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感性城市SCity,作者:显微镜,本文首发于2024年10月,头图来自:AI生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感性城市SCity,作者:显微镜,本文首发于2024年10月,头图来自:AI生成
火了整整一年的曼谷Emsphere,终于在九月迎来第二个小高潮,5F的EM WONDER开业。
回想去年看到该区域的场景,不禁感叹,像这样开业率50%爆单,还能坚持不烂尾的项目实属难得。
一年前的EM WONDER前后对比
今天我们就从EM WONDER开始,聊一聊曼谷那些有耐心,有持续力的商业和品牌故事,看一看,是否这才是商业应该的样子。
又或者,除了那些土地政策和历史的加持,还有没有什么共性的因素,是我们可以去剖析,理解和借鉴的。
一、这几年都在突破商场里的夜生活:聊聊EM WONDER
十年前AMPM的概念从港资中冒出来,这几年各大城市也都在提倡夜生活。
商业地产商们同样“不安分”,大大小小的商业体,都在把“夜生活”的标签往自己身上贴。
比起开放式街区的顺理成章,购物中心里的夜生活,总是充满了挑战。
从顶楼的CLUB,到整栋夜生活酒吧的概念,从上海到长沙,再到西安、成都各种探索。
顶楼Club的TX淮海出世,到24小时大人欢乐场的INS新乐园,从印象汇Play House,到打出十个酒吧找餐饮广告的长沙云玺潮汇,再到西安的量子晨,以及成都正在筹备的INS新乐园2.0 …...
概念创新上,国内总不缺前仆后继的探索者。
商业方总是希望,把人们的时间,更多的握在一起;总是希望,把赚钱的内容,都聚到一起。
商业地产的本质,从来都是通过非刚需的体验,培育出比刚需粘性更高的习惯,最终,反哺刚需。
这几年“卷”,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变得挑剔,但也因为他们越来越包容。
购物中心里,可以滑雪可以游泳,当然也可以蹦迪;酒店里,可以做月子中心,也有可能开互动剧场;写字楼里,可以做SPA也可以做跨层的密室逃脱。
拆解开,购物中心也就是一个有屋顶的大盒子,哪有那么多规则,都是前人赚钱后,给后人设计的入行门槛。
回到EM WONDER,整个挑高的5F像是一个空中的度假娱乐地:多元社交餐酒空间SPHERE HALL、私密 CLUB、度假风泳池全时段TRIBE餐酒吧......除了层高、除了曼谷的好天气、除了开放商永久地权的舍得花钱,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
我想,应该是:不过度依赖品牌,但,又把自由度交还给品牌的操作手法。
传统购物中心有个特点,一定要保持一个定位,一种风格,每个楼层、每个品牌的表达、动线规划......几乎都要刻意维持风格的标签“我是年轻活泼的”、“我是精致奢侈的”、“我是大众热闹的”。
这在过去,能够很快筛选和聚拢客户,但是在如今,购物中心超级密集,定位难免打架的一二线城市里,一味强调和谐统一,反而让人束手束脚。
特别是大部分购物中心,习惯了依赖品牌的内容,去塑造个性,去迅速让人感受到级次和文化的区别。
因此,走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购物中心要确立项目定位,确立消费群体,就不得不受到品牌的制约和挑战。
本该是Party的主人,成了服务员,怎么会做得好一场盛宴。
“内容和人才是商业的主角”。——EMSPHERE,没有在刻意造旧做景,反而靠着做减法,把关注点还给了品牌,产品和体验。
这是一种聪明的克制。
要让自己成为吸引商业内容的载体,让它们好好表达这样的吸引力才是可持续的才会更有价值。
认清主角是谁之后,下一步就是大方地展示出来。
在EM WONDER,任何场景都没有被收起来。
一年前的EM WONDER刚出电梯 前后对比
从电梯刚上来的、酒吧走出来的,都能被气氛感染到,你是来喝酒是来玩,不是来赶时间买东西或者果腹。
LED灯带、色彩鲜艳的美陈、裸露但干净的管道,都在表达了一种“反精致”的空间内容,把这座舞台交给了租户和品牌。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边界,更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
充分享受探索感的你,在这里,很自然感受到身临其境的似幻似真,这是不是另一种虚拟宇宙?
就像我们在赌场玩耍,气味灯光以及恰到好处身边传来的叮叮声,时间成了最容易被遗忘的东西。
是的,做到让大家遗忘时间,遗忘外面的时间,是酒吧的核心,也是商业本质。
其实,这也是人们感受商业,感受游乐的核心:不管是有钱人,打工人,年轻的,年迈的,谁不会在旅行中,走上同一条有趣的街道,有趣的一家家小店,逛得不亦乐乎?
二、书店潮反反复复,我们到底需要营造什么:看看如今的Open House
今年恰好是Central Embassy开业的第十年, 多少人惊艳过的Open House怎么样了呢?
这个书店,加餐厅,加We work,加策展的空间,其实大致上的没有特别多的改变。
但,正是这份持续不走样的坚持,突然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大部分做生活方式的书店,到最后都不赚钱,只有少部分能活下来。
在国内,十有八九的书店,会把自己比喻是茑屋或诚品,即便这两个品牌在进入国内市场后,好像也丢了曾经的灵魂,问题出在哪里呢?
他山之石,或可攻玉。
书店的本身,不是卖书,但一定要在需要卖书的时候,有书可以卖,有好书可以看。
就像如果我们的房子足够大,80%的朋友都会想在家里设计一个书房或者书房+的角落,这里的书可以是装饰,可以是工具,也可以是疗愈香气。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对于书店或者有书的空间,都寄托了一种松弛感和规则感的想象,它似乎可以让我们更接近内在的自己。
而最大的商业变现问题是,如何让消费的内容,最大程度地,允许消费者真正接近内在的自己。
看看Open House,十年过去,可以凹坐进去的沙发座位依然很经典;公共区域的设置变得更多了。
儿童区,一直保留下来,但经典的细节是,在这个区域的吧台比其他收银咨询台更矮,成年人要蹲下来,但小朋友就刚刚好。
再仔细逛一圈,品牌紧跟了阶段性人们消费的偏爱,设计和菜单都在更新,但不容易被看到的是,每个区域,都是不同的椅子设计。
公共区域里,有圆桌、有方桌、有长条桌,还有吧台桌;同样的就餐区,有坐着更适合办公的椅子,有高效快餐的高脚凳,也有带扶手可以挂包,更轻松和朋友吃饭聊天的椅子。
不同款式的临窗座位,有适合一个人发呆的Sofa;有适合情侣聊天的Couch;有对谈坐着的沙发,也有成排不打扰的单人设计。
是啊,这种不同又不冲突的装修,没有功能区的公共空间分布,反而营造了一种真正的Cozy感。
这里的运营和服务的内容,分时段但不分区域,自由穿梭,是能够让人获得迅速的融入和做自己。
想一想,你在家里,白天不一定很多时间在卧室,但没有人会把卧室门锁上不让进去,。
又或者,一个带吧台凳的开放厨房,往往比客厅的桌子更吸引独自在家的你,看看书写写字,不是吗?
回到书店的话题。
不是刻意分类,营造一种文化感,要安静要分门别类。要知道,我们最喜欢的不是文化人,而是没有架子雅俗共赏的文化人。
OpenHouse之所以在这个高楼层一直经久不衰,不仅靠游客也有忠实的本地粉丝,一定是源于它的坚持。
并不是某种标签文化,比如文艺,比如潮流,比如先锋,比如通俗,比如国内外…...而是温柔,都不需要语言统一的表达方式。
三、不烂尾的核心,是创造力;创造力的核心,是做自己
看别人都是参考,大家的基础条件不同,生搬硬套很容易东施效颦。
先聊聊我眼中的泰国,这个充满文化缝合感的国家。
有人说它是佛教国家,天然悲悯乐天,又充满宗教想象;
有人说它是夹在印度和越南之间,唯一没有被殖民又不断被影响的国度;
还有人说,它的广告独树一帜,充满了对生活和生命的洞见;
我们喜欢曼谷商业的活力和热情,归根到底是喜欢它的创造力,它那些奇思妙想的壁画和色彩运用或许受到了印度教的一些影响,但并不是完全的模仿,反而结合了泰国王权、现代佛教、甚至日本文化的一些交融。
经过二战后亚细亚的文化浸染,以及四小龙时期的携手,在曼谷,我们刻意找到了很多日本文化痕迹。
日式建筑,日式咖啡厅,日式拉面馆,日式设计师品牌,日式买手店......在Ari,在Ekkamai街区。
甚至在The Commons,在Emsphere这些购物中心里,日本消费文化似乎深深地影响着泰国,但,我们又能轻易地看到这其中,泰国人融入了自己的文化风格。
比如最近火到不行,集合了泰国传统手工艺的杂货铺 good goods,像不像记忆中日本流行杂货niko and…有轻餐有服装有杂货,热闹街头感加一丝丝文艺范儿,但是它有很泰国,应用场景都很夏天,色彩更丰富,陈列表达更强调温暖而不是温柔。
还有最近INS很火的主打撞色和褶皱设计的设计师品牌 Repleat,作为新一代的泰国“特产”,是不是有点三宅一生的味道呢,可是没人会这样看待它,因为学习的外表下,有一颗泰式的生活态度,五彩斑斓更街头更平价。
其实,消费世界的创造,本就是不断地交流,又始终坚持做自己。
就像我们喜欢日本的商业,是喜欢它的周到细致,是喜欢它的温柔和从容,而不仅仅是它受到美国文化带来的很多生活方式和审美体感。
文化背后的共情,才是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
但是如何把这种人类普遍的情感表现出来,从来都需要用自己的方式,才有效。
后记
回到我们自己的消费市场,真的不缺乏眼花缭乱的更新和创造。
我们是勇于探索的,但却不敢于坚持。
我们很喜欢泰国广告中,夸张的表现、幽默的手法和神反转的剧情,这些都可以学习,但那份背后对生活的乐观和善意的理解是具有民族性的。
我们需要找到自己内心,最贴切的那一份感动。
不管是从事消费行业的人,还是普通的消费者,我们都必须分清楚,“主观的幸福感受”与“实际生活质量”,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将两者混为一谈,就会造成很多困境,但相反,将两者分开看待和把握,不解决实际客观问题,但解决主观感受也是一种能力。
坚持自己的定位,坚持本身打动自己和消费者的深层次共情,环境手法怎么变,人性都不会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感性城市SCity,作者:显微镜