在自己,更体现在对于情感的需求,在情感中要的是安全感,还是相互的自我实现。
而基础需求是多少物质都是没办法满足的,父母能给得多当然是幸运,剩下的就要靠自己来理解了,期待于他人的满足,也只能说那是水中花,镜中月了。
而爱情就是我们需要的集中体现,如同这个朋友当年的爱情,当父母对婚事不同意时,她说得一句话是:“你们能帮我什么?工作能帮我吗?我想得到一个机会,你们俩谁能帮我吗?我心里不好受,你们从来都不理解我!”
在她心目中,只有老公才是她的“神”,因为这个人就像为了拯救她而出现的,所以,这个世界上已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她的爱了,一定要结婚,一定要在一起,父母算什么,他们的意见哪能与自己的爱情匹敌。
理想化
这时我想提一个词——理想化,在《101种防御机制》书中,如此解读:理想化:你过高评价某个人,因为:
1. 自恋:减轻自己不完美而导致的耻感;
2. 自恋:你将此人与你过高的自我意象(自体客体)融合起来;
3. 爱:避免体验失望;
4. 移情:他们就像你小时候的完美的父母一样。
简单说来就是当我们把希望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时,我们可以像一个孩子般依赖他人,避免了自己的失望,因为一切好与坏都是别人造就的,与自己无关。
这个叫做“理想化”的东西深扎在我们心中:对父母有期待,所以抱着他们永远是大人,可以给我们满足,拒绝接受他们的不完美,永远等着父母给予;对孩子有期待,希望孩子能超越平凡,要能实现自己都无法实现的愿望;对恋人有期待,心中觉得他们完美,任何瑕疵都不愿承认,让恋人实现自己所有的期待。
在我们心中,当父母无法让我们理想化时,我们就会转向其他人,这时父母成为“坏人”,这个新的理想化对象成为新的“好人”,直到他让我们失望,我们再转向新的人。周而复始,希望频频升起,失望更是不断累积。
这个理想化无法破灭,我们就很难真正地看到一个人,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而破灭与接受现实的过程,是个艰难的旅程,因为放弃期待,就得面对一个赤裸裸的现实。
但,这就是人生的过程吧,经历着,体验着,引用好朋友说过一句话:人生本来就不一定为了幸福而来,酸甜苦辣咸终归是你的生活。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作者:魏湘,编辑:Aurora,责编:Alwaysf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