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作者:杨诗涵、周姝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作者:杨诗涵、周姝祺,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造车新势力极越汽车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这家背靠百度、吉利的汽车公司曾经一度喊话对标特斯拉,但交付后的单月销量始终在低位徘徊。
12月11日下午,极越CEO夏一平发布内部信承认,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需要立即调整。他提出了合并职能重复的部门与岗位、削减短期内无法提升财务表现的项目等一系列举措。
界面新闻从多位极越员工处获悉,公司员工11月份的工资已经到账,但是11月、12月的社保需要自行缴纳。目前公司所有业务陷入停滞,内部大群全员禁言。
极越计划留下极少数员工维持业务。其余员工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离职,等到明年2月底拿N+1补偿;二是选择留下来,但从12月开始薪资无法发放,职员将处于“自费上班”的状况。
据极越内部人士介绍,研发部门将在此轮裁员中被全部砍掉。目前公司包括正职和外包在内共有5000多名员工,其所在的售后部门共计300多人,按照目前的通知,售后部门将只留下80人。按此计算,售后部门仅有约四分之一的员工能避免离开。
门店端将停止销售工作,锁住试驾车不再接待用户。与此同时,公司内部正在进行资产盘点,回收车辆。部分极越汽车员工已准备维权。
极越在晚间最新发布的声明中回应称,公司正在积极推进融资。当前涉及车辆的服务正常进行中,各个渠道仍然可以正常预约维保等服务。新车交付环节正常,但近期战略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部分用户交车迟缓的情况。供应商合作方面,极越正在积极进行财务调整,有序安排款项支付。
一位接近极越汽车的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极越汽车的突然崩盘核心在于股东方支持力度不够。作为主要出资方的百度对极越汽车能够实现盈利的前景不看好,选择及时止损;而最大股东吉利主要负责提供平台和技术,收取代工费用。“极越实际上已经拖欠不少吉利的代工费用了”。
极越内部员工告诉界面新闻,因极越欠款,吉利方目前不再提供现车,工厂产线随之停止。部分消费者在极越和夏一平的社交媒体账号下评论,催促交付。
极越汽车的前身是集度汽车,由百度和吉利分别持股55%和45%。其中,百度负责极越汽车产品定义和技术研发,吉利承担生产制造。在2023年8月前,极越汽车以集度汽车名字预热宣传了两年,并发布了首款车型。
但是,由于生产资质问题,集度汽车被迫调整,这对品牌宣传也产生影响。为将车型尽快实现量产落地,吉利与百度新成立杭州极与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变更为吉利65%,百度35%。
一位要求匿名的行业资深分析师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指出,百度后期更多以供应商态度参与运营,而专注于生产制造的吉利在内部资源倾斜上更看重联系更紧密的极氪。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极越现库存只有200余辆。由于拖欠房租,部分极越门店的车辆被物业扣留,而上海一家极越门店装修一半后停工。
今年前11个月,极越汽车累计交付超过1.4万辆,据此计算单月不足1300辆,不及理想、埃安等头部造车新势力最新发布的一个月日均交付水平。
上个月,极越官方公布销量为2485辆。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极越近期2000余辆的终端销量实际上有部分流向了租赁渠道,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不多。
杰兰路总经理朱锴接受界面新闻采访表示,极越车型强调智能化标签,但在核心的智驾能力上表现并不突出,也未能影响终端消费者的用户心智。部分追求科技先锋的功能,比如半幅方向盘、异形长条屏、屏幕换挡按键变道、没有门把手等,消费者未必能接受。
此外,极越汽车诞生的时间较晚,错过了新造车势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谋求生存站稳脚跟的机会只有一次。但是极越在首款车型发布时,出现定价失误。随后上市不到一个月,极越紧急将起售价降低3万元,此时前期发布会积累的声量已经逐步流失,价格变动也加重了用户对再度降价的疑虑。
朱锴向界面新闻表示,这体现了极越在运营节奏上不够稳定。他认为极越营销团队在首款车型上市时缺乏终端高强度作战的能力。“极越所处的20万元级别纯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最为激烈,当后入局者小米汽车在同一细分赛道推出产品,缺少品牌知名度的极越汽车很难抗衡。”
今年3月,极越汽车开始强化营销。极越汽车营销端用户发展部门负责人杨振离职后,转由CEO夏一平亲自挂帅部门负责人,销售端用户运营部门负责人也改为来自特斯拉的Andy Gao。
夏一平开始积极在各大社交平台营销,平均每天都会更新。此前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夏一平表示自己每天只睡5个小时,“用一天的时间干别人几天的事情”。
截至发稿前,夏一平图文平台上的内容已经被全部清空,短视频平台也有两日未更新。有自媒体在网络上喊话夏一平,要求其支付拖欠传播供应商的36万元款项,并表示已经多次发送催款函。
当汽车行业淘汰赛加剧,留给弱势品牌的时间恐怕不多了。夏一平与公司全员沟通时表示,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即将到来,管理层将全力以赴迈过难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作者:杨诗涵、周姝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